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我国南方盛产蚕豆,蚕豆是南方制作粉丝的主要原料。蚕豆象的幼虫对蚕豆的危害十分严重。大田药杀,收效很小。据有关资料报导,湖南、湖北的蚕豆被害在40~90%以上。传统的储藏方法——麻袋储藏,助长了蚕豆幼虫的发育成长,吃掉粮食,污染豆粒。1984年我们研究了麻袋内胎塑料袋防治蚕豆象的方法,收到了可喜的成果,现将这方面的实验情况,汇报于后。  相似文献   

2.
与大部分农作物种子相比,蚕豆种子较耐储藏,但其在保管过程中,也容易生虫和变色,防止生虫与变色,是蚕豆种子安全储藏的关键。蚕豆种子生虫,主要由蚕豆象引起。蚕豆象通常以成虫隐蔽在仓房角落缝隙里,或者在蚕豆秸秆中越冬。第二年春季蚕豆开花结荚时,成虫飞到田间交尾,然后在刚发育的蚕豆嫩荚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钻入豆粒内部蛀食为害。蚕豆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正是蚕豆的播种时节,要使蚕豆稳产高产,抓好病虫害的防治是关键一环,笔者现就蚕豆生长过程中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介绍如下。蚕豆象这是为害蚕豆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蚕豆象在贮藏期可造成50%~90%的豆粒穿孔。蚕豆被害后,食味变苦,重量减轻,且易发霉变质,发芽率降低20%以上。蚕豆象一年发生一代。在蚕豆结荚时,幼虫即蛀入豆粒内取食,以后幼虫随豆粒收获而带进仓内继续为害,并在豆粒内化蛹、羽化,以成虫越冬。对蚕豆象应抓好田间防治和豆粒处理两项工作。田间防治即在蚕豆结荚  相似文献   

