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光周期钝感全雌性苎麻特征特性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以来,发现4个亲缘系统的光钝感全雌性苎麻(简称 NG 苎麻)材料。若不砍杆,在荆州每个生长季节可以开3或4期花。栽后第1年,所有 NG 株系仅开雌花,但两年后,有的年份第1花期有极少雄花。第1花期后,如不割杆,新梢上只生雌花;若于6~8月砍割,则表现雌雄同株。NG型苎麻植株较矮,韧皮层较薄,鲜皮出麻率较低,但纤维极细。研究认为,该材料在苎麻育种中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也是研究光期反应、开花及性型的遗传与表达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5.
不同年份间断夜处理对甘蔗开花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夜处理持续天数对延迟早花亲本开花的影响。[方法]于2006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断夜处理持续天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2007年8月下旬至9月中旬间断夜152、6 d处理的的甘蔗开花高峰期均比上一年相同处理的推迟10 d左右;一些品系各处理下的终花期和开花持续期均随年份不同而发生较大变化,但在抽穗率降低程度和延迟开花天数方面,各参试品系2007年对断夜天数的不同反应与2006年表现一致。[结论]该研究为目前甘蔗种质创新和杂交花穗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苎麻快速生长期喷施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原麻产量,增产18.11~32.73%,且连续喷施三年对苎麻地下部分无影响,一般采用30~40 ppm的浓度,于头麻中麻,二麻苗、中期,三麻苗期喷施两次,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7.
赤霉素对凯特芒果开花特性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起始时间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Gibberellin,GA)溶液对抑制芒果品种凯特(Mangiferaindica L.cv.Keitt)成花和推迟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芽分化期前喷高浓度赤霉素溶液能促使凯特芒果成花率降低,且成花率随喷施赤霉素起始时间的提前而逐渐降低,以2009年11月2日喷施GA3250、200 mg/kg的成花率最低,分别是17.95%、3.69%;在花芽分化期前喷赤霉素溶液能有效推迟凯特芒果的花期,但会降低成花率、结果枝率和穗果数,缩短花期,在2009年11月2日喷施GA3 25 mg/kg溶液推迟凯特芒果开花的效果较佳,与对照相比,始花期推迟15.53 d,盛花期推迟17.04 d,末花期推迟15.64d,成花率、结果枝率、穂果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 1999年度云南省甘蔗研究所光周期诱导难开花甘蔗亲本开花的研究结果。本研究以 4月 1日和 6月 1日两种起始处理时间 ,12小时 2 5分和 12小时 15分两种固定日长处理 ,于10月 1日起递减光 30秒至抽穗时止的光周期诱导技术分别对 9个难开花亲本进行了开花诱导研究。结果 :在高纬度、高海拔的开远地区 ,首次诱导了热带种克林斯它林那、越南牛蔗开花 ,4 8Mouna、拔地拉孕穗 ;另外 ,粤糖 57/ 4 2 3、Co4 19、闽糖 70 / 6 11在 1998年的基础上 ,继续被诱导开花 ,且始花期提早 ,平均抽穗率提高。本文还讨论了在光周期处理一致的条件下 ,温度可能是影响难开花亲本开花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春化和光周期对春花龙胆花芽形成与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花龙胆(Gentiana verna)是春化要求性花卉,在7℃的低温下处理30-70d能使其完成春化,明显地促进花芽的形成,之后,20℃的较高温度和17h的长日照条件下对花芽的形成和发育起使用作用,17h长日照促进着花数目,8h短日照促进花茎的伸长。  相似文献   

10.
