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探求能源植物菊芋在盐碱地栽培的发展前景,选取栽培菊芋和野生菊芋2份试验材料在松嫩盐碱地上进行了施肥、割草、重度盐碱胁迫及土壤不同开垦年限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这2份材料均可在中度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和繁殖,施肥、割草对菊芋的生长有促进作用,重度盐碱胁迫会降低菊芋的出苗率,野生菊芋对重度盐碱胁迫表现出更好的抗性,栽培菊芋在中度盐碱地上产量可达到30 000 kg·hm-2以上.通过试验表明菊芋是适合在松嫩盐碱地上发展的优良能源植物.  相似文献   

2.
菊芋耐盐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菊芋为优良耐盐能源植物,但其耐盐程度一直未有定论.为准确探讨菊芋的耐盐性,测定了不同盐胁迫下(电导率(ECe)为0、10、20、30、40、50、60dS/m)菊芋的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ECe=0~30 dS/m时,菊芋能够正常发芽、生长;但在ECe≥40 dS/m时菊芋不能正常存活;随着NaCl处理时间的延长...  相似文献   

3.
风沙地2种菊芋生长节律及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菊芋和白菊芋为材料,在科尔沁沙地对其主要植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红菊芋和白菊芋地上部器官生长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均在出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迅速上升,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株高217.5和108.5 cm,根粗1.10和0.75 cm,绿叶数40.2和32.5个,叶干物质含量分别为46.68和24.64 g/株,茎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96.85和170.08 g/株),之后开始迅速转向块茎生长,块茎干物质积累峰值出现在第161天(分别为298.15和230.67 g/株)。叶面积指数在出苗后第56天之前变化缓慢,之后呈对数式生长,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55和3.74),然后迅速下降。叶绿素相对含量在第126天达到峰值(分别为38.4和36.5)。对2个菊芋品种的主要生长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在生态方面,红菊芋作为防风固沙植物要优于白菊芋;在经济方面,红菊芋和白菊芋块茎产量无显著差异,都适合作为经济型作物。  相似文献   

4.
<正>菊芋是菊科向日葵属草木植物,俗称洋姜、地姜、鬼子姜,原产北美洲,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菊芋适应性很强,耐贫瘠、耐寒、耐旱,植株高大,生长势强,种植简易,产量很高。菊芋的地下块茎为呈纺锤型或不规则瘤型,有内陷环;皮有红色、黄色和白色;质地细致、脆嫩。鲜菊芋块茎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Ca、Na、Mg、Al、Ca、Fe等多种矿质。据测定其水分含量为79.8%、碳水化合物16.6%、蛋白质1.0%、粗纤维  相似文献   

5.
菊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贫瘠、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易种植等特点。菊芋适合在我国北纬36-40度地区种植,适合在于燥、凉寒、透光好的气候条件和含沙量比较高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湟中县属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其温差大、光和作用强、沙土含量高等特点,非常有利于菊芋种植。  相似文献   

6.
贵阳煤矸石土酸性改良与耐性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酸性改良物质对贵阳煤矸石土的改良效果,筛选耐性植物,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种本土植物在煤矸石土的生长状况和改良剂对煤矸石土酸性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燕麦草和白花草木樨在煤矸石土能生长,但长势差;用石灰石粉和熟石灰改良煤矸石土后,燕麦草生长良好.说明,煤矸石土可用石灰石粉改良,再种植燕麦草和白花草木樨进行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7.
菊芋是一种重要的耐盐植物和能源植物,通过调查分析我国菊芋的生产现状、消费需求现状、市场价格、发展前景,并将菊芋与其他作物的种植成本、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发现在江苏省沿海地区种植菊芋具有广阔的产业化前景,其经济效益是其他作物的1倍以上;结合江苏省沿海地区的特点指出菊芋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菊芋产业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沿海地区菊芋的产业化种植提供依据,并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西北地区,气候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近年来,进行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种植业结构仍不尽合理,生态环境还比较差。经过多年的寻求和探讨,发现菊芋是一种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其生物学特性是耐寒、耐旱、耐贫瘠、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而且防风、治沙、水土保持效果非常明显,非常适合在辽宁省西北地区种植。本文对菊芋在辽宁西北地区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可供发展菊芋产业,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并使其尽快形成产业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1 126份水稻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5 cm静止水层对其幼苗耐低氧能力进行鉴定,测定耐低氧材料的相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氧环境中绝大部分材料胚芽鞘能伸长,但仅约2.8%材料的幼苗顶端能超过5 cm水层表面并正常生长;淹水幼芽在第4天出现生长缓慢,不耐低氧材料此后一直生长缓慢或停止,而耐低氧材料在第6天能恢复生长直至顶端突破水表面层;在低氧和正常条件下,耐低氧材料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同期不耐低氧材料,而丙二醛含量明显较低。耐低氧材料表现出幼苗和胚根伸长快、淀粉酶活性高、可溶性糖含量多、丙二醛含量少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菊芋综合价值的开发和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参考,以徐州菊芋和潍坊菊芋为材料,通过土培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Cd2+胁迫,探究胁迫7d、14d和21d后菊芋幼苗抗氧化酶、叶绿素含量及其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胁迫初期,SOD、CAT和POD活性较对照均高,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2个菊芋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但潍坊菊芋上升趋势较徐州菊芋缓慢;2)低镉浓度(T1)胁迫对菊芋叶绿素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而高镉浓度(T3)对叶绿素的积累有抑制作用,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徐州菊芋的叶绿素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潍坊菊芋的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3)在试验初期,根际土壤的蔗糖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较对照均高,其中,徐州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较对照提升40.36%,潍坊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较对照提升42.29%。随时间的推移,镉胁迫对土壤酶活性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菊芋可用于土壤镉污染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以"青芋1号"菊芋为供试品种,对不同耕地类型菊芋种植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山旱地菊芋生长量仅为水浇地的1/2;宽窄行配置方式对生育前期菊芋茎、叶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未显示对块茎的增产效应;山旱地垄沟种植有利于促进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膨大,增产效应显著。水浇地起垄种植有利于茎、叶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增产效应显著。建议在山旱地适当提高种植密度以及采用垄沟种植,水浇地采用起垄种植。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酱菜型菊芋品种榆林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不覆盖(CK)、塑料薄膜覆盖(FM)和玉米秸秆覆盖(CS)3个处理,研究了地表覆盖措施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状况及菊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料薄膜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7~2.0倍,玉米秸秆覆盖土壤的含水量是不覆盖土壤的1.3~2.0倍。与不覆盖处理相比,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均降低了土壤pH。覆盖措施显著影响了植株生长发育,至开花期玉米秸秆覆盖处理植株最高、茎最粗,株高平均达162cm、茎粗平均达18mm。塑料薄膜覆盖和玉米秸秆覆盖菊芋块茎平均产量为9 585和11 685kg·hm~(-2),分别增产63%和99%。因此,地表覆盖有利于土壤保墒,利于实现干旱地区菊芋的高产、高效栽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红菊芋、白红菊芋、球白菊芋、长白菊芋、白菊芋5种菊芋的块茎及茎叶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菊芋块茎的总糖含量占干重的70%以上,长白菊芋块茎的菊糖含量最高,平均达77.5%.菊芋茎叶的蛋白质含量都小于10%,而灰分含量在5%~10%之间.红菊芋茎叶在水分、灰分、脂肪、水溶性成分、适口性指标上皆最高,最适宜作为牲畜饲料.  相似文献   

