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溶剂萃取是提取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基本形式。溶剂萃取又称为浸提,它是将溶剂加入固相或另一液相混合物中,使其中所含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溶出,从而使混合物得到完全或部分分离的过程。天然产物的萃取一般为固.液萃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寻找对核桃细菌性疫病及其他细菌有潜在防治作用的天然植物产物.[方法]用滤纸片扩散法,对15种植物的3种溶剂浸提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室内平板筛选.[结果]除了广玉兰和香蒲之外,其他13种植物叶片浸提物对供试的5个菌株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七叶树叶水浸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XHE8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1.3±3.9) mm,与对照直径之比达5.0以上.接骨草对5个菌株中的4个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麦冬和吉祥草对其中的3个菌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它们与对照直径之比都大于1.5.七叶树叶浸提物对细菌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潜力.[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有效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传统中药浸提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和浸提机理的分析,以传递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中药浸提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从理论上研究了这些因素与浸出有效成分浓度之间内在的关系。推导所得模型表明:提高温度,降低固体颗粒的粒度可提高溶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进而提高浸提效率。  相似文献   

4.
对微波萃取的原理、设备和近年来微波萃取在天然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应用研究作了综述,同时对微波萃取方式及微波萃取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动态平衡理论,改变杜仲叶浸提条件使有效成分不断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试验分别进行了溶剂、原料、浸提比、浸提次数和浸提时间对有效成分提取率的影响等研究,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和参数.结果表明,当选择水为溶剂时,调节pH值为8.5,叶与水的比例为1 ∶10,微沸1 h,反复浸提2次,杜仲叶有效成分的提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6.
天然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新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辅助提取又称微波提取,是微波和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提取方法。由于微波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可以在反应物内外部分同时均匀、迅速地加热,用以提取天然植物有效成分,具有简便、快速、高效、加热均匀的优点。微波提取技术仅适用于对热稳定的产物,如生物碱、  相似文献   

7.
多糖的提取一般采用传统的水煎醇沉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但工序时间长、耗醇量大。微波提取是指在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进入微波场,利用微波场的特性和优点来强化有效成分浸出的新型提取方法。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该方法不仅提高了提取效率,缩短了提取时间,还能大大节约能源。本试验对传统的水煎醇沉法进行了改进,其中增加了微波处理,大大提高了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当前我国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纯化技术的进展,对超声波提取技术、微波提取技术、超临界CO2提取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分离技术和高效絮凝技术等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自然界中含有病毒制剂的植物和微生物,天然抑制剂的有效成分、特性、作用机理以及病毒抑制物的筛选模式,并探讨了植物源扰病毒有效成分研究的问题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寻找对核桃细菌性疫病及其他细菌有潜在防治作用的天然植物产物。[方法]用滤纸片扩散法,对15种植物的3种溶剂浸提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室内平板筛选。[结果]除了广玉兰和香蒲之外,其他13种植物叶片浸提物对供试的5个菌株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七叶树叶水浸提物对枯草芽孢杆菌XHE8的抑制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达(31.3±3.9)mm,与对照直径之比达5.0以上。接骨草对5个菌株中的4个都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麦冬和吉祥草对其中的3个菌株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它们与对照直径之比都大于1.5。七叶树叶浸提物对细菌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潜力。[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有效成分及抑菌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宾冬梅  易诚  颜彩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320-9321,9403
[目的]提高藤茶中总黄酮提取率.[方法]以藤茶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的方式,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微波辅助加热时间、微波加热功率4个单因素对藤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藤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100℃的温度下浸提时间60min,中高档微波加热120 s的条件下,藤茶总黄酮的得率最高.[结论]优化微波辅助法工艺能提高藤茶黄酮提取率.  相似文献   

12.
宝兴鼠尾草的有效成分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及索氏提取法对宝兴鼠尾草有效成分的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所提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与栽培丹参的相应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超声提取法以低温、高效的特点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而对于水溶性成分,索氏提取4h的效果更佳;对其含量分析表明,宝兴鼠尾草的脂溶性成分含量较高,其中丹参酮IIA的含量达到枟中国药典枠规定,但水溶性成分含量偏低.说明宝兴鼠尾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能否作为丹参代用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活性成分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马齿苋活性成分对兔小肠黏膜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方法]提取分离马齿苋活性成分,在体外建立微量酶反应体系,pNPG作为底物,以阿卡波糖为参照,检测马齿苋活性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马齿苋总提取液、粗多糖和总生物碱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效果接近于阿卡波糖,不饱和脂肪酸和总黄酮无抑制作用。[结论]马齿苋防治糖尿病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和多糖,可能具有阿卡波糖样的降糖机制。  相似文献   

14.
建立金板青颗粒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选择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用HPLC测定金板青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金板青颗粒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用量水提取3次,每次2.5 h。绿原酸线性范围在10.0~100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100.75%(RSD=1.62%,n=6)。试验结果说明,本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该颗粒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天然产物中抗变态反应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天然产物中抗变态反应活性物质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天然产物中抗变态反应活性物质能够抗Ⅰ型~Ⅳ型变态反应,抗过敏反应的作用机理呈现多环节特性,它们有望作为先导化合物开发为新型抗变态反应天然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鹿茸的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经数据库检索,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章,从鹿茸的化学成分及功效成分提取两方面进行综述.鹿茸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氨基酸类、蛋白质类、脂类、糖类、甾类、性激素、无机成分等.鹿茸功效成分的提取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传统的溶剂粗提,发展为超临界萃取、分子筛纯化等技术.鹿茸的化学成分与鹿茸药理活性有密切关系,化学成分有效地提取为进一步研究鹿茸的生物学活性及其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主要论述了枸杞的果、籽、叶、柄的化学成分,并根据国内外专家论述,对枸杞的药用功效、临床应用、保健价值以及有效成分做了详细的分析,对大力开发枸杞资源,做到"根、茎、花、实无弃物"的研究与综合利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草莓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为研究开发草莓中的活性成分提供参考。【方法】以日本引进的"丰香"草莓为试材,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酚类物质提取,探讨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显著性大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草莓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4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草莓酚类物质提取率平均水平达0.845mg/g。【结论】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适合于工业生产,可为草莓精深加工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瞿先中  王宏伟  程雷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448-20450
[目的]优化超临界萃取烟草精油的条件,并分析其精油成分,为烟草香味成分分析研究及烟草香精的开发提供新的手段。[方法]对影响超临界萃取的各种因素进行优化,并用GC-MS分析精油成分。[结果]烟草精油超临界萃取最佳条件为:用烟末萃取,萃取压力位300 bar,温度为40℃,夹带剂为无水乙醇,夹带剂添加量为0.10 ml/min,静态萃取时先加入3 ml无水乙醇,静态萃取30 min,再动态萃取1.5 h。精油主要成分为烟碱(58.040%)、新植二烯(14.679%)和维生素E(9.848%)等。[结论]得到超临界萃取烟草精油的最佳条件,为烟草香味成分分析研究及烟草香精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杜仲叶生物活性成分的提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不同混合剂提取及不同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筛选出较佳的杜仲叶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技术,并讨论了其中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