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雅丰’沙枣果实饱满、口感好,果形美观,是新疆大果沙枣新品种。树势中等偏强,枝条无刺,丰产,适宜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地、盐碱地等沙枣适宜栽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红铃’沙枣是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沙枣中的新品种,具有树势较强,干型直立,枝条无刺,果实椭圆形、外观好,果肉口感酸甜、细腻等特点。‘红铃’丰产性强,可食率81.80%,适宜于南疆各地。  相似文献   

3.
新疆大果沙枣是一种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多功能树种,通过对新疆大果沙枣果实基本营养和主要功能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介绍以大果沙枣果实为原料的产品,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新疆大果沙枣果实进一步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沙枣在河西走廊广泛栽培,多年来由于品种机械、生物学混杂及生境条件与栽培方法差异,造成品种严重退化。为进一步探索提高沙枣品种质量,选繁优良品种,开发综合利用价值,我们从沙枣的主要产区广泛收集沙枣品种资源,从原种的果实质量及容器育苗培育的高生长、地径、根系生长、生物产量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代号为9、24、17、5号等品种表现良好。初步选定果肉经济型沙枣7个、抗逆速生型沙枣9个、二者兼备型沙枣5个品种为优良品种。本试验为定向培育经营提供沙枣种源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生长在不同地域皀4个大果沙枣品种皀果实为试材,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及不同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之间皀差异和相兲性。结果表明:4个大果沙枣品种ABTS·+自由基皀清除活性、DPPH自由基皀清除活性、铁氧化还原能力(FRAP)具有显著性差异,‘八卦沙枣’和‘牛奶头沙枣’皀抗氧化活性最高;4个大果沙枣品种之间鞣质、总酚、游离酚、结合酚、黄酮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大白沙枣’皀总酚、结合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八卦沙枣’皀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DPPH、ABTS、FRAP 3个抗氧化测定方法测定4个大果沙枣品种皀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兲性;黄酮含量可作为判断大果沙枣抗氧化活性强弱皀指标。  相似文献   

6.
沙枣食品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枣是沙漠盐碱地的“宝树”,作为一种可利用的绿色食品资源。本文介绍了沙枣果、花、核的成分及保健功能,沙枣食品的研究开发,沙枣食品加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三年生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为试材,根据沙枣的生长量差异,由好至差将其分为Y1、Y2、Y3 3个等级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长势沙枣对土壤的改良效果的影响,以期对沙枣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沙枣可有效降低土壤pH,Y1对pH的降低效果最为显著,9月pH与7月相比降低了6.8%;3种长势沙枣土壤氮、磷、钾、铁、镁、锌等矿质元素显著高于CK,且各元素含量均为Y1>Y2>Y3;不同长势的沙枣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Y1>Y2>Y3>CK;改良微生物群落,Y1中土壤中微细菌数量显著高于CK与Y2、Y3,真菌数量显著低于CK与Y2、Y3。综上所述,沙枣可有效改良盐碱地土壤,提高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且沙枣长势越好,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内蒙古等地搜集的沙枣种质资源为试材,通过比较变异系数及遗传多样性指数,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其性状进行分析,评价沙枣种质资源优劣,选育优势资源;分析沙枣种质的多样性,为今后选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开发适合盐碱土栽培高经济附加值的果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质量性状以果面颜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枝有无刺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1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262 5~1.765 1,其中维生素C含量及单果质量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变异系数较大;民勤县泉山镇沙枣种质资源变异系数最大,民勤县重兴乡沙枣种质资源变异系数最小,遗传性状稳定;48份沙枣种质聚类后可分为四大类,第II类群具有较优质的外观,第III类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12、17号果实外观品质好,45、38号营养价值高,46、47、26号有较优的外观品质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综述近年来灰树花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灰树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详细介绍灰树花的有效成分,及其抗癌、抗高血压、抑制肥胖、抗艾滋病毒、改善慢性肝炎、降低血糖和抗氧化、防衰老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翠 《西北园艺》2023,(2):36-39
以2年生沙枣幼苗为材料,以正常供水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干旱程度(轻度、中度、重度)胁迫下沙枣幼苗生长指标、光合参数、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显著降低了沙枣幼苗的株高、地径和净光合速率,轻度干旱影响较小,中度和重度干旱影响较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在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干旱程度越重,其含量越高;SOD和POD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中度干旱下达到最大值。因此,沙枣的抗旱机制能够应对短期内的轻度和中度干旱。  相似文献   

