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贵州典型土壤-茶树系统中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CP-MS法同步研究了黔北(湄潭县核桃坝、凤冈县田坝),黔东南/黔南(雷山县雷公山、都匀市螺蛳壳)区域典型的土壤-茶树系统中的16种稀土元素含量特征。结果表明,稀土元素(Rare Earths Elements,REEs)在各土壤-茶树系统均有分布,在黔北地区样品中相对较高、黔南都匀地区最低。在不同的土壤-茶树系统中,REEs总量自下而上均呈递减的趋势,土壤REEs总量明显高于茶树,茶树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土壤、茶树样品中16种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均以轻稀土元素Ce、La、Nd为主,重稀土元素Y也有较高含量。茶树中Ce、Eu、Sc、Gd元素的含量多高于土壤,而La、Nd、Pr等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土壤。球粒陨石标准化结果表明茶树叶片中Eu元素存在正异常。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分析贵州茶叶质量安全风险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对农田土壤按照"梅花形"取样,测定农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系统分析土壤稀土全量特征和分馏特征。污灌区农田轻稀土元素总量189.48 mg/kg是河套地区轻稀土背景值总量的1.40倍、重稀土元素总量的12.36倍,∑LREE/∑HREE为11.16~14.47,平均比值为12.36。分馏比值(La/Yb)_N>(La/Sm)_N>(Gd/Yb)_N,δCe的平均值为1.02,0.89<δCe<1.24,局部地方有显著正异常;δEu的平均值为0.69<0.95,为负异常。研究区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遵循奥多~哈金斯法则,轻、重稀土分馏非常明显,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度很高,Eu元素相对亏损,Ce元素在局部地方有明显正异常。表现为非常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型。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预示着外源轻稀土元素对污灌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烟台苹果样品(产自栖霞),以干法灰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别测定果肉和果皮中的La、Ce、Pr、Nd、Sm、Eu等稀土元素含量。同时比较了同一苹果中果肉与果皮稀土含量。论文还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果园土壤样品中稀土元素。测定结果表明:烟台苹果中均含有La、Ce、Pr、Nu、Sm、Eu等稀土元素,果皮中大于果肉中含量,且含量基本在ppb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赣南地区(我国稀土元素高背景区)烟、茶、柿、枣典型产地植物样品(叶、果)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稀土含量具有烟叶>枣叶>柿叶>茶叶>枣果>柿果的特点,这除了与产地土壤稀土丰度有一定关系外,主要受各种作物对稀土的吸收富集强度控制;同时,植物对稀土的吸收过程引起了稀土的分馏作用,在烟、枣、柿的叶片中轻、中稀土得到分馏富集,而茶叶呈现弱的重稀土分馏富集;稀土元素Ho表现出相对强的植物生理活动性。  相似文献   

5.
对8个乌龙茶品类(永春佛手、白芽奇兰、铁观音、漳平水仙、武夷水仙、闽北水仙、武夷肉桂和武夷名丛)共82个茶叶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茶叶中的稀土元素氧化物总量(∑REOs)为0.62-10.11 mg·kg~(-1),各品类∑REOs几何平均值大小为:铁观音闽北水仙永春佛手武夷水仙武夷名丛武夷肉桂白芽奇兰漳平水仙.供试茶叶轻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LREOs)明显高于重稀土元素氧化物的含量(∑HREOs);镧(La)、铈(Ce)、钕(Nd)和钇(Y)等4种元素的含量(Ce含量最高)高于其他稀土元素,此4种元素含量之和达到∑REOs的80%以上.茶叶的∑LREOs和∑HREOs分别与∑REOs呈极显著相关,铁观音、白芽奇兰和闽北水仙等3个品类茶叶的∑LREOs与∑HREOs呈极显著相关,漳平水仙与永春佛手呈显著相关,其他品类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肥料形态对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ICP-MS分析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肥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研究施用不同形态肥料对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硫酸铵中La、Ce、Pr、Nd含量均高于尿素,La、Pr和Nd含量分别是尿素的6.7、9.9和12.8倍。硫酸铵中纯氮含量不到尿素的50%,使用氮肥时铵态氮肥施用量高于尿素。在同时施肥情况下,硫酸铵施入土壤后的稀土元素La、Pr和Nd分别是尿素施入土壤后的13.4、19.8和25.6倍。[结论]铵态氮肥(硫酸铵)的稀土元素含量是尿素的数倍,有利于补充土壤中的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7.
