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临沂市茶树抗寒育种工作的技术措施,包括选育抗寒茶树品种、建立繁殖材料圃、建立原始材料圃、建立比较试验园、建立母树园、建立采种园、开展杂交育种、开展人工引变育种和搞好尖端研究等方面内容,以为茶树抗寒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茶树越冬期冻害预防措施 1.引进和选育茶树抗寒品种。调查发现槠叶齐、白毫早、迎霜等品种抗寒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3.
在简述"三避"技术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茶园冻害的类型及原因,结合实际,重点探讨茶树越冬防冻措施,如选育抗寒性强的品种、规划建设抗寒茶园、加强茶园管理等,为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从抗寒种质资源、生理机制、分子机制以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对月季的抗寒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月季抗寒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抗寒品种的选育与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茶属主要物种抗寒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迟  谢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2-714
近几年,山茶属植物因其经济价值和潜在的能源价值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乎其引种选育和资源利用开发的抗寒性研究也同样引起了关注。目前关于山茶属植物的抗寒性研究较多较为全面的是经济作物茶树,抗寒指标中生理指标应用较多,一般采用多个指标综合分析筛选抗寒品种,抗寒性的测定方法也趋于多样性,抗寒育种已深入到分子领域。但关于山茶属植物抗寒性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集中研究了有经济效益、观赏价值的物种,忽略了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引种茶树品种的抗寒适应性,以福鼎大白茶树为对照,对引种的乌牛早、农抗早、元宵绿3种茶树叶片进行人工低温胁迫处理,测定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和SOD活性,分析低温胁迫下茶树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个茶树品种的抗寒能力依次为农抗早>乌牛早>福鼎大白>元宵绿。  相似文献   

7.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98个茶树品种(品系)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并对茶树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茶树光合速率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茶树叶绿体的大小,基粒片层结构,排列等品种间有明显差异;多数茶树叶绿体的基粒片层数为40~60,茶树叶绿体基粒片层数与茶叶光合速率呈显著相关.茶树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可为选育高产优质的茶树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宜宾市作为四川省的茶叶主产地之一,茶树种质资源丰富。本文阐述了宜宾市茶树种质资源的现状,对茶树品种的选育工作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茶树育种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茶树良种繁育的展望,以期为茶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选育出适宜沂蒙山区生长的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为茶农选择种植抗寒茶树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引进的8个4年生无性系茶树品种(龙井43、浙农113、迎霜、安徽3号、乌牛早、舒茶早、劲峰、福鼎大白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结合叶片解剖结构进行抗寒性试验分析,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结果]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均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乌牛早、安徽3号次之,抗寒性指数均高于福鼎大白茶;劲峰、迎霜2个品种的抗寒性相对稍弱.[结论]浙农113、舒茶早、龙井43、乌牛早、安徽3号适宜在沂蒙山区引种栽培.  相似文献   

11.
陈钰  郭爱华  姚月俊  姚延梼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50-1350,1464
[目的]为选育和鉴定杏的抗寒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个抗寒性不同的杏品种休眠期叶芽的SOD、POD酶活性变化,研究酶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抗寒性强的串枝红SOD酶活性1月份比12月份增加了1.89倍,抗寒性较强的兰州杏和鸡蛋杏分别增加了1.73和1.61倍,抗寒性较弱的意大利2号的增加量最少。各品种1月份的POD酶活性普遍增长,但上升幅度各不相同,增长最明显的是串枝红和兰州杏,分别由12月份的958、3 U/[g.(FW)]增加到1月份的1911、46 U/[g.(FW)],2月份又有所下降。[结论]不同杏品种之间存在抗寒性差别,串枝红和兰州杏的SOD、POD酶活性保持较好,抗寒性较强,可利用品种的抗寒资源进行育种。  相似文献   

12.
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同工酶与油菜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甘蓝型油菜不同抗寒性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品种,其酶酯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较强,且同工酶在冰冻处理条件下表现较为稳定。认为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可以作为油菜品种抗寒性的一项主化指标,用于抗寒油菜品种的筛选。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我国橡胶树育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速生、高产、材优、多抗、高抗的橡胶树育种目标。提出重视橡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对种质资源进行改良;采用先进的育种手段,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程;选育抗寒砧木品种,提高橡胶树抗寒高产育种水平;加强育种单位之间的协作,提高育种效率;开展异地多点育种,扩大品种适应性等橡胶树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引进国内外种质资源,进行群体改良,筛选抗痛、抗寒、抗逆自交系,对优势组合的产量和农艺性状在定向加压的条件下鉴定,选育出了适宜春播早熟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晋单85号。  相似文献   

