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培育成功的一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毛。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想吃瓜不用愁,吃多少,砍多少,日日有瓜吃,天天吃鲜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生长6~8cm,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该瓜的主要特点: 1、生长快。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20多天,平均每天生长6~8cm。试验记录:授粉后幼瓜生长20天,长度130cm,砍掉50cm留80cm,隔6日测量,长至120cm。 2、产量高。每667m2栽植300株,每株结瓜13~15条,单瓜重6~9kg,6…  相似文献   

2.
砍瓜堪称天下奇瓜,是新兴的特菜品种,其奇特在于不用等瓜成熟后就可摘下食用,在生长期可以随意砍着吃,食多少砍多少,而不影响瓜的正常生长。 2004年,我局从山东省章丘市绣江园林科学研究所引进砍瓜种子在九龙园区示范种植,喜获成功。  相似文献   

3.
砍瓜是有关科研单位通过杂交、组合,定位选育而培育成功的1个新品种,堪称天下奇瓜。砍瓜绿蔓匍匐,叶心形,5~7裂,背面茸手。同株异花,花黄色,大喇叭形。主蔓结瓜为主,侧蔓结瓜为辅。想吃瓜不用愁,吃多少,砍多少,日日有瓜吃,天天吃鲜瓜。被砍的截面3分钟后伤口迅速愈合,每天继续  相似文献   

4.
菜砍瓜     
菜砍瓜生在蔓上,随吃随砍,吃多少欢多少,余下的部分继续生长,既不烂,又不老化。菜砍瓜系一年生草本藤蔓植物,瓜体圆柱型,一般体长80~100厘米,单瓜重10公斤,株可产瓜6~8个。菜砍瓜既可大田种植又可作美化环境,发展庭院经济的高效益瓜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砍瓜在植物学分类上是属于葫芦科南瓜属,是中国南瓜的一个变种,在我国还是属于瓜类新品种.其在生物学特性及对栽培条件的要求上与中国南瓜相似,所以能种植南瓜的地块就能生产砍瓜.砍瓜最初是由台湾引进,现经科研单位利用杂交、回交、自交等常规育种技术,不但使引进的绿条纹品种培育成功,还新杂交出白色的品种.除此之外,砍瓜还具有与其它瓜类不同的神奇功效.  相似文献   

6.
砍瓜是近几年开发出的一个特稀蔬菜新品种。因其生长快、瓜期长、产量高、营养丰富,故受到人们的青睐。其果实生长期间,砍切一段后伤口能迅速愈合,不影响瓜的继续生长,故有“砍瓜”之称。现根据我们几年来的试验观察,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砍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中国南瓜的一个变种。植株蔓生,蔓上有卷须,攀缘向上生长。茎蔓生长势旺,一般主蔓长4~6米,最长可达10米以上。叶片大、深绿色、心脏形,叶脉交叉处有白斑。雌雄同株异花,花冠黄色,花瓣合生呈大喇叭状,主蔓、侧蔓均可结瓜。第一雌花一般出现在14~19节,以后每隔2~4…  相似文献   

7.
砍瓜是集食用、观赏于一身的瓜类蔬菜,是发展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理想选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土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育苗、移栽搭架、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砍瓜在南江县的具体栽培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7砍瓜能随砍随吃吗? 答:砍瓜是葫芦科南瓜属南瓜种中的一个变异类型,因其具有随砍随吃的特点,故而得名为砍瓜.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瓜条细长,从幼瓜授粉到成熟仅20~26d(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平均每天生长6 ~ 8cm,砍瓜在嫩瓜生长期可以任意砍着吃,用多少砍多少,被砍的截面伤口不腐烂而且迅速愈合,不影响瓜身的继续生长.砍瓜适应性强,一般南瓜、西瓜能生长的地方砍瓜都能生长,只要水肥充足,瓜架牢固就能硕果累累.砍瓜嫩瓜皮薄肉嫩,香糯可口,可以炒食、凉拌、做馅、做汤等;老瓜皮厚耐贮,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可以贮藏一年.北京郊区从2005年开始引进种植,2007年进行盆栽试验获得成功.露地成片搭架种植每667m2种植330株左右,每株能结瓜3~5个,单瓜质量6~10kg,每667m2产量可达6000~8000kg.  相似文献   

