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选择及科学栽植技术,为该地区林果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方法]通过分析环塔里木盆地南疆五地州林果防护林建设现状,提出在林果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选择的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及科学栽植技术.[结果]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类型规划设计分为紧密结构的林带、透风结构的林带和稀疏结构的林带3种;配置模式设计分为主、副林带以生态作用为主的配置模式,主、副林带生态经济兼用的配置模式,绿洲边缘风沙危害严重区主、副林带配置模式3种.[建议]林果防护林树种应具备的条件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较果树更快,寿命比果树长;与被防护的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枝叶繁茂,根蘖少;灌木则应选用再生性强、枝叶茂盛的树种.  相似文献   

2.
根据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种植区1961-2010年以来资料完整的32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函数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的光、温、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南疆环塔里木盆地林果种植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显著,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升温尤为显著;年平均降水量以5.873mm/10a的速度上升,增加最快的是夏季,其次是秋季,冬季最少;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变化不明显。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气温上升趋势对林果这一喜温作物整体有利,暖冬气候整体有利于果树的越冬;夏季降水量增加显著,可利用水资源略有增加,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但气候变暖同时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果树发生冻害风险增大。暖冬气候条件使越冬病虫卵蛹死亡率降低,病虫群数量上升,不利于果树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3.
刘永萍  鲁天平  郭靖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82-1386
【目的】探讨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选择及科学栽植技术,为该地区林果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方法】通过分析环塔里木盆地南疆五地州林果防护林建设现状,提出在林果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选择的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及科学栽植技术。【结果】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类型规划设计分为紧密结构的林带、透风结构的林带和稀疏结构的林带3种;配置模式设计分为主、副林带以生态作用为主的配置模式,主、副林带生态经济兼用的配置模式,绿洲边缘风沙危害严重区主、副林带配置模式3种。【建议】林果防护林树种应具备的条件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较果树更快,寿命比果树长;与被防护的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枝叶繁茂,根蘖少;灌木则应选用再生性强、枝叶茂盛的树种。  相似文献   

4.
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规划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选择及科学栽植技术,为该地区林果防护林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方法】通过分析环塔里木盆地南疆五地州林果防护林建设现状,提出在林果防护林规划设计时应选择的防护林结构、配置模式、树种及科学栽植技术。【结果】环塔里木盆地林果防护林结构类型规划设计分为紧密结构的林带、透风结构的林带和稀疏结构的林带3种;配置模式设计分为主、副林带以生态作用为主的配置模式,主、副林带生态经济兼用的配置模式,绿洲边缘风沙危害严重区主、副林带配置模式3种。【建议】林果防护林树种应具备的条件为:乡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较果树更快,寿命比果树长;与被防护的果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枝叶繁茂,根蘖少;灌木则应选用再生性强、枝叶茂盛的树种。  相似文献   

5.
林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果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影响,为了保证林果的产量和果子的质量,就必须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本研究就林果病虫害防控出现的问题和绿色防控技术在林果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介绍,以期为林果病虫害防治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作为重要的林果产地,每年由于虫害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生态效益损失十分巨大。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为大面积虫害监测和预报与产量损失评估提供了可能。本文结合遥感图像处理技术,以地面调查和遥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植被指数NDVI和TM影像,提取并得到了蚜虫的空间分布格局,包括其发生面积和地区分布。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蚜虫危害面积为2.36×104hm2,发生数量多,分布面积广。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是辽宁省林果业生产的主要区域。随着果品市场对绿色、有机果品的需求加大,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已经成为林果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林果病虫害发生后,以往传统采取的措施是喷洒大量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该种做法不符合绿色水果生产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对林果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林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林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三大种植产业之一,它是林业和果业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下的高度融合、统一后的体现,随着林果业不断的发展,林果病虫害防治方面也逐步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便成为了现阶段林果病虫害防治的首要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对林果病虫害特点及问题的分析,来探究阐述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以求更好的做好林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分析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林果病虫害问题已经日益严重,形势相当严峻,病虫害问题一日不解决对林果产量以及质量就会带来更大影响,本文分析林果病虫害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探讨有效对策与技术进行防治,提升林果产量。  相似文献   