14.
目前菊芋栽培种植较为盲目,优良品种较少,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更加匮乏,为了构建合理的菊芋田间群体结构,针对2份优良菊芋品种在不同密度压力下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压力对于菊芋主要形态指标影响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升高,株高呈现上升的趋势,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产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品种间适宜种植密度不同,株距40cm为庆芋1号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在此密度下植株株高适中,光合能力较强,产量最高,株距30cm为庆芋2号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在此密度下光合能力较强,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开发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对在青海高原开发野菜资源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进行了述评。介绍了菊芋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栽培管理方法。菊芋块茎富含菊糖,经现代生物技术深加工后,可得菊粉(Inulin)。再以菊粉为原料经菊粉酶(Inulinase EC3.2.1.7)水解可制成低聚果糖(Oligosaccharides)、超高果糖浆(ultrahigh fructose Glucose Syrups UHFGS)。菊粉、低聚果糖、超高果糖浆都是当今食品工业的一种全新的多功能配料,是全水溶性膳食纤维,同时还是双歧杆菌增殖因子,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6.
菊芋种质资源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对不同来源29份菊芋种质资源块茎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不同菊芋矿质资源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主要矿质营养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法国、丹麦和中国三种来源种质资源块茎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同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菊芋矿质营养元素87%的信息;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照5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总值大小分布,将29份菊芋资源分为4个类群,通过本研究为今后进行菊芋新品种的选育和功能产品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矸石山不同坡面土壤营养元素与植被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矸石是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固体废物,堆积在矿区附近形成煤矸石山。由于煤矸石山体不同坡面上水分、温度等环境因子和土壤营养元素含量不同,导致不同坡面适宜的植物配置模式也不同。选取山西省阳泉市280煤矸石山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和平台共5种坡面,研究其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差异,并进行植被调查,分析在不同坡面上适宜采用的植物配置模式,为矿区的修复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阳坡与半阳坡上适宜种植乔灌草相结合的配置模式,阴坡与半阴坡上适宜种植以草本为主的配置模式,而平台上适宜种植以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取代系列试验设计,研究三裂叶豚草和菊芋的密度比为1.00:0.00,0.75:0.25,0.5:0.5,O.25:0.75,0.00:1.00条件下,菊芋对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控制效果,结合相对产量,分析菊芋替代三裂叶豚草的地上部分竞争效应。结果表明:混种条件下,三裂叶豚草株高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三裂叶豚草的叶面积在其和菊芋的密度比为0.5:0.5和0.25:0.75时也显著低于单种处理.即菊芋有效地控制了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增加。菊芋的光竞争优势可能是其有效控制三裂叶豚草地上部分生长量的主要原因.菊芋对三裂叶豚草存在竞争抑制作用,而菊芋种内竞争影响大于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19.
王蕊  庄平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7):120-123
为了提高洋姜泡菜的品质,以色泽和脆性为指标,研究温度、pH值、灭酶温度以及抑制剂对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姜去皮时应选择在低于10℃的环境中进行;洋姜切片护色时可选择酸性抑制剂调节pH值介于4~5,达到改善色泽与口感的作用;洋姜泡菜加工不适宜采用漂烫灭酶,分装后灭菌温度应低于90℃;在洋姜切片护色与拌料中可添加抑制剂来阻止酶促褐变,特别应利用含Ca2+抑制剂抑制褐变,提高产品的脆度,以添加0.4%CaCl2为佳。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菊芋食品的现状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菊芋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绿色食品,极具开发价值。菊芋全粉和菊粉都是良好的食品配料,在食品中尤其在乳制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文章简述了内蒙古菊芋食品的现状及其开发前景,为自治区以菊芋为原料的健康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