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松嫩平原西部灌区盐碱芦苇湿地集中分布区,通过大田模拟试验,研究了除草剂丁草胺对湿地芦苇的生态响应特征及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到盐碱芦苇湿地的不同浓度(360、720和1 440μg/L)的丁草胺,1个月内均消减较快,丁草胺各浓度处理对湿地芦苇形态学指标(株高增长量、茎粗和干重)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在芦苇生理方面,随丁草胺质量浓度的增加,芦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的降低趋势及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上升趋势在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芦苇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不同浓度丁草胺对湿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较大,在中、高浓度丁草胺作用下,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被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未受到显著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在中浓度丁草胺作用下有显著提高,其他浓度处理则无显著影响。结果显示,丁草胺在质量浓度≤1 440μg/L处理时,对盐碱湿地芦苇及土壤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的毒理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苹果茎沟病毒(ASGV,Apple stem grooving virus)的有效脱除方法,以3个梨品种的离体植株为材料,比较了4种脱毒方法对ASGV的效果。结果显示,3个梨品种的离体植株在茎尖培养、茎尖病毒醚处理、茎尖变温热处理和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后,其平均脱毒率分别为50.0%、70.8%、69.6%和98.2%。茎尖病毒醚处理对植株生长的影响与单独茎尖培养基本一致,茎尖变温热处理和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对植株长势和增殖的影响与单独茎尖培养存在差异,但对植株总体生长状况和存活率的影响不大。结果表明,采用茎尖病毒醚加变温热处理脱除ASGV的效果最佳,可用于梨无病毒苗木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面积1067平方公里,海拔1046.76米。湖群面积广阔,河流支杈甚多,水份充足,在大面积的河湖滩上,芦苇生长旺盛。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通行困难,未能进行湖区芦苇资源系统考察研究,更缺乏动态监测。近年来,因受自然和人为的影响,苇区面积发生较大变化,大湖区芦苇已基本灭迹,小湖群芦苇面积在缩小,质量退化;与此相反,黄水沟一带芦苇面积却有所增加,质量也有提高。然而,上述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苇区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省、市。该区长苇面积占全国长苇面积的四分之一,而产量却占全国芦苇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该区是以荻为主的生态系,虫害是目前影响该区产量的严重障碍之一。据调查,芦苇害虫多达90余种,其中尤以棘禾草螟Chilohyrax、荻蛀茎夜蛾Sesamia sp.等蛀草害虫的第一代造成的损失较大,芦毒蛾Laelia coenosa candida、高粱长蝽Di-morphopterus spinolae是该区间歇性或区域性暴发的害虫。 芦苇是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芦Phragmites communis的统称。我国现有芦苇面积约40万公顷,年总产量为130万吨左右。目前,芦苇主要作造纸原料用,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家每年尚需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纸张和木浆。此外,芦苇在生  相似文献   

5.
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种群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以银川平原湖泊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水深梯度,即Ⅰ(0~5 cm)、Ⅱ(5~25 cm)、Ⅲ(25~50 cm)、Ⅳ(50 cmⅣ150 cm),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实验室分析,探讨芦苇种群生物量、株高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不同水深环境的响应,分析不同水深梯度株高与生物量的协同适应能力。结果表明:水深对生物量、株高的影响极显著(P0.01),生物量随着水深的增加呈现波动增加趋势,株高对水深增加的响应为非线性正相关;不同水深梯度对生物量、株高的累积速率表现出不同的极显著差异(P0.01)。各水深梯度生物量累积在时间序列上为单峰形曲线,株高变化规律为先单调上升后维持不变。水越深生长速率越快,生物量和株高的累积效应越明显;芦苇种群对水深梯度变化的生态适应能力并非线性,水深过高(50 cmⅣ150 cm)或过低(0~5 cm)对芦苇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水深(5~50cm)株高与生物量的耦合程度高,芦苇长势良好。该研究为确定芦苇生长最佳水深阈值区间和有序推进银川平原湖泊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宏科 《植物保护》1980,6(1):40-41
芦苇是优良的造纸原料。洞庭湖区是我国芦苇的主要产区之一。1979年春,该区芦苇遭受芦苇长蝽蟓[Dimor phopterus spimolae(Signoret),见图]的毁灭性为害。仅源江县漉湖芦苇场一带就有8万亩成灾。为害最重且至关重要的时期是早春芦苇抽苗时节。芦苗被害后剩下光秆,茎头腐烂,亦不再抽心。多者每株逾千,每平方公尺超过万头,蝽蟓特有的臭气扑鼻。  相似文献   

