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3 毫秒
1.
<正>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一种以生物降解材料为主要原料,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新型薄膜。与普通地膜相比,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在田间自然降解,减少了环境污染,且不会影响下一茬作物生产。目前已在山东兰陵县大蒜产区应用320 hm2,每667 m2减少地膜清理捡拾用工0.5个,节省人工费用50~60元。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状况以及对洋蓟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等的影响,以洋蓟为材料,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与普通地膜覆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全生物降解地膜相较于普通地膜,洋蓟的生育期基本一致,生长势更旺,产量有所提高,667 m2平均收益有所提高。综合来看,全生物降解地膜在洋蓟上使用效果较好,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3.
陆奕  路凤琴  张国栋 《上海蔬菜》2023,(4):67-68+73
为探明生物可降解地膜在生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作者以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1种普通地膜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类型地膜对生菜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种生物可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均可促进生菜生长发育,较不覆膜(ck)增产效果明显,其中宜保农科生物降解膜处理生菜的产量最高(每667 m2为2 713 kg),且地膜价格适中(每667 m2成本470元),生菜采收后翻入土时已开始降解,避免了地膜残留问题,建议在生菜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浙江省鲜食春大豆主导品种浙鲜12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浓度保康灵1号对春大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植株性状、产量、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生产在常规防治用药量2/3的基础上喷施保康灵1号300倍液2次(大豆分枝期每667 m2用50 mL兑水15 kg,结荚鼓粒期每667 m2用100 mL兑水30 kg),可提高春大豆的百粒鲜质量、百荚鲜质量、每荚粒数,产量与阿泰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相当,较常规防治增产7.6%、增收119.52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通过优化施肥进一步提高黄州萝卜产量,增加种植效益,设置不施肥处理、优化施肥(每667m2施150 kg有机肥+20 kg三元复合肥)处理和常规施肥(每667 m2施40 kg三元复合肥)3个处理,探究不同施肥处理对黄州萝卜植株性状、产量和效益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为了延长黄州萝卜保鲜期,开展了采后保鲜试验,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3℃低温贮藏保鲜和常规贮藏对照,比较分析贮藏萝卜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处理的黄州萝卜长势好,667 m2产量最高,达到2 909.8 kg,667 m2综合效益最优,达到4 941.6元,较常规施肥每667 m2增产10.1%,增收457.2元。3℃低温贮藏条件下黄州萝卜品质较好,粗纤维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分含量分别为0.9%、2.9%、91.0%,贮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安徽普济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肥增施安徽普济源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番茄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表现为番茄长势健壮旺盛、果实大小匀称、商品性佳,番茄每667 m2产量6 823.4 kg、纯收益8 493.8元,较常规施肥处理每667 m2增收2 812.5元,产投比达9.65∶1。实际生产中,建议设施番茄的肥料施用方案为每667 m2施硫基复合肥(15-15-15)45 kg、农家肥720 kg、安徽普济源生物有机肥120 kg作基肥,每667 m2追施硝态氮复合肥(18-6-22)22.5 kg作促果肥。  相似文献   

7.
太湖春早菜用大豆早熟,荚宽粒大,品质佳;新鲜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3.77%,淀粉含量达到5%;中抗大豆病毒病;每667 m2 鲜荚产量650 ~ 700 kg。  相似文献   

8.
京研迷你9 号为保护地水果黄瓜一代杂种。其母本为广州引进的品种09SG-3 经6 代自交选择获得的自交系G3,父本是由欧洲水果黄瓜资源材料65-60 和95-63 杂交后经 6 代自交选择获得的高配合力自交系 M118。京研迷你9 号生长势强,全雌性。瓜长 14~18 cm,瓜皮深绿色,果面光滑,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品质好。耐低温弱光,耐热。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越冬温室长季节栽培每667 m2 产量高者可达 12 500 kg,早春温室栽培每667 m2 产量7 900 kg,春大棚栽培每667 m2 产量7 060 kg,秋大棚栽培每667 m2 产量6 500 kg。适合我国北方地区越冬温室、早春温室和春秋大棚种植。  相似文献   

9.
童辉  袁祖华  彭莹  殷武平  杨晓  李培  刘峰  林萱 《上海蔬菜》2023,(1):31-32+93
长研清香为湖南省长沙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极早熟、风味型辣椒新品种,早期产量高,抗病性强,大棚春提早栽培每667 m2优质商品椒产量1 500 kg以上,每667 m2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种植效益较高。该文从茬口安排、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长研清香辣椒大棚春提早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杭椒是浙江地区的特色辣椒品种,皮薄质优,口感脆嫩微辣,市场价格和种植效益相对稳定,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提高杭椒的产量,指导椒农科学种植,作者以盛利杭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每667 m2种植2 400株、2 200株、2 000株、1 800株、1 600株)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密度对盛利杭椒的株高、株幅、茎粗、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始花节位、主茎高度、节间距、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等农艺性状影响不大,而种植密度增大可提高辣椒产量,因此每667 m2种植2 400株(小椒每667 m2产量1 392.00 kg,中椒每667 m2产量1 464.80 kg),即定植行距50 cm、株距35 cm为盛利杭椒的最佳栽培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以每667m2施用高钾水溶肥5.0kg为对照,设置每667 m2施用高钾水溶肥3.5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2.0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0.5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L这3个化肥减量处理,比较分析化肥减量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果实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用5.0L鱼蛋白有机液肥的情况下,减少水溶肥用量会降低番茄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但促进了茎粗、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其中不同处理的果实纵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水溶肥用量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以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3.5 kg和2.0 kg的果形指数最大,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平均单穗坐果数没有显著差异,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趋势一致,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0.5 kg的小区产量最大。因此,在追求产量的情况下,果实膨大至采收前以每667 m2...  相似文献   

