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吉育60为试验材料,在田间研究了W1(6月11日、7月4日、7月23日、8月18日灌水),W2(6月11日、7月23日、8月18日灌水)、W3(6月11日、7月4日、8月18日灌水)、W4(6月11日、7月4日、7月23日灌水)4种水分处理对春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质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2和W3处理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其中W2的降幅更大。W2和W3处理大幅度降低大豆生育中期和后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降幅表现为W2〉W3〉W4;水分亏缺增加生育后期向叶柄和荚壳干物质的分配比率,减少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率,花荚期水分亏缺大幅度降低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鼓粒期水分亏缺籽粒的干物质分配比率略增;花荚期水分亏缺的减产幅度大于鼓粒期。花荚期水分充足供应,鼓粒期适度亏缺灌溉可提高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灌水后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和植株体内水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得出获得蚕豆高产必须灌好现蕾、开花等4次水,第一次灌水时间为播种后50~60天,以后每隔30~35天灌1次水,同时提出了土壤水分过高时防止烂豆、死苗,保证苗齐、苗壮的技术措施,为蚕豆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 蚕豆要获得高产,要保证有“年前枝、年后身、上开花、下结荚”的长势长相;在栽培策略上要围绕“三争”:争早苗全苗、争粗壮分枝、争多结角荚。在具体措施上,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外,在冬季与早春期间要抓好三条培管技术: 1 早施荚肥:蚕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双旺时期,此时根系由旺变衰,根瘤固氮能力下降,加之营养生长消耗了大量养分,就会造成花荚脱落,影响产量。为了提高蚕豆单株角数和每角粒数,必须普遍追施花荚肥。第667m~2用硫酸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4个菜用大豆品种花荚及籽粒形成的比较,认为不同熟期类型品种间发育规律存在差异。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花、荚形成发育快,时间短,脱落也快。籽粒形成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期:籽粒重在中后期,荚皮重在中前期,荚重在中期。中期的生殖生长是籽粒形成的基础,也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此在江苏徐淮地区的生态条件下,鼓粒前的花荚期长短是选择菜用大豆品种生育指标的重要因素。菜用大豆鼓粒前的花荚期以20d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以洛阳市农林科学院长期定位14 a(2004年始)的水肥耦合试验为平台,于2017-2020年连续4 a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对大豆产量及成产因素进行测定分析。探明半湿润偏旱区不同降水年景下大豆对水肥耦合的响应,为实现大豆增产及水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期干旱发生不同的4 a, 2017年苗期—花期,2018年荚期,2019年盛花期,2020年鼓粒期,大豆的产量趋势一致,同一年度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大于383 mm灌水能打破干旱的约束,可满足大豆的生长,使产量显著增加;氮肥对产量的影响较平缓,大体趋势是升-降-升-降,以N90达最大值。磷肥对产量影响更平缓,趋势与氮肥一致,4个年度以P84产量最高。3个因素影响大小为水>氮肥>磷肥。有效荚数对水肥的响应较敏感,百粒质量对水肥的响应较平稳。不同年景不同时期的干旱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要素不同,盛花期的干旱对有效荚数影响较大,荚期干旱对百粒质量影响最大,鼓粒期对产量影响较小;生产上应重视大豆花期和荚期的水分供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补充灌水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花生最有效的灌水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育22号、花育25号、花育20号和花育27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人工控制水分条件下,设置开花期灌水、开花期+荚果期灌水、荚果期灌水和不灌水(对照)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植株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生育时期补水能显著增加植株主茎高、侧枝长等形态指标,增加土壤含水量和产量,提高叶片光合特性,增加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其中开花期+荚果期灌水能最大程度的增加花生产量,其次是开花期,荚果期灌水对产量的增加最小.单株饱果数的增加和单株秕果数的降低是增加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结论]开花期+荚果期灌水是提高花生产量最有效的灌水方式.  相似文献   

7.
稗草生长明显降低了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及氮素向其籽粒中的分配比例,但显著提高了大豆茎、叶、籽含氮量及氮素向其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这种影响在座荚期渍涝和鼓粒期干旱条件下最为突出;稗草对大豆粒蛋白质生产的危害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渍涝条件下显著减轻,而在任一时期的干旱条件下均明显加重,且在座荚期的渍涝处理中比在幼苗期一开花期的溃涝处理中大。不同时期、不同旱涝胁迫处理对大豆籽粒蛋白质产量的降低程度不同,其中旱害远大于涝害,后期旱害大于前期旱害,先涝后旱的危害大于先旱后涝的危害;开花期大豆最不耐涝,鼓粒期最不耐旱。  相似文献   

8.
<正> 蚕豆要获得667平方米250—300公斤的高产稳产,就要保证有“年前枝,年后身,上开花,下结荚”的长势长相:在栽培策略上要“三争”:争早苗全苗、争粗壮分枝、争多结角荚。在具体措施上,除选用优良品种、适期早播、施足基肥、合理密植外,在冬季与早春期间,培管上要抓好以下三项工作。1、早施荚肥。蚕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双旺时期,此时根系由旺变衰,根瘤固氮能力下降,加之营养生长消耗了大量养分,就会造成花荚脱落,影响产量。为了提高蚕豆单株角数和每角粒数,必须普遍追施花荚肥,同时用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喷  相似文献   

