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有机废弃物覆盖地面是在自然种植条件下调节土壤水分以促进作物生长的农业技术措施。以田间实验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有机物覆盖层厚度下不同位置处土壤湿度的变化。与对照处理相比,有机物覆盖使覆盖带中部土壤表层的湿度显著提高,同时覆盖带具有显著的边缘效应,覆盖对土壤湿度的作用效果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在20cm土壤深处覆盖层对土壤湿度无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田间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不同厚度的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温度变化的机制并与未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覆盖使土壤的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降低,但却使土壤的日最低温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土壤孔隙度表明土壤中空隙的体积,与含水量一起共同决定土壤中空气的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各种变化的进程和作物的生长。利用有机物覆盖地面可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变化并改善土壤的特性。通过田间实验,确定了在不同厚度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孔隙度的变化。与无覆盖对照处理相比,有机物覆盖使0至5cm土壤表层的孔隙度降低,却使5至20cm土壤层的孔隙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土壤孔隙度表明土壤中空隙的体积,与含水量一起共同决定土壤中空气的含量,进而影响土壤中各种变化的进程和作物的生长,利用有机物覆盖地面可影响土壤孔隙度的变化并改善土壤的特性,通过田间实验,确定了不同厚度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孔隙的变化,与无覆盖对照处理相比,有机物覆盖使0至5cm土壤表层的孔隙度降低,却使5至20cm土壤层的孔隙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以田间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不同厚度的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温度变化的机制并与未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覆盖使土壤的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降低,但却使土壤的日最低温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摘要:基于公开发表文章中有关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土壤温度和湿度数据,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免耕(NT)、少耕(RT)、秸秆覆盖(SM)、免耕秸秆覆盖(NTSM)为处理,应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东北大豆农田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与CT相比,保护性耕作总体上使东北大豆农田0-170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增加了9.2%,使浅层土壤(0-30cm)温度降低了8.2%;不同气候条件下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均能提高土壤湿度;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大豆整个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且在营养生长期对土壤水热的影响最大,土壤温度随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保护性耕作措施降低土壤温度的幅度随着土壤黏粒减少而降低,提高土壤湿度的幅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免耕秸秆覆盖在不同土壤深度的蓄水保墒效果最明显,在0-20cm土层提高了32.9%的土壤湿度。综上,保护性耕作措施较传统耕作具有增湿降温效应,气温、降水、生育时期、秸秆覆盖量、土壤类型及土壤深度均对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的土壤水热状况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哲  焦峰    梁宁霞  王宗仁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74-77,81
以延河流域不同植被带上的三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引用土壤湿度综合指数作为土壤水分评价指标,结合不同植被带土地利用分布特征与相应土壤含水量对延河流域土壤水分进行评价分析,为该区域不同植被带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三个植被带均处于极干旱状态,土壤湿度森林草原带 > 森林带 > 草原带;其中森林带以林地为主,森林草原带以林地和草地共同起主导作用,草原带以草地为主;不同植被带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森林带最高,其次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最低;对不同植被带土壤水分的剖面变化分析表明,0—200 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增长趋势。4种土地利用方式中,耕地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主要是与耕地坡度较小和修建梯田有关,同时还与农作物的耗水量相对较小有关。林地和草地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灌木地土壤含水量最小。  相似文献   

8.
有机物覆盖对核桃园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地面覆盖是重要的地面管理措施,简单省力,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促进土壤微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核桃园有机物覆盖对土壤有机碳库及酶活性的影响,可为推广有机覆盖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基于核桃园连年有机物覆盖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不覆盖为对照,研究了地面覆盖有机肥、碎木屑后,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管理及酶活性的变化及三者间的关系。 【结果】 1) 有机物覆盖处理提高了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效应下降,覆盖有机肥效果优于覆盖碎木屑。在0—20 cm土层,覆盖有机肥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分别为对照的1.66倍、1.33倍、6.99倍,覆盖碎木屑处理的稳定性有机碳含量为对照的1.42倍。