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双王同箱的体会双王同箱只要管理得当不会伤热。养双王优点是:一、春季繁殖快;二、蜂王产卵不败,保持强群;三、春繁保温简便。缺点是查看蜂群比单王麻烦,移虫找虫脾较难。据我在家乡浙江和云南春繁的做法是:起手每王1~2脾蜂,多余的补给弱群,二边小隔板外加...  相似文献   

2.
单用忍冬茎叶治愈白垩病今年春繁,我定地在自家饲养的15群蜂中有2箱患白垩病,最严重时14框蜂约有一框可见于尸,蜂势下降甚烈。读《蜜蜂杂志》1993年3期王时明先生用《中草药和西药综合防治白垩病》的文章后受到启发。我在当地找到忍冬(即金银花),一边紧脾...  相似文献   

3.
平箱采蜜群的“分区”管理适时饲养强群是每一位养蜂员的心愿,但心愿不一定都能实现,就以鲁北养蜂为例,乐陵市的刺槐一般年份是5月1日始花,3月5日放王(越冬笼王)春繁的蜂群(3~4脾蜂),到刺槐流蜜期仍有加不上继箱的蜂群。有两位蜂友为了获取刺槐蜜,就将两...  相似文献   

4.
双王箱饲养方式采取双王同箱、分室繁殖,有效克服了无花期繁殖诸多不利因素,取得较好繁蜂效果。1春繁强群高产首选双王箱饲养方式葛凤晨、沈基楷等关于双王实验的研究证明:双王箱饲养方式,具有快速增殖和维持强大群势的特  相似文献   

5.
20 0 2年 6月 4日 ,我将 2群GN式蜂箱饲养的中蜂强群运往我省分宜县采乌桕蜜 ,共收蜜 4 1kg ;7月 10日再运往万载采边荷枫 ,共收蜜 30kg。去时 ,其中一群蜂有 15脾 ,另一群蜂有 14脾 ;一群继箱放 9脾 ,巢箱放 6脾 ,另一群继箱放 8脾 ,巢箱放 6脾。 6日蜜源植物泌蜜 ,2群蜂各放 1 3巢础的框 1个 ,2天就造好有少量雄蜂房的脾。 10日摇蜜 ,流蜜期天气比较好 ,共摇蜜 5次。我们在分宜县采乌桕蜜时认识了几位用标准蜂箱饲养中蜂的蜂友 ,他们的蜂每箱 3脾的最多 ,4~ 6脾的甚少。经主人同意 ,我们开箱提脾检查了几群蜂发现 :那些每箱有 6脾…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蜂量少的中蜂弱群与另一个特弱群(西标箱框,弱群为1脾蜂,特弱蜂为半脾蜂),要想早春快速增殖壮大起来以获得养蜂高效益,若不采取合并办法,那只有将它们同箱饲养。但是同箱饲养效果如何,我多次试验结果基本是一样的。虽然蜂王都是优质的同龄王,我个人饲喂花粉不间断并加强保温,开始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20 d后1个晴天的中、下  相似文献   

7.
单脾春繁群的管理1.春繁时间与群势春繁时间与春繁群势,同是一年养蜂的开端,最佳繁蜂群势也要选好最佳繁蜂时间,过早过晚都不利于群势的发展和生产。我地养蜂者多以3脾蜂为春繁起点群;繁蜂时间,多选在辅助蜜源前25~35天或第一个主要蜜源(刺槐)前55~65...  相似文献   

8.
利用柳孟头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很即,春繁定群时,群均7.5脾蜂。用春繁形式奖饲繁蜂效果最佳,春繁定群时,群均8脾蜂。利用芝麻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最差,春繁定群时,群均只有4.5脾蜂。秋末有大量菊花开放地区,只有巧用菊花蜜源培育越冬蜂,春繁时才能得到群的5脾蜂。  相似文献   

9.
油菜是我地全年第一个大蜜源,每群产蜜5~35公斤,花期为3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历时40天左右。此时除正常的蜂群管理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分群繁殖。我地一般在2月上中旬开始春繁,而油菜始花在3月上旬,不可能在短短的20~30天内,就把蜂群复壮。要充分利用油菜蜜源,分群繁殖,即分为采蜜群和繁殖群。早春整巢时,应将4脾蜂以上的蜂群选作采蜜群;双王同箱各1脾蜂组成繁殖群。二、合理保温,迟撤包装。4脾以上的强群可只做外包装,不做内包装。双王同箱的弱群,要做好内、外包装。油菜花期,我地气温常在12~1…  相似文献   

