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酵母硒具有安全、稳定和无污染等优良特点,能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初生重,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腹泻率,改善猪肉的品质。本文阐释了养猪业应用酵母硒的重要性,分析了酵母硒生产原理,探讨了酵母硒对母猪、仔猪和育肥猪的影响以及实际生产中的使用方法,为酵母硒在养猪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母猪和仔猪不同形式的补铁补硒对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32头母猪随机分为8组,每组4头,1~4组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亚铁和亚硒酸钠,5~8组基础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和硒代蛋氨酸。2组和6组母猪所产仔猪于3日龄肌注铁硒合剂;3组和7组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硫酸亚铁和亚硒酸钠;4组和8组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和硒代蛋氨酸;1组和5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铁补硒。母猪预产期前30 d开始饲喂试验日粮,仔猪7日龄时开始饲喂试验日粮,试验至仔猪21日龄断奶结束。测定并比较不同组别仔猪生长性能指标、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免疫性能指标,以及不同组别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的铁硒含量。[结果] 在仔猪补铁补硒形式相同的条件下,母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和硒代蛋氨酸(5~8组)与基础日粮中补充硫酸亚铁和亚硒酸钠(1~4组)相比,能够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提高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存活率、断奶合格率,2日龄和21日龄血浆铁含量、血浆硒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转铁蛋白含量、IgA含量、IgG含量、IgM含量,以及母猪初乳和常乳中的铁硒含量;在2种形式的母猪补铁补硒条件下,与不补铁补硒相比,仔猪不同补铁补硒形式(2~4组和6~8组)对其断奶重、断奶存活率、断奶合格率,以及21日龄血浆铁含量、血浆硒含量、血红蛋白含量、血浆转铁蛋白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IgA含量、IgG含量、IgM含量均有极显著(P<0.01)的提高作用,并且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和硒代蛋氨酸的效果优于肌注铁硒合剂和基础日粮中补充硫酸亚铁和亚硒酸钠。[结论] 母猪和仔猪基础日粮中添加甘氨酸螯合铁和硒代蛋氨酸,能有效提升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3.
短时间内在母猪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2种硒源对母猪乳效能及仔猪的影响,采用2×2双因素设计,随机完全分组设计6组进行日粮处理(含2个附加处理).日粮中分别添加0.15和0.3 mg/kg的无机硒(亚硒酸钠)和有机硒(富硒酵母),以非硒强化的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作为负对照组,第6组同时饲喂无机硒和有机硒(各含硒0.15 mg/kg).结果表明:与饲喂无机硒相比,给母猪饲喂有机硒能更好地增加其常乳和仔猪血清中的硒含量.给母猪饲喂无机硒更有利于提高母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而有机硒则能更有效地转移到常乳中.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补硒对硒从母猪转运到仔猪的影响,试验对哺乳母猪饲粮中不补充硒或分别以亚硒酸钠、酵母硒形式补充0.3mg/kg硒,高于NRc对饲粮硒的推荐量(0.15mg/kg)。未强化硒的玉米一豆粕型基础饲粮为阴性对照组,饲粮中含有较高的内源性硒(Se:0.20~0.23mg/kg)。52头母猪从分娩前60d饲喂到哺乳第14d。分别在分娩前60d、30d、分娩当天、产后14d,从每个处理组选择6头母猪采血,测定血清硒浓度。收集分娩后12h内的初乳,及哺乳第14d的乳汁。在仔猪出生和断奶(14d)当天,从每窝仔猪中选择5头(每个处理组12窝仔猪)采血,混合血清,检测硒、免疫球蛋白G的浓度,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各处理组母猪在妊娠期间的血清硒水平下降;哺乳期间逐渐增加。分娩时,饲喂酵母硒(P〈0.06)的母猪血清硒浓度高于没有补硒的母猪。与饲喂亚硒酸钠的母猪相比,饲喂酵母硒的母猪其初乳和常乳(第14d)中硒浓度增加(P〈0.01)。与饲喂基础饲粮组相比,酵母硒组仔猪在出生时血清硒浓度增加(P〈0.01)。14日龄仔猪血清硒浓度在各个处理组间没有差异。仔猪血清IgG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受饲粮硒源的影响。给妊娠和哺乳母猪补充0.3mg/kg有机硒或无机硒,窝产死胎数减少。但是,只有饲喂有机硒(酵母硒)的母猪,仔猪出生时血清硒水平更高。有机硒组母猪初乳和14d常乳中硒浓度增加程度高于无机硒组。  相似文献   

5.