10.
经济果林的发展对农民收入增加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但是就目前而言,林果病虫害问题还非常的严重,其形势非常严峻,若是无法解决病虫害问题,林果的产量和质量便没有保证。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林果病虫害现状,并找到了一些有效策略,希望能够做好林果病虫害防治,切实提高林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是苹果免套袋栽培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也是苹果收益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且应用的面积也很少。为了提升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效果,以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5%香芹酚和0.5%几丁聚糖三种药剂为试材进行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试验。通过免套袋苹果喷施七次病虫害绿色防控药剂及常规化学防治药剂,对比了病虫害不同防控方法对叶片生长、苹果果面色度、单果重、果实品质、病虫害危害率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研究了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和处理2均对病虫害危害率的影响显著,病叶率分别降低26.09%和31.03%,虫叶率分别降低76.74%和51.61%;均不影响苹果果面色度,也均对苹果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影响。处理1对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极显著,分别高出61.430 g和1.875%,但对叶片生长的影响不显著;相反,处理2对叶片生长的影响显著,百叶厚、百叶鲜重、百叶干重分别高出10.88 mm、16.44 g和6.80 g,但对苹果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对红富士苹果实现农药无残留。本试验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五次、减少使用量40.34%。20%华碘抗胁迫生态膜、5%香芹酚和0.5%几丁聚糖三种药剂“三合一”作为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是实现绿色果品生产的有效途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可以使苹果免套袋栽培进一步达到生态环保、产品绿色安全的效果。之后会进一步试验研究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同时加大示范面积,争取大面积在免套袋苹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套袋梨病虫害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套袋技术是目前生产高档梨果的重要措施之一,梨果套袋后避免了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减轻了病虫危害,提高了果面光洁度和果实的商品价值。但果袋所提供的微域环境加重了梨果黑点病、褐斑病、中国梨木虱、黄粉蚜等病虫害的发生。文章综述了套袋梨主要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以期为梨果的无公害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家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研究是利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的软件制作工具,制作出一套果树病虫害测报与防治技术的专家系统软件。本专家系统由三套软件组成,即林果病虫害防治技术专家咨询系统、昆虫图像处理及计算机视觉系统、果树害虫辅助鉴定多媒体专家系统。本套系统软件具有果树害虫的自动识别,害虫的辅助鉴定等害虫鉴定功能,同时其具有浏览、查询、知识学习、病虫害的预防、防治策略、资料输入、资料输出等果树病虫害测报与防治功能。专家系统具有知识水平高、信息量大、实用性强、系统、可靠、迅速、简便等诸多优点,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林果病虫害的测报与防治水平,带来较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 Sims)是重要的热带水果,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有“果汁之王”美誉。百香果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种植史,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愈发严重,导致百香果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阻碍了我国百香果产业的发展。本论文通过对百香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百香果生产上的病虫害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巴旦杏是新疆地区著名干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巴旦杏病虫害问题日益凸现,通过对新疆巴旦杏主产区的调查,掌握了巴旦杏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发病规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果树病虫害生物防治的基本方法及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并就几种果树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特征提出了具体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百香果由于其特有的果实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年来,随着百香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主栽品种抗性不强等因素,容易造成百香果受病虫害侵袭,因此本文总结提出了百香果常见病虫害的正确识别、科学合理用药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苹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水果的重要措施之一,但育果袋内的特殊环境引发了苹果黑点病、苦痘病、锈果病、康氏粉蚧、玉米象等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对目前病虫害的研究现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系统综述,指出了在管理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测预报计算机系统,并依据病虫害的生理生化特点制定动态的绿色综合防治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柑橘作为水果产业的主要出口性质果品之一,一定程度上满足的消费者对水果的需 求。农民生产柑橘,在增加自身收入的同时,也丰富了我国的果品市场。但是,在柑橘实际的生产种 植中,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病虫灾害问题,降低了柑橘的产量。因此,为了有效的提升柑橘的产量,减 少生产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柑橘果品的质量,需采取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柑橘病虫害,整 体提高柑橘产业的效益。本文从柑橘主要病虫害和绿色防控技术概述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利用绿色 防控技术应对柑橘病虫害的优势,阐述了有效解决柑橘病虫害的实际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