7.
试验目的:芦苇田杂草尤其是藤本杂草,攀缘和缠绕荻、芦,既影响芦苇的生长,又影响芦苇的收割,厂家收购后用于造纸,还严重降低纸品质量。为防治芦苇藤本杂草,一般采用防阔叶植物的化学除草剂进行人工喷雾,能取得一定效果。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针对防治芦苇田藤本杂草的除草剂,很多芦苇场使用美国陶氏益农生产的使它隆进行防治,但是长期使用,除草效果越来越差。为了寻找更好产品,我们以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42.5%2甲·氯氟吡乳油和几种常用芦苇除藤配方做了对比药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京郊麦田芦苇的防除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郊麦田芦苇的防除要点聂思政孙国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100029)王焕民魏福香(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芦苇发生情况北京郊区的芦苇过去主要生于河岸、沟渠等多水潮湿地区。近年由于小麦平播和喷灌技术的广泛应用,废除了田间的沟渠,使本来生长在沟渠上的芦苇分散到...  相似文献   

9.
仙人掌在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病害的为害,影响仙人掌的生长和观赏。笔者现介绍仙人掌三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仙人掌类炭疽病1.1症状识别该病是仙人掌类植物的常见病,为害仙人掌等多种植物,引起茎节腐烂干枯。主要为害茎节及球茎。发病初期,茎节或球茎上出现浅褐色水浸状斑点,圆形或近圆形,该病扩  相似文献   

10.
任春光 《植物保护》1981,7(4):21-21
条锹额夜蛾Archanara aerata Butler,属鳞翅目,夜蛾科,锹额夜蛾属,是我国目前尚少报导的一种芦苇害虫。近年来在白洋淀地区蛀茎为害芦苇很严重,使大片芦苇枯心死亡。我们于1977年开始研究,经过四年的时间,比较系统地掌握了生物学特性,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了芦苇提取物对小麦、萝卜、黄瓜、稗草和反枝苋5种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0. 08 g/mL浓度时,对除黄瓜外的受体植物种子萌发抑制率为69. 2%~75. 1%,EC50值分别为0. 044、0. 046、0. 033和0. 042 g/mL,对黄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为10. 6%。在0. 16 mg/L浓度时,对5种受体植物幼苗茎生长的抑制率为69. 3%~93. 2%,EC50值0. 042~0. 100 g/mL;对幼苗根生长的抑制率为75. 3%~97. 7%,EC50值0. 024~0. 079 g/mL。试验结果丰富了芦苇化感作用范围,从中可能发现新的除草活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采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17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不同器官在0.005 ~0.5 g/L供试浓度下对受体植物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各植物器官对其胚根和胚轴的生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刺激生长活性,其中,马齿苋茎和叶、反枝苋茎、葎草叶、狼尾草茎等器官均表现出了较高的刺激生长活性,而其他植物器官的刺激生长活性相对较低或表现为一定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新疆三种类型盐生植物矿质元素含量的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比较生长在新疆极端干旱区的三种生态类型的盐生植物 ,即积盐植物 (以盐爪爪为代表 )、泌盐植物(以柽柳为代表 )和避盐植物 (以芦苇为代表 )地上部元素含量特点 ,发现盐爪爪属于Na>K >Ca >Mg型SO2 -4-Cl-盐生植物 ,柽柳属于Ca>Mg >Na>K型Cl--SO2 -4盐生植物 ,芦苇属于Ca >Na >K >Mg型的Cl--SO2 -4型盐生植物。Na、K、Cl-含量以盐爪爪 >柽柳 >芦苇 ,SO2 -4含量以芦苇 >柽柳 >盐爪爪 ,Mg2 + 含量柽柳 >盐爪爪 >芦苇 ,Ca含量为柽柳 >芦苇 >盐爪爪。这三种盐生植物体内元素含量特点与其生长的土壤盐分类型相反  相似文献   

