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削减课堂教学的学时,增加选修课程的科目和范围,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己成为高校教学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化教学手段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引入,许多课程的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生物  相似文献   

2.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教学具有涉及相关知识多、概念抽象、实践性强等普遍特点,同时还具有侧重水资源水环境、注重与环规专业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等自身特点。因此,教师应从这些特点出发,注重课程知识的应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适当取舍,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并能应用水文与水资源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是学生获得木材加工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础。然而,这一专业课堂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理论知识过于抽象、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教师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改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以“木材保护与改性”课程为例,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教学主题引入、教案内容设计、教学手段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改革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方式提供借鉴,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风沙物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数理基础不扎实、对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动手能力差等问题,以梁希实验班为试点,对“风沙物理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理论教学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将现代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丰富教学方法;同时推进研讨式教学,激发学生对“风沙物理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应将微观和宏观相结合,利用“风洞模拟实验”和“遥感影像分析”技术来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证明,这些教学手段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食品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门知识.根据林业院校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对“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借鉴国际前沿技术、加强教材建设,同时突出农林特点、彰显林业院校优势,开拓学生的国际化、专业化视野;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英语教学、开设课程专题、邀请专家讲座等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考核形式方面,尝试以学术报告等形式推动学生互动考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本课程教学改革拓宽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联系途径,为新时代林业院校创新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风景园林设计"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本科重要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三维园林空间的认知与设计。目前"风景园林设计"课堂教学存在着课程教学的空间维度有限、授课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效率低、课程教学成果有待丰富等问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尝试将虚拟现实(VR)技术引入"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虚拟现实(VR)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3种特性,可以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增强学生的空间模拟感受。围绕虚拟现实(VR)技术的关键点,探讨了虚拟现实(VR)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首先在教学准备环节,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一个风景园林案例的三维全景课件库,学生可以打破地域的限制,进入到虚拟场景中体验世界各地优秀的园林景观,同时,教师可根据教学主题,选择优秀园林空间案例,进行VR信息的采集;其次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影设备或学生借助简易VR眼镜,观看已经制作好的全景案例,以360度旋转视角对学习案例进行观看与研究;最后,在园林空间设计方案推敲环节,学生可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对风景园林的细部设计、空间构造效果、环境的模拟和施工等进行仔细推敲,从而使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虚拟现实(VR)技术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森林工程专业《仓储工程》课程双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邢艳秋  董希斌 《森林工程》2011,27(3):95-96,23
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要求,适应现代仓储工程国际化的形式,森林工程专业《仓储工程》(Warehousing Engineering)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结合教学实践过程,本文以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为着眼点,对目前《仓储工程》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对植物学课程的极大兴趣;同时,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以致用,从而达到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园林花卉是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核心内容。而工科院校在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理论课程内容与实践专题内容结合不紧密、理论教学形式单一以及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了强化工科院校学生对园林花卉植物的认知及应用,本文以园林花卉实践教学模块为例,从花卉素材单体写真、个性化栽培、生理生态验证、花境设计应用4个实践模块探讨工科院校园林花卉实践教学模块的构建及应用。在传统植物教学的认知基础上,将植物美学、生理生态、栽培养护以及设计拓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到相关的实践教学中,丰富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对园林植物的感知能力和对植物设计应用的实践能力,有效弥补了工科院校学生植物相关知识储备较为薄弱的问题,提高了园林植物类课程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高等林业院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明确了课程在食品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并从依托行业特色设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手段和丰富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达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森林生态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着程教学内容落后于学科的发展、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少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课程考核缺少科学性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的紧密融合,我国的教育理念和传统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基于"互联网+"背景,探索了"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一是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构建教学共同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三是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四是利用网络后台数据分析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课程教学改革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有75%的学生能够主动上台分享他们的学术观点,演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加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期末试卷的分析结果表明,学生提高了对"森林生态学"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热点生态学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以探究式教学法为基础,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既是对大学精神的回归,也是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重要途径。它通过制定计划、指导阅读、专题讨论、总结交流等环节,完成课堂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误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因材施教,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在线课程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混合式教学可以将传统课堂教学和新兴的在线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既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固定、场所固定的限制,又发扬了在线教学随时随地开展教学的优势。以"中国传统家具"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章"明朝时期的家具"为例,探讨了实施线上线下联合教学的方法:课堂教学环节应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作业3个部分;线上教学环节设计有博物馆视频教学、家具设计大师视频教学和虚拟工厂的视频教学。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满足了差异化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毕业后喜欢从事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和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马喜峰 《绿色科技》2021,(7):267-268,271
指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对学生将来在社会中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在论述《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树立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意识和责任感、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的各环节渗透课程思政三个方面的论述重点提出了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工作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为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政品质协同发展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法学专业属于典型的应用型学科。强化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律实践技能和法律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翻转课堂倡导将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生态系统内涵,构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体系,通过对法学专业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配套制度等各要素进行优化,使教学系统形成生态式逻辑链条,在交叉互动中共荣共生、平衡发展,从而实现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有效提升法学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翻转课堂的法学专业教学生态系统建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不够精炼,理论知识介绍得过多,而实践知识介绍得过少;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环节设置不够合理,对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不够;尤其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使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不显著,学习效果不佳。基于上述分析,该文提出了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即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讲授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狠抓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园林设计”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综合性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高.针对“园林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一章教学为例,探讨了增强“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7条途径:即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在现有的实验课模式中加入互动式教学、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工制图相结合、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发挥地方农林院校的优势、重视学生的调研成果,以此来提高教学成效.实践证明,经过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所增加,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是高校构建“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是北京林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实践应用性强,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重要实践课程。然而,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仍多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灌输式、形式化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实验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实验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因此,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创新型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特点和课程内容,分析了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从育人教学目标制定、思政教育资源挖掘、教学环节设计以及开放性实验管理和量化式成绩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构建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在课程实验环节进行了具体实践,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步效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有效地服务于一流本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9.
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课是高职农林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由于化学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教材过分顾及学科的知识性和系统性,缺乏高职教育的特色;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化学课实验技能训练安排较少,课堂教学手段单调,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化学课的教学时数随意性较大,教学效果与农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该文提出,应加强化学课程教材的建设,构建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加强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改革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实施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遵循教学规律,稳定化学课程的教学时数等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传统遗传学走向信息化和大数据化,对传统"遗传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遗传学"作为生物学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刻板,教学内容与互联网时代的生物大数据完全脱节、现有教学体系与生物大数据操作平台整合不充分,教师的知识体系在短时间内跟不上遗传学学科体系的发展速度等问题。为了加强林业高等院校"遗传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科研素养,对"遗传学"课程进行了如下改革:建立典型案例数据库、在多个章节融合大数据分析思维、开展前沿专题讲座等。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的科研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