11.
苹果果实内含物与轮纹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光和金冠果实接种并测定果实内含物,发现果实内的钾、钙、单宁和糖类对果实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影响,抗轮纹病果实中钾和单宁的含量较高,糖类含量低。钾、钙和单宁在果实中的含量随果实生长而逐渐降低,糖类则渐增。探讨了以增加果实内钾、钙含量等方法来提高果实对轮纹病抗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以坐果率较高的枣油桃为试材,研究了乙烯利、萘乙酸、S-诱抗素、木醋液等4种化学疏花剂不同浓度处理对桃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500、1 000 mg/L乙烯利和喷施677 mg/L S-诱抗素处理对枣油桃果实疏除效果明显。不同处理均提高了单果重,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喷施乙烯利、S-诱抗素处理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综合考虑,喷施500 mg/L乙烯利、667 mg/L S-诱抗素进行疏果较适宜。  相似文献   

13.
白蕊 《现代园艺》2023,(6):33-34+47
为探究沙枣的耐旱情况,采取盆栽试验,以1年生沙枣幼苗为试验材料,分析了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沙枣幼苗各生长指标及生理指标情况。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会对沙枣幼苗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及光合色素含量造成影响。在轻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沙枣幼苗生长未受到明显影响,同时叶绿素含量为最高,在类似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选择沙枣作为优选树种。  相似文献   

14.
薛勇 《果农之友》2002,(3):55-55
大樱桃果实采收前经旱遇雨,容易发生裂果。裂果的数量和程度,因品种特性和降雨量而不同,如大紫、水晶、滨库等,裂果重。裂果指数随着单果重的增加而增加,果实含糖量高、苹果酸酶活性大的,倾向于减轻裂果,钙对裂果有显著影响,果实采收前,降雨量大或大量灌水,会加重裂果。鉴于上述情况,预防和减轻大樱桃裂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选用抗裂果品种1.在容易发生裂果的地区,可以选用拉宾斯、萨米特等比较抗裂果的品种。2.可根据当地雨季来临的早晚,选用雨季来临果实已经成熟的早熟品种或中早熟品种。如红灯、芝罘红等。二、稳…  相似文献   

15.
湘刺1号是从怀化市中方县桐木镇选育得到的野生刺葡萄新品种。两性花,果实可用于鲜食及酿酒。果穗呈圆柱形,松紧适中,果粉中等厚,平均穗质量220 g,平均单粒质量4.4 g,成熟时果皮呈蓝黑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可达17.5%。使用9对简单重复序列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遗传特异性。该品种抗旱性强,耐高温高湿环境;对黑痘病、白粉病等具有较高的抗性,但不抗霜霉病;抗虫性强,但不抗根瘤蚜。适宜栽培于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春、秋两季可种植。坡地环境会影响湘刺1号的果实品质,建议尽量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的环境种植。  相似文献   

16.
沙枣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沙枣的生物学特性、资源、药用价值、化学成分、沙枣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针对沙枣的资源、产品开发、解剖研究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圣果——沙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又名沙枣、醋柳果,内蒙古叫酸溜溜,西藏称大尔卜兴,是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两季果实成熟或冰冻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而得。沙棘为落叶灌木或乔木,生长于河边、沙土环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西藏  相似文献   

18.
孙晓玲  夏正凤  徐传银  李慧 《蔬菜》2021,(12):79-81
为筛选出冬春茬优良番茄品种,对1101、TV-1、350、圣罗兰4个番茄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101植株叶片中等、叶色浓绿,抗寒、抗TY病毒、抗叶斑病、死棵少,果实色泽鲜艳,连续坐果能力强,果形好且整齐度一致,畸形果少,果实商品性较好,虽然产量比圣罗兰低,但可以通过延长生育期来克服。圣罗兰抗寒,抗叶斑病,死棵少、产量高、商品性好,虽然不抗TY病毒,但可以通过晚播,即在9月10日以后定植,避开高温时期。1101和圣罗兰适宜在东海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梨果实套袋与裂果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早酥”品种套袋果实裂果率为7.50%,不套袋果裂果率则高达63.41%。套袋果实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降低。果实硬度高于对照。果肉中的氮、磷、钙含量低于对照,钾的含量、K/Mg、K/Ca Mg的比值高于对照。分析了上述因素均有利于增强梨果实的抗裂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果实采后腐烂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采后腐烂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平均 损失可达10%~30%,因此探索一些能够有效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措施极有必要。果实采后腐烂变质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方面:果实组织的生理失调或衰老,病原微生物的侵染,采收及采后环节中的机械损伤。三者相互影响,但最终是病原物侵染引起果实腐烂。果实采后病害包括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果实采后的生理失调,如冷害、果皮烫伤、果肉或果心褐变,柑桔类果实的干疤、枯水、水肿等都属于非侵染性病害,它们是由于果实贮藏环境不适宜或缺Ca、B等而引起的。果实采后侵染性病害,主要是指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