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荣光明  钱子华 《茶业通报》2005,27(3):110-111
茶业是岳西山区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全县现有茶园6400hm2,其中开采茶园4666.7hm2,年产干茶1750t,年产值7900万元,其中名优茶700t,产值4300万元。全县获国家有机认证茶园53.3hm2,绿色食品认证茶园366.7hm2,无公害认证茶园无性系良种茶园733hm2。全县成立茶叶协会组织28个,县内外固定茶叶销售窗口229个,人均茶叶收入超过500元的重点村12个,茶叶单项收入超过万元的农户655户。为做大做强茶业经济,使之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第一主线,农民增收的第一渠道和农村经济的第一产业,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全县茶业现状时,发现良种是茶叶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正>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腹地,产茶历史悠久,全县现有茶园7933hm2,生产各类干毛茶4600t,产值达1.13亿元,其中名优茶1000t,产值8000多万元,大宗茶为炒青、黄大茶,产量大,价格低,严重影响了我县茶叶经济增长,为此我们从2007年开  相似文献   

3.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腹地,辖28个乡镇,372个行政村,40万人口,全县土地总面积237086.28hm2,林地177850,87hm2,是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是1985年全国十大新创名茶“岳西翠兰”原产地,为全国名优茶生产基地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全县现有茶园6200hm2,其中采摘茶园4267hm2,年产干茶1600t,产值5900万元,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65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岳西的茶叶产业现已成为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茶叶产业,县委、县政府和茶业主管部门审时度势,抓住创建省级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的有利契机,将无…  相似文献   

4.
胡新泉 《茶业通报》2005,27(1):41-41
1茶叶生产现状休宁县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世界旅游胜地———黄山脚下。全县总面积21511km2,人口28万,辖33个乡镇,259个行政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74%,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我县产茶历史悠久,素有“屯绿之乡”的美称。全县目前拥有各类茶园13000hm2,年产干茶5400t。2003年茶叶产值达7300多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在1000t左右,占20%;产值达35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50%左右。拥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40多家,年加工量达16000t,产值达1.3亿元。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名优茶、有机茶发展等方…  相似文献   

5.
婺源自古就是个“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的闭塞山区,因茶而扬名天下。调查分析婺源的茶叶产业化,对婺源农业产业的发展,对婺源经济的发展,乃至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1婺源茶叶产业的现状婺源现有茶园8847hm2其中无公害茶园2000hm2(有机茶园),2003年产茶3900t,其中名优茶800t,有机茶1600t,实现产值1.2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500万元,二产产值4700万元,三产产值800万元。九十年代以前婺源名优茶品种很少,基本上是普通茶。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名优茶系列开发,目前全县已获省、部优质名茶证书的有23个,其中国家级两个。2003年产名优…  相似文献   

6.
赵彩萍 《茶业通报》2004,26(3):136-137
宿松县茶叶生产主要集中在地处大别山余脉的山区五个乡,全县现有茶园993.3hm2,其中可采茶园613.3hm2,年产优质茶可达110t茶叶总产值555万元。近年来,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茶叶约占16%,茶叶是山区乡镇农民致富的重要作物。宿松县茶叶生产虽然面积只有1000hm2,但分布广泛,有一定规模的茶场只有5家,茶园面积占全县茶园面积的34%,绝大部分的茶园仍分散在千千万万的茶农手中,茶叶生产仍处在茶农分户制作,提篮叫卖的水平,茶农的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仍然十分淡薄,农户家庭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凸现,农民增收慢、山区致富难和山区贫困人口多等…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现代农业建设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茶场基本情况 安徽省十字铺茶场是以茶为主,多业并举综合经营的农垦大型企业,拥有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高产茶园,有江南茶海的美誉。茶场始建于1954年,历经五十多年的发展,现有茶园1666.7hm^2,正采茶园面积1332.3hm。,年生产干茶6000t,茶叶年总产值6000万元,其中生产名优茶200t,年生产煎茶400t,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省绿魁茶业有限公司的原料基地。  相似文献   

8.
霍山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优异,历史名茶霍山黄芽久负盛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茶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茶园面积8200hm2,年产干茶5100t,产值1.9亿元,其中名优茶1275t,产值1.5亿元。纵观历史,我县茶业的发展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无论是基地建设,还是品牌打造,都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9.
陈辉 《茶业通报》2011,(3):124-125
1茶叶生产现状金寨县现有茶园9467hm2,年产各类干茶4500t,产值1.5亿元。全县茶园均通过了无公害认证,已有15家加工厂通过了QS认证,5家企业茶叶基地通过了有机茶产地认证。全县现有茶叶初制厂213家,机械多为半配套的设备,生产中低档炒青茶叶为主,全县炒青产量约2500~2700t。目前全县从事  相似文献   

10.
丁仕海 《茶业通报》2003,25(3):128-129
1产销概况茶叶是泾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hm2,年产干茶近千t,产值约有5500万元左右。茶叶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朝鲜等10多个国家。全县目前已有国际、国内获奖名优茶15个,其中以“汀溪兰香”、“涌溪火青”、“爱民翠尖”、“桐山龙芽”较为突出,总产量约为250t,产值达2700万元以上。1998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2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80年代后期,茶叶生产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泾县茶区千方百计推出茶类生产高档次、多品牌;茶叶销售跨地区、多渠道的举措,以质取…  相似文献   