2) 有机物覆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碳库活度、碳库活度指数、碳库指数及碳库管理指数,随土层的加深处理间差异减小。在0—80 cm土层,覆盖有机肥处理的碳库活度及碳库活度指数为对照的2.9~5.9倍,覆盖碎木屑处理的为对照的1.3~2.5倍;覆盖有机肥处理的碳库指数为对照的1.1~1.7倍,覆盖碎木屑处理的为对照的1.1~1.5倍;覆盖有机肥处理的碳库管理指数是对照的3.3~9.8倍,覆盖碎木屑处理的为对照的1.6~2.8倍。3) 有机物覆盖处理提高了核桃生长期内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中性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覆盖有机肥处理的提高幅度为4.2%~103.0%,覆盖碎木屑的提高幅度为3.5%~47.3%。4)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碳库管理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结论】 地面覆盖有机肥、碎木屑可以提高核桃园土壤的碳库活度及土壤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施用不同种类有机物对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行为的影响,布设了田间小区试验,观察研究施用6种不同类型有机物对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和农作物对重金属吸收等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不施有机肥)、施新鲜水稻秸秆、新鲜鸡粪、鸡粪堆肥、新鲜猪粪、猪粪堆肥和商品有机肥,动态检测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田面水中重金属浓度及收获水稻籽粒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不施有机物的对照处理比较,施用各类有机物在试验前期均可明显提高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和田面水中重金属的含量,总体上以施用新鲜猪粪的最高,其次为新鲜鸡粪,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最低。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随试验时间增长逐渐下降。施用各类有机物对水稻籽粒中重金属的积累影响不明显。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及田面水中重金属含量均与相应的水溶性碳(DOC)浓度呈显著相关性,表明因有机物施用增加土壤中DOC浓度可能是土壤中水溶性重金属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不同有机物对土壤重金属活性影响的差异可能与有机物本身的分解程度及可释放DOC大小有关。但施用有机物引起的农田土壤水溶性重金属含量的增加是暂时的,对水稻生长后期籽粒中重金属积累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明确在不同土壤水分环境下农药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和生物学属性的影响,对于评价多菌灵对土壤氮循环与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在不同土壤湿度下连续添加不同浓度的多菌灵对土壤氮矿化、几丁质酶活性、土壤脲酶动力学参数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菌灵添加量对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几丁质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具有显著影响;土壤湿度和多菌灵添加量的交互作用对铵态氮、硝态氮、矿化速率、脲酶酶促反应初速度(Vmax/Km)值以及微生物生物量氮有显著影响。在60%土壤最大持水量(WHC)条件下,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铵态氮含量;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25 mg·kg-1多菌灵的连续添加显著增加了硝态氮含量。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矿化速率显著高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但在90%WHC条件下添加10和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矿化速率显著低于不添加多菌灵的处理。在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几丁质酶活性随多菌灵施用量增加而降低。在60%WHC条件下连续添加25 mg·kg-1多菌灵处理的脲酶Vmax/Km值显著低于连续添加10 mg·kg-1多菌灵的处理。多菌灵添加量可以通过影响土壤矿质氮含量与生物学属性从而影响土壤脲酶动力学的参数。  相似文献   

11.
小分子有机物对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小分子有机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叶面肥方面,较少在土壤肥料的应用方面,而对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研究就更少。以分别添加葡萄糖、甘油以及甘氨酸的土壤(25℃培养)为试材,采用酶活性(每15 d取样)测定方法与Biolog-Eco板技术(取培养45 d的土样),研究小分子有机物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小分子有机物处理土壤的4种酶活性在15~75 d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5 d时葡萄糖处理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甘油以及甘氨酸,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其它处理。与CK、葡萄糖以及甘氨酸相比,甘油处理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度值和功能多样性指标(除指数D外)显著提高,而CK、葡萄糖以及甘氨酸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葡萄糖、甘油以及甘氨酸处理改变了土壤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以及碳源利用比分,其中甘氨酸和葡萄糖处理土壤胺类利用百分比(AM)几乎为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酶活性冗余分析表明,碱性磷酸酶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S、U、H′、碳水化合物利用百分比以及AM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8、0.669、0.616、0.678及0.603,与指数D及蔗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37和-0.741。由此可知,不同种类小分子有机添加物对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影响不一,其中甘油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以及多样性指数(除指数D外),而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表明甘氨酸与另外两种小分子有机物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是解决农田土壤耕层"变浅、变薄、变硬"和透气透水性差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对于土壤黏粒含量较高的土壤来说,更是如此。