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正>2013年,北京市将推进旅游功能区和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大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旅游发展委表示,北京市将适应旅游需求新变化,整合"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将建设19个集产业集聚、资源整合、辐射带动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功能区。近5年来,北京市旅游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年旅游总收入达  相似文献   

2.
作为生态友好型产业的乡村旅游业,融合了环境保护、旅游休闲、生态农业等诸多要素,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特色产业。通过对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七个区县的乡村旅游进行调研,分析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尤其是民俗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培育品牌、完善用地政策、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馨月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27-129,206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被赋予了更多新功能,乡村休闲旅游成为新的农业发展形态和农村经济增长点,并逐步细分出乡村亲子休闲旅游这一新业态.通过研究北京市现有乡村亲子休闲旅游项目,分析了北京市乡村亲子休闲旅游发展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范子文 《北京农业》2013,(11):12-19
休闲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模式是指以市民休闲旅游需求为导向.以建设魅力休闲乡村为目标.以三产联动、多业融合为理念.构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联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近几年来,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蔡家洼村按照“全产业链”模式发展休闲农业.走出了一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成为了“北京最美的乡村”。跨入了全国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正在建设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  相似文献   

5.
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的规范指引。本研究在分析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和数据分析,构建了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框架,指出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截至2020年,在国家、行业、地方层面分别制定实施了18项、10项、120项标准,其中安徽省出台标准数量最多(17个),其次是北京市(12个)和四川省(1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依托于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建立的标准体系现涵盖了9种业态、11个功能和8个关键点,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3个层面。当前应着力解决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如缺乏总体规划、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短缺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标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对促进中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范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旅游城市用地是休闲旅游发展的载体,研究旅游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互动关系对优化土地利用格局、提升休闲旅游发展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典型旅游城市湖南省张家界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分析张家界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休闲旅游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20年来张家界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林地、草地和耕地依然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来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从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看,以耕地和草地转化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林地为主。研究表明,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与休闲旅游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同时休闲旅游发展又制约着耕地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的总量;张家界土地利用变化对休闲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而休闲旅游发展对土地利用变化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张家界在未来休闲旅游发展中要重点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休闲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用地需求,为实现旅游产业要素的合理布局和打造生态型休闲旅游城市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为建设"绿色国际休闲之都"提供有力支撑,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一是休闲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问题,二是发展思路和发展理念问题,三是重点区域规划开发问题,四是重大高端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问题,五是乡村旅游的转型提升问题,六是休闲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融合发展问题,七是休闲旅游环境提升问题,八是深入挖掘休闲旅游文化问题,九是做好休闲旅游营销问题,十是提高休闲旅游管理水平问题。  相似文献   