11.
顾家雯 《茶业通报》1998,20(2):42-43
1黄山市茶叶现状茶叶是黄山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茶园5.2万Km2,可采茶园5万Km2。拥有茶叶初制厂6588座,精制加工厂247座,名优茶加工机械1.4万台套,茶叶初级市场15个,茶农80万。1997年预计茶叶总产17859t,总产值2.42亿元,茶叶税收2456万元。主要生产茶类有屯绿、祁红、烘青、名优茶四大块。近几年名优茶发展势头迅速,从1990年915t,增加到1997年的5856t,占总产33%,占总产值65%。不仅历史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顶谷大方"等保持原来优势,还新创了一大批新名茶。黄山市茶叶税收占农业税的40%,部分茶区茶叶税收…  相似文献   

12.
《茶业通报》2003,25(2):53-54
我县是全国一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全县现有茶园面积9467hm2,可采茶园面积6000hm2,年产干茶3000t,年产值5400万元,系列产值8000万元。“金寨翠眉”蝉联四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齐山牌“六安瓜片”勇夺2001年中国(芜湖)国际茶叶博览会“茶王”称号。茶树良种工程、科技园建设、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生产、茶叶生产机械化、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推进了茶叶产业化进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因地制宜,与进俱进,不断完善发展战略茶叶产业一直是我县的经济主导产业之一,历届县委…  相似文献   

13.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全县国土面积1413km^2,辖8个乡镇、79个行政村,人口11.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万人,农业人口中涉茶人口7.63万人,全县2011年茶园面积4773.3hm^2(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400hm^2),茶叶总产3250t,其中夏秋茶产量2400t。全县春茶以名优茶为主,人工手采能够确保名优茶质量要求,春茶后期和夏秋茶以生产大宗红、绿茶为主,产量占全年总产量的60%以上,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手工采摘的成本提升,影响茶叶及时采摘和品质提高,生产效益比较低,研究示范山区茶叶机械化采摘技术,是提高采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实现茶业增效、茶农增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刘立华 《茶业通报》2001,23(4):42-42
太湖县茶园面积 3333hm2 ,其中可采园 2 333hm2 ,年产干茶 85 0t,其中名优茶 1 74t,年总产值 1 91 7万元 ,名优茶 85 7万元。 1 986年以前本县只生产单一的炒青 ,茶叶生产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 ,人们基本上没有“市场”、“商品”的概念。 1 986年创制的“天华谷尖”被评为省、部优名茶 ,2 0 0 1年产量已发展到 36t。从此 ,“天华”系列优质茶不断问世。 1 993年太湖县茶叶开发公司成立 ,其在发展我县名优茶生产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保护“天华”的声誉 ,公司制定了“天华谷尖”茶叶产品标准 ,实行“天华谷尖”生产许可证制…  相似文献   

15.
茶叶是太湖传统农产品,是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一个乡镇产茶,涉茶农户近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1628.14t,茶叶总产值1.49亿万元。2012年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89座,年加工能力2300t。自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37座,每座年加工能力20t以上,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t。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北中、寺前两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1667hm2、1066hm2。北中镇望天村是本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12个组701户茶园面积206.7hm2,户户种茶。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现有茶园面积15334hm2,其中投产茶园11334hm2,茶叶总产量752.10万kg,茶叶总产值6.90亿元,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35﹪,名优茶产值占茶叶总产值的65﹪,已成为中国江北茶区最北部的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杨学武 《茶业通报》2009,(4):164-165
宣城市下辖7个县(市、区)都是我省茶叶传统主产区,山区茶区主要生产内销名优茶,丘陵茶区是我国外销绿茶的重点产区,机采率已达95%以上。2008年我市茶园采摘面积2.11万hm2(其中省属农垦茶场和上海市劳改农场茶园0.35万hm2,已与地方茶业经济融为一体,部分茶园已由地方茶人承包、租赁),产茶2.09万t,产值4.09亿元,出口1.21万t。当前我市茶产业现状可归纳为:  相似文献   

18.
徐卫兵 《茶业通报》2002,24(4):26-27
岳西位于大别山腹地,全县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高林密,植被好,污染少,土壤酸性。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茶树生长,所产茶叶品质十分优异,是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好地方。据考证,早在唐代中期岳西就开始了茶树人工栽培,其历史可追溯到十六世纪以前,但大面积栽培是在解放后,特别是六十年代后,全国名茶“岳西翠兰”、“岳西翠尖”的创制及制做技术的普及推广,极大促进了岳西茶叶生产的发展。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4266.7hm2,年产干茶1400t,产值3000万元,平均亩产值468元。采摘面积占64.6%,达273…  相似文献   

19.
何汉华 《茶业通报》1998,20(3):40-41
安庆市茶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腹部及大别山南麓,1996年,全市有茶园11200hm2,总产达2760t,其中名优茶550t,总产值达5895万元,在相当一部分重点产茶乡(镇)、村,茶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正因于此,安庆市委、市政府在庆发[1997]1号文件即《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茶业作为"九五"期间全市重点发展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加速形成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力争到本世纪末优质茶园达13333.3hm2,提高名优茶产量,实现产值5亿元。就如何大力推进我市茶叶产业化提出一些构想,供各级领导和业…  相似文献   

20.
郑平汉 《茶业通报》2007,29(4):171-172
淳安县临岐镇叶家畈村茶厂从2003年开始利用茶树轻修剪的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村共有194户,668个人口,茶园面积39hm^2,是一个以茶叶为主导收入的专业村。2006年茶叶总产值135万元,人均茶叶收入2021元。2006年生产茶片、茶末54t产值32万元,人均479元。该村农户叶根来过去只生产名优茶,产值一直在3000元以下,近3年着重修剪茶树枝叶出售,产值达8000余元。昔日废弃的茶树修剪枝叶发挥了最佳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茶树修剪枝叶生产茶片、茶末再利用生产技术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