赤霉素对耐抽薹萝卜抽薹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喷耐抽薹萝卜的采种成株和小株的生长点,每隔7天喷1次,连喷3次,结果表明500mg/L为最佳浓度,促进耐抽薹萝卜抽薹和开花的综合效果最明显。用各浓度GA3在不同生长期处理耐抽薹萝卜的小株采种株,结果表明3~4叶期为最佳时期,此时喷GA3促进萝卜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使萝卜显著提早抽薹开花。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结果表明,用高灵敏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双向电泳银染法,在感病植株叶片中检测不到环状小分子RNA;用常规方法对患病植株的根、茎、叶进行分离培养,未发现细菌或真菌,因此,基本上排除了类病毒、细菌、真菌作为苎麻花叶病病原的可能性,用植物病毒提纯方法,在感染植株叶片分离物中发现一种长约1000nm,宽约11 nm的线状病毒,而在健康植株叶片中,未发现这种病毒粒子,这种病毒粒子经超离心浓缩后,可感染指示植物苋色藜,表现感病症状,在感病苎麻叶片的超薄切片中,可观察到大量内含体,该病毒是否即为苎麻花叶病的唯一病原,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苎麻染色体核型和Giemsa C-带型及PMC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苎麻品种芦竹青为材料,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有丝分裂以嫩稍扦插诱导萌发幼根,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其染色体核型和Giemsa带型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苎麻的核型公式为2n=28=8(L)st+18(S)st+2(S)SAT,全为不对称的染色体,N·F,值与其染色体的条数相等,每组染色体的臂指数均大于78%,染色体长度比大于2.1:1,属于4B类核型,Giemsa C-带带型单一,短臂为全带,长臂为着丝点带,减数分裂以2%醋酸洋红压片,发现同一株上幼蕾着生的部位不同,其发育进度不一致,以着生在茎的中,上部的幼蕾发育快,同一枝梗上以着生于下部的幼蕾发育早,而同一幼蕾的PMC在减数分裂终变期,后期I,末期I以及后期I,四分体等阶段同步程度高,同时观察到存在一定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组织培养在苎麻多倍体研究中的应用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组织培养结合秋水仙素不同浓度和处理时间对苎麻试管苗的诱导效果,发现组织培养可以明显提高处理株的成活率,0.1%秋水仙素处理6d仍有30%左右的植株成活。首次采用不定芽技术稳定苎麻多倍体,获得了四倍体细胞达94%的单株,并发现了三倍体和非整倍体细胞,同时对处理过的试管苗进行了气孔鉴定和染色体检查,发现试管苗的气孔鉴定可靠性大。  相似文献   

14.
中南林学院林产工业研究所与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协作,于1987~1988年对苎麻剥制后的剩余物——麻骨(含有纤维索),用于制造人造板,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中间试验,本文对苎麻骨纤维形态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工艺试验包括:原料处理、热磨法制备粗浆、精浆处理、成型和热压试验,试验产品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测试,根据工艺试验优化结果进行了中间试验。此外,还利用麻骨密度小的特点,直接将麻骨破碎,采用脲醛树脂作胶粘剂,试制密度为0.5~0.6g/cm~3的轻型人造板,选用刨切薄木或纸质塑料复面,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偏光、荧光等显微技术,进行苎麻解剖特征的研究,从中发现了斑毛,这种新发现的表皮毛,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一个特征;雌蕊的花柱由心皮一侧发育而成,柱头着生于花柱一侧,认为雌蕊的这种结构,在被子植物中应列为一个新类型I雄花借助花丝特殊结构和功能来实现传粉,亦是一种特例;同时还提出了苎麻纤维来源于中柱鞘,是一种复合型的纤维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苎麻叶饲用效果及苎麻叶配制浓缩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苎麻叶按干物质计算含蛋白质在20%以上,可作各类畜禽的饲料,用鲜、干苎麻叶进行兔、鸡、猪的饲养试验表明,用鲜叶喂肉兔,其增重效果和饲料报酬优于牛皮菜和蕹菜;用占日粮4%和8%以上的苎麻叶干粉饲喂肉鸡和蛋鸡,对增重、性成熟和产蛋等均无不良影响;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加入15%的苎麻叶粉,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消耗与对照组相近,用苎麻叶粉配制浓缩饲料喂生长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可达617~626 g,材肉比为3.27:1和3.48:1,优于普通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占苎麻植株90%以上的叶、骨、壳、根,基本上没有很好利用。近年来,湖南省对苎麻综合利用开始受到重视,湖南农学院苎麻研究所从1980年起与有关单位协作,陆续开展了对苎麻叶、骨、壳、根全面综合利用的研究,现已进入了系列产品开发阶段;湖南省益阳地区畜牧站对苎麻叶饲用;湖南省经作局和湖南省南县、浏阳农技站等对麻菌培植,也开展了试验研究,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土壤生态系统的地形部位、成土母质、气候特点、土壤种类、栽培条件、苎麻产量和品质,以及土壤组成、土体构造、养分状况、矿质养分有效产投比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介绍了优质高产苎麻土壤生态系统的特点,并对改造低产麻园,建立优质高产苎麻生产基点,实现品种区域化,从土壤生态系统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83~1985年以“黄壳早”、“芦竹青”、“古巴苎麻”和“武冈红皮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并观测了自交一代的分离和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根据自交一代的形态分类,可将“芦竹青”繁殖后代分为40个类型,“芦竹青”自交一代的麻骨颜色分离为四种,其分离比例为9.3:4.2:3:0.7,基本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b.个体间产量性状差异很大,株高变冥为0.23~1.68m,茎粗变异为0.48~1.14 cm,有效株变异为1~23株;c.40个类型的纤维细度的变异呈正态分布,变异为1168~1905公支,最细的类型和最粗的类型相差747支上述结果表明:苎麻自交后代的形态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细度均产生显著的分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