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3年9月初的调查发现,棉大卷叶螟幼虫在锦葵科的蜀葵、黄秋葵和陆地棉上的种群数量具有显著差异。2014年,对锦葵科4种植物上棉大卷叶螟幼虫的种群消长动态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苘麻、蜀葵和黄秋葵上棉大卷叶螟幼虫的种群密度显著高于陆地棉上,上述4种锦葵科植物上棉大卷叶螟幼虫的种群密度依次为(6.26·1.16)、(7.95·0.52)、(5.42·0.54)和(0.10·0.10)头/m2。说明锦葵科的苘麻、蜀葵和黄秋葵是棉大卷叶螟幼虫的喜食寄主植物,有望开发成为棉田棉大卷叶螟成虫的诱集植物。  相似文献   

2.
苹果蠹蛾在张掖市发生与为害规律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苹果蠹蛾在张掖市1年发生2代和一个不完整的第3代,以老熟幼虫主要在树干粗皮裂缝、翘皮下、树洞中及主枝分又缝隙中结茧室越冬,卵主要产在果实和叶片上,卵在果树上的分布垂直差异不显著,幼虫多从果实胴部或两果实连接部位蛀入。通过发生与危害规律研究,明确了化学适期和农业防治措施,并对防治器械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 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在吉林省一年发生1—2代,在二代区以第一代幼虫为害玉米最重。据五年调查统计寄生在玉米螟幼虫和卵上的天敌有十余种,其中寄生在越冬代幼虫的天敌主要有厉寄蝇 Lydella grisesceus R—D,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 Nees、卵孢白僵菌 Beauueria tanella,细菌 Serrafia sp.,微孢子虫 Nosema pyrausta 等;卵寄生蜂一种。这几种天敌对玉米螟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目前在玉米螟测报和防治上利用天敌还不够普遍,特别是尚未见到玉米螟越冬代幼虫化蛹盛期和一代卵天敌作用的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4.
(1)枸杞实蝇 Neoceratitis asiatica (Becker)属双翅目实蝇科(Trypetidae),分布于我国的宁夏、青海和新疆。其幼虫专以枸祀的果实为食。(木巳)果被害率一般为22—55%。(2)实蝇一年发生三代。第一代幼虫发生在结果时期,为害最重,虫口密度最高;第二代次之;第三代最少。以蛹在土内越冬,分布在土下1—3寸处。卵产于果内嫩种子上,每果1卵,幼虫生活在果内,成熟幼虫由果柄附近钻出落地入土化蛹。成虫寿命,雌虫平均14天,雄虫5.5天。卵及幼虫21.6天,蛹18.3天,一个世代约需46.4天。(3)根据三年来防治试验:在越冬蛹羽化以前(约5月上旬),用6%r666粉剂每亩6斤土壤处理,防治初羽化的成虫有效。土面撒布666粉也有一定的效果。摘除蛆果深埋,并撒布6f6粉,亦有实际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杏大蚕蛾Dictyolpoca japonica Moore。属鳞翅目大蚕蛾科。该虫在我县为害樟树、柿树颇为严重,为此进行了一些观察,现简报如下。银杏大蚕蛾在我县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越冬卵3月下旬开始孵出,4月上—5月中幼虫为害盛期,5月下开  相似文献   

6.
黑斑红毛斑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红毛斑蛾(Phauda triadum Waluer)是薜荔(Ficus pumila L.)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江西一年发生一代,以三龄幼虫在寄主叶片或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取食。结茧期为4月下旬初—5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初;卵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上旬;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经少量取食即以一龄幼虫越夏。9月初秋凉后,幼虫进入二龄,10月中旬进入三龄,并以此虫龄越冬。卵期10—11天;幼虫期304—328天;茧期27—30天;成虫寿命9—15天。幼虫孵化末期是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7.
桂北地区银杏大蚕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大蚕蛾是银杏重要害虫。在桂北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银杏树干上越冬,卵期137-176天;幼虫6齿,4-6月为幼虫为害期。幼虫在3龄前抗药性差,容易防治,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域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500倍液喷酒树冠,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二化螟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0~2001年对黑龙江省二化螟发生规律调查明确 ,二化螟在黑龙江省 1年发生1代 ,以 6~7龄幼虫在稻桩、稻秆、田茅及稗草茎秆内越冬。蛹盛期为 6月上、中旬 ,成虫羽化盛期为 6月中、下旬 ,产卵盛期在 6月中旬末至6月下旬 ,卵孵化盛期在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 ,3龄幼虫盛期在 7月下旬。 7月中旬是防治幼虫的最佳时期。在黑龙江省二化螟幼虫对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禾本科作物均能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水胺硫磷防治棉铃虫卵效果好董瑾瑜(陕西大荔县植保站,715100)目前,棉铃虫药剂防治,多着眼于对幼虫的防治,而对卵的防治研究及应用较少。1992~1993年,我们对生产上常用的主要农药品种进行了杀卵效果测定,并进行了大面积示范,防治效果较理想,平均...  相似文献   

10.
星天牛在紫薇上的发生为害观察及其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星天牛在江西萍乡地区的紫薇上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3月幼虫开始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的成虫不久进行交配产卵.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下旬为孵化高峰,1个月左右幼虫开始蛀食木质部.防治适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即卵孵盛期至幼虫蛀入木质部前.  相似文献   

