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当前重点工作之一。乡村生态环境整治进程缓慢且效果不理想,治理主体和相关参与者问题显著,基层政府作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责任者",暴露出"角色缺位"、"责任缺失"等问题,企业破坏环境问题严重,农民缺乏相应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非政府组织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促进农村生态宜居需要长期有效的解决模式,不仅政府需要有效治理,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农民也需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地方政府切实承担主导责任,地方企业承担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农民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非政府组织积极提升相应参与能力。本文主要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依托,梳理农村多元化治理现状,挖掘其存在原因,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手段,由此提出,怎样有效深入贯彻多元治理理论,推动多元治理模式,解决农村生态环境各类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环境是否优美宜居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随着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好坏与社会变迁有着紧密关联性。社会结构变迁、农村人口变迁、文化变迁及科学技术变迁等社会变迁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着重大影响。基于社会变迁的分析视角,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进行了深入探讨。经研究发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着多元主体不足、农民参与能力不强、农民环保意识薄弱、工业产品下乡冲击等诸多困境。因此,强化多元主体社会责任,疏通人才回流渠道,培育农民参与能力,加强农村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科学合理使用工业产品缓解下乡冲击。  相似文献   

3.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美好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振兴,需要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领域的运用可以有效规避传统政府治理的不足。借鉴日本、美国和德国三个国家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经验,以及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成功案例,结合当前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中国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生态环境有限政府、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村民、农村自治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七位一体”多中心治理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4.
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文章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生态环境专项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找到治理实践中存在的系列碎片化问题,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碎片化、资源要素匮乏、监督机制不畅、信息技术分散等方面。并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出发点进行研究,从明确多元主体定位、凝聚治理共识,统筹城乡要素、挖掘农村资源,完善监督机制、促进治理透明,整合信息技术、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方面探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整体性思路,破解农村生态治理的碎片化困境,以期提供一些可行性的路径选择,赋能乡村生态振兴,加快建成“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5.
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性治理方略。从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历史进程入手,从宏观角度探讨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意义。从政府、社会力量及农民主体等多个维度研究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府认识缺位、村民主体意识缺失、乡村文化振兴产品缺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缺血、乡村文化队伍缺阵等。提出了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五大路径:即完善政策体系、建立监管机制、强化价值引导、发挥人才优势、带动产业发展等。以期为全面提升乡村文化振兴质量、推动后扶贫时代促进政府治理思想创新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自发组建的互助性组织嵌入到乡村治理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多中心治理理论的理论基础及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农民合作社自身的内在条件决定了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是必然趋势。分析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方式,从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过程中的困境着手,提出通过强化农村合作社自身建设、构建乡村社会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等方式完善农民合作社嵌入乡村治理的路径,进一步促进农民合作社有效嵌入乡村治理的良性乡村“多元共治”治理结构的形成,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下治理有效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新奎 《河南农业》2022,(36):39-41
中国农村正迈向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农业生产、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展现出新样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以乡村振兴为动力,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农村自治主体责任,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实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张雨晗 《乡村科技》2022,(9):150-15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的关键。传统的政府主导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复杂多样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因此,从多主体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湖北省武汉市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案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以期能够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农民福祉与乡村发展质量。在政府承担绝大多数生态环境治理职能情况下,福建省漳州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面临治理主体单一化、治理能力与效果有限、监管与防控机制缺乏的困境。在持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要根据农村生态特点,突破传统政府主导模式,发动政府、社会组织、农村居民的力量,构建良性互动的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乡村生态振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理论支撑及现实基础,也是新时代“三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点所在。当前,湖北省乡村生态治理已取得成效,依然发现当下农村生态治理过程中存在政府生态法制不健全、乡镇企业生态责任不明确、农民生态环保观念不强等现实困境。进一步扎实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还需加强政府在生态体系机制上的巩固完善,创新乡镇企业在生态责任制度上的构建实施,提升农民主体在生态环保意识上的积极性。这为湖北省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生态振兴的践行实现指明了一条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广州市炭步镇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民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的认知.结果表明,由于政策宣传不足、农民小农意识浓厚,乡村社会治理惰性等因素,导致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民的主体责任意识缺失.因此,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处理政府、农民和市场三者的关系,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树立农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主体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农民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事关执政党根基的巩固、社会和谐稳定和农民切身利益。本文分析了打造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时代意义及逻辑内涵,提出打造农村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实践路径,即加强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推进新时代我国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邓欢 《乡村科技》2022,(16):11-14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与村民为参与者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在考察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中各治理主体的职责与角色定位的基础上,聚焦当前多元主体面临的权力越位、主体缺位等困局,提出从明确乡镇政府与村委会职责、培育村民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扶持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入手破解乡村治理困境,完善乡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是提高和保障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体系健全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秦安县在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村生活娱乐单一、农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破解阻碍秦安县农村社会治理发展的瓶颈,需要加快推进"三化"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培育生态环保意识、健全环境监管体系,让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让农村生活丰富化;充分结合自治、法治、德治,发挥三者的功能和作用,让农村治理体系健全化。达到将秦安县乡村建设成一个农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美丽乡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2024,(8):226-228+232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环境管理责任落实不充分以及农民环保行动力缺乏等现实问题,成为影响乡村振兴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掣肘。基于当下乡村振兴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积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为乡村振兴奠定物质基础。同时注重维护乡土社会的多样化,厚植农村发展优势;坚持整体性治理与网格化管理并行,合理分配生态环境管理责任。并通过乡村生态行为建设,转变农民行为方式,将生态文明理念落在实处,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呈现出弱化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主体身份名与实的分离,主体意识外在感观与内在感受的不统一,主体自治、法治、德治能力欠缺。乡村治理农民主体性弱化危机的化解,需要回归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治理理念,从统一主体身份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主体意识外在感观与内在感受、主体能力的培养和发挥三个方面重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性结构,实现乡村治理的有效和善治。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积极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对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乡村治理现代化中存在部分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弱化;乡村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亟待优化;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等多维发展困境。为此,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应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力,提升乡村干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创造治理主体参与环境,构建多元共治的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三治融合”新体系,重塑乡村社会发展新秩序。  相似文献   

19.
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促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实现个体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面临政府功能发挥不足、基层干部治理异化、内生动力不足、社会组织缺位等困境。基于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出了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完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培养社会组织等策略思考,实施“三治融合”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以此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环节,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了正确的精神文化指引,加强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意识和文化素养。2018年党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四项具体任务: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和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移风易俗工作依然面临着地方政府职能缺位、农民主体意识淡薄和农村文化教育落后三重困境,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以思想意识、制度保障、多元措施为立足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人才回流、提升主体参与意识、加强教育水平、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依法治村、健全奖惩措施、采取多元宣传手段等措施多管齐下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