硒作为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可以通过胎盘和乳组织进行转移。仔猪可以从乳汁中获取硒源,提高硒含量,进而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同时,硒也能够调节母猪妊娠期间代谢速度,控制妊娠期自由基产生,进而提高胎盘输送营养功能。文章从母猪氧化应激体系角度来解析硒对母猪妊娠期氧化应激的调控机制、硒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酵母硒和无机硒对不同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硒沉积规律,试验选择长白母猪和藏母猪各18头,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3 mg/kg亚硒酸钠和0.2、0.5 mg/kg酵母硒,对不同品种母猪的繁殖性能、母乳中硒沉积及哺乳仔猪组织中硒存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添加0.2、0.5 mg/kg酵母硒后,母猪繁殖性能有改进;酵母硒较亚硒酸钠能显著提高初乳、常乳及仔猪组织中硒含量,特别是肌肉中硒含量;不同品种母猪对酵母硒的需求量有所不同,硒沉积的规律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了高硒母猪日粮条件下注射亚硒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硒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产次及产仔数相同的健康大约克夏纯种母猪12头,饲喂相同的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泌乳期日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母猪所产的同窝仔猪作为一个重复,试验期28 d:对照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生理盐水1.5 ml/头,试验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1.5 ml/头,试验期间仔猪不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对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2母猪在饲喂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条件下,随着泌乳天数的延长,乳中硒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3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仔猪血浆中硒含量下降的速度较不注射缓慢,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两者趋于一致;4仔猪不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血浆中硒的水平没有降至缺硒临界水平以下。在母猪日粮高硒水平的条件下,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母乳途径满足硒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应用乳酸菌及其制剂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了猪肠道疾病防治中应用乳酸菌及其制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养殖场40头新生仔猪,以活乳杆菌粉剂和乳酪乳杆菌制活菌制剂饲养,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40头新生仔猪经饲喂乳酸菌及其制剂,未发生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肠道疾病,肠道发育良好。[结论]乳酸菌及其制剂在猪生长中的应用,可有效防治猪肠道疾病,降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等疾病的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把好出生关 仔猪出生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仔猪的体表,脐带从仔猪腹部3-4厘米处断掉即可。同时用碘酒消毒,防止感染而发炎。用打牙钳子掐掉出生仔猪的犬牙,防止仔猪吃乳时咬伤母猪乳头导致母猪拒绝哺乳。在打牙的同时进行断尾,以防止仔猪相互咬尾,用剪刀在尾根大约3厘米处断掉即可,并涂碘酒消毒,防止感染。仔猪出生后外界环境温度相对于母体来说变化很大。仔猪出生第一星期需要环境温度30-34℃,1星期后逐渐的降低环境温度,到30日龄时环境温度保持在20-25℃。冬季产仔一定要注意仔猪的御寒保暖,防止仔猪感冒,引起肺部疾病。仔猪出生后要尽快吃到初乳,初生重较小的仔猪(弱仔)放在乳头靠前的位置,初生重大的仔猪放在乳头靠后的位置。固定仔猪吃乳位置是防止母猪给乳时仔猪乱抢乳头,其次是母猪给乳时间非常短,每次大约16秒左右,防止个别仔猪由于争抢吃不上乳。母猪体大笨重,特别是初产母猪没有产仔经验,起卧时容易压到仔猪,仔猪出生时要有看护人员,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或踩死。仔猪体内铁和硒的含量很少,从母乳中获得的数量也有限。仔猪出生后3天和7天时分别颈部肌肉注射“牲血素”(主要成分为右旋糖酐铁)和亚硒酸钠进行补铁、补硒,防止缺铁性贫血和下痢。  相似文献   

10.
张佳鸿 《北方牧业》2005,(12):16-16
<正> 本人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学习、摸索、总结,现浅谈一下仔猪腹泻的综合疗法。一、仔猪腹泻的原因 1.营养和饲养管理包括母猪无乳、少乳、乳质不良;维生素A、B_2、烟酸、泛酸缺乏;微量元素、硒、铁、锌缺乏;铜、砷等中毒;仔猪补料晚,哺乳期饲料摄入不足;环境寒冷潮湿等。  相似文献   

11.
