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探讨穗直立程度不同的水稻品种茎秆不同部位伤流强度的差异,在田间条件下选用穗直立程度不同的3个水稻品种沈农265、豫粳6号和水晶3号,系统研究了基部节间、中间茎节和穗颈节间伤流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同一穗型水稻品种不同部位的伤流强度随生育期的变化有很大差异,以基部节间伤流强度最大,其次为中间茎节,穗茎节伤流强度最小;(2)不同穗型的水稻品种基部节间、中间茎节、穗颈节的伤流强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总体趋势是下降的;(3)弯曲穗型的水稻品种不同部位伤流强度一般要比直立穗型的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密度下水稻自动调节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通过烯播、稀植提高有效分蘖率、有效穗数中明显提高二次分蘖数,同时稀植增加了二次枝梗数,从而增加了每穗粒数,进而增加水稻产量,稀植的水稻由于自动调节,缩短茎基部节间长度,拉长茎上部的节间长度,增加折损重,提高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20年来水稻育种理论与实践研究,认为水稻新品种选育过程中抓住生育前期早生快发、生育后期干物积累速度快且大、谷草比高于1.5:1、单茎重、茎基粗、单位工度茎秆重、穗部二次枝梗着粒率高、穗粒结构协调、抗当地主要病害、活秆成熟和耐寒性强等主要参数,即要在早期选育出具有高产性状的直立穗型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水稻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因此,这一时期外界环境条件对水稻根、茎、穗生长发育的影响相当大。  相似文献   

5.
《新农业》2015,(10)
<正>水稻是丹东市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穗颈瘟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由稻梨孢感染引起。水稻在穗期染病后,穗茎节坏死,输送到稻穗的养分通道被阻断,从而形成白穗或瘪粒的稻穗。丹东沿江临海,每年8月份降雨多,湿度大,温度适中,是水稻穗茎瘟发病季节。每年穗茎瘟的流行都造成水稻不同程度减产和品质下降。防治穗颈瘟主要依靠药剂防治,目前生产中常用的稻瘟灵、三环唑等已使用多年,长期连续使用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6.
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试验研究了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对水稻有效穗、叶面积指数和株高都有较大的影响,影响的严重程度与水分胁迫水平一致,水分胁迫处理有效穗平均比对照低26.7%。由于拔节孕穗期水分胁迫抑制了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了水稻分蘖穗的形成,最终导致单位面积有效穗不足、穗粒数少、千粒重低而严重影响水稻经济产量水分胁迫。处理平均产量比对照低63.8%,水份胁迫处理平均生物产量比对照低25.9%,水分胁迫处理平均茎、叶重比对照高8.3%。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产的核心技术就是要提高水稻的分蘖、分蘖成穗率、结实率和干粒重,而要实现四个提高要解决的就是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密度和施肥问题,其中密度决定植株的光照和通风。在生产上,营养生长期主攻分蘖,使单位面积有足够的茎数;生殖生长期主攻大穗,保证每穗有足够的颖花数和大的库容量;灌浆结实期主攻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8.
水稻超高产潜力鉴定重要农艺性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水稻(Oryza sativa L.)超高产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其相关性,明确水稻高产机理。[方法]选取有完整观测数据的水稻品种58个(含对照),2011年在云南永胜水稻综合试验站实施了水稻新品种高产潜力鉴定及筛选试验,考察全生育期、茎蘖数、主茎绿叶数、株高、茎高、茎基宽、剑叶高、穗高、穗颈高、伸长节间数、高峰苗、有效穗、成穗率、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指标。[结果]水稻在超高产条件下,生物产量因子的改进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将产量分为有效穗与穗重两部分选择较合理,能最大程度地防止变量间的相关影响,还能针对不同时期有所侧重地选择指标,增加可操作性;重视水稻苗期生长势及生物产量选择。[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超高产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缺镁水稻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充足的镁提高水稻主茎和分蘖的糖、淀粉含量,促进成熟期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穗部运转,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产量较缺镁处理有极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探索水稻旱种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对水稻抽穗期群体的有效穗、单茎重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量、基肥施氮比例及点播密度将形成抽穗期群体适宜的有效穗、较高的单茎重和茎鞘重/叶重比值。通过改进旱作技术,可使旱作水稻群体形成适宜的有效穗,个体充分生长,并促进抽穗前群体合成的净光合物质由叶流向茎,形成壮蘖、大穗,并控制叶的生长而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11.
镁对水稻糖,淀粉积累与运转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溶液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缺鲜水稻各生育期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显著降低;充足的镁提高水稻主茎和分蘖的糖,淀粉含量,促进成熟期碳水化合物由茎鞘向穗部运转,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产量较缺镁处理有极显著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过去对水稻用茎节进行无性繁殖尚未有过论证。作者(Lsh Kumar)以水稻品种“PR106”为材料,研究了用水稻茎节进行无性繁殖获得大量水稻植株的技术。共取50个分蘖,切取上部四个茎节(从穗向下算),每个茎节取3厘米长的一段,垂直插植于淤泥土中(土壤成泥浆状态)进行盆栽试验。发现水稻植株所有的茎节接触土壤时都具有生根能力,它们都能再生成具有发育良好根系的秧苗并能正常抽穗结实。但是不同部位的茎节再生能力不一样。在1、2、3、4(从穗往下算)  相似文献   

13.
