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里 《新农业》2023,(3):84-85
<正>1病原简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γ-冠状病毒,直径在90~200纳米,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呈多形性。病毒含感染性单股RNA,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一类,病毒粒子表面包有双层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状突起,故此得名冠状病毒。本病毒容易变异,目前已经报道30多个毒株,我国主要流行毒株为M41和C型,  相似文献   

2.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缩写:PCV)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现已知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PCV1为非致病性的病毒:PCV2为致病性的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主要病原,也与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增生性坏死性肺炎、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繁殖障碍、先天性颤抖、肠炎等疾病感染有关联。  相似文献   

3.
草莓病毒种类鉴定及培育无病毒种苗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采用指示植物小叶嫁接法鉴定,明确了我国草莓主要栽培区的病毒种类及其分布状况,提出了草莓病毒的鉴定和检测方法。利用草莓花药培养培育成12个品种的无病毒母株,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情况的无病毒种苗生产体系。隔离繁育的无病毒种苗,在17省(市)栽培取得了无病毒草莓增产7.8-45.1%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病害种类复杂,其中病毒病害存在极大威胁,可能会导致玉米产量损失惨重,当前病毒病的有效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高抗性品种,但该技术耗时费力,且依赖性高;在田间及时发现病毒病,尽早处理田间病株,是控制病毒病发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准确地识别玉米病毒病害,尽早进行检测鉴定并做出相关防治措施,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本文归纳了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毒病害,主要包括引发国内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红叶病、玉米鼠耳病以及玉米褪绿斑驳病的病原,归纳国内侵染玉米并造成危害的主要病毒,如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大麦黄矮病毒(BYD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病毒,简述这些病毒的传播介体及主要传播途径,从源头上为预防玉米病毒病提供参考;同时整理相关病毒的基本信息,如病毒分类、病毒粒子特性、病毒基因组结构、病毒侵染植物后引发的症状等;旨在加深人们对生产上常见的玉米病毒病的认识和理解,以期为准确快速识别玉米病毒病提供参考,为田间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咸阳市、商州市烟草病毒病毒原鉴定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在咸阳市,商州市采集了101个毒株,经过生物学测定,血清学反应(琼脂双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电镜观察鉴定出5种为害烟草的病毒,它们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环斑病毒(TRSV),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蚀纹病毒病是当前生产上发病率较高,造成损失较大的3种病毒;同时,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复合侵染也是当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贺兰山东麓7个葡萄主产区的9个葡萄品种,共计52份样本进行葡萄病毒病的ELISA检测和健康状况分析。9个测试葡萄品种中,2个酿酒品种感染了葡萄卷叶病毒(GLRaV-3),病毒感染率为22.22%;1个酿酒葡萄品种感染了葡萄扇叶病毒(GFLV),病毒感染率为11.11%;1个鲜食葡萄品种感染了卷叶病毒(GLRaV-3),病毒感染率为11.11%。在2个受测目标病毒中,GLRaV-3的发生和危害最为严重,其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14.29%~50.00%;其次为GFLV,单个采样点的样本感染率为100.00%。蛇龙珠是贺兰山东麓携带GLRaV-3的主要葡萄品种,西拉是携带GFLV的主要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昭通市马铃薯种薯质量及生产中病毒病发生情况,在马铃薯主产区昭阳区、大关县、鲁甸县、镇雄县、彝良县、巧家县采集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样品、疑似病毒样品和随机无症状样品共计90个。应用DAS-ELISA方法检测6种马铃薯主要病毒PVX、PVY、PVS、PLRV、PVM和PVA。结果表明,各县区样品普遍有病毒感染,其中PVA检出率最高,PVS最低。不同级别种薯病毒发病率最高的为PVA,最低的为PVS。其中感染率表现为原原种<原种<商品薯。因此推广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的重要方法,同时在生产中主要以预防为主,通过减少蚜虫等传毒媒介对病毒的传播来减少病毒对马铃薯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植物组培脱毒技术是当今当高科技农业生物新技术,国外研究表明:马铃薯种性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受病毒侵染,由于病毒在马铃薯体内不断积累,造成产量递减。解决马铃薯体内病毒的关键是根据病毒在体内分布不均的情况,采取茎尖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经严格病毒鉴定获得无毒苗,尔后切段繁殖,生产出推广脱毒种薯。  相似文献   

9.
1.1 传染病病因。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是指传染性病原,其中病毒主要有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  相似文献   

10.
草莓植株非常容易受病毒的感染,在生产实践中经常发现植株逐渐矮化,产量降低,果实变小,品质变劣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病毒的侵染造成的。据调查,我国草莓产区主要品种已受到草莓斑驳病毒(SMOV)、草莓轻型黄边病毒  相似文献   

