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4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建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421-421
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重要组成部分,运作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效果。分析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具有综合性、主导性、普及性、应用性等基本特征。结合南通市的具体实际,以机制创新为突破,从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的运行、组织、推广等层面探索出工作新模式。提出了通过推行科技委托制创新其运行模式、建立推广项目组创新其组织模式、健全联动新机制创新其推广模式。并以南通市优质稻米产业区为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科技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地发挥了科技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良种推广模式对农民选用的引导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三省八县市250多户农民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不同推广模式下农户对小麦良种的选用行为。研究发现,良种推广中订单农业推广和项目推广存在一定局限性,示范推广模式最具潜力,此外,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也有利于良种的推广。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创新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技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促进科技进步是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发展现状,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非政府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模式,应该是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山西省玉米新品种推广以政府扶持为主渠道,主要推广模式有省级和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相结合的模式、专业协会模式、农民合作组织模式、基地+现场会模式、农业高等院校+科技园区模式和良种补贴模式。这些推广模式对促进玉米新品种推广、实现山西省粮食增产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巴州区农业科技推广呈现推广机构多元化、推广方式多样化、推广载体多类化、服务形式多种化的基本特点,农业科技推广采取理顺管理体制、加强设施建设、强化岗位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队伍素质的主要措施,存在农技推广经费不充足、农技人员结构不合理、服务对象覆盖不全面、社会推广组织不规范、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提出了抓好两个宣讲、注重两个培育、理顺两个体制、加大两个力度、强化两个重点的对策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和广东省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经营与发展壮大,初步改变了广东省长期以来要靠大量外汇进口良种(且货源不稳定)来补充自行培育和生产优质多抗高产良种的不足.进一步搞好种子学科建设、加强种子科学与技术工程研究及其人才培养、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是改善广东省农林产品品质、提高农林产品科技含量及其产量、增强农林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财政部获悉,中央财政拨付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近6.3亿元,用于良种繁育和优势特色示范项目建设。据介绍,这笔资金包括良种繁育项目资金40283万元,建设范围涉及河北、内蒙古、重庆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通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良种。  相似文献   

9.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技推广中介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介体系面临的问题,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组织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障措施合法化若干思路与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学农业技术推广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总结了大学主导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概念内涵、产生背景和发展现状。对项目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基地主导型、培训主导型和培育农协型五种大学科技推广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大学主导型科技推广模式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的对外合作现状,指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热带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国家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国内热区农业科技力量开展国际合作,针对不同国家农业资源及其科技发展特点,采取不同的合作对策;参与或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计划,充分利用国际智力,争取引领国际热带农业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现行农技推广机构的利弊,提出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思路及其运行机制,并探讨了该体系实现的措施。新型农技推广机构是以农业部为最高管理机构,加设专家顾问团,负责研究全国各地重大农业问题,从而为其决策提供参考;以农业大学、农科院和农校组成的教研联合体为实施机构,上直对农业部,下直面农业生产第一线,并组建和依托各级农业科技园,重组原地、县、乡镇各级推广机构,开展科研、教学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3.
苏毅  刘薇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31):148-158
笔者回顾了陕西百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分析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本质、范围与对象、社会需求等内在属性特征;总结了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成效,即构建了农业科研技术服务体系、培育推广了技术良种方法、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人才环境、改变了农业传统观念与生产方式;归纳凝练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启示,即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农业诸多矛盾的必然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构建农业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农业科技发展必须以国家需要、人民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指出陕西农业科技发展中成果转化率不高、体制机制僵化、省级支持不够、基层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出通过“科研面向需求”、设立省级基金、开展农技有偿服务、扩大农技部门人事权限、发挥各类市场主体作用来解决问题,推动全省农业科技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北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北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稻麦周年协调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水稻收获逐年推迟,不但对水稻生产构成威胁,也对小麦适期播种带来严重影响。2015年11月淮北地区遭遇60年不遇的暴雪天气,造成严重的“雪压稻”灾情,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这既是偶发的现象,也是该地区长期稻麦两熟季节矛盾的集中暴发。本文主要基于“雪压稻”灾情状况,对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稻麦周年协调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指出存在问题,从技术角度和应对措施两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并对下一步稻麦周年协调发展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方伟  洪思扬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9):160-164
粮食生产是稳民心、安天下的重要战略产业。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广东省的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梳理,2010—2019年间,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其次,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成本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结构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化潜力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最后,从撂荒耕地复种、种植结构调整、科技提升产能等7个方面就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稳定及提升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安徽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的产量是当前自然和技术条件下可以实现的产量,用该单产水平计算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全省13个农业生态小区为研究单元,确定了能够充分发挥当地气候生产潜力的种植制度;并以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中粮食作物试验产量为基础,计算了各农业生态小区粮食生产能力和总的粮食生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全省粮食平均单产能力为8029.47kg•hm-2,约是近3年安徽省粮食实际单产的1.37倍;全省粮食总生产能力为483.62亿kg,每年能为安徽省增加粮食产量近158.93亿kg。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日照长,具备水稻优质高产的天然气候条件,有着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是中国13大粮食主产区,自矮化育种以来创造了“粤稻现象”的辉煌成绩。然而,多年来,广东大米自给率仅为30%左右,对其他地区大米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广东的大米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新形势下,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广东统计年鉴》《广东农村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调研了广东水稻生产的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要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突破性品种培育、构建完善的推广示范体系、数字化销售渠道及延伸水稻价值链,推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障,因而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课题的支持下,对广东省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以广东为例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的主要模式,剖析了现代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促进广东及至全国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与任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阐述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任务,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对农业科学技术自主创新的要求,提出了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目标、任务和优先领域,重点对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生产、重大农业生物灾害防控制、农业环境控制与修复、特色农业生产、工厂化农业、现代设施与装备、农业信息与市场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农业质量与标准、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工业原料生产、农村新能源与社区环境建设、小城镇建设与新材料等研究重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