该研究以黑龙江省较为典型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在黑河市爱辉农业示范园区设置不同耕层构建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翻耕深度(15、35 cm)和不同有机物还田(秸秆和牛粪)对暗棕壤物理性质、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田间试验包括:1)对照处理:常规浅翻15 cm,无有机物还田(T15);2)深翻35 cm,无有机物还田(T35);3)浅翻15 cm,秸秆浅混还田(T15+S);4)深翻35 cm,秸秆深混还田(T35+S);5) 免耕秸秆全覆盖(NT+SM1);6)免耕秸秆条覆盖(NT+SM2);7)深翻35 cm,有机肥深混还田(T35+OM);8)深翻35 cm,有机肥加秸秆深混还田(T35+S+OM),秸秆和有机肥的还田量分别为10 000和30 000 kg/hm2。2019年和2020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和有机物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影响较大,与T15处理相比,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优化土壤三相比;T15+S处理对0~15 cm耕层的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土壤三相比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影响显著,而T35+S、T35+OM和T35+S+OM处理可显著改善15~35 cm亚耕层的土壤物理性质。不同耕层构建模式对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也产生影响,且在不同降水年型间存在差异:与T15处理相比,在降水正常年(2019年),T35+S、T35+OM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丰水年(2020年),T15+S和T35+S+OM处理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27.6%~37.0%和22.75%~28.57%(P<0.05),免耕可导致玉米减产。翻耕配合有机物还田通过增加玉米穗长和行粒数,减少秃顶长,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深翻配合秸秆或有机肥还田能显著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优化土壤三相比,增加玉米产量和收获指数,在东北北部暗棕壤地区构建适宜作物生长的耕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天然有机物胡敏酸和富里酸 ,螯合剂EDTA和DTPA和四种简单有机酸对紫色土镉的溶出效应和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八种有机物均能显著促进镉从紫色土中的溶出。作用大小顺序为 :EDTA≥DTPA >柠檬酸 >胡敏酸 >草酸 >富里酸 >酒石酸≥水杨酸。有机物对土壤镉溶出和迁移的影响是其对土壤镉吸附和解吸综合作用的结果。有机物显著降低了紫色土对镉的吸附 ,其作用大小顺序与其对镉的溶出能力的相对大小顺序一致 ,同时也改变了吸附镉的解吸特性。有机物影响下 ,紫色土镉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双常数方程拟合最佳。而吸附等温曲线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最好 ,吸附常数n与有机物对土壤镉的溶出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徐钰  张民  杨越超 《水土保持学报》2006,20(5):65-68,86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美国铜基杀菌剂Kocide2000(KCD)、新型波尔多液营养保护剂(BNPP)、传统波尔多液(BDM)、五水硫酸铜(CS)四种铜制剂及添加3%有机物料后对棕壤生化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铜制剂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刺激作用,而对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尤以BDM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率最强,高浓度处理下则未能检测出2种酶活性。施用铜制剂还显著影响了土壤的生物学指标,表现为土壤基础呼吸和代谢熵升高,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的生物学指标和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效铜呈显著性正相关或负相关。此外,铜制剂的施用增加了土壤中有效铜、锌(BDM除外)含量,而有效铁、锰含量降低。4种铜制剂中BDM对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CS,BNPP与KCD对土壤的影响相当。增施有机物料可缓解铜制剂对土壤生物学和酶活性的影响,但能增加土壤有效态重金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不同有机物投入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有机物对新垦山地土壤的培肥效果,为开展新垦耕地后续培肥管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新垦山地红壤地,以3种不同有机物投入为因素,以空白为对照,在一年三熟蔬菜种植模式下,经连续3年小区试验,比较其对新垦耕地红壤肥力及蔬菜生长的影响。[结果]在3种有机物中,商品有机肥无论是在土壤培肥方面还是在蔬菜作物生产方面,均能体现出最佳效果。[结论]商品有机肥可作为新垦红壤地区施用的外源有机物之一予以推荐。而食用菌废渣的效果次之,可作为替代物品,水稻秸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氮锌配施能促进冬小麦根土界面锌的有效性及化学形态间的相互转化,从而促进冬小麦对锌的吸收和累积。研究氮锌配施条件下,冬小麦根系分泌的有机物对土壤锌有效性的影响,为氮锌配施通过影响冬小麦根系活动进而提高土壤锌生物有效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石灰性土壤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分别设置两个施肥水平(0、N 0.2 g/kg+Zn 10 mg/kg)和9种有机物处理(不添加有机物、顺乌头酸、巨头鲸鱼酸、3,5-苯丙氨酸、甘氨酸、环拉酸、羟脯氨酸、葡萄糖-1-磷酸、延胡索酸),培养0、30、90、150 d时取样,分析土壤pH、有效锌和锌形态分级含量。在培养30 d时,在不施氮锌条件下,添加巨头鲸鱼酸、3,5-苯丙氨酸、甘氨酸、环拉酸、羟脯氨酸、葡萄糖-1-磷酸能显著降低土壤pH;在氮锌配施条件下,添加顺乌头酸、巨头鲸鱼酸、3,5-苯丙氨酸、甘氨酸、环拉酸、羟脯氨酸、葡萄糖-1-磷酸能显著降低土壤p H。在培养30 d时,在不施氮锌条件下,外源添加有机物对土壤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影响;在氮锌配施条件下,添加顺乌头酸、3,5-苯丙氨酸、甘氨酸、羟脯氨酸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同时,在不施氮锌条件下...