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离体和活体接种的方式分析梨资源对于梨火疫病的抗病水平,为进行优异梨砧木资源选育及梨火疫病的合理防治奠定理论基础。选取秋子梨、豆梨、杜梨、川梨4种梨砧木类型,采用室内离体叶片、室内离体枝条和室外活体嫩梢人工接种的方式,初步评价不同梨砧木种质接种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菌株)后的发病率、发病程度,病斑蔓延的程度及病原菌在侵染过程的差异,并对3种人工接种的鉴定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梨火疫病菌后4种梨砧木类型均有发病现象;结合离体叶片、离体枝条和活体嫩梢的抗病分级结果得出,不同梨砧木类型对梨火疫病抗性强弱依次为秋子梨>豆梨>川梨>杜梨。  相似文献   

2.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技术检测梨火疫病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病菌及样品 ,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可以在中国口岸推广使用 ,减少梨火疫病进入中国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新疆库尔勒地区梨火疫病致病菌,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平板划线法获得分离物,结合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综合鉴定致病菌,采用“药液-菌液共培养法”与“抑菌圈法”测定16种杀菌剂对其室内毒力。鉴定分离物为Erwinia amylovora。16种杀菌剂对梨火疫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0.3%四霉素AS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2.968μg/mL。研究结果对梨火疫病田间药剂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苹果组培苗和温室盆栽苗对火疫病的感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品种的苹果对梨火疫病(Erwinia amylovora)菌的敏感性不同,用盆栽苗与体外组培苗所得的结果一致,感病快的品种体内所含的病菌数高于感病慢的品种;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对病害的发生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白菜黑斑病菌与番茄早疫菌,梨黑斑病菌,桃黑斑病菌在白菜,番,桃,梨,苹果,草莓上进行了相互接种,结果白菜黑斑菌不侵染番茄和草莓,可侵染苹果,在梨上,叶片表现发病,果上未见发病,在桃叶上一般不发病,果上未见发病,早疫菌,梨黑斑菌,桃黑菌在白菜上都有症状,且三种菌对白菜的致病力存在差异,对生产上果菜栽培布局,轮作倒茬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莉 《农村科技》2008,(1):29-29
一、发病原因 辣椒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疫霉属真菌。菌呈丝状,无隔膜,生于寄生细胞间或细胞内,孢囊梗无色、丝状,孢子囊顶生,单胞,卵圆形,厚垣孢子球形,单胞,黄色,壁厚平滑,卵孢子球形。辣椒疫病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疫霉菌寄生性和致病性较强,植株受害发病快,5~7天可造成大片死亡,病菌寄生范围广,除危害辣椒外,还可侵染番茄、黄瓜、茄子等多种蔬菜。  相似文献   

7.
首次利用混合纤维素膜作固相材料,以梨火疫病菌及其抗血清为模式系统,建立了膜上免疫分离法(Immuno-Isolation on Membranes,IIM),成功地对梨火疫病菌进行了分离与检测,灵敏度与常规免疫分离法相近,达5×10~1cfu/mL,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灵敏度和准确性高的优点。利用该方法从人工接种X.o.pv.oryzae 和 pv.oryzicola 的稻种和自然病叶中分离到相应的病原菌,在种传细菌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花椒疫霉病菌种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菌落特征、无性与有性繁殖体形态、rDNA-ITS系统发育及病菌的致病性,将分离自陕西、甘肃花椒树干基部腐烂病斑上的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6个菌系鉴定为3个种:采自甘肃陇南菌系Pwm、Pwb和陕西凤县菌系Pfs2均属于多寄主疫霉(P.multivoraP.M.Scott & T.Jung),陕西凤县菌系PfP和甘肃秦安菌系Pqy为柑橘褐腐疫霉(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R.E.Sm.& E.H.Sm.),采自陕西凤县的疫霉菌菌系Pfs1为苎麻疫霉(Phytophthora boehmeriae Sawada).各疫霉菌系的形态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与其rDNN-ITS系统发育分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试验分析了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Ea273基因组上新的T3SS(TypeⅢSecretion System,T3SS)致病岛特征并验证它们在Erwinia属的21个菌株基因组上是否存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Ea273基因组不同位点上存在两个新的T3SS致病岛,称为PAI-2和PAI-3,大小分别为32.889kb和21.792kb。经PCR和Southern blot证明Ea273、Ea246、Ea262、Ea528以及Ea6445个菌株基因组存在PAI-2和PAI-3。PAI-3和PAI-2在基因结构和组成上相似,同源性超过70%,PAI-3包含PAI-2所有基因,两者和昆虫内生菌S.glossinidius编码的T3SS的SSR-1致病岛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引起掌叶半夏疫病的病原菌,本研究对河北省安国地区掌叶半夏疫病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鉴定。从发病植株上分离得到了疫霉菌、镰刀菌、链格孢菌等几种候选病原菌,健康植株在接种疫霉菌菌株后,出现了与田间病株相似的症状。该疫霉菌株最高生长温度为36℃,异宗配合,孢子囊有明显的一个乳突,脱落孢囊柄平均长度约为2.9μm,其rDNA-ITS序列比对结果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同源性为99%。结合以上结果,最终确定引起掌叶半夏疫病的病原菌为Ph.parasitica。  相似文献   

