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巴基斯坦《商业纪录报》近日报道,巴基斯坦全巴工商联区域工业委员会主席阿提夫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中巴经济走廊从洪其拉甫至卡拉奇沿线设立中巴农业合作园区将帮助巴基斯坦农产品出口至中国,能为巴每年带来120亿美元的出口收益。他表示,中国每年进口共计1 110亿美元的农产品,包括250亿美元的大豆油以及相关副产品。在沿中巴经济走廊一线,全巴各个省份都应考虑成立农业经济园区,将巴基斯坦生产的高质量以及中国需求较大的花生、葡萄、橄榄  相似文献   

2.
<正>2023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农业强国建设开局良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增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农产品消费恢复增长,居民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大宗农产品进口继续下降,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增长。农产品价格总体平稳,蔬菜水果季节性波动。  相似文献   

3.
高祥照 《中国农资》2008,(11):42-43
<正>当前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然而,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的化肥市场今年却跌宕起伏,引起了从生产、销售、出口到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评估并降低主要农产品进口风险,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市场贸易、流通运输、政治经济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评价了2001年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风险水平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进口风险总体趋于增加,进口来源高度集中、进口规模巨大;五大主要品种中,谷物、肉类的进口风险趋于下降,奶类进口风险波动较小,油料、糖料进口风险处于高位;进口风险种类包括高对外依存度风险、价差驱动风险、进口来源集中风险、政治经济风险与运输风险;进口风险受金融危机全球贸易网络传导、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与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从立足大食物观优化农产品进口布局与政策设计、注重全球农产品供应链治理、积极推进自贸区及全球农业经贸合作、强化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市场运行风险的监测与调控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农产品进口风险,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汇率变化对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有明显的影响。 为此,在关注汇率变化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带来的风险,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支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6.
政法快讯     
《当代农业》2009,(10):52-52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部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7.
马光霞 《农业展望》2006,2(8):17-20
概述了澳大利亚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和其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分析了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农产品的基本特点。2000-2005年,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农产品出口数量和金额一直不多,但却保持着稳定增长: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其它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坚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分析了2000年以来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的基本特点。2000-2005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的数量、金额远大于对澳大利亚相应的出口.且进口额在波动中上升。但在中国进口农产品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有下降趋势;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农产品主要集中在畜产品和粮食上。分析了澳大利亚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并就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出现逆差,我国由农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这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不强,表明我国农业保护不够。如果长此以往,它会严重冲击我国农业,影响农民收入和就业,并使粮食安全失去保障。因而,我国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加强农产品的边境保护,减少农产品的进口,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9.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数据,从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市场分布3方面分析2001—2016年巴西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发现巴西农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产品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中国取代欧美成为了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基于CMS模型分解出口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第一层面的结构效应是促进巴西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第二层面的增长效应是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首要贡献因素,其次是整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和动态二阶效应,产品结构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削弱了巴西农产品出口增长。据此提出促进巴西农业生产规模收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以稳定中巴农产品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自2015 年中巴经济走廊正式启动以来,中巴两国双边贸易关系得到了有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 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进中国农业“走出去”的重要战略地区。促进中国与巴基斯坦地区农产品贸易持续稳 健发展,提升双方农业发展水平,达成“合作共赢”的农业贸易共识,意义深远。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为背景,分析 了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竞争力优势。研究认为中巴两国目前在农业贸易领域合作空间和潜力较大,针对目 前面临的国际环境,提出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50-60年人,农业曾是台湾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以后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工业品出口增长,农业在出口贸易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农产品出口商品结构有很大改善。目前台湾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是高价值的水产品,猪肉和园艺产品。进口农产品主要是杂粮,原料性农产品,水果和牛肉等。由于台湾农业资源不足和农产品内需迅速增长,20多年来农产品进口大于出口,而且贸易逆差额不断扩大。出口方面,受台湾主要贸易国美国和日本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参考,通过对比2010-2012年与2000-2002年的中美农产品贸易数据,归纳分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与美国的农产品贸易状况,并运用经济效率指数测算,比较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进出口经济效率。结论:中国对美国农产品进口的经济效率明显优于出口经济效率。进口经济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农产品相对于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比较优势以及中国大幅削减进口关税并扩大进口配额,农产品出口经济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农产品贸易的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以及对农业的高度补贴。建议:我国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加快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高,并大力整顿进出口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3.
一、加入WTO对我国发展农业外向型经济带来机遇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既将面临对外合作的加快,出口环境的改善,又将面临降低关税后进口农产品,开放农产品市场,保护措施的削减或取消等带来的挑战.从长远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入世后,我国可以享受无条件最惠国待遇,特别是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从而改善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有效地对付国外贸易歧视,增加优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扩大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同时,可以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加快农业新技术引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产品相对过剩,品质结构矛盾很大,某些农产品价格较低,农业丰产不丰收,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民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民增收。尤其在加入 WTO后,国外优质农产品进口,将对国内农业生产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随着关税降低,农产品进口将有所增加,但出口在短期内难以扩大,农业生产两头受挤,导致个别行业萎缩。再是加入 WTO,我国开放农村产品市场,将使政府对国内农林业的传统支持措施削弱,现有的国有粮食流通企业和经营企业、棉花经营企业等享受的市场独占和保护措施将减弱,许多经营规模大、组织严密、管理先进、手段灵活的国…  相似文献   

15.
政法快讯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农业部近日召开会议,要求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措施,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6.
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持续紧张的俄乌冲突导致全球粮食供给趋紧、需求和价格双升,粮食安全恐慌席卷全球,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和变局。虽然短期内中国粮食市场受俄乌冲突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从长期来看,粮食进口成本攀升、市场结构性矛盾、贸易格局失衡和生物质能抢粮等,给中国粮食市场安全和农业强国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风险。由于粮食生产具有周期性,供给和价格冲击容易诱发粮食市场系统性风险,导致政策调控失效和市场失灵。面对严峻的粮食安全局势,应统筹协调内外部关系,发挥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和化解外部冲击的风险和威胁;以科技创新和法制保障,促进农业资源禀赋优势转化,全面增强粮食安全自主掌控力和粮食安全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要求把保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四大重点,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仍然脆弱,保障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丝毫没有减轻,  相似文献   

18.
<正>钾肥在中国农业和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十年来,我国钾肥需求持续增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然而,在国内钾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国依赖大量进口钾肥来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因此,每年钾肥进口和供应对国内农业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作为我国重要的化肥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产品进口激增,部分农产品结构性紧缺日益突出,使得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此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说,保障农产品供给关系到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全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农产品供给保障,首要是粮食的供给保障。2012年粮食总产6年超过1万亿斤,标志着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但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然存在着不可低估的风险和隐患。建立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高效的保障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连续出现逆差,我国由农产品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这表明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不强,表明我国农业保护不够.如果长此以往,它会严重冲击我国农业,影响农民收入和就业,并使粮食安全失去保障.因而,我国必须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加强农产品的边境保护,减少农产品的进口,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农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