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行之有效的扶贫策略,是打破区域生态资源与人群集中居住之间难以协调的发展模式。通过回顾和梳理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文献资料,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易地扶贫搬迁的概念、原因、类型、安置模式以及搬迁后续发展等方面,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在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环境保护、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研究,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生态环境保护、搬迁群众文化心理认知和铸牢搬迁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2.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是国家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必要之路。在“后搬迁时代”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续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保持搬迁贫困户的后续发展,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发展型治理。本文主要从搬迁社区居民的生计资本和融城能力的视角出发,分析易地搬迁社区的发展型社区治理。  相似文献   

3.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临沂易地扶贫搬迁是由政府统一规划指导的社会空间迁移,所形成的安置社区是区别于新型农村社区的“过渡型”社区。基于后期治理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过渡期制度供给、履行党组织“轴心”职责、创新物业服务管理方式、推进“互联网+”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共同体意识等治理路径选择,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相似文献   

4.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战略之一,无论从当地生态保护建设还是群众生活条件改善等各方面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本文利用文献归纳法对国内外易地扶贫搬迁发展困境、效益评价、后续发展3方面进行了梳理,我国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的文献存在数量多、角度广的优势以及无完整理论体系的不足,而针对云南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资料存在新闻报道多、理论文献少的特点,今后学者可针对云南易地扶贫搬迁进行深度拓展,推动云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易地扶贫搬迁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提升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保障各民族人民共同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为实现乡村振兴发挥着“铸魂”“供智”“厚基”作用。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基于当地实际和特色,持续打造文化服务品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健全“多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基层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但是,依然面临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专业化人才较为欠缺、数字赋能水平有限、“多元”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着重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效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数字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活力,为乡村振兴厚植“智治”基础,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消除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边远山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和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详尽阐述了易地扶贫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总结了2004年以来定西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的成效,认真分析了全市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与助推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定西市如何更好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和更有效地助推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易地扶贫搬迁对实现脱贫攻坚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易地扶贫搬迁在实施过程中陷入了困境,一方面,对于社会多元主体,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缺乏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机制;另一方面,农民搬入安置区后生计能力减弱、文化不适应、社区不稳定等,加大了农民"返贫"、不愿意搬迁等风险。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易地扶贫搬迁路径:①完善法律制度,明确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关系;②建立有效的多元参与主体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机制;③增加政府投入,发挥技能培训的正向外部效应;④尊重原有社会文化,再造社会团结;⑤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8.
易地扶贫搬迁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探索。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易地扶贫搬迁运动中的关系网络及其运作机制得以呈现。研究发现,在搬迁过程中,以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主体,包括村支两委、地方能人在内的、一个具有互惠协作性质的利益联盟已经形成。该联盟充分动员和吸纳了体制、市场和社会资源,为搬迁运动提供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动员通过问题化识别、积极分子参与和推动、双重激励驱动得以成功运作。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应积极探索“互惠性协同”的搬迁模式,建立稳定的长效机制。“互惠性协同”的提出,有利于丰富社会网络理论在中国情境中的多样性意涵。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当前中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政策内容、政策执行和移民后续发展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0.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不适宜生产生活地区贫困人口难以继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能否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发展能力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本文针对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一些突出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针对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取得的成效进行简述,从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解决搬迁人员后续发展就业问题、实现公共设施和服务均等化、提升搬迁人员自主脱贫能力等解决对策,目的在于有效解决易地搬迁扶贫后续发展问题,从而确保搬迁后人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林霖  张德卫  戚玉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7,(31):241-243,249
针对贫困地区气象灾害、气候变化、资源利用、生态建设、信息运用的现实需求,结合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科研基层能力,对气象助力脱贫攻坚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融入国家大扶贫格局,积极融入产业发展脱贫工程,服务易地搬迁与生态保护,深入发掘气象信息价值,增进公共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探索长效机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甘肃省广河县把易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以该县三甲集康家村易地搬迁为重点,综合考虑基础配套、公共服务、产业培育、技能培训、群众增收等多种因素,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与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扶贫新路子,努力让贫困群众下山入川奔小康,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响应和一致好评。聚力规划选址,确保搬迁群众"挪穷窝"在搬迁选址上,改变以往低成本选址的模式,紧贴全镇中心区域,在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条件便利的川区"黄金地段",对山  相似文献   

14.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提高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工程,为了使搬迁居民在迁入地“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建设工程能够成功推动。研究选取了贵州省S县某大型移民搬迁安置区为调查对象,研究表明S县移民安置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生计方式转变及思维转换困难、搬迁民众产生身份认同差异和移民安置区治理人才能力尚需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建议从技术赋能、民族特色和人才培育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追踪及时的优势,对被搬迁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控,依托其民族特色,加之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参与,以此助力搬迁户顺利度过适应期,从而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易地扶贫搬迁的后续发展能力,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梳理总结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成果,从能否搬得出、是否稳得住和可否能致富三个方面进行文献述评,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健全迁出点农地流转市场、有序推进安置点社会融入进程、挖掘农户的内生发展动力以及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下一个阶段激发易地扶贫搬迁新活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公共服务、产业就业等各个方面,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托帕口岸易地扶贫搬迁点的实际调查和调研为例,总结其公共服务供给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提高农牧民需求表达能力、加强社区干部公共服务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目前仍有部分居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结合新世纪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展实施易地搬迁工程。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目前仍有部分居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和发展问题,结合新世纪扶贫工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展实施易地搬迁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镇沅县古城镇京联自然村从本村实际出发,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整村脱贫这条主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群众自愿、统筹安排的原则,以生活在交通闭塞、生存条件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的新寨村为主要对象,依托靠近集镇、恩古公路等优势,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给祖祖辈辈生活在贫困山区的新寨村人民带来了福音,为新寨村的群众搬出了一条"幸福路"。将有效改善易地搬迁群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地质  相似文献   

20.
易地扶贫搬迁已取得显著成就,后续扶持政策是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已从搬迁为主的工作转为做好“后半篇”的工作。为优化后续扶持政策,从政府的角度对“五大体系”进行评价,首先采用无量纲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和结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铜仁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效果评价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