15.
东乡野生稻后代近等基因系苗期耐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34个近等基因系的苗期耐冷性作了研究和评价,鉴定出4个品系具有耐冻性,可作为水稻抗冷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并认为这种抗冷力来自于东乡野生稻。对近等基因系强耐冷性品系的耐冷强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黄沙鳖良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沙鳖良种选育技术,为建立黄沙鳖良种场奠定基础。【方法】2004年,从广西横县、灵山、桂平及南宁明阳农场等黄沙鳖养殖产区挑选黄沙鳖表型特征明显、体重1.0kg以上的亲鳖200只,雌雄比3∶1,不同地方的雌雄鳖分别配对(A♀×B♂或B♀×A♂),人工繁殖,根据表型特征、遗传性状和生长性状等进行选育,挑选色斑清晰对称、体型圆、体色黄、裙边宽、生长快的个体进行养殖。【结果】经稚鳖、幼鳖、成鳖、后备亲鳖等生长阶段的筛选,其选留率和成活率分别为35.3%、69.6%、80.7%、91.3%和82.1%、81.6%、95.7%、97.2%,最终选育获得黄沙鳖纯系亲鳖450只,且经繁殖验证,选育亲鳖繁殖的鳖苗具有明显亲体遗传性状,合格率达90.2%。【结论】采取群体选育的方法,从不同群体挑选亲鳖进行繁殖,通过对其后代各生长阶段不断地筛选,可选育出种质优良的黄沙鳖纯系群体。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饲养基质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庆峰  吴振廷  金涛  王学林  吴尚澧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7):1225-1226,1317
测定了堆肥、蘑菇料、菜园土和野生栖息土的有机质含量、比重及pH值;选用有代表性的人工配制饲养基质,观察其对地鳖虫完成1代所产生的影响;并且观察比较了地鳖虫对不同饲养基质的趋性。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堆肥>蘑菇料>野生栖息土>菜园土,比重:菜园土>蘑菇料>野生栖息土>堆肥,pH值:野生栖息土>堆肥>菜园土>蘑菇料;堆肥处理在存活率、单体重和产卵数等方面比其他2种人工饲养基质高;地鳖虫对蘑菇料的趋性大于其他3种饲养基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沙鳖良种选育技术,为建立黄沙鳖良种场奠定基础。【方法】2004年,从广西横县、灵山、桂平及南宁明阳农场等黄沙鳖养殖产区挑选黄沙鳖表型特征明显、体重1.0 kg以上的亲鳖200只,雌雄比3∶1,不同地方的雌雄鳖分别配对(A♀×B♂或B♀×A♂),人工繁殖,根据表型特征、遗传性状和生长性状等进行选育,挑选色斑清晰对称、体型圆、体色黄、裙边宽、生长快的个体进行养殖。【结果】经稚鳖、幼鳖、成鳖、后备亲鳖等生长阶段的筛选,其选留率和成活率分别为35.3%、69.6%、80.7%、91.3%和82.1%、81.6%、95.7%、97.2%,最终选育获得黄沙鳖纯系亲鳖450只,且经繁殖验证,选育亲鳖繁殖的鳖苗具有明显亲体遗传性状,合格率达90.2%。【结论】采取群体选育的方法,从不同群体挑选亲鳖进行繁殖,通过对其后代各生长阶段不断地筛选,可选育出种质优良的黄沙鳖纯系群体。  相似文献   

19.
青蛤的养殖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属于海洋高蛋白贝类,其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颇高,青蛤除其食用价值之外,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海洋药物.在此对青蛤养殖和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抗寒性较强的橡胶品种,为橡胶的生产及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93-114作为对照,通过室内鉴定法,用人工气候箱模拟辐射寒害,对国家橡胶种质资源圃的31个品种(系)橡胶芽条进行了抗寒性的室内鉴定。[结果]31个品种(系)中,抗寒性强的品种(系)有3个,占9.68%;抗寒性较强的品种有13个,占41.94%;抗寒性中等的品种有4个,占12.90%;抗寒性较弱的品种有6个,占19.35%;抗寒性弱的品种有5个,占16.13%。[结论]热研7-18-55、93-114、热研2-14-39芽条抗寒性最强,徐育3I、AN873、针选1(4)、五星I3、热研4、保亭3412、红山67-15、湛试496-1、闽林71-22、云研77-2、文昌7-35-11、南牛田1-1、热研88-13芽条抗寒性较强,BPM24、IAN2887、RRIC52、热研7-20-59、针选5芽条抗寒性最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