鼠李糖乳杆菌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李糖乳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共生菌,其肠道黏着率高、定植力强。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鼠李糖乳杆菌,不仅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等问题,还可以改善仔猪感染性腹泻,促进其生长。本文就鼠李糖乳杆菌调节仔猪肠道菌群平衡、调节肠道免疫稳态、参与宿主营养物质代谢和改善仔猪腹泻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鼠李糖乳杆菌在动物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多酚和酵母硒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70头21日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在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g/t乳球菌微生态制剂、250g/t乳酸菌复合微生态制剂、334g/t多酚复合添加剂和150g/t酵母硒;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试验期138d。试验结果表明,与正对照抗生素组相比,各处理组的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从数值上看,乳球菌组和乳酸菌组的料重比均低于正对照组。试验第1d,乳酸菌组粪便中卷曲乳酸杆菌、解纤维梭菌和瘤胃球菌增多,乳球菌组柔嫩梭菌增多,多酚组和酵母硒组Papillibacter cinnamivorans增多。由此可见,以上几种添加剂对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均有改善作用,且对仔猪肠道内微生物菌群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饲养断奶仔猪时添加一定量的硒,可以降低仔猪死亡率、增加进食量和体重、降低料肉比,这种方法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是对于硒的最佳添加量争论不一。文中试验研究酵母硒的添加量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筛选出三元杂交仔猪酵母硒的最适添加量。选取21日龄、初生重相近、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断奶仔猪192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栏,每栏6头,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仔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5、0.30、0.60 mg/kg的酵母硒,试验期为4周(28 d)。结果表明,添加酵母硒各组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饲料利用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仔猪腹泻率低、健康状况良好,其中0.30 mg/kg的添加量的料肉比最低,且抗氧化性最好、最稳定。3%的酵母硒,添加量可作为首选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14.
锌硒对后备猪繁殖性能及仔猪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试验研究了锌硒对后备公母猪繁殖性能和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影响。在2月龄公母猪和哺3乳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锌和硒,试验与对照组比较,后备母猪排卵率和产仔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后备公母初次采精时间提前,睾丸大小,射精量,精子活率和精子密度均显著提高,精子畸形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酵母硒优点的基础上综述了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在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性能、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铁元素是猪体内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多种氧化酶的重要微量元素,如果猪体中缺乏这种元素,仔猪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 1 造成仔猪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在哺乳期母猪日粮中含铁元素饲料少,造成猪乳中缺铁.农村养猪缺乏养殖技术,没有对仔猪采取补铁措施.仔猪日粮不平衡,缺乏铁、钴、锌、硒等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17.
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的专家发明了一种提高仔猪抗病能力的新方法,就是在分娩前给母猪注射维生素 E或硒溶液,在母猪妊娠期间喂含有维生素 E和硒的饲料。 具体做法是:在母猪分娩前用 100 IU维生素 E或 5 mg硒(亚硒酸钠)的生理盐水进行皮下注射,在妊娠期间每天每头母猪喂 2 kg左右含有维生素 E和硒的饲料,维生素 E的含量为每公斤饲料 20 IU,硒的含量为每公斤饲料 2 mg。采用这种饲喂方法,能提高母猪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一种抗体)和仔猪血浆中的免疫球蛋白,因而可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提高仔猪抗病能力的新方法@江于…  相似文献   

18.
纳米蒙脱石在乳仔猪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脱石在乳仔猪的养殖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治疗乳仔猪腹泻、代替氧化锌抗腹泻、仔猪护理、饲料脱霉和脱重金属。纳米蒙脱石对乳仔猪的腹泻有明显的治疗和控制作用,尤其对乳仔猪的红痢、黄痢、白痢等效果突出,可以完全替代氧化锌等高锌高铜添加剂,彻底解决饲料高锌高铜问题;纳米蒙脱石还可以用于仔猪护理,对皮肤、消化道及呼吸系统等无毒、无害、无刺激性,如涂抹在脐带还可使脐带迅速干燥,在去势、断尾后直接涂于伤口,可有效地消毒、止血;纳米蒙脱石添加到饲料中可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等有害霉菌有明显的吸附脱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某猪场仔猪白肌病和仔猪下痢均较严重,在应用亚硒酸钠预防仔猪白肌病同时应用微量元素合剂预防仔猪下痢取得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20.
铁和硒分别是仔猪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仔猪从母体带来的铁很少,只有40~50mg,每1d从母乳中只获得1~1.3mg铁,而其生长发育每1d需7~15mg,如不给以外源性补充,仔猪将因缺铁而影响生长发育。仔猪从母乳中通常也得不到足够的硒而易患白肌病、拉白痢等疾病。为给仔猪补铁补硒,通常是在仔猪三日龄时肌注铁硒注射液等药物,一次性补铁150mg,补硒1mg,这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仔猪对铁、硒的需要。最近有资料报道,如此一次性补铁补硒,还不能全面满足仔猪的生长需要,在三日龄人工补铁补硒15~20d左右时,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