9.
沈丘县大豆出苗后30~50天进入开花期,开花期的标准是50%的大豆植株见花朵,从始花到终花的时间一般为18~40天.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生育阶段,也是干物质形成和积累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豆要求有充足的养分、水分供应,要求有充足的光照.该期的主攻方向,是在培育壮苗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技术措施,满足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发育对水、肥、光的需要,促进多开花、多结荚.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调控水肥、防止早衰、控制徒长、保花增荚、减少脱落为丰产奠定基础.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春琼 《云南农业》2012,(10):17-18
要夺取蚕豆高产,必须在科学规范种植的基础上加强苗期、蕾期、花荚期、生长后期几个生育时期的田间管理,才能夺取蚕豆增产增收。阐述蚕豆高产规范种植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 大豆结荚鼓粒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占整个生育期需水量的70%以上.这时期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以上,方能满足大豆对水分的要求.我社地处卫南坡,土质粘重,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常出现干旱,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造成落花、落荚、荚枇粒枇产量低.1980年在大豆开花、结荚、鼓粒期,我站进行了浇水试验,其结果是:浇一水的亩产305斤,比不浇水增产9.2%;浇二水的亩产342斤,增产22.7%;浇三水的亩  相似文献   

12.
正大豆是落花落荚很严重的作物。大豆落花落荚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人们一直比较重视,通过降低落花落荚的程度来增加产量。但在预防落花落荚时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防止落花落荚的措施应当在开花期进行。其实不然,大豆的花荚脱落与植株生育前期的营养状况、群体结构等有密切关系。花荚脱落的预防要早着手进行,合理密植,根据需水、需肥规律来进行肥水管理,使植株稳健生长,降低因营养因素而造成的花荚脱落数量。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小麦水分利用特征,提高对水资源利用的重视,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8为供试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拔节期1水、拔节期+开花期2水、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4水4个处理,研究了灌水次数对小麦水分利用、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总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水消耗量与灌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水增加而增加灌水过量而降低、水分边际效应随灌水增加而降低;减少灌水增加了对下层土壤水利用,过量灌水不利用对上层土壤水利用。适当增加灌水提高灌浆后期SPAD值和光合速率,产量随灌水的增加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拔节+开花2水处理实现较高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云南冬春季马铃薯灌溉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在大田进行不同灌水量(24m3/hm~2、48m3/hm~2、72m3/hm~2、96m3/hm~2)、不同灌水时期(出苗后、开花期、淀粉积累期)膜下滴灌对冬春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膜下滴灌较对照(自然生长)最高增产7 644kg/hm~2,增产率为12.75%,商品率高达98.4%;在同一灌水量下,开花期充分灌水会促进马铃薯株高、茎粗和块茎生长,增加产量,出苗后和淀粉积累期水分过量或不足均会对其生长及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在同一灌水时期,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株高与茎粗增大,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其中灌水量为96 m3/hm~2,出苗后与开花期各灌水1次的产量最高,达67 575kg/hm~2,比灌水量96 m3/hm~2,出苗后、开花期与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高9 645kg/hm~2,节省96m3/hm~2。灌水量96m3/hm~2,出苗后与开花期各灌水1次可作为云南冬春季马铃薯大田生产的适宜灌水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设计了7个不同时期灌水组合,研究浇水期、浇水量对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浇水对生长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微喷灌溉精确控制水量处理得到了比较好的结果。试验证明产量与灌水量和灌水期密切相关,灌水期与灌水量的合理组合可以较好的发挥出产量效益。本试验最佳的灌水组合为:拔节+开花+灌浆组合。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水分效益快速下降,灌3水效益为1.1 kg/mm/亩。要获得高的产量需要加倍的水分支持,水分效益下降。  相似文献   

16.
大豆是落花落荚很严重的作物。因此,人们一直比较重视,通过降低落花落荚的程度来增加产量。但在预防落花落荚时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防止落花落荚的措施应当在开花期进行。其实不然,大豆的花荚脱落与植株生育前期的营养状况、群体结构等有密切关系。花荚脱落的预防要早着手进行,合理密植,根据需水、需肥规律来进行肥水管理,使植株稳健生长,降低因营养因素而造成的花荚脱落数量。花荚脱落是大豆生产中的普遍而又严重的问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期施用氮肥对大豆根瘤固氮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框栽的培养方法,设置同一氮肥水平,按不同生育时期施用,对大豆植株生长过程中根瘤固氮酶活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基肥的施用可以降低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固氮酶活性峰期后移,延缓后期大豆根系及根瘤的衰退,促进生长后期养分积累及干物质积累,促进成荚、鼓粒,产量比一次性施肥有所提高。鼓粒初期追施氮肥较一次性施用氮肥产量提高3.33%,在花期和鼓粒期追肥及荚期追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阶段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大豆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在营养生长阶段干旱胁迫呈上升的趋势,在生殖生长阶段呈下降的趋势,而大豆脂肪含量在各生育阶段干旱胁迫都有所提高。大豆各生育期干旱胁迫除苗期轻旱处理产量有所增加外,其他各生育期干旱处理大豆的产量都显著降低,特别是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重旱处理减产幅度分别达77.9%、83.0%基本绝收;各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大豆产量影响程度表现为鼓粒成熟期>花荚期>分枝期>苗期。  相似文献   

19.
大豆花荚期叶面示踪~(32)P,43~48%进入涂叶叶腋荚,余者上、下双向分配于涂叶相邻节位荚和叶片中。鼓粒期处理,荚中每百毫克干物质日均~(32)P分配百分数为花荚期平均值的5倍。在大豆产量形成时期,叶面施磷,平均增产10%。潜在产量的表达,取决于已经开始发育却由于某些原因未能继续充实的子粒,而不是子粒体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20.
大豆出苗后30-50天进入开花期,开花期的标准是50%的大豆植株见花朵.从始花到终花的时间一般为18~40天。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生育阶段,也是干物质形成和积累最多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豆要求有充足的养分、水分供应,要求有充足的光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