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日本美国人工鱼礁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鱼礁是人工置于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它通过适当的制作和放置来吸引和增殖各类海洋生物,达到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人工礁体修复海洋环境的作用显著,世界许多国家都开始了人工鱼礁的研究和建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人工鱼礁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3.
4.
2018年8月至2019年3月,在浙江舟山、福建福州、福建厦门、广西北海和广东湛江5个近海水域,各采集约20尾日本囊对虾,取其腹部第六腹节肌肉,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和DNA控制区分析方法,研究日本囊对虾这5个地理群体的种群遗传结构及变异情况,探明我国日本囊对虾种质资源现状。Cytb和D-Loop序列分析发现,5个群体中A+T含量分别为60.65%和82.54%,明显高于C+G含量(39.35%和17.46%)。在Cytb和D-Loop序列中分别检测到了76和75个简约信息位点,55和78个单倍型。Cytb和D-Loop单倍型多态性分别为0.969和0.995,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0.033和0.036,群体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0.022和0.005~0.017,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7~0.068和0.012~0.075。分子方差分析显示,群体间变异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占总变异的70.01%和74.39%。单倍型系统发育树显示,北海和湛江群体聚为一支,其他3个群体聚为另外一支,同一单系间又有不同程度的分化。种群历史动态显示种群相对稳定,近期未曾经历过瓶颈效应和明显扩张。综上所述,5个日本囊对虾群体区域分化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浦珠母贝 Pinctada fucata 的命名较混乱,与日本的 P.fucata martensii 和澳大利亚的 P.imbricata 的分类关系存在争议。用 ITSs 序列和 AFLP 标记对这3个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3个地理种的遗传分化很低,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相互重叠,AFLP 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澳大利亚种群大部分个体单独聚合成一支,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种问的遗传距离与分化程度与其地理距离呈正相关。分子方差结果也表明种间的差异较小,低于6%。这些结果表明这3个种实际上是同一物种。由于大西洋的 P.imbricata 与澳大利亚的不同,因此根据分类命名的优先原则,正确的种名应为 P.fucata。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放流前捕捞渔获群体(FLQ)、放流后捕捞渔获群体(FLH)以及放流虾苗群体(FLX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群体共测定了135尾日本囊对虾的线粒体D-loop序列,经比对分析确定测得的序列长度为938 bp,检测到237个变异位点,177个简约信息位点,定义了100种单倍型。经分析,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FLQ、FLH、FLXX,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大小为FLQ=FLHFLXX。AMOVA分析表明FLQ和FLH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值为0.00629,其小于0.05,表明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且群体间无分化。FLH与FLXX的F_(st)值为0.08151(P0.01),其大于0.05,表明遗传变异大多发生在群体内,但群体间呈低度分化。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均为负值,表明这3个群体偏离了中性模式,可能受到群体扩张和自然选择的作用。综上所述,增殖放流前后日本囊对虾群体均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变异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群体间无分化,说明增殖放流是目前维持日本囊对虾种质资源量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8.
9.
我国鱼类资源的危机和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海洋和淡水鱼类资源危机的现状、导致鱼类资源危机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鱼类资源危机的严重性。提出污水处理、生态修复、伏季休渔、依法治渔、保护鱼类生物多样性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11.
<正>昌宁县草地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发展草地牧业对保供给、保生态、保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技术1.1草原资源基本情况昌宁县有草原总面积222.92万亩,家庭承包草原面积176.11万亩,其中禁牧面积22.82万亩,草畜平衡面积153.29万亩。1.2草原保护建设利用2003年昌宁县被列为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项目县。2004年4月至2006年7月实施,完成人工草地建设1.554万亩,改良草地3.362万亩;完成草地围栏 相似文献
12.
13.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渔港陆域配套功能和鱼市场规划建设合理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渔业生产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均非常发达,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89%.日本人民有食鱼的习惯,其食品中的动物蛋白约有一半是由水产品提供的,鱼及鱼肉制品是日本人民饮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日本政府十分重视渔港建设以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
为深入了解日本渔港先进规划和设计建设理念,学习有益经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日本几个典型的渔港和后方鱼市场进行了实地考察,主要包括札幌、东京、北九州、下关、福冈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渔港和鱼市场,重点关注了渔港陆域部分和鱼市场的规划设计,并仔细考察了一些在我国尚未普遍使用的环保、节能的先进工艺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期能将其中的先进模式和方法借鉴到我国渔港和鱼市场规划设计中去,促进我国渔港建设及海洋渔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线粒体D-loop区探讨我国养殖大口黑鲈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大口黑鲈国内养殖种群(G)和北方亚种(N)、佛罗里达亚种(F)两个野生种群共23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进行分析,探讨国内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变异。D-loop区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73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9.0%。三群体间没有共享单倍型,群体G的5个个体含2种单倍型,群体N的11个个体含9种单倍型,群体F中每个个体均为一种单倍型。对三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养殖群体与北方亚种野生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09,与佛罗里达亚种野生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53,表明国内养殖的大口黑鲈在分类上属于北方亚种,分子系统进化树的进一步分析结果与其一致。群体N、F和G的核苷酸多样性指数(π)依次为0.008 2,0.013和0.000 5,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946,1.000和0.400,显示出养殖大口黑鲈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比国外野生群体有明显下降,有必要开展大口黑鲈的遗传改良研究,提高其种质质量。 相似文献
15.
