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必须正确佩戴好安全帽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基本要求。然而,我们经常在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有的把安全帽后箍调得特别大,戴在头上摇摇晃晃,甚至一低头安全帽就会掉下来;有的把安全帽后箍调得特别小,帽子戴在头上高高耸起;有的不扣下颌带,或将下颌带放在帽子内,或飘在脑后;有的甚至把安全帽当作传递工具上下传递物品,或把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据报载:前不久权威质检部门检测表明,市场上有三成左右的电工安全帽存在质量问题。主要问题:一是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较差;二是耐穿刺性能不合格;三是佩戴装置强度不合格;四是结构和规格尺寸超标,佩戴这样的安全帽达不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拖拉机座椅是驾驶室人—机交互的主要界面。座椅是否舒适关系到驾驶员生理、心理以及作业效率等关键问题,因此对拖拉机座椅舒适性进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为准确可靠地实现拖拉机座椅舒适性定量评价,提出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加权模型的拖拉机座椅舒适性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专家问卷,并结合作业中人体不舒适出现频率较多的部位,构建驾驶舒适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使用组合加权法平衡专家的主观评价和客观信息,得到综合权重。最后引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将舒适性评价转换为定量评价,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组合加权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人体各部位对座椅舒适性影响程度不同,依次为臀部(0.355)、上背部(0.263)、下背部(0.199)和腿部(0.183)。验证试验表明使用组合赋权是有效的,该方法充分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的优点,在保留专家主观意见的同时,很好地规避权重失衡的现象,对座椅舒适性评价以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拖拉机驾驶座椅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是拖拉机座椅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在综述国内外有关车辆振动舒适性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振动舒适性评价方法,指出现有方法在评价拖拉机振动舒适性时的局限性,以及目前拖拉机振动舒适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飞海 《南方农机》2019,(8):205-205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汽车代步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较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汽车制造人员,在现有汽车制造管理中,应该明确汽车设计中的相关要点,做出科学的规划,为汽车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动态舒适性设计的汽车海绵座椅系统,是当前汽车制造行业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改进措施,只有完善了该部分改进因素,才能为汽车舒适性的提升奠定基础。文章基于动态舒适性的汽车海绵座椅系统进行了研究,希望为动态舒适性的汽车海绵座椅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大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差的问题,在对热舒适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进风风速、风温和出风角为研究因素,采用ANSYS 18.1Fluent软件进行正交仿真,并基于仿真结果进行了人体热舒适性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整个驾驶室降温过程平稳有效,驾驶室内温度可调节范围为18~22℃,驾驶员周围风速为0.2m/s,耗时21min后驾驶室温度达到人体最适温度且人体各热舒适性指标均处于人体热舒适性区间内。正交仿真结果表明,空调风速和风温对降温效果影响显著,出风角对降温效果影响不显著。人体局部温度的仿真结果表明,在第41秒时人体脸部温度开始下降,头部首先进入舒适区,10min时人体各部分进入舒适区并在第21分钟人体各主要部分达到最舒适点,满足人体对降温速度的要求。若持续降温,在50min后驾驶室平均温度进入人体不舒适过冷区。人体热舒适性评价曲线表明,平均投票数评价曲线成直线下降趋势,说明所设计驾驶室的温度场能以较快速度达到人体舒适区;不满意百分数评价曲线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表明整个降温过程人体首先从过热区进入舒适区,若继续降温则又会进入寒冷区,再次对人体产生不舒适。综上,仿真结果符合驾驶室内的实际降温情况和人体生理反应过程,为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和驾驶室空气净化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汽车车身内部布置舒适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内部布置是一个经常需要反复协调、修改、完善与评价的过程,汽车舒适性评价是车身内部布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建立坐姿舒适性评价模型和内部空间评价模型,并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乘坐舒适性综合评判方法.利用内部空间尺寸作为评价指标对内部空间舒适度进行模糊评价,以此来建立内部空间舒适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对汽车内部布置舒适性的评价,并以实例验证了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车辆NVH特性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文章通过对车辆NVH特性应用的研究,即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车辆的NVH特性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找出对乘坐舒适性影响的因素并进行改进,通过改善噪声和振动状况或减少噪声和或振动向车辆室内的传递来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9.
正1研发背景电工安全帽是电气工作人员进入电气施工、检修现场必须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在作业时对作业人员头部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目前,供电企业使用的安全帽多为普通电工安全帽,也有部分带近电报警器的电工安全帽,普通电工安全帽对防止异物击伤头部、高处坠落、头部误碰障碍物、触电伤害等均有一定防护  相似文献   

