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红九号”高香型茶树品种,是广东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适制红茶的省级高香型茶树良种。“英红九号”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亩产干茶可达3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2—3万元。2010年高端的英红九号金毫零售价每斤达到6000元,高档的英红九号红茶每斤售价600元以上,中档的每斤达3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2.
“英红九号”高香型茶树品种,是广东省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适制红茶的省级高香型茶树良种.“英红九号”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亩产干茶可达300斤以上,亩产值可达2-3万元.2010年高端的英红九号金毫零售价每斤达到6000元,高档的英红九号红茶每斤售价600元以上,中档的每斤达300元以上.英红九号红茶产品供不应求,深受消费者青睐.2008年英德市出台农业(茶叶)产业化扶持政策,全市上下掀起发展种植英红九号的热潮.根据英德市茶叶发展推广中心技术人员调查的情况,英红九号茶树成活率普遍不高,约50%,这一定程度制约了英德市英红九号茶园面积的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3.
《广东茶业》2000,(1):48-52
1.茶树育种类 《高香优质红茶品种“五岭红”选育研究报告》──李家贤 曾佛桂 苗爱清 何玉媚 林友欣 高香优质红茶品种“五岭红”是以国家级红茶品种英红1号的自然杂交种子为材料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属小乔木开展型,分枝密度大,封行快,萌芽早,发芽密,芽梢重,萌发力强,具有高产,优质,抗寒的优良性状。品试(1986-1990)5年平均亩产干茶227公斤,比云南大叶增产56.7%,差异极显著特别适制红茶,成茶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香气鲜爽带花香,属二套大样高档水平。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4.
提高夏暑季“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红九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英红几号无性系良种鲜叶研究开发的高档工夫红茶,产品品质优、知名度高、效益好,市场空间大。推广种植英红九号品种茶树成为广东省新一轮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经广东省作物(茶叶组)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黑叶水仙、黄叶水仙、乐昌白毛1号、白叶单丛等六个无性系茶树品种被认定为我省茶树良种。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黑叶水仙、黄叶水仙系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优良茶树品种,其中英红一号、英红九号适制红茶,品质优异;黑叶水仙、黄叶水仙兼制  相似文献   

6.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无性系茶树新品种,最近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审定.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利用茶树有性自然杂交,基因重组优化特性,从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后代进行分离,经20年系统选育研究和区域试验培育而成.其主要特点:1.丰产性强,增产显著.小区试验5年单产比云南大叶群体高56.78%;生产示范试验高48.15%.  相似文献   

7.
选育茶树红绿兼优品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茶叶市场需求,茶叶区域分布及优质红茶种适应区域的局限性等方面说明了选育红绿兼优品种的必要性,从优质茶和绿茶的品质成分标准,茶树春、夏季新梢内含品质成分的差异及红绿兼优品种选育成果说明了选育茶树红绿兼优品种的可能性,并从选育角度谈了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由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引种驯化培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英红一号,1987 年1月被全国茶树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全国茶树良种。英红一号具有生长势强,经济性状好,产量高,红茶品质优异的特点,适应性尚好,抗逆性尚强,适宜于我省红茶产区推  相似文献   

9.
英红九号品种加工红条茶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红九号茶树品种系我所采用无性系选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制性广的大叶早芽良种.该品种芽叶粗壮多毫,产量比照云南大叶增产29.76%,亩产干茶可达200公斤以上.目前,在我省的粤北、粤西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在四川、湖南、广西也有少量种植.英红九号加工成的红条茶,品种茶特色突出,品质高超,其色、香、味在目前华南茶区红茶类中“出类拔萃“,产品卖价高,其经济效益比目前我省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高4倍以上,成为振兴英德红茶最优良的品种之一;近年来,种植英红九号品种的面积有大幅上升的趋势.为更好地将英红九号种的品种优势,变为规模经济优势,同时配套其品种特色茶加工工艺技术,我们开展了英红九号各加工红条茶工艺技术试验,通过试验找出了加工红条茶的最佳技术参数,现将春茶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茶树品种对改进茶叶质量、提高茶叶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茶叶生产者无不把选用良种作为提高种茶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措施,茶叶科学工作者更是把选育符合生产需要的优良品种当作一个重要的课题。早在建所之初,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就开始了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30多年来采用“单株选拔—无性繁殖”的方法,选育出了一批优良的品种、品系,有些品种、品系已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最近,从鸠坑种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优质的绿茶品种碧峰,从平阳云大中选育出的早生、高产的红、绿茶兼优  相似文献   