11.
防治粘虫要抓住低龄阶段,即大部分卵巳孵化,幼虫尚处于二、三龄时期。粘虫幼虫发育很快,从卵孵化后,约7—10天就可变为四龄幼虫,进入暴食阶段。要在这样短促时期内迅速消灭为害,使用飞机施药防治是比较理想的。1960年笔者等有机会参与了山东省博兴县飞机施药防治粘虫工作,茲将这次防治的效果调查方法整理如下: 飞机施药前,在桓城及唐山两公社发生粘虫的谷子及甘薯田间取样调查,其时90.8—92.9%的幼虫已处于六龄老熟阶段,有的已进入化蛹期,化蛹率为46.2—67.2%。 8月21—24日进行飞机施药防治,喷撒药剂为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新珠蚧生物学特性观察及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新珠蚧是近年在花生产区新发生的一种地下害虫。在大荔县1a发生1代。以二龄幼虫在15~25cm深的土壤中越冬。6月上、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初为卵孵化盛期,7月份和8月初是该虫的为害盛期。防治应重点抓好与非豆科作物轮作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在成虫盛发和初孵幼虫在地表游走期的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3.
王展 《植物保护》1992,18(3):54-54
多年来,棉铃虫在我县以二代危害为主,三代发生偏轻,四代常不必防治。但1991年二代棉铃虫发生偏轻,而三、四代危害严重,四代大发生为历年所未见。其特点:卵量大、孵化率高、夏播重于春播,晚发旺长田重于早发田块,1991年8月25-26日调查,县站定点田块百株当日卵量50粒,伯士乡定点田块当日百株卵量40粒,幼虫18头,同期大田普查,夏播棉百株卵量为140粒,最高达160粒。百株平均有幼虫28头,最高达50头。9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甜菜夜蛾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年份造成作物产量损失20%~30%,严重发生年份最高产量损失达80%以上,已成为蔬菜和大秋作物田的重要防治对象。为有效控制其为害,笔者在探索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开展了甜菜夜蛾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旨在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1甜菜夜蛾卵及幼虫在作物植株上的空间分布在甜菜夜蛾卵、幼虫发生盛期(一般为7~9月份),选择大豆、大葱、大白菜3种作物田,对其卵块及幼虫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观察。调查时,每种作物查5块地,每块地按对角线取20个样点,每点调查100株作物,记载植株不同部位卵块及幼虫分布数量。统计分…  相似文献   

15.
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秀山县2009年稻纵卷叶螟成虫、卵量、幼虫数量消长动态,并与2008年及1978—2008年平均值进行比较,研究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以指导稻纵卷叶螟测报及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大叶黄杨斑蛾(Pryeria sinica Moore)是杭州主要园林害虫之一。以幼虫危害卫矛科植物,如: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黄杨、金边黄杨、丝棉木、扶芳藤等植物。 该虫在杭州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植株的小枝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孵化。初孵幼虫灰褐色,群集危害枝梢嫩叶,1—2龄仅食叶肉,残留叶子表皮萎缩焦黄,低龄  相似文献   

17.
梁玉本 《植物医生》2002,15(6):20-21
红蜘蛛、白蜘蛛等害螨对果树的危害日趋严重 ,每年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进行防治 ,若防治不及时 ,即可迅速为害成灾。这主要是因为农药虽然杀死了大部分害螨 ,但同时亦消灭了它的天敌 ,使之失去了生态平衡。因此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势在必行。害螨的天敌昆虫主要有深点食螨瓢虫、小花蝽、黑顶小花蝽、六点蓟马等。现具体介绍如下 :1 深点食螨瓢虫该虫属鞘翅目瓢虫科。捕食果树上的红蜘蛛 ,成虫和幼虫均能捕食红蜘蛛的成虫、幼虫、若虫和卵 ,为红蜘蛛的重要天敌之一。1.1 生活习性深点食螨瓢虫 1年发生 4~ 5代 ,以成虫在树干老皮下、裂缝…  相似文献   

18.
新疆果树多毛小蠹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毛小蠹是新疆果树重要害虫,危害杏树甚为严重。在库尔勒一年发生2~3代,主要以幼虫和少数成虫、卵在树皮内越冬,世代重叠。在自然变温下,卵历期4~11天,幼虫20~31天;蛹期6~9天;成虫10~35天。完成一世代需40~86天,主要以幼虫在寄主树表面活动。采用农业和药剂防治相结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尹长清 《植物保护》1986,12(6):15-15
小菜蛾Plutelle xylostella(L.)是我市郊区十字花科蔬菜上的偶发性害虫,大发生年份能使蔬菜减产30—40%。小菜蛾发生世代重叠,卵粒细小,抗药性强,一龄幼虫有潜伏叶片组织的习性,因此,小菜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适期比较难掌握,给及时防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20.
菜粉蝶Pieris rapae(Linnaeus)在梧州市1a发生7~8代,该虫主要发生危害时期为春、秋两季.在高温的5~7月卵的孵化率较低,一般为10%~30%.当田间橙黄色卵粒数达总卵量数30%之后2~3d即为幼虫盛发期;以小白菜为例,其防治指标是:苗期1000~1 500头幼虫/667m^2,成株期~中后期20~30头幼虫/百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