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得益者,而农村则陷入贫困落后的境地。近年来,国家意识到农村的贫困落后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短板,乡村振兴的实施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企业等非农群体被更多地关注到,很少有人关注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群体的存在,以及对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本文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的困境入手,分析乡村振兴中增强农民主体地位意义与激发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在尊重农村主体地位与激发农民参与性方面提出参考意见,旨在培育乡村建设主体的自觉性,完成乡村建设由"外部催化"到"内部发动"的转化。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及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层组织振兴成为海南农村发展的关键推力。当前,海南农村发展交织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双重背景中,解决海南“三农”发展问题,应大力振兴海南农村基层党组织、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和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和自由贸易港建设下海南农村的创新发展、自主发展和经济发展,使海南农村早日迈入中国式现代化行列。  相似文献   

3.
梁楠 《现代农业研究》2021,(10):150-151
解决农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从根本上发挥农民的主要作用。在藏区,少数民族妇女已成为村庄留守的主要群体和组成结构,是乡村的真正主体力量。本文主要分析藏区少数民族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和不足,提出推动藏区少数民族妇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基础。推动“四新”建设更应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四新”是指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重要力量。通过正确认识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四新”建设的双向推动关系,借鉴广西M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要从积极引领各类组织、突出经济引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业、发挥政治领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思想引领,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坚持生态振兴,打造生态宜居新环境来助推“四新”建设。  相似文献   

5.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支撑,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能充分增强党组织内生动力,发挥党员先进作用,提升乡村建设质量。阐述组织振兴与乡村振兴内在关系的基础上,就组织振兴视野下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要性展开分析,分析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问题,针对性指出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路径,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党员先进性,凸显党员主体地位,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促进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农民合作社的性质、定位及发展走向等议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基于相似的阶段性发展特征,日本综合农协为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系统梳理日本综合农协的运作模式,或许可为中国乡村治理、乡村发展中农民主体性缺失等问题提供新的解释思路。本文基于系统视角,从日本综合农协的组织体系系统、制度设计系统、集体行动系统出发,描述综合农协的组织化运转,阐释农民、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耦合发展,政府与农民双主体连接的过程,以及农户与组织间风险共担、生计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要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挖掘和释放中国农民的主体性,就需要从政府的政策供给搭建农民合作化框架,从组织的协同去激发农民主体性活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力量的培育搭建农民的协作平台。总而言之,农民主体性是乡村建设和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农民主体性意识、倡导农民主体性行动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的农民合作社可以为农业产业、农民主体、农村社区三位一体协同发展释放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基层的社会事务日渐繁多,传统乡村治理主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亟须新的主体融入乡村治理以共同应对当前的挑战。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不仅具备政策保障、理论支持以及与乡村治理过程趋同的基础,而且还拥有弥补政府职能空缺、行动上独立自主和组织带动农民的比较优势,能够加快驱动农村改革的步伐,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乡村治理中,有效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业发展的推动者、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农民利益的代表者,已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和根本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能够为乡村振兴夯基础、通脉络、添动力,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激活农民振兴的主体作用层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存在运行机制亟待完善、人才队伍亟待健全、服务效能亟待提升等现实问题。为此,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强化问题意识、锚定症结所在,准确把握农村社会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着眼壮大人才队伍、完善机制运行、提高服务效能三个重要抓手,在实践中探寻化解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困境的破题密钥。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既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更关系到乡村振兴进程的有力推进。以S村为例对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通过增强组织力量、完善组织工作的运行机制、提高组织效能等方式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主体力”“保障力”“支撑力”,三力并举着力推动S村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为党的领导在农村地区全面贯彻落实夯实组织基础,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稳固夯实群众根基。  相似文献   

10.
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出发,指出党建工作对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并提出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面临的发展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利用党建工作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的乡村振兴发展助力,使得农村经济得以提升,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并且,乡村振兴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1.
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乡村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保 障。通过加强广西民族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挖掘农村社会中传统和现代的治理资源、完善组织内外部管理机 制、营造农村良好的合作文化氛围为主要对策来解决该地区农村基层组织的内生动力不足、独立性不够、合作难等问 题,从而更好地将该地区分散的力量和资源组织起来,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升当地社会治理能力,推动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提出,乡村网络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乡村网络文化也成为推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乡村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维系、有利于构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有利于乡村主流思想舆论的维持,同时在乡村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信息接收难、村民积极性低、建设主体缺位,受众群体分辨能力弱、信息质量不高,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为此应以农民需求为主,提高参与积极性、发挥各主体优势、培养村民素质、加强人力财力的投入等为实现路径,推动乡村网络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发挥着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作用。当前,受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高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能力有待提升。可以通过筑牢党员信念、加强队伍建设、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文明乡风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能力、政治引领能力、经济引领能力、文化引领能力,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基础性价值。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着组织建设相对薄弱、乡村文化遭受破坏和人才匮乏等多种困难,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要发挥政治引领力、组织引领力、人才吸引力以及经济带动力,统筹社会资源,动员各种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农村实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社会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其能通过主体联动发挥其公共服务提供者、社会价值捍卫者、公共政策倡导者、社会资本建设者等多重身份的价值。文章以吉林省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面临的挑战和实施路径,以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中,集体经济发展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效依托,增加农民收入,为共同富裕目标的达成提供新的路径。发展集体经济,在实现产业兴旺、打造生态宜居农村、完善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集体经济缺乏可持续性、农民参与集体组织不积极、集体组织代表性不足、集体经济发展范模式化。必须加快推进农民主体现代化,建立明晰的产权动力机制,营造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完善内部管理与分配激励,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证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背景下进行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真正将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就如习总书记所说,农村的发展需要靠亿万的农民。应该真正认识到农民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农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不仅是主体,同时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进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过程。我国经济建设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在进行农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积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农民主体地位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平建硕  李双元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200-205+209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基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三重理论逻辑框架。农村集体产权结构清晰是集体经济“化零为整”,打破农村市场封闭性,实现农民财产权利的基础;政经分离是廓清农村基层组织职能边界,形成农村多元经营体系的关键;农村供给侧调整和需求侧管理是激活农村市场,实现开放农村市场与多元农村经营主体结合,助力农村地区建立长效发展机制的重要动力。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案例分析,认为集体经济发展需要从产权改革、政经分离和供需改革等三方面综合施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关键在人。因此,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对农民赋能,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阐述涉农高校如何发挥农业职业教育和农业科研优势,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路径,以期为涉农高校常态化、特色化开展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为重点的社会服务提供借鉴,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有利于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因此,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性,坚持因地制宜和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在治理主体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基层政府、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和乡贤的协同治理作用,在治理内容上要重点推进和谐乡村、平安乡村、文明乡村和现代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