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超声辅助提取蒙古口蘑总酚酸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蒙古口蘑为材料,以总酚酸含量衡量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蒙古口蘑总酚酸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超声辅助提取蒙古口蘑总酚酸的因素顺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80%乙醇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1∶40、提取温度60℃的条件下提取15 min,蒙古口蘑总酚酸含量为15.64±0.32 mg/g.[结论]超声辅助提取蒙古口蘑总酚酸能有效提高提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是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无患子总皂苷体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方法]超声波提取法,溶剂用水、30%乙醇和60%乙醇对无患子总皂苷提取,用大孔树脂(D101)富集水、30%乙醇和70%乙醇部分,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酪氨酸酶抑制率.[结果]超声波提取得率中,水提得率(18.56%)最高,60%乙醇提取得率为14.46%,而30%乙醇提取得率为17.85%,接近水提取得率;大孔树脂富集后70%乙醇洗脱部分抑制率高于30%乙醇部分和水部分;与熊果酸比较,70%乙醇洗脱部分、30%乙醇洗脱部分和总皂苷对酪氨酸酶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无患子总皂苷及30%乙醇和70%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对酪氨酸酶抑制率较高,可以作为优良的美白护肤品天然添加剂,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3.
对长白山美味牛肝菌总三萜进行超声提取及纯化研究.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总三萜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美味牛肝菌总三萜提取的最佳条件,并利用X-5大孔树脂进行了纯化试验.结果表明:美味牛肝菌总三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80℃、超声时间30 min,X-5大孔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吸附时间3h、解吸时间3h、解吸液乙醇体积分数100%.  相似文献   

4.
僵蚕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僵蚕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测定僵蚕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药材粒径对僵蚕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僵蚕在体积分数90%乙醇溶液、料液比1∶15(g/ml)的条件下提取lh的总黄酮得率最高,为1.85%.[结论]优选的总黄酮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5.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粟米草总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可越  刘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1-7982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粟米草总皂苷的工艺。[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技术,通过对4种不同型号(AB-8、D101、HPD100、HPD600)的树脂进行选择,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确定适合的树脂型号;采用动态吸附方法,以总皂苷的得率为指标,考察其纯化富集的工艺条件。[结果]4种树脂型号中,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粟米草总皂苷具有良好的纯化富集作用,对粟米草总皂苷的洗脱率达80.9%,其工艺条件为:洗脱溶剂用体积分数为60%的乙醇,料液质量浓度为0.5g/ml,洗脱速率为2BV/h,树脂药材质量比2:1。[结论]用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和纯化粟米草总皂苷的工艺具有吸附量较大、洗脱率较高、树脂再生简便等优点,在粟米草皂苷的富集纯化和生产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定从酸枣仁中提取总生物碱的最适方法和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比较优化了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工艺条件.[结果]溶剂回流法提取酸枣仁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酸辅助提取,质量分数为20%乙酸的乙醇溶液(即,乙醇∶乙酸=80∶20(v/v)),以20∶1的液固比,在60℃下回流提取4.0h.[结论]该方法得到的提取物较之正交优化前酸枣仁提取物中的总生物碱含量可提高60%以上,且获得的总生物碱粗提物得率可达11%.  相似文献   

7.
章洪  李振国  张翠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10-5412,5415
[目的]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类组分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工艺;以树脂类型、上样量、除杂溶剂、洗脱溶剂等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为测定指标,优化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工艺。[结果]确定川芎中阿魏酸类组分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g/m1),乙醇浓度70%,提取3次,每次0.5h;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树脂为HP3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5:1(川芎:树脂),2Bv水除杂,2BV浓度50%乙醇洗脱,回收溶剂、真空干燥,纯化物中阿魏酸和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9.71%和18.69%。[结论]所优化的提取纯化条件为川芎效应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筛选合适的工艺。[方法]采取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结合的方法,以解吸附率和黄酮含量为主要指标对板栗壳总黄酮的纯化进行研究。[结果]4种大孔吸附树脂中,AB-8最适合纯化板栗壳总黄酮,纯化工艺为:按9.1 mg黄酮/g树脂,以2 BV/h的速度上样,用45%乙醇,2 BV/h的速度洗脱,所得总黄酮含量达47.86%。[结论]大孔吸附树脂AB-8对板栗壳总黄酮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漏芦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为漏芦花抗炎药效部位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以总黄酮为指标,采用UV测定方法,在检测波长413 nm下,测定总黄酮含量,确定纯化漏芦花总黄酮纯化大孔树脂型号;并采用正交试验分别考察乙醇浓度、回流次数、回流时间和乙醇用量对漏芦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影响及乙醇体积分数、上样液质量浓度、p H和上样液流速对总黄酮纯化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漏芦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优方案为采用75%乙醇溶液,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45 min,乙醇用量12倍,影响因素的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乙醇用量、回流次数。纯化工艺试验中,最优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05 g/m L,上样液p H为5,上样液流速为3 m L/min,径高比为1∶9,最佳上样量为药材量与树脂用量比2∶1,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液用量5 BV;纯化后干膏里漏芦花抗炎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为42.3%。[结论]AB-8型大孔树脂可有效富集、纯化漏芦花总黄酮,优选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李敏晶  韩艳玲  谭成玉  刘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36-17738