12.
为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探明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作基肥对番茄植株性状、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作者开展了温室秋茬番茄生产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栽培试验,以明确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作基肥对番茄的植株性状、产量有积极作用,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160 kg、商品有机肥400 kg作基肥,番茄每667 m2产量为6 125 kg、收益达22 374.35元,同时减少了20%的化肥用量。  相似文献   

13.
水旱轮作是缓解作物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芡实-小麦周年水旱轮作不仅能有效利用温光资源,还能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实现绿色、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该轮作模式每667 m2产芡实干籽30~50 kg、产值4 500~6 000元,小麦每667 m2产量450~600 kg、产值1 000~1 500元,合计全年每667 m2产值5 500~7 500元,较稻麦轮作模式每667 m2可增收1 500~3 000元。该文结合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宝应地区芡实-小麦水旱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14.
湄潭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3 333 hm2,尤其以圆形椒(泡椒品种)种植为特色,为了稳定湄潭黔北优质泡椒基地的地位,加快辣椒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引进黔辣10号(圆形椒杂交种)优质品种,并研究不同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黔辣10号种植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单株结果数47个,产量为1 765.35 kg/667 m2,表现良好。建议黔北海拔700~900 m区域,黔辣10号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5.
毛世强 《蔬菜》2023,5(5):75-77
针对小型礼品西瓜重茬严重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问题,采用嫁接育苗、高畦栽培、覆盖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施用立美农粉剂(主要成分为过磷酸钙,不但有效降低农残还可以有效补充微量元素)及生物菌肥、生物杀菌剂等绿色技术手段,在提高西瓜抗逆性、抗病性的同时,可以实现小型礼品西瓜的含糖量高于14%,667 m2产量3 000~3 500 kg,667 m2效益2万元左右,大大增加了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6.
袁京华  高国文  刘斌  王惠  杨斌 《蔬菜》2023,(7):10-14
为探索低山工厂辣椒苗对高山地区环境的适应性、增产能力和新增固碳减排能力,通过不同播期对比试验、17个品种对比试验和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比较分析辣椒低山工厂育苗高山移栽的适应性、丰产性以及固碳减排效应。结果表明:辣椒低山工厂育苗不仅可以完全适应宜昌市高山地区生态环境,且各项试验均实现大幅增产、增收,其中大面积移栽生产试验中辣椒667 m2产量为3 280 kg,667 m2产值达15 622.6元;较农民自育苗667 m2增产967 kg,增产率达41.8%,667 m2产值增加7 273.6元,增收率达87.1%;667 m2新增固定减排CO2量为619 kg,固碳减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蜜蜂和壁蜂两种授粉方式对大樱桃坐果率、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试验开展了蜜蜂与壁蜂的大樱桃授粉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蜜蜂授粉区效果最好,坐果率为62.8%,每667 m2产量为1151.5 kg;壁蜂授粉区次之,坐果率为45.3%,每667 m2产量为1147.5 kg;常规授粉区坐果率为25.3%,每667 m2产量为1071.5 kg;空白对照区坐果率为21.6%,每667 m2产量为1044.5 kg;授粉方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漳芥1 号芥菜从播种到收获55~70 d(天),粗纤维含量含量低,肉质脆嫩,叶柄肥厚,商品性状好,鲜食和加工皆可,平均每
667 m2 产量约5 909.3 kg。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以千胜205结球生菜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底肥和叶面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以筛选适合上海金山地区结球生菜生长的底肥和叶面肥的施用种类及用量。各底肥处理中,酵素生物有机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叶球最大、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95.0 kg、增收1 732.6元;红四方微生物菌剂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鄂中三元复合肥(ck1)增产401.6 kg、增收1 405.8元。各叶面肥处理中,沪铭有机无机复合型悬浮液体肥处理结球生菜的单球质量、产量和产值最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30.2 kg、增收1 856.0元;人元生物叶面肥处理结球生菜的产量和产值较高,每667 m2分别较红四方叶面肥(ck2)增产521.0 kg、增收1 823.5元。试验结果表明,金山区结球生菜生产可使用酵素生物有机肥和红四方微生物菌剂作底肥,建议每667 m2分别施用100 kg、60 kg;叶面肥以沪铭有机无机复合...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东台市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市)之一,从2018年起,东台市及盐城周边地区围绕“一园一品”(农业示范园+绿色品牌)工程建设,利用草莓(本地区常年种植大棚草莓近1300 hm2)收获后的棚架资源和4~7月的温光条件,应用强化耐候地膜和“一膜两用”技术、膜下软管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抢栽一季樱桃番茄,提高了设施利用率和土地单位面积产出,667 m2平均产值为4.5万元,增收成效明显。该模式草莓667 m2产量1500 kg、产值3.0万元、净利润2.2万元;樱桃番茄667 m2产量1200 kg、产值1.5万元、净利润0.8万元,总计667 m2年产值达到4.5万元、净利润3.0万元。现将生产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