11.
新型禽流感病毒对家禽养殖业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时发现和阻断其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022—2023年,本实验室在我国发病鸡群中监测到新型H3N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和传播。本研究对发病鸡群开展了临床发病情况调查,对分离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演化分析,并对分离的代表性病毒进行了鸡致病性以及空气传播性试验。结果表明:1)H3N3最早于2022年12月在华东地区发生产蛋下降的蛋鸡群出现,随后陆续在华东、华北、东北等多个地区的鸡群中监测到,发病群体主要为产蛋鸡,鸡群发病率高,死亡率低(1%~5%),主要引起产蛋率急性下降(10%~40%)。2)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H3N3病毒为新型重排病毒,由鸡群中流行的H3N8病毒与H10N3病毒重排产生,6个内部基因来源于H9N2病毒。3)与H3N8病毒类似,新型H3N3病毒对鸡群高度易感,可在鸡鼻甲、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高效复制并排毒,引起呼吸系统严重病理损伤。4)空气传播性结果表明,新型H3N3病毒可在鸡群之间空气传播,而H3N8病毒不能在鸡群间空气传播。综上,新型H3N3禽流感病毒对鸡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和传播性,有可能成为新的优势流行病毒,对我国家禽...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动物,其中以猪、牛感染多见。该病毒有7个主型,65个亚型,不同类型的口蹄疫病毒的抗原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动植物病害的发生流行主要和三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动植物生命个体的的抗病程度,二是有害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存在的基数和致病力,三是环境小气候(温度、湿度等)是否适宜。这三个因素之间可组合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病是最近新发现的由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对猪的感染率较高,主要侵害哺乳仔猪和育肥猪。江西丰城市某养猪场2004年8月份100头育肥猪中有2头猪突然发病,经过半个月时间,共有30头猪感染,感染率达30%,死亡率儿乎100%。该痫以体温升高,便秘或下痢,咳嗽,呼吸困难,皮肤苍白,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规律 引起甜(辣)椒病毒病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苜蓿花叶病毒、烟草蚀纹病毒、马铃薯X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等。传播途径随其毒源种类不同而异,但主要可分为虫传和接触传染两大类。借蚜虫传播的病毒主要有前三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靠接触及伤口传播,通过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传染。  相似文献   

16.
<正>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是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近几年来给养猪业发达的国家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1病原猪圆环病毒(PCV)属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该病毒科是国际病毒分类学会第6次病毒分类报告的新增病毒科。目前PCV有两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其中后者为主要的致病型。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的病因与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起仔猪腹泻的传染性因素主要有病毒感染性腹泻,其中病毒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病毒和轮状病毒;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魏氏梭菌等;另外,还有球虫性腹泻。  相似文献   

18.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RT-PCR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该病是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以水泻、呕吐和脱水为特征,各种年龄的猪均易感染,哺乳仔猪、架子猪或育肥猪的发病率可达100%,尤其是哺乳仔猪受害最严重,该病主要发生于冬季,夏季也可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为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猪传染性胃肠炎(porcine 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的主要病原。该病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对新生仔猪具有高度致死率。虽然不同年龄的猪对这种病毒均易感,但5周龄以上的猪死亡率较低,多成僵猪,使养猪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病毒侵染的反应及识别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毒是造成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物之一,然而,植物对病毒侵染的反应不同,诸如抗病、感病、耐病等。这种植物对病毒的不同反应是由植物、病毒、介体、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植物与病毒之间的相互作用往往起主导作用,病毒与寄主植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方式的信息传递及识别机制,本文综述了这种信息传递及识别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归纳了植物对病毒抗性的种类、特点等。这对植物的抗病机制,抗病生理及抗病育种等研  相似文献   

20.
王宪文  刘丽艳  姚四新  张智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80-3581,3584
猪圆环病毒是单链环状DNA病毒,其基因组中包含多个阅读框,其中2个主要的阅读框分别编码复制起始蛋白Rep和Rep'以及病毒衣壳蛋白:Rep和Rep'结合由PCV1的部分复制起点组成的双链DNA片段,但这2种蛋白的结合位点有细微差别;Rep蛋白不能单独启动病毒的复制,只有和Rep'蛋白一起才能启动PCV病毒的复制;PCV1感染PK15细胞后,用实时PCR检测rep和rep'转录子的数量,发现这2种转录子的比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病毒衣壳蛋白基因是PCV基因间唯一变化很大的基因,其编码衣壳蛋白是PCV主要的免疫原性蛋白,其氨基端41个氨基酸与PCV2在细胞核内的定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