11.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申嗪霉素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chiana)、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mali)、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烟草赤星病菌(A.alternata)4种链格孢属病菌的室内毒力,以筛选出更多可用于防治链格孢属植物病原真菌病害的生物源农药。结果显示,申嗪霉素对供试真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番茄早疫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中浓度EC_(50)为8.9152mg/L;对梨黑斑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EC_(50)为30.2400mg/L,说明申嗪霉素具有用于防治番茄早疫病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袁鹤  沈志红  杨丽丽  李凯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11):1223-1225
为筛选番茄早疫病菌的强拮抗放线菌,探索生物防治的可行性,从不同番茄栽培地土壤中采样,通过平板稀释法分离得到32株放线菌。以番茄早疫病菌为指示菌,通过纸片扩散法进行拮抗放线菌的初筛和复筛,结果筛选出3株对番茄早疫病具有良好拮抗效果的放线菌,编号分别为Act-11,Act-13和Act-25,该菌株作为具有较高生防活性的放线菌,在番茄早疫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梨黑斑病病菌的致病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盖森链格孢(Alternaria geisen)是梨树致病真菌之一,能引起梨黑斑病.本研究探讨了接种方法、温度、保湿方法等因子对梨黑斑病病菌致病性的影响及24种病原菌的致病性.结果表明,采用喷雾法和涂抹法室内接种梨黑斑病病菌,该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梨黑斑病病菌侵染的最适温度为28 ℃,采用2%水琼脂保湿时该病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24种病原菌的致病性,用喷雾法接种,强致病性菌株占54.2%(病情指数>25%);用涂抹法接种,强致病性菌株占50%(病情指数>25%),表明大多数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还表明菌株接种后的病情指数与菌丝生长速率、产孢量相关性不显著;但与菌落颜色存在一定的关系,颜色越深,致病性越强.由此推测,梨黑斑病病菌致病性的强弱可能与其产生色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抑制梨火疫菌(Erwinia amylovora)的药剂,为防控梨火疫病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采用最低抑制浓度和抑菌圈比较的方法,对30种抑菌制剂进行筛选。【结果】内吸性抑菌制剂1.8%辛菌胺醋酸盐,有机类抑菌制剂3%噻霉酮(ME)、3%噻霉酮(WP)和30%壬菌铜,植物源类型制剂80%乙蒜素以及微生物制剂荧光假单胞杆菌3 000,是室内试验对梨火疫菌抑菌效果较好的制剂。【结论】不同药剂之间、同一种药剂不同剂型之间抑菌效果差异较大,研究筛选得到的6种抑菌制剂可为梨火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辣椒疫霉菌在土壤中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防治辣椒疫霉病,对辣椒疫霉病田土壤进行了病菌分离、菌株配对培养、越冬存活形式等研究。结果表明:病田土壤中的疫霉菌数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以5-8月最多,冬季和初春最少;湖南长沙地区疫霉菌的配对型有A2和A1A2两种类型,多以卵孢子形态在土壤中越冬;病田土壤和植物病残体是辣椒疫霉病最主要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旨在探究梨胶胞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采集的病样分离并鉴定出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接种炭疽病菌菌块,测试不同培养温度、pH 值、碳源、氮源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参试的25株炭疽病菌中3株致病性较强,18株致病性中等,4株致病性较弱。致病性强的菌株其菌落颜色较深,菌丝浓密;致病性弱的菌株其菌落颜色均为白色,菌丝稀疏。菌落生长快,菌株的致病性较强;菌落生长慢,菌株的致病性较弱。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梨胶胞炭疽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 值为5.0~7.0;菌丝对多种单糖和双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结论]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梨胶胞炭疽病的认识,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我国板栗疫病发生区域病原菌之间的致病力差异,收集46株来源于我国6省18个县(市)的板栗疫病菌株,通过毒力比较和对同一株板栗枝条的接种试验,测定不同地域菌株间的致病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来源的栗疫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北京怀柔、四川眉山等地来源的栗疫菌致病性最强,属于强毒力菌株,而陕西镇安来源的栗疫菌致病性最弱,湖北武汉和宜昌的栗疫菌致病性居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探究梨胶胞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采集的病样分离并鉴定出梨胶胞炭疽病菌25株。采用梨果表面刺伤后接种菌块的方法,观察炭疽病菌对砀山酥梨的致病性。平板接种炭疽病菌菌块,测试不同培养温度、pH值、碳源、氮源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参试的25株炭疽病菌中3株致病性较强,18株致病性中等,4株致病性较弱。致病性强的菌株其菌落颜色较深,菌丝浓密;致病性弱的菌株其菌落颜色均为白色,菌丝稀疏。菌落生长快,菌株的致病性较强;菌落生长慢,菌株的致病性较弱。菌株的产孢能力和致病性之间无相关性。梨胶胞炭疽病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pH值为5.0~7.0;菌丝对多种单糖和双糖等碳源及有机氮、无机氮均可利用,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牛肉浸膏。[结论]该研究有利于加深对梨胶胞炭疽病的认识,有助于更有效地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9.
苦瓜猝倒病俗称“卡脖子”,育苗畦中的幼苗发病时,往往成片死亡,影响用苗计划,对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应提早预防. 一、病原 苦瓜猝倒病的病原为真菌中的腐霉菌和疫霉菌.猝倒病的病原通常以卵孢子的形式在土壤中越冬,然后由卵孢子和孢子囊从苦瓜植株的基部开始侵染.苦瓜猝倒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一般在1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陇南核桃致病性成团泛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拟从核桃病叶中分离并鉴定其致病菌,以便更好地实施科学防治。以组织分离法分离核桃病叶中的成团泛菌,之后以形态学方法对该病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并通过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该病原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致病时间短,危害较大。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植株叶片组织使得寄主发病,而植株茎干的损伤对植株发病短期内无明显影响,通过根际土壤接种发现,该细菌并不能直接由根部进入植株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