11.
英红九号茶树品种系我所采用无性系选种技术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制性广的大叶早芽良种.该品种芽叶粗壮多毫,产量比照云南大叶增产29.76%,亩产干茶可达200公斤以上.目前,在我省的粤北、粤西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在四川、湖南、广西也有少量种植.英红九号加工成的红条茶,品种茶特色突出,品质高超,其色、香、味在目前华南茶区红茶类中"出类拔萃",产品卖价高,其经济效益比目前我省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高4倍以上,成为振兴英德红茶最优良的品种之一;近年来,种植英红九号品种的面积有大幅上升的趋势.为更好地将英红九号种的品种优势,变为规模经济优势,同时配套其品种特色茶加工工艺技术,我们开展了英红九号各加工红条茶工艺技术试验,通过试验找出了加工红条茶的最佳技术参数,现将春茶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二等奖:1、陈荣冰、黄福平等,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紫龙袍选育;2、林金科、赖明志等,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对生态因子的响应。三等奖:吴祝平等,特早芽茶树品种“元宵茶”选育研究报告。第六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茶叶获奖论文  相似文献   

13.
闽东产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开发、应用和茶叶加工水平都走在全省前列。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闽东茶叶产品和茶树品种结构过于单一,已不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国内、外市场所决定,也是关系到21世纪闽东茶叶的兴衰。一、闽东茶业结构现状1、茶树品种和茶类结构状况闽东历史上以生产红茶、绿茶为主,红茶占主要部分。形成了“坦洋工夫”“白琳工夫”著名品牌的红茶和“天山绿茶”系列。但到了六十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紧张和国际茶叶生产结构的变化,红茶产品销路严重受阻。六十年代末,我区实行“红’改“绿”工程,只保留极少…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代间,我所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经驯化选育,育成国优红茶品种英红一号(华茶47号),但因原产地对品种性状遗传的影响,英红一号仍表现为抗寒能力弱,以致妨碍了良种的北移推广。因而,我们设想利用茶树异花授粉杂交诱变,基因重组的特性,选育优良性状综合的茶树新品种。并于1971年冬,采用英红一号母树的自然杂交种子,历经近20年的系统选育研究,选育出  相似文献   

15.
李家贤  曾佛桂 《中国茶叶》1991,(5):30-31,34
大叶茶树品种鲜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用其所制成的红碎茶品质远非一般中小叶茶树品种所能比拟。但是,大叶品种在抗寒性方面表现较差,其适宜区域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除了原产地和琼、粤、桂等省(区),以及湘、贵、川等省南部外,无法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茶区种植利用,这就从总体上降低了我国红碎茶的品质水平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此,“七五”期间,开展了以优质、抗寒为目标的大叶红茶品种选育研究,为育成红碎茶品质优异、抗寒性优于云南大叶种、产量高的新品种的选育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五岭红”的选育研究作一简报,兼述对优质抗寒大叶红茶品种的选育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1978~1987年广泛地进行了茶树亚种、变种间杂交,少量变种内品种间杂交。研究了杂交授粉技术、茶树杂交亲和性、茶树的孕性及F1遗传窥测,选育出一批优质绿、红茶茶树新品种。展望提出了21世纪茶树杂交育种在选育无性系品种的同时,开展双无性系组合选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土耳其主产红茶,是世界上第五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四大消费国。茶树资源基本来自格鲁吉亚,绝大多数茶园都是有性系茶园。茶树种植历史不长,育种技术起步较晚,正在逐步发展中。目前,阿塔图尔克茶叶园艺研究所已经选育出了64个有希望的无陛系品种。土耳其茶叶推广体系是由当地政府建立维持,大多数的工作都由政府组织Caykur来承担。现将土耳其茶叶产业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茶树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寒害、旱害、病虫害是茶树高产优质的重要限制因子,选育、种植高抗品种有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与品质。本文从茶树抗逆性机理、新品种选育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茶树抗寒、抗旱、抗病、抗虫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我国茶树抗逆性育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三个优质乌龙茶新品种选育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育高产优质的乌龙茶良种,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需要和不断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以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茶树育种工作的永恒课题.大红袍、铁观音、肉桂均为我国珍贵的乌龙茶品种资源,从这些品种中选育出的3个高产优质乌龙茶新品种--丹桂、九龙袍、春兰分别于1998年2月、1999年3月通过福建省茶树良种审定和鉴定,成为福建省茶树良种.现将选育鉴定结果作一简报.  相似文献   

20.
一般地说,老茶区通常都存在着“三老三多”(即,老式茶园多、老茶树多、老品种多)的通病。这“三多”使老茶区在向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现代化茶业的转变过程中,增加困难。而福安这个省内外闻名的老茶区,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觉醒得早,行动得快,大力改造老式茶园,大抓良种繁育推广,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大幅度提高了茶叶产量和茶叶经济效益,使茶叶这一产业在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目标中发挥了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一福安市原是“坦洋工夫”红茶主产地,有千年种茶历史。过去茶树品种单一,茶区种植的几乎全是有性群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