寒地直播水稻钾素吸收与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手工移栽、起垄旱直播和免耕旱直播3种处理,研究优化施肥条件下直播水稻钾素吸收、分配规律,以期为寒地直播水稻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抽穗期之前,直播处理水稻叶片钾含量低于手工移栽处理,茎鞘钾含量高于手工移栽处理;抽穗期以后,直播处理水稻叶片和穗的钾含量均高于手工移栽处理,而茎鞘钾含量低于手工移栽处理,起垄旱直播处理水稻茎鞘的钾含量高于免耕旱直播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直播处理水稻叶片、茎鞘、穗及地上部分钾积累量总体上均低于手工移栽处理,且免耕旱直播处理低于起垄旱直播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直播处理水稻各器官中钾的分配规律与手工移栽处理相同,钾素均主要分布在茎鞘中,叶片次之,穗中最少。抽穗期之后,直播处理水稻叶片中钾分配比例高于手工移栽处理,茎鞘中钾分配比例低于手工移栽处理,抽穗期之前趋势总体相反;抽穗后15 d之后,直播处理水稻穗中钾素分配比例高于手工移栽处理。虽然起垄和免耕旱直播处理较手工移栽处理极显著降低了水稻有效穗数,但同时极显著提高了穗粒数和结实率,且千粒质量和产量均与手工移栽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水稻群体光合速率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采用汕优 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后CAP随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汕优63以6:4配比CAP较高。上3茎鞘物质干重变化呈“V”字型,在穗后23d左右达最低值,其中以顶三茎鞘物质输出最多。CAP与群体质量指标、穗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除穗后23d左右外比较密切,穗后23d茎鞘贮藏物质大量输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弱光下烯效唑对重穗型水稻植株倒伏风险的缓解效应及途径。【方法】以重穗型水稻渝香203为材料,设置裂区试验,主区为正常光照(CK)和遮阴处理(U),副区为0(U0)、40 mg/L(U40)、80 mg/L(U80)烯效唑处理,比较茎秆力学,物质积累分配及形态性状方面差异,并分析其与植株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较正常光照,遮阴处理显著降低渝香203产量,归因于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降低。施用烯效唑显著增加了有效穗(P<0.05),产量略微增加;遮阴处理显著降低了基部节间茎鞘干重、基部节间茎粗、茎壁厚及单茎鞘干重,使得茎秆折断弯矩显著降低,倒伏指数增加,尽管弯曲力矩也显著降低。相关分析表明,断面模数,茎粗、茎壁厚、单茎鞘干重及茎鞘充实度与折断弯矩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随烯效唑用量增加,基部节间长度显著缩短,株高和重心高度降低,从而降低了弯曲力矩;同时,基部节间茎粗、茎壁厚及茎鞘充实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从而提高了茎秆强度和抗倒伏性。【结论】弱光下重穗型水稻基部节间茎秆强度降低是植株倒伏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烯效唑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从而降低株高和重心高度,增加茎粗、茎壁厚及茎秆充实质量,增强了茎秆机械强度,提高了弱光下重穗型水稻抗倒伏性。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在幼穗分化早期喷施适量九二○对钝感水稻材料各茎节长度、株高和包颈情况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九二○浓度(20、40、60、80 mg·L-1)和8个喷施时期(幼穗分化Ⅰ期、幼穗分化Ⅱ期、幼穗分化Ⅲ期、幼穗分化Ⅳ期、幼穗分化Ⅴ期、幼穗分化Ⅵ期、幼穗分化Ⅶ期、幼穗分化Ⅷ 期),设置喷清水为对照(CK),测定株高、茎节长度。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九二○均能明显提高株高,但喷施浓度达到60 mg·L-1后,增加九二○浓度对株高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喷施高浓度九二○对钝感材料DR607穗茎节长度和株高提升效果仍无法满足生产需要。幼穗分化Ⅰ–Ⅴ期喷施九二○拉长下部茎节长度但缩短上部茎节和穗茎节,株高与幼穗分化Ⅵ~Ⅷ 期喷施株高无明显差异,但加重穗包颈,并且容易发生倒伏,试验假设不成立。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小市镇机插秧水稻最适宜的穴距,本文进行了机插秧水稻同行距不同穴距的人工模拟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等行距不同穴距对水稻生育进程及全生育期长短没有任何影响;随着穴距的增加,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发病株率均有随之减少趋势,不同的穴距对倒伏没有影响。株高、茎基部2个节间宽度、剑叶长度、穗长随着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增加;茎基部2个节间长度均随着移栽穴距的增加而减短;穴距对剑叶挺立情况没有影响,不同穴距田间剑叶都挺立,无披叶现象出现。穴有效穗数、穗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随着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增加,总有效穗数、理论产量、实际产量随栽插穴距的增加而减少,稻谷产值、生产成本、纯收入随着穴距减小而增加。14 cm穴距产量最高,产值最多,纯收入也最多。在生产上应提倡在机插秧行距为30 cm时宜采用14 cm穴距,同时要注意加强水稻病害防治,可使水稻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水条件对水稻生育状况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在总施氮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前期施氮比例,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有利于增产。增产原因主要是无效分蘖减少,中后期水稻群体适中,个体生育健壮,退化颖花数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高,功能期延长,最终达到稳穗、增粒、增重的目的。当水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时,通过10d左右深水探蘖,成穗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茎生叶和水稻生产相互关系。[方法]2014、2015年对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江心沙分公司水稻进行调查,分析水稻最长叶与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叶片总长度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叶长序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结果]倒2叶最长时穗下节和穗长较长、穗部性状较好;叶长序为213(45)时单穗重最高。[结论]生产上可通过相关措施促进倒2叶生长,构建合理的茎生叶叶长序来实现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水稻上使用碧护进行"一拌两喷"大区示范试验,观察碧护对水稻茎蘖数、植株性状和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碧护会使水稻分蘖期提前、茎蘖数增加、水稻植株生长势增强、有效穗数增加,促进了产量提高,增产幅度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