[目的]探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海燕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优选树脂分离纯化海燕总皂苷,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燕总皂苷的含量。[结果]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海燕总皂苷的效果最好,其工艺参数为:饱和吸附量为65.8mg/g,解吸率N97.66%,洗脱时上样原液pH值为6~7,洗脱液为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洗脱液用量为6BV;洗脱液流速为6BV/h。[结论]所建立的分离纯化工艺简单可行,为海燕总皂苷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突破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瓶颈,对板栗进行大砧高接换种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换种成活率较高,约88.4%,与对照本砧嫁接(93.2%)仅差4.8%;不同样地间板栗的树冠生长参数差异较小,试验地中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平均树高和平均冠幅分别为3.0、3.7 m;各样地的雄花数均大于雌花数,板栗的结果数主要取决于雌花数的数量;进行大砧高接换种的板栗单株产量逐年增加,嫁接后第4年单株产量达5.5 kg,比对照本砧嫁接的产量增加了近7倍。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大砧高接不仅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技术,还为推广优良品种,实行低产林改造,树体矮化,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等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为害虫防治及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株思茅松毛虫3龄和5龄幼虫肠道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有机溶剂板栗苞壳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大抑菌作用逐渐增强,各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乙醇>氯仿>正丁醇>石油醚,其中以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思茅松毛虫肠道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为6.250 mg/mL,石油醚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不明显或无抑菌作用.[结论]板栗苞壳提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生物农药在思茅松毛虫防治中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马麟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782-6784
[目的]为广西省东兰县板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省东兰县退耕还林地4种立地条件中2种造林模式(板栗纯林、板栗×喜树混交林)下的板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和样点调查的方法,研究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前期地径、树高和冠幅的生长量,并与荒山林地板栗成林的生长量进行对比。[结果]2种造林模式下,板栗的经营状况基本一致;纯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88 cm、0.644 m、0.594 m,混交林中板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125 cm、0.585 m、0.572 m,板栗成林地径、树高和冠幅的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224 cm、0.608 m、0.581 m。[结论]纯林中板栗生长状况较好,应加强对混交林中板栗的前期管理(如多施有机肥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板栗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配套育苗技术,以期节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苗木培育成本、缩短育种年限。[方法]按照板栗的横径和纵径,采取1/2、1/3、1/4等不同的切取比例以及横切、竖切、斜切、双边竖切等不同的切取方法,共计10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发芽率、成活率及苗木形态指标,分析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显著性差异。[结果]1/3斜切为最佳切取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高发芽率、成活率,且经其处理后的幼苗生长状况与对照的板栗幼苗无明显差异,苗木质量较高。[结论]该套育苗技术,不仅可以节约育苗成本,缩短育种年限,还可促进板栗提前发芽,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核桃青皮80%乙醇提取物及其经大孔树脂HP-20分段后的各纯化部分的总酚含量,评价其各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各纯化部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Fr.2(20%甲醇洗脱部分)、Fr.3(40%甲醇洗脱部分)部分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均高于VC(抗坏血酸),Fr.4(60%甲醇洗脱部分)和Ext.(80%乙醇提物部分)与VC相当,并且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经过大孔树脂HP-20处理后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其总酚的含量得到了富集,为进一步研究核桃青皮各部分的物质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核桃青皮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嫁接时期与方法对镇安大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了规范板栗嫁接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06、2007年,在板栗主产地镇安县采用插皮接、劈接和切接3种方法进行了板栗不同时期嫁接试验,研究了嫁接时期与方法对板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陕南山区,于3月30日至4月10日采用插皮接,成活率在88.6%-93.0%,当年平均抽枝长度132.9cm,效果较好。[结论]插皮接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适合于天麻DNA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3种方法提取天麻DNA,测定提取的天麻DNA纯度与产量,并对其扩增产物进行电泳分析。[结果]改进的CTAB法提取的天麻DNA产量和纯度均较高,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结论]改进的CTAB法较适合用于天麻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唐淯桓  梁青  邹佳佳  丁新  丁立孝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350-16352,16365
[目的]确定红茶酚类物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日照红茶为材料,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酸乙酯萃取静置时间4个因素与茶多酚提取率之间的回归优化模型。[结果]4个因素对红茶酚类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静置萃取时间>超声温度,从模型得出的日照红茶酚类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88.99%,静置萃取时间89.97 min,超声温度80℃,在此最佳工艺参数下,红茶酚类提取率最高可达73.50%。[结论]该研究可为茶叶深加工和红茶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