赣南典型脐橙园土壤-脐橙系统中轻稀土元素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赣南脐橙园土壤中轻稀土总量大于重稀土,适量的轻稀土元素不仅促进脐橙生长,而且有利于人体健康。探究赣南脐橙园土壤中轻稀土含量与脐橙叶片和果实轻稀土含量相关性,揭示轻稀土元素对脐橙品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信丰县不同土壤稀土背景种植的2片纽荷尔脐橙园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不同生长时期脐橙叶片和果实中镧(La)、铈(Ce)、镨(Pr)、钕(Nd)4种轻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土壤、脐橙果实和叶片之间轻稀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轻稀土元素含量的由高到低为Ce、La、Nd、Pr,4种轻稀土元素含量差异极显著。脐橙叶片和果实对轻稀土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和分异性。不同生长时期,轻稀土元素La在叶片和果实中的积累量最大,叶片轻稀土含量变化的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果实则表现为持续降低。轻稀土元素在从土壤→叶片→果实的迁移过程中,随着迁移距离的增大,含量迅速降低。此外,脐橙轻稀土积累量与土壤轻稀土含量呈正相关。脐橙果实与叶片轻稀土含量的相关性最大,其中与La的相关性最大,Ce次之,表明脐橙体对轻稀土元素的积累量受元素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在微波条件下采用二次沉淀法对脐橙果园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样品中稀土元素含量在158.08~369.00mg/kg,其中铈(Ce)的平均含量为144.58mg/kg,占总稀土含量的53.9%。  相似文献   

9.
巴中市代表性农作物与土壤Se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对四川省巴中市各区县代表性作物及产地根系土壤Se元素含量和作物对Se的富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巴中地区平均硒含量为0.165μg/g,高于四川地区土壤平均值。巴中市各县区中土壤平均含硒量最高的是通江县(0.018 9μg/g),最低的是南江县(0.007 2μg/g)。不同土壤类型硒含量大小顺序为黄棕壤黄壤紫色土。不同耕作程度土壤硒含量大小顺序为水耕旱作水旱。经检测,巴中富硒作物有木耳、茶叶、水稻。茶叶对硒的富集系数最大,为24.48%,其次是水稻,为14.31%,番茄富集系数最小,为0.24%。巴中市代表性作物中木耳、茶叶、水稻属于富硒作物,茶叶、水稻对硒富集能力最强,可在巴中富硒地区广泛种植以获得富硒农产品。  相似文献   

10.
实验建立了利用微波消解法HF+HNO3+HCl消解样品,采用2次沉淀的方法除去大部分基体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稀土元素La、Ce、Nd、Sm、Dy、Er、Yb、Y的测定方法,并采用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实验结果与土壤标准物质(GBW-07404)的分析结果相符,并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赣南脐橙果园土壤背景样品的稀土含量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武夷岩茶主产区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采集武夷岩茶主产区(名岩区和丹岩区)土壤和茶叶样品,检测Co、 Mo、 Se、 Zn、 Cu、 Cr、 Pb、 Cd、 As和Hg十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土壤对茶叶微量元素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名岩区土壤累积的微量元素(除As外)含量不如丹岩区丰富。茶叶对不同元素富集系数值差异明显,对Cu和Hg的富集能力最强,对Zn、 Se和Cd的富集能力较强,而对非必需元素As、 Pb和Cr的富集能力最弱。两茶区茶叶中Hg和Co含量差异最大,土壤元素含量对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很大。名岩区的土壤和茶叶样本中微量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丹岩区的部分土壤样本中Cu、 Cr含量超出茶叶产地标准限值,但茶叶样本均在安全范围内,且Co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紫色土的特性及改良措施—以武夷山紫色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土是武夷山低丘土壤中的重要土壤类型,发育深受母岩的影响。通过典型采样和室内理化分析,收集野外实地考察的资料和室内实验分析的数据,对武夷山紫色土成土过程以及10项理化指标(pH、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进行分析,得出母岩是紫色土发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目前紫色土存在的如地表破碎化、土壤薄层化等问题,提出了若干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闽东茶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检测了闽东地区不同茶区茶叶稀土含量,并对不同茶区和不同类型茶叶残留稀土含量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闽东地区茶叶稀土残留量均未超过国家限定指标(≤2.0 mg.kg-1),福安市和寿宁县茶区四季茶叶稀土含量平均值高于福鼎市、宁德市蕉城区以及柘荣县茶区;不同类型茶叶中,乌龙茶稀土残留量最高,而白茶残留量最低。  相似文献   

14.