4.
印度70%的粮食由农民储藏,在印度东北部高湿度条件下(相对湿度75—85%),小麦种和小麦粮食的储藏是比较困难的。在透气的麻袋和不密闭的储器里储藏的小麦,由于它高度的吸湿性,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随着粮食水分的增加,害虫和螨的感染增加,霉菌发生,种子生活力降低。而在密闭条件下储藏,可使粮食免于虫霉感染,或者比在不密闭条件下粮食损失小。为了寻求最经济、最方便,而且造合农村储藏的设备和方法,印度 Assam 农业大学昆虫实验室对金属仓、水泥仓和竹篓等三种室内小麦储藏装具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25℃条件下,储藏密闭环境内N2、O2和CO2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无差异,偏高水分玉米储藏环境中O2浓度在各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玉米,并且这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其中储藏环境中CO2浓度在各时间段的大小为:偏低水分玉米安全水分玉米偏高水分玉米,且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安全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偏低水分和偏高水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水分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CO2的累积量在有氧呼吸阶段随耗O2量增加而增加,在无氧呼吸阶段CO2累积量和耗O2量无关。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25℃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6.
综合利用冬季粮食入库时的自然低温,采用粮面覆盖密闭等手段控制粮堆温度和仓内温度,可使粮食在低温状态下安全储藏,且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7.
对水分在14.5%左右的晚籼稻谷,采用通风降温、控温储藏、密闭熏蒸等综合手段,通过两年的储藏,储藏安全,品质良好,可见在长江下游地区水分14.5%以下的晚籼稻可以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8.
以正丁醇作为防霉剂,将0.085%(W/W)0.13%、0.2%剂量喷酒到东北产生分为24.5~25.4%的黄玉米中,每处理3万斤做席囤,进行密闭储藏。以粮温开始异常上升作为实验终止的依据,0.085%剂量正丁醇处理的玉米比未处理的对照延长储存5天,0.13%剂量延长储存7天,0.2%剂量至少延长储存10天。在储藏期间玉米的脂肪酸值、还原粮值、霉菌菌相等变化都不大,霉菌的带菌量只是个别部位有所增加。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作为高水分玉米应急储藏的防霉剂可以延长安全储藏时间,以达防霉保鲜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食用植物油脱氧储存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化学脱氧剂——特制铁粉,用于食用植物油的储藏上,采用调压装置解决油罐因密闭引起的压力差,使油脂在缺氧状态下(O_2<0.3%)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30℃条件下,密闭储藏环境内N2、O2和CO2百分浓度变化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周围环境气体成分浓度的变化规律.20 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N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均不大;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负相关;不同水分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CO2浓度与储藏时间呈正相关.在气调储藏时,对偏低水分和安全水分的玉米可充分利用粮粒的自呼吸使环境中的O2浓度在21 d内迅速下降,后期可通过粮粒的自呼吸使O2浓度维持在5%左右,偏高水分的玉米在11 d内即可使O2浓度迅速下降,但后期O2浓度接近0%,无氧呼吸加剧.通过对玉米密闭储藏环境中气体浓度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30℃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密闭环境中N2、O2和CO2的回归方程以及耗氧量和CO2累积量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玉米在密闭储藏时环境中不同储藏时间段的气体浓度,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正>鲜食蚕豆在大棚内种植,可提早2个月左右上市,效益好,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在大棚小气候条件下,蚕豆的病虫害比露地发生时间更早、更持续、更严重,主要有赤斑病、病毒病、枯萎病、锈病、蚕豆象、蚜虫等,要注意加强防治。蚕豆赤斑病:11月中下旬为发病初期,12月至翌年2月中旬盛发。叶、茎、花受害。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直径2~4毫米,中央赤褐色、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南方高大平房仓实施以进口大豆水分12%、杂质2%、储粮平均温度20℃~24℃、粮堆氧气浓度5%为储藏工艺指标控制参数,根据来粮质量、时间、温度等特点确定入库管理工艺,采取春季密闭隔热,夏季空调、内环流控温与充氮气调相结合,秋冬季通风的储藏工艺技术路线,控制影响大豆储藏安全的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达到既确保大豆储存安全,又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为南方高大平房仓进口大豆安全储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海1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以青海3号、马牙、72—45和英国175为亲本聚合杂交选育而成的蚕豆品种,2005年1月10日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入湟中县示范,2007年开始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2011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467hm^2,平均产量为320.8kg/667m^2,其中多巴镇幸福村最高达436kg/667m^2。在湟中县几年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品种表现出长势强、丰产性好、品质优等特点,无虫蛀(蚕豆象),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蚕豆象(Bruchus rufimanus Boheman)以幼虫在蚕豆种子内食害子叶部分。被害新鲜豆粒,种皮呈现小黑点,收获后,幼虫在豆粒内食害,成虫羽化后形成空洞,危害普遍而且相当严重。据对不同品种的调查,一粒种子空洞数可多达13个,胚部受害率约为7~10%(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豆难于保管的储藏特性,在准低温储藏条件下利用密闭隔热保温性能较好的高大平房仓散存大豆,通过适时适度通风、隔热密闭保冷、过程监管控制、结露结顶处理等科学管理手段,有效防止了结露、结顶、发热、霉变现象的发生,从而找出了在此条件下大豆安全储藏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大豆安全储藏技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曹毅  崔国华 《粮食储藏》2005,34(3):17-23
在综合分析大豆主要储藏特性、影响因素和保管要求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大豆储藏技术工艺,提出综合应用通风储藏、低温储藏和间歇密闭等储粮技术,可确保大豆安全储藏,并达到延缓品质劣变、控制虫霉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精选种子、降低种子水分、密闭储藏等方面入手,提出了杂交水稻种子越夏储藏措施,以期为供种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用磷化铝片剂对混合的大豆进行熏蒸,再在室温下[28(±2)℃]对带壳的、脱壳的和大豆粉在密闭的塑料容器、村聚乙烯织物的聚丙烯袋和一般的聚丙烯袋里储藏12个月,以寻找较好的大豆储藏形式,保持营养品质。这项研究表明,干燥的带亮大豆储藏在密闭容器或储藏在村聚乙烯织物的聚丙烯袋内效果最好。去壳大豆和大豆粉不宜储藏在一般聚丙烯袋内或一般的麻袋内。储藏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刘平来  相似文献   

19.
糙米、白米安全储藏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试验于1985年4月开始,选择水分15%的糙米和白米在低温、准低温、常温三种温度下,采用密闭、不密闭,磷化氢低剂量等不同方法,储藏6个月,经过霉雨、高温季节,低温能保持糙米发芽率。准低温、常温下的密闭,磷化氢低剂量保管的糙米能防止生霉、生虫。经加工的白米其新鲜度显著优于同一形式下储藏的白米。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我省储存高水份粮的任务很重,晾晒工作量大。近几年储粮条件虽有很大改变,但还远远不能适应工作需要。在晾晒的关键季节(即4月中旬左右),矛盾非常突出。鉴于这种情况,经小型低温密闭试点,总结经验,我们开展了低温密闭储藏玉米的工作。1978~1981年,四年中全省低温密闭储藏的玉米,每年平均九亿五千万斤,约占全省晾晒玉米任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