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自7月下旬开始,每隔10~15天在枣树上喷1次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直至采收,可明显地降低枣裂果。试验看出,不同品种中以婆枣效果最明显,1990年雨水偏多的情况下,未处理的对照裂果率为26.5%,而喷布3000ppm氯化钙处理的裂果率仅为10.3%。这种措施可降低枣果晾晒和加工过程中由于裂果烂枣而造成的损失。喷布氯化钙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药液喷布量以滴水为度。  相似文献   

2.
以种植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同心县旱地的4~6年生‘同心圆枣’树为试材,在化验分析园区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含量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平衡施肥和叶喷微肥对枣树产量、品质、生理和树体生长发育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同心圆枣’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微量元素铁和锰严重缺乏,速效钾缺乏,而平衡施肥是增加旱地土壤养分及树体营养的重要措施。2014—2015年,在年均667m~2人工补水60m3的基础上,与完全不施肥的对照相比,4种平衡施肥处理的单果质量净增加了3.35~4.35g,单株产量平均每年增加了8.23~9.15倍,其中整行施肥处理在2015年667m~2产量达247.7kg;平衡施肥+叶喷微肥处理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65.7%、34.4%。2014年,在土壤平衡施肥的基础上,叶喷微肥处理的枣树单株产量增加了59.2%。  相似文献   

3.
以南京青龙山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程为依托,通过对客土喷播试验工程基材养分进行现场跟踪测试,分析了喷播基材养分的时间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喷播时间的延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喷播后第3年分别比喷播时降低了4.05%~8.26%、1.78%~2.10%、8.46%~11.24%、1.10%~1.65%、9.35%~14.45%.喷播后各年份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在坡下、坡中、坡上相互间差异显著(P<0.05),喷播后第1年速效钾含量在坡下、坡中、坡上差异极显著(P<0.01),第2年、第3年差异显著(P<0.05).喷播后各年份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表现为坡中>坡下>坡上的分布规律,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喷复方防落素:枣树开花多,落花落果也多,座果率只有1—2%。为提高枣树座果率,可在花前、花期至花后喷布复方防落素。据我们的试验,喷复方防落素可增产24—48%,而且还有提高红枣品质的作用。因为防落素是一种多元素、多功能的作物生长调节剂,内含12种营养元素以及光呼吸抑制剂,有促进花芽分化,增加受精能力,并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加强叶片光合作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郊区土壤普查结果:一万八千亩常年旱生菜地,有机质含量为2。3—3.0%,全氮为0.12—0.18%,速效磷为14.2—33.5ppm,速效钾为79—105ppm,供氮强度10.供磷强度1.6左右,属于中上级肥力水平。但田块间的差异很大,有效磷低于20ppm的,占35%;有效钾低于8 0ppm的,占 12%;pH 5以下的,  相似文献   

6.
期刊摘引     
<正> 2,3—环氧丙酸钾对小苹果增产效应的研究简报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1984年以6年生黄太平和4年生大秋苹果为试材,进行了喷布光呼吸抑制剂2,3—环氧丙酸钾的试验。于花后15天喷布,浓度200、300ppm。以喷清水为对照。每5株—小  相似文献   

7.
<正> 枣在我省占有特殊的经济地位,尤其是金丝小枣,栽培面积广,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大,是我省的大宗出口产品。但由于大部分散经营,低产园面积占很大比重,仅沧州地区低产园面积就达15万亩,而且低产与高产相差悬殊。为加速改造低产园,我们在1986~1987年进行了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情况试验在南皮县常庄乡进行。试材为16—20年生金丝小枣,株行距为3 米×7米。枣园耕层土壤全氮0.045%,碱解氮42.7ppM,速效磷2 ppM,速效钾127.5ppM。针对缺氮贫磷的情况,增施氮磷肥。此外对试验区枣树普遍推行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 自7月下旬开始,每隔15—20天在枣树上喷一次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直至采收,可明显地减少枣裂果。供试品种以婆枣效果明显,在今年雨水多的情况下,对照裂果率为26.5%,喷3000ppm氯化钙的裂果率为10.3%。这种措施可降低在晾晒、加工过程中由于裂果烂枣造成的损失。喷氯化钙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喷药同时进行,喷药液量以滴水为度。  相似文献   

9.
三唑酮提高红星苹果座果率和果实质量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三唑酮(triadimefon),又称百理通、粉锈宁。D.K.Strydom 等(1981)曾报道,10年生红星苹果树于开花前后喷布三唑酮可增产30%,未见有不良影响。我们于1988—1989年对红星苹果树喷布三唑酮的试验表明,不仅提高了红星苹果的座果率,还增进了其果实质量,现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绿芬威1号、2号和3号是美国太平洋化学公司生产的系列微肥。在培育甜樱桃苗时喷用绿芬威2号,与同期喷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比较。育苗地在临朐县上林镇。苗圃地活土层50—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0.8%,全氮0.05%—0.75%,速效磷4mg/kg,速效钾130mg/kg,pH值7.0。春季(3月份)栽植考特砧木苗,6月份砧木苗达到嫁接粗度,6月13日嫁接并折砧,品种为早大果。6月21日剪砧,6月30日松绑。当嫁接苗长至15—20cm时,  相似文献   

