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通过对宁夏盐池县水资源利用现状、2004—2019年水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分析,结合2004年、2009年、2014年和2019年4次荒漠化监测成果,探索盐池县土地荒漠化变化和水资源利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由于盐池县年均降水量及黄河水灌溉量的增加,土地荒漠化趋势得到遏制,面积持续减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盐池县为研究区域,以1986、1989、1995、1999、2003、2006和2010年7期同一季相TM影像为基础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法对不同时期TM影像进行解译,获得研究区不同时期不同荒漠化程度类型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DD)模型,对研究区25年来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县1986~1995年间,盐池县土地荒漠化呈发展趋势,1995~2010年间,土地荒漠化呈逆转趋势.  相似文献   

3.
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0~2000年间,河西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耕地面积和居民地、工矿、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趋于减少;动态过程以未利用地向耕地和建设地转化,草地向耕地转化最为明显。主要土地利用转变类型大多与耕地有关。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植被破坏等,使该区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盐池县20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盐池县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蓄、保、用"结合,高效利用降水;农林牧耦合和可持续发展;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草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等对策,来提高盐池县农业生产,促进群众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规模耕地的经济效益差异及影响耕地经济效益的因素,以曲周县第四疃乡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利用Stata 12.0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视角分析不同农户耕地经济效益的差异及影响效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耕地规模大的分组中农户耕地经济效益较高;耕地经济效益与耕地块均面积、机械拥有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务农人口数没有明显相关关系;地块规则成方、加入合作社等新型组织或自成种粮大户均有利于提高耕地经济效益。据此提出解放劳动力、实施土地整治、扶持农村合作社、推动土地流转等提高耕地经济效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荒漠化土地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保护区内荒漠化类型、程度、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1)保护区荒漠化土地表现为风蚀荒漠化和盐渍荒漠化两种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为383 692.68 hm~2,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30%.2)保护区荒漠化程度较重,以极重度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65.20%;两种荒漠化类型发生的荒漠化程度不同,风蚀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荒漠化为主,占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5.59%,而盐渍化荒漠化发生的程度相对较轻,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盐渍化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83.31%.3)保护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占有的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占保护区荒漠化土地面积的89.56%,且以风蚀荒漠化为主,面积达343 558.65 hm~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发生荒漠化的程度不同,林地和耕地荒漠化程度以中度为主,分别占林地和耕地荒漠化面积的43.01%和87.42%,草地以重度为主,占草地荒漠化面积的63.20%,未利用地以极重度为主,占未利用地荒漠化面积的89.28%.【结论】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荒漠化类型单一以风蚀为主,荒漠化发生程度较重,以极重度和重度为主,且主要存在未利用地中,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封育保护减少人为破坏是遏制保护区荒漠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民勤县人为土地荒漠化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县是甘肃省荒漠化面积较大、荒漠化危害程度严重的地区之一,荒漠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456万km~2,占全县总面积91%。针对民勤绿洲潜伏被沙漠吞噬危机,选择出能显著评价人为荒漠化程度三个因子、五个指标,即人口因子的人均密度和人口增长率、耕地因子的人均耕地和垦殖率、载畜量因子的超载率,建立人为土地荒漠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定性分析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现状的前提下,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民勤绿洲生态系统处于强度荒漠化。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盐池县1989、1995、1999、2003、2006和2009年6期TM影像为基础,运用GIS方法提取各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盐池县土地利用动态变化;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1989-2009年间盐池县土地利用变化显著,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地面积先减少后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水域面积小幅波动变化;研究期内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面积的增加起到主导作用;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中,草地居于主导地位,贡献率在49.8%-60.4%之间,林地的贡献比例持续增加,致使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格局发生良性转变;各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都小于1,表明盐池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西北干旱内陆河尾闾的金塔绿洲为例,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和评价近15年(1988—2003年)来该绿洲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整个绿洲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88~2003年金塔绿洲耕地、城市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显著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增加了30.03km^2,城市建筑用地扩大了13.35km^2,未利用土地面积扩大了15.52km^2;而草地和林地面积急速下降,分别减少了58.06和1.76km^2。造成了整个绿洲诸如土地荒漠化、地下水位的下降等生态环境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陕北农牧交错带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相结合的方法,对陕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校正、增强和自动分类识别,得到1986,1993和2000年3个时期土地荒漠化分布图(数字地图)、空间数据库及其面积统计。