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湖南南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北洞庭湖腹地平原.常年植棉1.3万~1.7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75 kg.2003年开始试种中棉所48,到2007年共种植2556.7 hm2,平均公顷产皮棉1767 kg,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3号增产12.2%.2008年已列入国家棉花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3334 hm2,将成为南县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顾家村五组村民张广荣,2009年种植棉花面积为0.7 hm2,其中屋后连片地植棉0.2 hm2.经测算,植棉的平均密度为21 735株/hm2,单株成铃61.0个,总桃数达到1 325 790 个/hm2,实收籽棉产量6 649 kg/hm2,成为湖北省有调查记录以来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第一的高产农户.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白城市种植棉花最初是由洮南市在1993年引进试种的,选用了特早熟品种和地膜覆盖技术,试种取得了成功,平均公顷产子棉1650kg,收入约7260元,效益是玉米的1.8倍。1995年普及到洮南市的21个乡镇,1997年发展到1000公顷,1998年白城市的5个县(市、区)纷纷开始种植,  相似文献   

4.
王光耀 《中国棉花》2010,37(5):30-30
河南邓州市是个植棉大市,辉煌时期年植棉面积超过4万hm2,全市平均皮棉单产超过每公顷1125kg。但由于种种原因,植棉面积一度下降到不足1万公顷,单产也一路下滑到每公顷不足750kg。近年来市场看好,政府又把棉花视为支柱产业,加上杂交棉大面积推广种植,从而使植棉面积和单产都明显回升,种植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南通耕地面积约47万hm2,土壤肥沃疏松,适宜种植棉花。全市棉花面积最大的1955年,达到了27.1万hm2,约占到耕地面积的58%。“九五”期间随着纺织行业压缩与农业结构调整,棉花面积不断调减。到“十五”,全市年平均植棉面积只有3.6万hm2,但每公顷皮棉产量却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达到1245kg,其中2004年全市平均皮棉单产创历史新高,达1327.5kg。纵观本市棉业发展历程,棉花曾是本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曾为本市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由于棉花市场“动荡不安”,加上农业结构和国家相关政策调整,棉农植棉积极性下降,棉花产业难以稳步发展。1…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调种引种频繁,种植品种多乱杂,导致棉花枯黄萎病扩散速度加快,为害程度十分严重.就石首地区而言,2001年植棉面积9467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4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49.3%,减收皮棉1120 t,经济损失13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的棉田有1000 hm2;种植品种8个,其中抗虫棉品种1个,种植面积为667公顷.2002年植棉面积7600 hm2,黄枯萎病发生面积5667 hm2,占植棉面积的74.6%,减收皮棉1870 t,经济损失2244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1333 hm2;种植品种12个,其中抗虫棉品种3个,种植面积为1333hm2.2003年植棉面积为9200 hm2,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8000 hm2,占植棉面积的86.9%,减收皮棉3000t,经济损失3600万元,其中因病死苗20%以上棉田有2000 hm2;种植品种为24个,其中抗虫棉品种8个,种植面积为3333 hm2,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随着抗虫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调种引种频繁 ,种植品种多乱杂 ,导致棉花枯黄萎病扩散速度加快 ,为害程度十分严重。就石首地区而言 ,2 0 0 1年植棉面积 9467hm2 ,黄枯萎病的发病面积为 4667hm2 ,占植棉面积的 49.3% ,减收皮棉1 1 2 0 t,经济损失 1 344万元 ,其中因病死苗 2 0 %以上的棉田有 1 0 0 0 hm2 ;种植品种 8个 ,其中抗虫棉品种 1个 ,种植面积为 667公顷。 2 0 0 2年植棉面积760 0 hm2 ,黄枯萎病发生面积 5 667hm2 ,占植棉面积的 74.6% ,减收皮棉 1 870 t,经济损失 2 2 4 4万元 ,其中因病死苗 2 0 %以上棉田有 1 333hm2 ;…  相似文献   