10.
<正>“你单位作业施工未按规定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部分作业人员无佩戴安全帽或佩戴安全帽已超期。按照章源分公司《济南鲁源电气集团章源分公司作业现场“红黄牌”制度,故对你单位扣除安全积分4分,亮黄牌一次,下发《安全督查整改通知单》一份,考核处罚2000元。请限期整改!”7月11日,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枣园办事处东西姚安置房工程现场安全督查过程中,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章丘区供电公司章源分公司安全质量中心督查人员对山东济电德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作业人员下达处罚决定。小小红黄牌的亮剑曝光,促进作业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人机工程的驾驶室舒适性设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驾驶室舒适性及安全性,以国产某种收获机械驾驶室为研究载体,对人机工程学理论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人体尺寸数据,对驾驶室进行舒适性分析,改进其驾驶舒适跨点、驾驶座椅及驾驶操纵装置,优化各器件间布局配置关系。基于CATIA软件人机工程设计模块,对驾驶员驾驶姿态、操作可达性和视野范围进行模拟仿真,检验驾驶室设计合理性。对改进前后驾驶室舒适性进行主观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随驾驶时间增加,驾驶员对两种驾驶室主观舒适性皆呈下降趋势;在0~20min驾驶时间内,对于两种驾驶室平均舒适性评价一致,在2 0~6 0 min驾驶时间内,改进前驾驶室驾驶员疲劳累积趋势加快;改进后的驾驶室总体布局合理,可满足对驾驶舒适性及安全性需求。该研究证明了人机仿真系统分析驾驶室舒适程度的可行性,为驾驶室的人机设计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单位连续多年安全无事故,干部职工的一条体会就是“只要是规定就要照着去做,不管遇到啥情况也不能打折扣。”比如,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都要佩戴安全帽。一次,某位领导要进入施工现场,值班人员发现他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后,当即“挡了驾”。这种“认死理”的做法,值得赞赏和肯定。  相似文献   

13.
正某供电公司安监部人员到线路清障施工现场开展安全纠察,发现有部分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帽,属于明显的违章行为。问及现场负责人时,得到的回答是:未戴安全帽的是当地老百姓。其潜台词很明显:违章的是配合清障工作的老百姓,他们没戴安全帽不关供电企业的事。实际工作中,无论是电力线路清障,还是电网建设改造工程,经常会有当地老百姓或被聘请,或主动地参  相似文献   

14.
感官的视界     
一年一度的魅力车评选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在十余项评选项目中,我又看到了让人抓狂的舒适性评价。抓狂的原因无非是对于舒适性的评价总是大家意见分歧最为严重的项目之一,虽然对舒适性的评价不会像外观设计那样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体产品操纵舒适性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对操纵机理进行分析,建立可量化的操纵反馈模型,提出操纵舒适性定义。建立关节与体节人体模型,提取连接关节的实际物理量,并生成相关曲线;以力平滑度指标为例,计算其操纵舒适性评分,采用客观逐次比较赋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出操纵舒适性指数(I)。最后,构建实体产品操纵舒适性测评系统,并对具有两种操纵装置的典型实体产品进行实际测评,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拖拉机在高低垄犁地作业过程,驾驶舱倾斜导致驾驶员坐姿变化,影响驾驶员乘坐舒适性的问题,设计了结构紧凑的座椅椅面调平机械装置,并基于单片机开发了调平装置控制器,调平精度为0.67°。为了提高调平过程中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搭建了模拟拖拉机座椅倾斜状态试验台,研究了试验台中座椅倾斜不同角度情况下对驾驶员上躯干姿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人体胸椎和腰椎投影偏移随着座椅倾斜角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座椅倾斜3°时投影偏移远小于倾斜5°时投影偏移,由此确定座椅调平系统工作阈值为3°。通过主观评价试验,确定座椅调平的速度为6~8mm/s时,驾驶员的舒适性较高。在东方红LX754型拖拉机上开展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座椅调平后驾驶员的腰部受力更加均匀、调平系统对于驾驶员的操作性及适应性有促进作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STAR-CCM+的某型拖拉机驾驶室热舒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我公司生产的某型动力换挡拖拉机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过程中,首先对驾驶室内风场进行了试验标定,随后基于该标定模型进行太阳辐射、空调制冷及热舒适分析。通过热舒适性评价指标PMV-PPD结果,对现有驾驶室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驾驶室驾驶员处于过热状态,需要调整驾驶室空调进出风口位置,改善整个室内风场分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炎热季节的来临,笔者在电力检修和施工现场工作时发现,个别检修施工人员为了图凉快,不系安全帽的下颚带,甚至不戴安全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人身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人体的关节角度不能准确反映人体的关节受力,导致所构建的模型在模拟驾驶舒适性评价时应用效果欠佳,也不能解释类似舒适性机理等深层次问题,提出通过计算驾驶员下肢的关节力矩方法研究喷雾机驾驶姿势的舒适性。首先在CATIA中建立喷雾机的虚拟仿真模型,通过RAMSIS修改座椅高度和离合踏板距离的参数设定,预测驾驶员在约束条件下的最舒适驾驶姿势,并测量得到下肢关节的角度,对布置参数与各个关节角度的关系进行单变量回归分析,选取与喷雾机最为接近的两组定量,分析得出踏板距离对踝关节影响最明显,最大变化幅度为22.564°。运用雅各宾法对驾驶员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力矩进行计算研究,得出驾驶员下肢各关节舒适性的影响因素都不相同,其中离合踏板的阻力方向和力臂变化对髋、膝关节舒适性影响较大,而踏板阻力的力矩作用对踝关节影响更明显,对以后的喷雾机驾驶室的人机优化和驾驶员人体肌肉力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空调车舱的热舒适性,建立了某款SUV 6座1∶1车舱模型和空调风道模型,引入太阳辐射模型,并通过试验舱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相吻合,最大相对误差7%。在此模型基础上,加入人体热生理模型,利用CFD技术模拟人体体表的气流组织,针对车舱热环境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修正的加权PMV评价人体整体热舒适性,再结合PPD、MRT指标评价人体的局部热舒适性,结果表明:乘员整体热舒适性良好,但空调出风口参数和车玻璃结构会造成乘员局部热舒适性较差,为空调车舱的热舒适性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