结果表明,近15年来该地区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严重荒漠化土地大幅度减少,中度和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多;荒漠化土地的时空转换频繁且复杂,耕地沙化和林地退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来源,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自然恢复使荒漠化土地发生逆转,区域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但土地生态系统还相当脆弱;其中人畜数量增加、社会经济发展是驱动荒漠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乡村耕地资源闲置浪费与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从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视角,研究贫困地区耕地流转现状及其驱动机制,为盘活乡村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稳定持续脱贫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本文以西北干旱区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示范区盐池县为例,基于93个行政村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ArcGIS及地理探测器等工具,研究盐池县耕地流转分异特征、主导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盐池县耕地流转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现“北高南低,中部密集”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水浇地面积、合作社运营状态、特色产业数量以及到县级干道距离是影响盐池县耕地流转的主导因素,各因素对耕地流转的影响力分别为0.247、0.264、0.028、0.065、0.091。土地利用是驱动盐池县耕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未来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水浇地面积,加强农业合作社经营与特色产业培育,促进耕地资源流转与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探究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典型县的土地利用效益,旨在有效协调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间关系,实现区域土地的综合高效利用,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同类型地区提供参考。以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山西省交城县为研究区,基于交城县土地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视角,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2018 年交城县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评价测度,揭示其时序演变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1)2006—2018年,交城县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中耕地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建设用地呈现线性增长趋势;林地、草地、水域多年维持同一水平。(2)2006—2018年,交城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呈现3种演变趋势,其中,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线性增长趋势,生态效益为“向上开口的抛物线”型增长趋势,社会效益为多年维持同一水平,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演变趋势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保持一致。(3)2006—2018年,交城县土地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之间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趋缓,研究期内交城县土地利用效益各子系统间长期处于失调状态,且以轻度失调为主,协调性亟待进一步提升。交城县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及耦合协调度演变趋势与其脆弱的环境本底及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困难度有关。应注重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进一步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研究区土地资源效益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3.
适宜性评价基础上的农用地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资源配置原理指导下,采用适宜性评价的结果,运用Lagrange乘子法针对山东省的农用地资源(耕地和林用地)进行了有效重组和配置,旨在探索一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优的农用地资源配置方法和途径,为农用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对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池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较高,平均值为0.94193,协调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由1990年的0.40上升至2012年的0.87,说明盐池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生态环境在不断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与农业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数的对比分析表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依旧较为突出,说明目前盐池县的发展仍表现为不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5.
温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7):209-211
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因而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作出的贡献进行探究:1980~2010年盐池县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为26.265%,说明农业机械化对盐池县粮食产出效能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应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管理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粤北岩溶山区是广东省的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阳山县为例,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农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原则、方向、模式与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水、土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水土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组合状态对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前景有着深刻的影响.策勒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土地面积大,但水资源缺乏、季节分配不均匀,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往往出现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影响着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是该县面临严重的贫困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结合该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经过分析,提出能够指导该地区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切实可行的措施,研究为高效利用水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建省冷浸田治理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紧张,粮食自给率低,开展福建冷浸田改良利用,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是保障粮食安全、食品质量安全、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保证农民增收的有效举措。当前冷浸田改造利用应树立大粮食、大农业、大生态的观点,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农业生产方式,并通过现代农业工程措施与农技措施,有效挖掘冷浸田生产潜力。应统筹协调排水挖潜与蓄水防旱矛盾,提高丘陵山垅冷浸田水的综合利用效率,此外,应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冷浸田综合治理及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璧山县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文章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研,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量化的依据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