8.
李静 《中国棉花》2015,42(2):43-44
<正>山东省邹平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自然资源、经济条件等都适宜粮棉种植,是国家重要的优质粮棉生产基地。棉花曾经是邹平县的优势产业之一,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达到3.19万hm2。近年来,棉花生产持续遭遇自然灾害、棉价不稳、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造成收益减少,严重打击了农户的植棉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13年实际收获面积仅1390hm2,达到历史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棉花效益低下,棉花生产持续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深入了解2012年棉花生产情况及2013年植棉意向,我们在冀南具有代表性的棉花产区永年县、临西县等进行了进村入户走访调查.调查共涉及2个县的10个乡镇20个行政村的200个植棉户,其中临西县2个乡镇4个行政村40个农户,永年县8个乡镇16个行政村160个农户. 1 2012年棉花生产情况 200户2012年共植棉40.8 hm2,平均每公顷收子棉3552.0 kg(折合皮棉1314.2kg·hm-2).2012年新棉上市以来,开秤价格为每千克子棉8.0元,随后降至每千克7.4元.按平均收购价格每千克7.7元计算,每公顷产值27350.4元,扣除成本8325.0元(不含用工),纯收入为每公顷19025.4元.  相似文献   

10.
敦煌市光热资源丰富 ,灌溉水源稳定 ,植棉历史悠久 ,是甘肃及酒泉地区最佳植棉区域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植棉记录 ,已有近 2 0 0 0年的历史了。到 2 0 0 0年 ,棉花面积扩大到 1 .1万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皮棉 1 639公斤 ,面积和产量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存在的问题1 .1技术改进滞后 ,单产增长缓慢。目前我市广泛应用的植棉技术还是传统的“矮、密、早、宽膜”技术 ,该项技术始推于 80年代初期。 90年代以来 ,虽然做了一些改进与调整 ,而且推广了冬水安根植棉技术及一些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 ,但在种植技术上…  相似文献   

11.
屈佳君  曾圣娥 《中国棉花》2000,27(11):29-30
近 5年来 ,麻城市棉花生产立足资源 ,面向市场 ,依托科技 ,围绕实现棉田高产高效的目标 ,大力推广了以棉田多套多熟模式栽培为核心的棉田高效种植技术 ,有效地缓解了棉花降价减收的矛盾 ,提高了植棉综合效益 ,为棉农增收 ,棉田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棉田高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概况1 .1 面积不断扩大自 1 995年起 ,麻城市棉田高效种植推广面积逐年翻番。 1 995年仅为 1 67公顷 ,1 996年为 333公顷 ,1 997年发展到 667公顷 ,1 998年扩大到 2 0 0 0公顷 ,1 999年全市达到 3333公顷。1 .2 综合效益高麻城市因推广棉田高效种植技术 …  相似文献   

12.
杨平华  沈杰  余宗遥 《中国棉花》2001,28(11):45-46
潜江市熊口农场辖 6个分场 ,人口 1 .3万 ,耕地 2 4 66.7hm2 ,属国营小型农场。 1 0多年来 ,该场坚持以棉为主 ,科技兴棉、兴场富民的方针 ,采取“五统一”的措施 ,切实推广普及科技植棉新技术 ,连续1 5年棉花单产 (亩产 )超双百 ,成为远近闻名的棉花生产先进 ,在全省农垦系统独占鳌头。该场 1 997年植棉 1 0 0 0 hm2 ,公顷产 1 75 5 kg;大灾的 1 998年 ,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45 5 kg,较全市的平均单产提高 5 6.5 % ;1 999年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5 4 5 kg,单产较上年提高 6.2 % ;2 0 0 0年植棉 1 2 0 0 hm2 ,公顷产 1 666.9kg…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甘肃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2 0 0 1年 ,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达到 5 .69万公顷 ,皮棉总产量达到 9.89万吨。 2 0 0 2年 ,随着棉花市场的变化 ,价格降低 ,全省棉花种植面积下降到 4.1 3万公顷 ,仍为历史上植棉面积较大的年份。近年来棉花良繁覆盖率及棉花质量也逐步提高。1组织措施1 .1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引导调控植棉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这一主线 ,立足区域资源优势 ,把棉花产业作为区内一大支柱产业来抓 ,把棉花质量作为棉花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来抓。主产地、县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或棉花生…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超宽膜 (膜宽 2 .2 m,下同 )植棉新技术 ,2 0 0 0年新疆喀什地区农三师五十三团进行了超宽膜与宽膜 (膜宽 1 .5 m,下同 )植棉对比试验和示范。试验设在监狱 6中队、7中队棉地 ,供试品种(系 )为新棉 33B和 89- 7,试验面积 1 73.33hm2 。通过大田生产调查 :超宽膜较宽膜植棉 ,棉花生育期提前 ,前期生长快 ,有利早成熟 ,早吐絮 ,增加霜前花比例 ,提高总体经济效益。汇总测产数据 :新棉33B超宽膜种植 8hm2 平均单产子棉 4483kg,较宽膜种植 7.4hm2 子棉单产 3840 kg,每公顷增产5 67kg,增幅 1 6. 2 % ;89- 7棉花超膜宽种植1 66.7hm2 ,平…  相似文献   