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武夷山茶区特色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鉴定评价,测定了28份武夷名丛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矿质元素含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8份武夷名丛中18种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变异性,矿质元素平均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K>P>S>Mg>Ca>Mn>Al>Fe>Na>Zn>Cu>Ba>B>Ti>Ni>Cr>Co>Se,变异系数在12.65%(P)~47.86%(Fe)之间,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66(Ti)~2.47(Ca)之间;Ca、K、P、S、Al、B、Na、Cr、Cu、Mn、Se、Zn 12种元素含量呈正态分布,Mg、Ba、Co、Fe、Ni、Ti 6种元素含量呈偏态分布;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元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性;基于矿质元素的聚类分析将28份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聚为3个类群;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8种矿质元素综合为6个主成分,能够反映 18种矿质元素78.30%的信息,Al、Fe、Cu、P、Mg、Co是武夷名丛种质资源的特征元素,主成分综合得分排名前五位的武夷名丛为石乳、小红袍、大红袍、醉贵姬和向天梅,可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研究结果可为武夷名丛茶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乌龙茶新品种选育与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西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西省内根据主要土壤类型布设典型剖面15个,分层采集土壤样品,测试分析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经统计分析,获得了山西省土壤中15个稀土元素背景值。与中国土壤和世界土壤稀土元素背景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且均在世界土壤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武夷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乌龙茶主产区武夷茶园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养分管理和提升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2008年福建省土壤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于2015年在武夷3大茶区,(桐木区、岩茶区和洲茶区)随机选取68个茶园,包括桐木区12个、岩茶区32个和洲茶区24个,分别采取茶园0—20 cm的土壤和一芽三叶的茶青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定量测定茶青中的茶氨酸、咖啡碱、芦丁、ECG、EGCG和总儿茶素等6种次级代谢物含量做品质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对比2008年和2015年的土壤养分指标,发现近年来,武夷茶区土壤酸化严重,部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显著。三大茶区中,岩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变化最为明显,其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下降了0.65、45.29%和49.39%;土壤有效磷含量却大幅度上升,从5.21 mg?kg -1上升到平均值为245.70 mg?kg -1,上升幅度超过40倍。说明该区域茶园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茶叶品质成分,并且不同土壤养分指标对不同品质成分的影响有所不同。通过边际效应分析,发现各次级代谢物的最高含量都有其对应的土壤养分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合了武夷茶区高品质茶园适宜的土壤养分范围:pH 4.5—5.0;有机质20—40g·kg -1;碱解氮60—100 mg·kg -1;有效磷10—100 mg·kg -1;速效钾100—150 mg·kg -1。 【结论】综合本研究结果,建议武夷岩茶区和洲茶区在养分管理方面,总体采取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适量补氮和钾,严格控制磷肥施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7个代表性剖面,采样进行室内理化分析,对武夷山土壤成土过程以及10项理化指标(pH值、有机质含量、机械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了初步武夷山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武夷山土壤成土条件和理化性质不同垂直地带差异明显,各剖面酸性均较强;有机质的累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土壤中的粘粒含量较高,随海寝上升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以鲁棉6号及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为试验材料,进行棉花自然吸收稀土的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棉花生长发育的早中期,叶中的稀土含量和吸收量均高于茎和根。在成熟期根中的稀土含量和吸收量均达最高值。叶和茎的稀土含量在不同的生育期中变化较平缓,而根的稀上含量变幅较大,呈前高中低后又高的变化趋势。稀土在棉花发育的花龄期有较强的活力,提示我们施用稀土应在生长的早期。土壤的稀土含量状况和其他农化性状也影响着棉花对稀土的吸收。与棉花叶片稀土含量的临界值相比较,4种土壤均需要施用稀土元素肥料。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海拔高度下庐山茶园土壤性质及茶叶生化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不同海拔区间庐山茶园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及茶叶生化指标的差异,分别以位于海拔300 m、700m、1 100 m的北坡和1 100 m的南坡4个茶园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各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茶样的叶绿素含量、酶活性、茶多酚及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为300 m、700 m、1 100 m的庐山茶园土壤pH依次降低,但均能满足茶树正常生长的pH要求。庐山茶园土壤的有机质和CEC含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整体偏低,应考虑合理施肥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茶叶重金属Cu、Pb和Cd含量均符合有机茶标准(NY5196-2002),不存在超标现象。茶叶的叶绿素含量、酶活性、茶多酚和Se含量等指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与土壤养分指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说明海拔是决定茶叶生理和品质指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