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物候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物候和农业(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国古代的物候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认为物候在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物候的出现并得到统治者的推行,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便于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7,(1):104-109
中国古代农业长盛不衰,在自然农业经济运作模式下,以环境安全、生态保护型的农业生产方法,在有限的土地上维持着众多人口的生计,维系了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绵延发展,铸就了中国农业文明。“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独特的“土壤”里产生发展,并在传统农业文明中不断强化、提升,由此引导了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及其农业实践,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古代农业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明 《甘肃农业》2005,(12):192-19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工具的进步,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深化,将农业进一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使农业进一步分化为多层次、多系统的产业结构,成为我国古代产业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历史,分不同历史阶段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我国古代农业进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影响,古为今用,对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中最早出现的产业 ,它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的。生产工具的进步 ,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社会大分工进一步深化 ,将农业进一步细分为种植业、畜牧业 ,使农业进一步分化为多层次、多系统的产业结构 ,成为我国古代产业的主要内容。本文根据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产生与发展历史 ,分不同历史阶段论述了我国古代农业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我国古代农业进而了解我国古代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影响 ,古为今用 ,对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国家,农业是中国万事之本.我国古代物理学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接或间接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并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得以产生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安定有序。产生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有益的农业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我国处理好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1 我国古代的土壤分类发展概况由于我国的古代文明起步早 ,而这种文明又是农业文明 ,因此中国古代基于农业应用的土壤分类发展也比较早。根据考古发掘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末期 ,我们的祖先即开始耕垦土壤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国土壤分类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以前 ,在此以后的过程中始终进行着缓慢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土壤分类是基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展 ,并且为此服务的。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 ,并且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常见的物质 ,因此 ,我们的祖先对土壤的类别问题很早便有了认识。与很多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  相似文献   

9.
李三谋 《农业考古》2000,(3):125-132,149
田契是一种传统的应用性文体,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几乎贯穿了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各个时期。田契包括买卖文书、租佃契约、抵押字据、典当契约几个方面,它是我国农业文明的一部分,是战国以来历代社会之土地市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清时期,随着田产贸易的频繁、租佃关系的不断变动和高利贷活动的猖獗,土地文书迅速增多,形成日趋多样化之状况,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土地买卖文书田产买卖文书是我国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一种地契,也是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田产契约。它随着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资…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循环观与农业精耕细作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2,(1):31-35,91
循环观念来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循环是一种普遍的生态机制和社会人事的运作规律,它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农耕文明及政治经济条件下,演变、提升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观念,蕴涵着先民对自然社会的深刻领悟及其生存智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受到这种普遍的生态化的循环观念的导引。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其经营……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和农业生产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是"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重要方向。分析了现阶段农业生产领域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宁夏天赋优势、地载特色、人为骄绩,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是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最佳地域之一。农产品出口是拉动宁夏经济发展的"三辆马车"之一,其质量安全与出口效益息息相关。笔者分析了宁夏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特点,从生产和监管2个方面10个单项剖析宁夏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对于认识宁夏农产品新优势和硬"瓶颈",把握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常态,推进政府决策和部门履职及提升宁夏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健全,鲜活农产品在其生产和流通领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对河北各地的实地考察,文章对河北省鲜活农产品配送模式中两种典型的直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合作经济组织+超市"模式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和交易效率,但由于其市场目标一般为高端市场,其规模不宜太大;"生产基地+终端消费市场"模式计划性很强,是目前组织化程度最高的配送模式之一,但其外生交易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广西农业发展提供有关方面参考,从机遇、成就、问题与战略对策4个方面探讨广西农业的发展问题。广西农业在中国热带、亚热带特色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农业发展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对推动广西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进入“十二五”期间,广西农业面临着新的良好发展机遇,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发展外向型农业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十一五”期间,广西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广西农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作物产量较低,潜力未能发挥;土壤退化严重,生产环境变劣;农业基础脆弱,发展后劲不足;农业科技落后,支撑能力不强。“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要实现广西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实施的发展战略有开放战略、带动战略、提升战略和低碳战略。  相似文献   

15.
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伟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03-13405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拓展旅游空间、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借鉴美国土壤保护局的土地景观分类法,构建休闲农业景观分类系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休闲农业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休闲农业景观中斑、廊、基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变化视角下农业推广服务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家庭农场变化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福建省农业推广服务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服务机制,发现家庭农场已初吴规模且生产经营性规模较大,但面临着农业推广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在分析不同类型经营模式特点及其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从构建“一主多元”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建立“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服务机制,加强对职业化新型农民的培养与教育,加大农村科技服务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创新农业推广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志刚  李玥  郑适 《农业展望》2013,9(5):29-32,42
政策性农业保险被称为农业发展的“稳定器”,是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化解农业生产风险、维护粮食安全的一个有效措施。种植业保险作为农业保险的一个分支,在保障种植业健康稳定发展、减轻农民负担和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开始种植业保险试点工作,现其业务发展已初具规模。总结了阜阳市种植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经验,并就其现存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种植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保障,为进一步提高绥化市北林区农田水利建设,解决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绥化市北林区农田水利建设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在资金、技术水平以及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其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全面提高北林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晓鸣 《古今农业》2011,(4):103-109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中,旱灾或涝灾都会对农业生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民间存在着众多的祈雨或祈晴习俗,通过在屋檐倒挂扫晴娘祈晴就是民间的祈晴方式之一。扫晴娘的究竟如何产生的?目前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扫晴娘的原型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尝试进行系统梳理,进而探寻扫晴娘这一民俗现象身上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农业物联网的概念、特征及其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智能化,实现生产管理精准化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取得的初步成效,并提出了开展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试工程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即加强核心基地建设、强化平台应用功能、建设质量追溯系统、开展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加强理论人才建设、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