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微宇宙试验法,研究了温度(25℃和10℃)、土壤湿度(湿度分别为最大持水量的50%和25%,即50% WHC和25%WHC)对不同肥料条件下黑土磷素形态转化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温度和水分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磷形态转化以及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25℃)和土壤湿度(50% WHC)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效磷、Ca2-P、Ca8-P的含量,而土壤有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土壤中添加氮磷钾肥料后,这种作用变得尤为明显。高的土壤温度(25℃)和合适的土壤湿度(25%WHC)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的活性。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可以通过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合适的湿度来提高土壤磷酸酶,活化和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土壤磷释放。  相似文献   

18.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下土壤可溶性有机物的荧光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组成和结构是土壤质量的重要判别指标,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研究黄土丘陵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数量和荧光结构特征,可以为该地的植被修复及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统荧光和三维荧光技术,选取激发发射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得到的腐殖化指标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来源和结构进行评估,通过三维荧光技术探究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之间组分的差异。【结果】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林(Pinus tabulaeformia)地具有较高的水溶性有机物含量,含量均为0.16 mg/g; 而荒坡地和农地的水溶性有机物较低,分别为0.04和0.05 mg/g,灌木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和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林地的含量介于两者之间。发射激发荧光光谱、 同步荧光光谱以及三维荧光光谱表明土壤水溶性有机物大多来源于植物和微生物的混合作用; 油松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结构较简单、 腐殖化程度较低; 而灌木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结构较为复杂、 腐殖化程度较高。从不同植被下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来看,蛋白类的物质差异不明显; 油松和辽东栎林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类酪氨酸蛋白质、 类色氨酸蛋白质、 类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较高,灌木林地较低。最主要的差异是富里酸类和胡敏酸类物质,油松林地的水溶性小分子量的富里酸类物质占主导地位,而灌木林地的水溶性有机物芳香化程度较高,农地和抛荒地类富里酸物质和类胡敏酸类物质含量的比值最低,其水溶性腐殖质的缩聚度高。油松、 辽东栎林地水溶性有机物由于植物残体分解形成的富里酸较易被氧化,同时阴坡林地较高的含水量使得这些产物较难缩合; 而灌木林地和农田及荒地较为干旱,枯枝落叶少,腐殖酸有充分时间进行缩合,导致了水溶性有机物的高芳香化和腐殖化。【结论】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是存在差异的,同时说明荧光技术可用于揭示水溶性有机物的组成和缩合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在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条件下研究长期(6年)定位耕作措施对豫西早区坡耕地水分保持、土壤流失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耕作措施包括少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和常规耕作。田间模拟降雨试验用来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径流和土壤流失的影响,自然降雨小区主要用来验证模拟试验结果,同时测定不同耕作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措施下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没有明显差异,雨前土壤含水量和降雨强度均显著影响地表径流。在试验条件下,免耕覆盖处理未产生径流和土壤流失,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与常规耕作比较,深松覆盖处理分别减少径流和土壤流失50%和90%。尽管少耕可以有效降低土壤流失,但其产生的径流量和常规耕作相近。在自然降雨条件下,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的水土保持效果从第3年开始显著。深松覆盖在任何年型均能够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相比较常规耕作,深松覆盖平均增产9.4%。免耕覆盖除丰水年也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量.但增产效果不如深松覆盖显著。少耕无明显增产效果。由于产量对农民来说是评判一个耕作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到深松覆盖显著的水土保持效果,我们认为深松覆盖是适合当地早作农业的一个有效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土壤矿物作为土壤重要活性组分,可驱动土壤有毒有机物化学转化,降低污染风险。以往土壤矿物与有毒有机物界面行为研究主要集中于水环境或矿物悬浊液体系,然而实际环境中土壤及其矿物常处于干燥、湿润等水分非饱和状态。近年来,水分非饱和条件下土壤矿物界面有毒有机物转化及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获得一系列新发现。低含水量铁锰矿物、黏土矿物和金属离子饱和黏土矿物能驱动多环芳烃、抗生素等疏水性有毒有机物化学转化。水分非饱和环境会减弱矿物界面水分子与有毒有机物竞争活性位点,并使矿物发生脱水、向高活性结构转变。此外,土壤矿物水分状态也会影响有毒有机物转化产物,水分非饱和环境更有利于持久性自由基和卤代二噁英等中间产物的形成和稳定。以往研究认为,电子转移反应是土壤矿物界面有毒有机物转化机制,随着检测技术与理论计算的发展,自由基催化和水解作用机制逐渐被发现,相关机制研究精准至矿物晶型和晶面层面。虽然水分非饱和条件下土壤矿物界面有毒有机物转化及机制已逐渐清晰,但其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宽和加深。建议未来在实际水分非饱和土壤和矿物中开展有毒有机物转化研究,深入探究还原转化过程,研发原位反应装置及检测方法,尝试从微纳米尺度和分子水平解析有毒有机物在矿物界面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