9.
因瓜在生长期,砍后主瓜仍能正常生长,日生长速度变化不大,所以取名砍瓜。砍瓜营养丰富,是瓜中之佳品,集保健药用为一身的菜食类瓜。瓜为圆柱型、皮薄、鲜嫩、细腻、香懦可口,可用于炒食、煲汤、馅食等等,营养丰富,含维生素C和18种氨基酸,高于其他菜食类瓜,营养价值高,其所含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各类慢性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砍瓜非常奇特,易栽培,是市场上独特的具有较高深加工价值的受欢迎的瓜类之一。  相似文献   

10.
曹华  赵光华 《蔬菜》2009,(3):15-17
砍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中国南瓜种中的一个变种,是由山东省章丘市绣江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刘开平先生培育出的一个瓜类蔬菜新品种。北京地区从2005年开始引进种植,2007年进行盆栽试验也获得成功。砍瓜瓜条细长,单瓜重在10kg左右,每株可以结瓜3~5个,一般667m^2产6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1.
1示范点基本情况 铜川砍瓜示范点位于铜川市新区咸丰路平老村,从2007—2010年,示范点已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砍瓜累计达到667hm^2,每667m^2产量平均5000kg以上,  相似文献   

12.
肚脐瓜甜瓜果实花痕大并膨大凸出的果实,称肚脐瓜.肚脐瓜与品种特性有关,果肉薄、花痕大的品种较易出现肚脐瓜.开花较迟的雌花,花痕比较大,易产生肚脐瓜.植株生长旺盛,多肥、高温等因素肚脐瓜产生较多.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 m×2 m及1 m×2 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 m×2 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 m×2 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 hm2增产18 390 kg,增产率迭18.4%.综合衡量1.5 m×2 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露地砍瓜栽培不同种植密度对砍瓜产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1.5m×2m及1m×2m两种种植密度进行对比,1.5m×2m处理的产量、抗病性、产品外观和经济效益均比1m×2m处理有明显优势,其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每1hm。增产18390kg,增产率达18.4%。综合衡量1.5m×2m种植密度为最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瓜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甜瓜、吊瓜、番茄等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及土壤养分、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以期筛选适宜的滴灌施用生物菌剂。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施化学药剂对设施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和微生物区系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滴施生物菌剂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瓜菜叶绿素SPAD值、光合速率和磷钾养分活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物菌剂处理显著提高了设施番茄、甜瓜的产量,而对设施吊瓜的增产效应不明显;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极显著提高了设施瓜菜产量,对应于设施番茄、甜瓜、吊瓜增产率分别为18.78%、23.52%、25.92%。设施瓜菜滴施生物菌剂对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群落、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最为明显,复合微生物菌剂次之。  相似文献   

16.
临涣包瓜     
临涣包瓜(Cucumis melo L·var chitoNaud)原名女儿瓜,又名娃娃瓜、孕瓜,是安徽省濉溪县古今弛名加工特产菜。包瓜清脆香醇,微甜。经酱制成酱培包瓜,风味独特,酱香浓郁,脆嫩清香,咸甜适中,入口清爽。该产品畅销内蒙、新疆、河北、广东及京、沪、杭州、合肥、南京等地,并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1981年首次参加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调味品会议上,被评为上佳  相似文献   

17.
黄瓜畸形瓜苦味瓜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在结瓜初期和盛期常出现大肚瓜、尖嘴瓜、蜂腰瓜、弯曲瓜、苦味瓜等现象,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商品性。引起畸形瓜和苦味瓜的原因较多,除了自身生理遗传原因外,还与自然生态条件和栽培管理密切相关。现将几种常见畸形瓜和苦味瓜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黄瓜在生产中尤其是开花坐瓜期常常出现花打顶、化瓜症以及尖嘴、大肚、细腰、弯瓜、短瓜等畸形瓜现象,不仅影响产量,而且严重降低品质,给瓜农造成极大的损失。现将花打顶、化瓜症、畸形瓜的症状、形成原因及相应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座瓜率膨瓜速度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4-D、座果娄和座瓜灵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于西葫芦花期采用不同的浓度、并分别对花器官的不同部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75和100mg/kg的2,4-D、500和10000的座瓜灵对西葫芦座瓜率、膨瓜速度和产量均有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子房比处理柱头和花柄更为有效;有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以座瓜灵的作用效果最佳,2,4-D-次之,座果灵的作用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简要叙述了瓜实蝇在海南的为害现状,并针对其发生特点,提出海南瓜实蝇防治过程中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具体包括:避免连片种植瓜实蝇嗜食的寄主作物、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防治措施;套袋、诱杀等物理防治措施;释放桔小实蝇、蝇蛹俑小蜂等寄生蜂及利用绿僵菌、玫烟色拟青霉、球孢白僵菌等生物防治措施;高效低毒的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