10.
王星 《蜜蜂杂志》2006,26(12):12-12
笔者养殖蜜蜂20多年,积累了一些蜂群早春管理的经验。长期的实践经验证明,蜂群早春管理着重要抓好以下七点:1)及时补饲对蜜、粉不足的蜂群应及时补充饲料,把贮备的蜜粉脾插在边脾或边二脾位置,或用洒水壶将40℃的蜂蜜浇入巢脾中再插入蜂箱。如无备用花粉,可用鸡蛋调和奶粉,加入适量糖水饲喂。2)调整蜂群如发现无王群,应及时与有王群合并,将两群蜂放入一个巢箱内,群间以报纸相隔,让两群蜂自动咬破报纸进行合并;过弱蜂群应及时合并,或组成多群同箱饲养。调整群势时,将空脾、结晶蜜脾、发酵变质脾抽出,缩小蜂路,使蜂多于脾。1次。5)加强保温平…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春天,我用3个弱群共7脾蜂开始春繁。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越冬定群时,蜂群繁殖到61箱,64只蜂王,335脾越冬蜂。这样的繁蜂结果,确实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年春天,万荣县李蜂友买了我40箱蜂,剩下3个弱群共7脾蜂。蜂拉走的第二天,即2月13日的早上,我把2个2脾群组成1个双王群,另一个3脾群也改成双王群(蜂友给了1只蜂王),用2个16  相似文献   

12.
季永江 《蜜蜂杂志》2006,26(3):12-12
我地处在辽东半岛南端,春天的特点是风大、气温回升慢,以往用平箱繁蜂在3月20日左右。单脾、蜂多于脾、蜂脾相称我都采用过,繁蜂效果都不太理想,特别是单脾春繁,损失太大,大部分蜜蜂冻死在箱外,而且群越强死亡率越高,一个周期(21天)后反而不如弱群了。我曾在《蜜蜂杂志》上看过北方的蜂友不主张单脾繁蜂的文章,杨多福老师的“数控养蜂法”也不主张在北方地区单脾春繁,我觉得与春衰有关系。所以我想,如果能控制蜜蜂在不适合飞行的情况不出巢,不就不冻死或少冻死蜂吗?所以我就用加继箱,在继箱上繁蜂的办法,经多年实践证明此法可行。将继箱、巢…  相似文献   

13.
《中国蜂业》2016,(2):20-22
蜂群春繁期间,选取群势相当蜂群在不同材质结构蜂箱里饲养繁殖,通过测量蜂群边脾外侧中心处温度,结合蜂群生物学规律,分析研究蜂群春繁期蜂箱的保温效果。试验结果:A箱(全塑进口蜂箱)蜂群和D箱(郎式木质蜂箱)蜂群春繁初期箱内温度随外界昼夜温度小幅波动,春繁寒流期比较稳定,C箱(木塑改进蜂箱)蜂群春繁前期和寒流期边脾处温度波动幅度较大;B箱(全塑改进蜂箱)蜂群整个春繁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性;春繁初期A箱和D箱蜂群的产卵圈扩展较快;蜂群春繁初期四种蜂箱内边脾处的日平均温度和日最低温度差异性均显著,且B箱和C箱内的日平均温度与日最低温度均显著低于A箱和D箱的;蜂群春繁期的寒流使四种不同箱型蜂群内温度极显著降低(P0.01),但不同箱型内降低程度不同;寒流期B箱和C箱内边脾中心处的平均温度均显著低于A箱和D箱内边脾中心处的平均温度(P0.05)。  相似文献   

14.
笔者经过多年对中蜂的饲养发现,两个同样群势的圆桶中蜂群,把其中一桶人为地强制改换为蜂箱活框饲养,在相同的蜜粉源条件下繁殖,经过一段时间,两群蜂群势的对比相差悬殊。我建议在春季原有土法饲养蜂群想改为活框饲养的蜂友,请不要在春节前后蜂群开繁时过箱,最好是等待当地的分蜂季节收捕圆桶的自然分蜂团,充分利用自然分蜂团造脾、采集和蜂王产子的积极性。因为分蜂时每个圆桶一般能分出2~3群,而在春节前后改活框的就很难达到土法原群分出的群势。 中蜂可利用自然分蜂团过箱@郭成志!江西省乐平市西门庞公村西头,江西乐平333300…  相似文献   