8.
关俊铎  马建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396-11398,11419
分析了墩头镇旅游规划的资源概况与资源优势,将主题文化定位为"田园风光、水乡风情"。通过水系及道路将分散的景点连成整体,结合各社区资源开展不同旅游主题,综合发展历史、民俗文化,将墩头镇旅游分为综合活动区、生态农业体验区、湿地游览区、特色水产区、民俗娱乐区、历史文化区、烈士凭吊区、田园休闲区八大功能区,旨在将墩头镇建设成田园风光自然、水乡风情浓郁、食品绿色安全、民俗文化鲜明的生态旅游城镇。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休闲果园为例,采用与城市中心的距离、交通的通达性.休闲果园与其他景点的关系3个指标,对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市的休闲果园位于适宜休闲度假的距离范围内,距离市中心20~40 km和60~80 km为其主要分布圈;北京市内的交通不便影响了休闲果园无车族的出游率;在距离城市中心0~20 km和40~60 km两个罔层范围内,旅游景点对休闲果园的带动作用明显.根据评估结果指出,北京市城区、怀柔、密云、昌平、延庆、门头沟等6个区县为"旅游景点优势型"的发展模式,顺义、大兴,平谷、通州、房山为"自身发展型"模式,并提出了休闲果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从旅游市场发展等方面探讨城郊森林公园进行休闲旅游规划的必然性,提出城郊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构建的4个要素,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资源与市场情况,指出牛首山森林公园休闲旅游规划应秉持适宜的规划理念,确立具体的规划目标,构建完整的休闲旅游产品与服务以及完善旅游支持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十渡镇是北京市著名的旅游专业镇,该镇历史上旅游业是以著名的山水风光闻名于世,目前已发展为山水旅游和休闲娱乐为特色,具有一定规模,且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可忽视,必须创新休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产业体系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应该是创新山水旅游、生态农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柏阳  高琛 《安徽农学通报》2013,(20):112-113,117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跟风、墨守成规模式大量涌现,创新旅游产业已迫在眉睫。通州作为北京市一个重要的地区,具有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该文阐述分析了通州区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的可行性,并针对通州区所具备的发展现代休闲旅游产业的条件,提出相应对策,为该区现代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谷区是北京市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特别是高速路等骨干基础设施修建得晚(北京市最后一个通高速的区县),受到大都市经济高速发展的辐射或带动较弱,经济相对落后。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使平谷区保留了田园自然风光,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躲开了城市发展初期盲目建设、庸俗化的阶段,形成了发展休闲产业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北京市新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平谷区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缩小与发达区县的差距,使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使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这是摆在全区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平谷区要通过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休闲产业列入全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大型休闲旅游项目为带动、促进休闲产业跨越式发展,突出宣传主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休闲与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等措施推进休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对创新旅游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以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此,本文从山西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优势;山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山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三个角度进行探究,旨在重新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  相似文献   

15.
王蕾  庞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570-10571,10574
以具有典型意义的河北省曲阳县羊平村为例,分析了曲阳县乡村民间文化旅游概况,阐述了其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旅游业已经获得一定发展的优势,也总结了其道路绿化不足、环境污染严重、高层次人才缺乏、小型商品开发不足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该以商旅互动、立足文化、动态参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等原则指导乡村民间文化旅游的开发设计,并总结了相关发展战略。针对羊平村,从环境建设、石岗雕刻公园休闲区设计、黄石广场功能区设计、乡村旅游商品设计方面展开了重点建设项目探讨,以期能对我国民间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勋  聂紫瑾  李琳  赵菲 《现代农业科技》2024,(4):199-202+209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对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本文针对当前有关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融合研究较少的问题,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分别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5个角度,对北京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融合分析,共总结出传统产业升级、主题园区开发、生活方式引领、美食风味诱惑、重大活动助推、乡土能人带动、返乡人员创业、外来人才融入、在地文化挖掘、外来文化引入、美丽乡村提升、农田景观营造、农林复合经营、集体组织主导和外来组织助力等15种发展模式,提出了模式概念和主要特征,并辅以案例介绍,以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英 《新农村》2007,(6):2-3
休闲渔业是当今国内外休闲产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舟山市如何将丰富的海洋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地结合,推动和发展休闲渔业,促进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是当下舟山有关部门正在共同研究的一项新课题。笔者对此试作一探析。1·舟山市发展休闲渔业的必要性休闲渔业是利用渔业资源,结合  相似文献   

18.
黄卫国 《新农村》2014,(3):13-15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东方休闲之都和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及区委区政府建设"美丽幸福的首善之区"的总体目标,以创建全国旅游休闲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旅游休闲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已经逐渐成为该区支柱产业。1.成效及做法(1)旅游发展合力初步形成一是建立旅游工作推进例会机制。每月由区旅委办(区风景旅  相似文献   

19.
朱永文 《甘肃农业》2012,(1):46-48,51
乡村休闲旅游既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旅游休闲的需要,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是乡村旅游新的转折点和增长点。为此,以浙江省建德市为例,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提出与养生文化相结合、与严州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突出"乡村野趣"和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建设等建德市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耦合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三大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确定权重,运用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协调耦合度的影响因素,对福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15年福建省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水平总体较低,新农村建设发展明显滞后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表现出高耦合低协调情况;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明显,由东南向西北梯度递减;经济、社会、资源和区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