11.
一、喷肥的时期:一般在生长前期需氮多,磷,钾少:中后期需氮少,磷,钾肥多。在盛花期,幼果期宜喷布氮肥,提高座果率和促进幼果膨大:花芽分化前(5~6月)以氮为主,配合喷施磷,钾肥:生长后期(7~8月),喷磷、钾以提高  相似文献   

12.
山地果园套种绿肥、牧草效益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地处武夷山南麓,现有果园71752亩,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坡上。近五年利用世界银行红壤项目贷款和国内配套资金,开发果园8256亩,其中山地果园占92.0%。但是,山地果园土壤肥力低,据新垦园测定,平均有机质含量0.96%,速效氮51.15ppm,速效磷0.64PPm,速效钾5.31ppm,pH5.2。其次是水土流失严重。 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笔者从1984年以来,在本县新垦的山地果茶园,试验推广套种绿肥、牧草。通过几年的探索,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襄樊市郊的两个村进行了番茄氮钾配施效果研究。试验地为潮土类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0.8%,全氮0.1%,碱解氮70ppm,速效磷15ppm,速效钾70ppm。属于氮钾缺乏的土壤。历来市郊习惯于偏施氮肥轻视钾肥。所以番茄产量一直徘徊在4.000公斤/亩左右。而且病害较多。氮钾配施效益试验,为大田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果梅成花容易,花量较多,但落花落果严重,直接影响当年产量。为此,我们于1991年进行了喷布2%座果灵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试验在本所实验农场梅园进行,试验1以嵌蒂梅品种为试材,于盛花期喷布15、25、35ppm座果  相似文献   

15.
秋季叶施尿素及乙烯利对枣树贮藏氮素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赤中宁  曾骧 《园艺学报》1991,18(2):102-106
枣树(Zizyphus jujuba Mill.)秋季叶施尿素、乙烯利及尿素十乙烯利均可促进叶片及落性枝的氮素向树体回流,增加树体贮藏氮素水平,尤以尿素 200ppm乙烯利的效果最佳;尿素及乙烯利处理均增加了次年枣吊长度、平均单果重及枣果还原糖含量;尿素处理还显著增加了叶片及新梢含氮量,座果数,但降低了枣果蔗糖含量。枣树秋冬季地上部与根系具有同等重要的贮藏氮素作用;蛋白态氮是主要贮藏形态,为非蛋白态氮的2—3倍。  相似文献   

16.
辽西大多数果园由于未经深翻且偏施氮肥而使土壤板结,理化性状不良。据1985年10个果园采土分析:在0—20厘米土层内,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的含量分别在0.0478~0.0744%、0.0275~0.0469%、痕量~8.0ppm、39~102ppm及0.4279~1.0392%;在20~40厘米土层内又分别在O.0239~0.0585  相似文献   

17.
钛在土壤中含量一般认为可达3000-6000ppm、作物较易吸收利用的却常在11ppm 以下,而植物体对钛的需要量约在1—50pp m之间。因此,对多种作物叶面喷施一定剂量的钛化合物,有提高产量、增进品质的作用。 为探索钛化合物在桃树上的应用效果,我们于1986—1987两年对18年生5月红桃进行了喷钛试验。钛化合物由北京有色总院307室提供(含纯钛10%粉剂,pH6左右)。 试验设3ppm和 10ppm两个处理浓度,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每处理5株,重复四次。于幼果期进行喷布(10公斤/株)。 苹果:喷钛对五月红桃生长和结实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如喷2ppm 钛水溶液后,一…  相似文献   

18.
从7月下旬开始,每隔10—20天在枣树上喷一次3000ppm的氯化钙水溶液,直至采收,可明显地降低枣裂果。供试品种尤以婆枣效果明显,在去年(1990年)雨水偏多的情况下,对照裂果率为26.5%,而喷氯化钙的为10.3%,减轻裂果16.2%。喷氯化钙可结合防治病虫害同时进行,喷药液量以滴水为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施肥数量及肥料配合施用对甘蓝产量的影响,提高肥料的施用效益,选择最佳施肥方案,于1988年7~11月在本市东方菜科所进行本试验。试验方法供试甘蓝品种为“京丰一号”。试验设11个处理(表1),重复三次,随机排列,小区面积5.5×12.5平方米,总试验面积217.8平方米(不含保护区)。试验地PH7.3,有机质含量4.52%,全氮0.246%,碱解氮170ppm,速效磷94.8ppm,速效钾141ppm。 7月18日播种,8月28日定植,每小区栽2行,  相似文献   

20.
茄子是主要夏菜之一,种植面积大,销路广。历年来产量低,上市晚,许多生产技术问题急待解决,于是我们着手摸索了茄子吸肥规律,在茄子上搞了一些施肥试验,初步了解到茄子在各生育时期的吸肥特点,为经济合理的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是在1973—1975年磷肥试验的基础上,于1978—1979两年进行了氮,磷,钾的综合试验. 试验在我所试验场进行,土壤为灰色草甸土。试验地段土壤有机质含量1.76%,全氮为0.10%,水解性氮为0.0176%,速效磷为21ppm,速效钾为24.9毫克/100克土。试验指示品种为六叶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