首先根据急性毒性试验确定了三唑磷对日本蟳的安全浓度为0·27mg·L-1,然后研究三唑磷蓄积对日本蟳体内5种组织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蟳体内的保护酶系统由SOD和CAT组成,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都没有发现POD的存在。(2)SOD和CAT的活性显示出高度的组织特异性,按SOD活性从高到低排列的顺序为:心脏>鳃和肌肉>性腺和肝胰脏,CAT活性大小顺序为:性腺>肝胰脏>心脏>鳃>肌肉。(3)日本蟳体内的保护酶在三唑磷作用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低水平的胁迫能对酶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度的胁迫会抑制酶的活性。(4)不同组织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鳃、肝胰脏和性腺的敏感性大于心脏和肌肉。 相似文献
16.
在13℃~15℃、18℃~21℃和28℃~31℃的土层温度下,将体质量7.0g和3.0g的活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放养到湿度35%~45%、底铺水稻田土的体积为580mm×380mm×60mm的80目网箱中,网箱置于同等大的聚乙烯塑料箱中,密度变化在2~5kg之间,观察其越冬情况。150d的试验表明:温度为18℃~21℃时,菲牛蛭的越冬存活率最高,大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先升高而后下降,大个体的成活率最高(68.8±2.8%);小个体组的成活率随投放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最高为61.0±1.9%。各试验组菲牛蛭的相对失重率随越冬温度升高而增大,28℃~31℃下大个体组的相对失重率最大(9.4±2.0%和10.2±2.2%);18℃~21℃下,小个体组相对失重率最大(9.6±2.8%和10.6±2.6%)。 相似文献
17.
在水温25℃~27℃下研究了二氧化氯、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和高锰酸钾对体质量3.12g的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各种药物的半致死浓度LC50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二氧化氯、强氯精、硫酸铜和硫酸亚铁铁合剂(5∶2)、高锰酸钾96h时的LC50分别为161.32mg·L-1、4.32mg·L-1、1.91mg·L-1和4.17 mg·L-1;安全浓度SC分别为38.37mg·L-1、1.08mg·L-1、0.59mg·L-1和0.62 mg·L-1。4种药物对菲牛蛭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硫酸铜和硫酸亚铁铁合剂(5∶2)>高锰酸钾>强氯精>二氧化氯。本试验结果为菲牛蛭人工养殖中合理用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湿土网箱法,在内铺土层厚度约6.0cm,规格35.0cm×14.5cm×11.5cm的网箱中层,饲养体质量≥1.5 g的菲牛蛭,以存活率和个体体质量增长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对养殖密度、饲料配比和投饲频率三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合理的养殖密度、饲料配比和投饲频率。采用层次分析法统计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各因素各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权重。试验结果表明,以存活率为考察指标时,三种因素对成活率的影响依次为养殖密度>投饲频率>饲料配比,以50尾/箱的养殖密度,饲料配方Ⅱ和每15 d投喂一次的投饲频率组合为最佳;以菲牛蛭个体体质量增长率为考察指标时,三种因素对个体体质量增长率的影响依次为饲料配比>投饲频率>养殖密度,投喂以密度为50尾/箱、饲料配方为Ⅰ、投喂频率为每10 d投喂一次组合为最优。层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正交试验的指标值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养殖密度、投饲频率和饲料配比,正交试验的最优方案为50尾/箱的养殖密度、配方Ⅰ和每10 d投喂一次的投饲频率。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日本黄姑鱼(Nibea japonica)胚胎孵化的最适水温和盐度,采用不同水温和盐度对日本黄姑鱼受精卵进行了孵化试验。结果显示,在盐度为30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14~28℃范围内均能正常孵化,最适孵化水温为18~20℃。孵化时数与温度呈幂函数相关,孵化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盐度试验表明,在水温为18℃的条件下,日本黄姑鱼受精卵在盐度25—32的海水中呈悬浮或者半悬浮状态,在盐度14~45范围内均能孵化,适宜孵化盐度为26~32。盐度对初孵仔鱼全长有显著影响,盐度较低组仔鱼全长显著大于高盐度组(P〈0.0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