14.
近26 a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的动态监测及其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自我调节净化湿地、水量平衡、调节气候等功能的湿地植物群落的重要建群种——芦苇(Pragmites australis),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以博斯腾湖周围区域1 050 m等高线内的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近26 a(1990-2015年)的Landsat解译数据与气象、水文数据相结合,应用线性回归建模、广义线性建模等方法,分析博斯腾湖芦苇湿地的时空变化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近26 a博斯腾湖大湖芦苇面积变化以2000年为界分为2个阶段,1990-2000年芦苇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2015年总体呈上升趋势.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水位.②博斯腾湖小湖芦苇面积的动态变化不太明显,1990-2000年芦苇面积波动上升,但幅度较小;2000-2015年波动上升,变化幅度较大.其主要驱动因子是生态需水量和人为育苇等.③水位与芦苇面积拟合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大湖芦苇生长最佳水位为1 046.66 m.本研究可为博斯腾湖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及其生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二化螟绒茧蜂以低龄幼虫在滞育的二化螟幼虫体内越冬。实验条件下还可寄生芦苇螟和荻蛀茎夜蛾。该蜂行两性生殖和产雄孤雌生殖。雌蜂平均产卵119粒,在寄主体内的出蜂量与寄主龄期呈线性正相关,寄生在4龄寄主体内的发育速率最快,蜂体大小与寄主出蜂量呈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虫生真菌是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害虫综合治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自1989年以来,从7种鳞翅目荻芦蛀茎害虫上分离到12种虫生真菌。 重点剥检3~5月上旬田间荻芦残茎及蔸茬、地下茎中罹病虫体。其它季节通过抽查剥检荻芦茎杆中幼虫和蛹,了解感染情况,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对4种农田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对鳢肠、反枝苋、马唐、稗等农田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玉米茎粉末对供试杂草的防治潜力。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根、茎、叶均可显著抑制供试杂草胚根(种子根)的生长,但对供试杂草胚轴(胚芽鞘)生长的作用不一。在不同的部位中,以玉米茎的活性更高。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茎粉末对供试杂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量为10g/kg时对4种供试杂草的株高抑制率和鲜重防效均高于80%。  相似文献   

18.
50℃2 h热水处理黑皮果蔗、黄皮果蔗和粤糖93-159双芽段种茎,结果表明:黑皮果蔗全部丧失出苗能力;黄皮果蔗出苗时间延迟,但最终出苗率与对照无差异;而粤糖93-159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均不受影响。两个品种的热处理再生苗生长早期株高和茎径均显著低于对照,但随着生长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异逐渐缩小。采用高灵敏度的巢式PCR技术检测再生植株体内的宿根矮化病菌,在再生苗生长前期的120 d内所有经热处理植株均呈阴性,其后部分植株呈阳性,至播种200 d时,黄皮果蔗阳性率为50%,粤糖93-159阳性率为100%。试验还发现,种茎热水处理能增强再生植株中后期抗旱能力。本研究指出,虽然种茎热水处理能减少生长早期再生苗体内宿根矮化病菌含量但难以实现所有种茎完全脱菌,在进行脱菌效果评价时,要对生长中后期的再生苗进行检验;生产上采用该措施防病,要充分考虑不同品种耐热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石羊河中游田间条件下,通过灌水和施肥调节黑果枸杞生长。测定不同时期黑果枸杞茎、叶生长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分析器官水平生长速率与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关系,验证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生长速率假说"。灌水施肥显著促进了茎长、基径和叶片长、宽及叶干重的生长(P<0.05),而茎长、基径、叶面积和叶干重的相对生长速率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下黑果枸杞新梢C含量及C∶N、C∶P随生育期进程呈增加趋势,而N、P及N∶P呈降低趋势;灌水和施肥处理后茎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茎N、P含量高于对照。各处理叶片C、N、P含量在生育期内呈降低趋势,而C∶N、C∶P及N∶P呈增加趋势;灌水和施肥后叶片C含量及C∶N、C∶P、N∶P低于对照,叶片N、P含量高于对照。茎C含量及C∶N、C∶P显著高于叶片(P<0.05),而N、P含量及N∶P显著低于叶片(P<0.05)。生长速率假说认为,生物个体的生长速率与体内的N∶P、C∶P具有负相关关系,与N、P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处理黑果枸杞茎、叶的生长速率与其N、P含量及C∶P、N∶P总体相关性不显著。表明施肥灌水调节下黑果枸杞茎叶生长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不支持生长速率假说。  相似文献   

20.
沟灌渗透对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植株分析方法,研究了相同畦宽(200cm)、不同灌水量的沟灌渗透栽培和常规淹水栽培对直播水稻茎蘖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直播水稻茎蘖生长、干物质积累、冠层叶性状和产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处理1(节水38.6%的沟灌渗透)的茎蘖生长适宜,分蘖质量高,干物质积累量大,冠层叶叶绿素含量高,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高于常规淹水处理,增产达8.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