15.
鹿邑县既是全国产棉大县 ,又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 ,常年棉花种植面积 2 0 0 0多公顷。自 1 999年起 ,该县杂交棉种植面积每年以 6667公顷的速度递增。 2 0 0 2年种植面积达 2 .8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2 .7万公顷 ,占当年全县植棉总面积的 98%以上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棉花种植“一县一种”化。2 0 0 3年种植面积 3.5万公顷 ,其中标杂棉 3.4万公顷 ,再次实现棉花种植全县一种。但随着植棉面积的逐年增大及多年连续种植 ,部分棉田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较重 ,常常造成育苗床大片死苗 ,直播棉田缺苗断垄。鹿邑县农业局、鹿邑县棉花办公室技术人员 ,经过多…  相似文献   

16.
马骏  姜生林  魏天福 《中国棉花》2004,31(11):28-29
近几年来,敦煌棉花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4万公顷以上.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面积推广的"矮、密、早"宽膜植棉技术,棉花产量由1989年的每公顷1267.5 kg增加到 1999年的1575 kg,然后一直徘徊在1500kg,不仅落后于新疆棉,也落后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金塔地区.为此我们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从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着手,开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适应于敦煌地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2003年在全市示范推广450hm2,平均单产皮棉2284.5kg.  相似文献   

17.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的生产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推广普及抗虫棉的过程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最早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的省份之一。1993年山东省开始试种抗虫棉品系,1994年试种面积达到333.3hm2。1995年又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其它10多个品系,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997年菏泽引种的抗虫棉品种菏棉3号试种成功,1998年全省的抗虫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10万hm2以上;1999年河北省审定的美国品种新棉33B大量进入山东,使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73.7%;2000年,抗虫棉品种新棉33B、中棉所29、中棉所30和GK-12在山东审定,抗虫棉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到2001和2002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商丘植棉面积下滑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丘市棉花生产在近几年持续稳定发展后,2005年出现大的滑坡。据调查2005年植棉面积在10万公顷左右,比2004年减少7万多公顷,减少41%,为近几年来的最低点。1植棉面积下滑的原因1.12003-2004年连续两年棉花严重减产减收。农民植棉收入大幅减少,植棉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是导致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2003年商丘遇到了建国以来降水时间最长、雨量较大的一年,棉花生长期间长时间的阴雨寡照,造成棉花蕾铃严重脱落,产量很低(全市平均每公顷产皮棉615kg),不少棉田因水淹而基本绝收。尽管当年价格很高(二级子棉每公斤达到6.6元),但单位面积产值还是很低…  相似文献   

19.
分散棉区稳定与发展棉花生产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安市植棉历史悠久,农户具有鲜明的多种经营特征。植棉分散于肥城、宁阳、东平、新泰、岱岳区五县市,常年植棉1.4万hm2左右,种植最多的年份达到3.2万hm2。近年来随着我国入世及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需求量持续增加。尤其2005年,受2004年棉花价格低、效益差的影响,全国棉花面积减少,资源缺口将更大。笔者以泰安市为例,探讨了分散棉区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方向和对策等问题。1积极稳定发展棉花生产的必要性1.1光、热、水、土等条件适宜植棉泰安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光热丰沛。年平均辐射总量为469.986J·cm-2,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新疆兵团农二师库塔垦区种植棉花3.03万hm2,公顷产皮棉2590.5 kg,其中3000 kg以上的超高产棉田达到4100 hm2.为进一步探索超高产田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增产机理,农二师广泛开展了单产3000 kg以上超高产田的试验与示范,试验示范分别设在农二师库塔垦区各植棉团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