15.
现在多数养蜂者都采用十框标准箱,每群蜂都有空巢脾。空脾会降低蜂群的积极性,如果外界气温低,脾多于蜂,对繁殖蜂群也不利。我采用双王群同箱饲养,每群放六个脾,使蜂王在一般情况下维持六框左右子脾,不致过度疲劳。如流动养蜂,用双王群十二框,加继箱;如定地养蜂,采用十四框双王群,加十框共用继箱为好。双王群保温,减少热量散发,便于保持繁殖蜂儿的正常温度35℃,比单王群繁殖快,常常蜂多于脾,不会出现巢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学校放暑假时,我在家闲来无事,摸索出大蜜源过后王浆高产技术措施,供同仁参考. 一、饲养强群是王浆高产的基本条件 养强群应从秋繁开始着手,越冬蜂多,蜂群就能安全越冬,来年有4脾足蜂参加春繁,到4月上旬加上继箱达到14脾以上(3万只蜂).这样不但春末夏初能取到丰厚的蜂蜜,而且大蜜源过后群势不衰,保持强群直接进行王浆生产.别人在酷暑中休息度夏,我的强群能比别人多生产0.5kg王浆,按一人管理10箱产浆群计,仅此一项就能增收1500元.  相似文献   

17.
在江浙一带,蜂群越冬、春繁大都要紧框缩脾,1群蜂经过紧框、缩脾后,多数只有1脾蜂,少数有2~3脾蜂。由于缩脾后蜂多脾少,脾内贮存的饲料就不够蜂群越冬、春繁的需要,因此蜂群在春繁期内大都要进行补助或奖励饲喂,否则蜂群就会饿死或春繁发展缓慢。2003年,我到深圳女儿处过春节,因蜂场无人替我管理,我就在巢箱加上继箱,继箱内放蜜粉脾,从1月15日到2月4日这20天内,未开箱饲喂。待回来开箱检查时,结果20多群蜂不仅没有冻饿而死,反而比进行饲喂时要好得多。为了进一步探索加继箱放蜜粉脾与不加继箱二者的效果,2004年同期我做了1次试验对比:在试…  相似文献   

18.
一、适时春繁 秦巴地区弱群通常在油菜花期前70天开始春繁,即小寒节前后进行保温和饲喂,在油菜开花前能够加上继箱.越冬双王群每群6框蜂,紧脾换脾后,每只蜂王各保留2~3张脾,蜂量1.5~2kg,双王群利用箱内升温,简单外保温繁殖近50天,在油菜流蜜前10天加继箱,提早产王浆.春繁紧脾是为了提高哺育蜂密度,刺激蜂王产卵,提...  相似文献   

19.
2 3 荔枝花期的蜂群管理4月份 (清明至谷雨 ) :是收获荔枝蜜的季节。这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组织强大生产群 ,适时进场 ,采集荔枝蜜。组织好生产群 :进场采荔枝蜜前要先组织好生产群 ,群势以 4~ 5脾为宜 ,蜂脾相称或蜂多于脾。群势太弱 ,生产力低 ;群势太强 ,容易产生分蜂热 ,也不利于生产。此时如果双群同箱饲养的 2群蜂群势仍很弱 ,可合并为群势较强的生产群 ;如群势中等 ,可在进场前装箱时通过调整分成 2群 ,使其中 1群达到较强群势 (4~ 5脾 ) ,成为生产群 ,另 1群作繁殖群 ,或保留现状 (双群同箱饲养 ) ;如果 2群蜂群势都较强 (4脾以上…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1月10日,我地冬柃刚流蜜,中蜂群已开繁。下午13:00,气温9℃,对1群只有意标1脾多蜂量的中蜂小群过箱春繁,原因是蜂太少箱太大,不利于蜂群保温繁殖。过箱到GN箱后有3~4框蜂,这样能形成有利于护脾调温的"圆球形"蜂团。运用该法的最佳时机,是在临近蜂王恢复产卵或群内刚有蜂儿出现时。当然,此时外界温度低,施用该法难度大,如果没恢复产卵还容易导致围王。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