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脂溶性贝类毒素分布广泛,可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广西北部湾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区,其贝类产量占比超过一半。为评估广西北部湾沿海居民因摄食贝类而引起的脂溶性贝类毒素摄入风险,并为建立毒素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分析脂溶性贝类毒素含量,24 h膳食回顾法调查居民连续7 d的海产品进食情况,应用海洋生物毒素点评估方法,计算膳食中每日毒素摄入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SI),对照欧洲食品安全局推荐的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 ARfD)值,评价其食用安全性。结果显示:检出的4种毒素含量均低于欧盟规定的安全限量值。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环亚胺类毒素(Gymnodimine, GYM)(83.02%)、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51.16%)、鳍藻毒素(Dinophysis toxin, DTX-2)(40.91%)和虾夷扇贝毒素(Homoyessotoxin, Homo-YTX)(8.6%),检出的最高质量分数分别为105.4、31.39、38.19和15...  相似文献   

2.
为监测渤海海域唐山贝类养殖区贝类毒素的污染情况,防止食用贝类中毒事件发生,于2019年10月—2020年9月间,每月持续在渤海海域唐山贝类养殖区采集四角蛤(Mactra veneriform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脉红螺(Rapana venosa)、牡蛎(Crassostrea gigas)、青蛤(Cyclina sinens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7种经济贝类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试了5种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 DSP)和14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PSP)。结果显示,在7种经济贝类样品中均未检出DSP。检出的PSP成分包括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膝沟藻毒素1 (Gonyautoxin 1, GTX 1)、膝沟藻毒素2 (Gonyautoxin 2, GTX 2)和脱氨甲酰基膝沟藻毒素3 (Ddecarbamoy l gonyautoxin 3, dcGTX 3),其中,GTX 1含量最高且最高值为537.95 μg/kg。不同季节贝类毒素蓄积含量有一定差异,PSP主要集中在4月检出。菲律宾蛤仔、牡蛎、文蛤和硬壳蛤中PSP的检出率分别为11.76%、47.06%、5.90%和8.82%,其他贝类均未检出。PSP总量均低于欧盟及中国的食用安全限量标准800 μg STXeq/kg。应用风险熵值法和点评估法进行食用安全风险评估,显示风险熵值和暴露风险指数均在安全范围内,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唐山贝类养殖区7种经济贝类不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3.
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9种天津市售主要经济贝类中13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的含量,分析PSP的污染现状和成分特征。结果显示,共计6个品种(紫贻贝、虾夷扇贝、牡蛎、毛蚶、脉红螺、菲律宾蛤仔)检出PSP。其中虾夷扇贝、紫贻贝、毛蚶3个品种的检出率较高且含量较高,检出率分别为66.7%、58.3%、58.3%。PSP中检出率较高的毒素包括N-磺酰胺甲酰基类毒素C1、C2和膝沟藻毒素GTX1、GTX2、GTX3,毒力占比主要以膝沟藻毒素GTX1-4为主,毛蚶蓄积STX毒素的能力强于其他贝类。全年的PSP含量季节变化为夏季最高,冬季最低。PSP主要存在于贝类的消化腺内,全年不同月份的PSP含量均在安全食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贝类毒素固相吸附示踪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固相吸附毒素示踪监测技术(Solid Phase Adsorption Toxin Tracking,SPATT)是一项新的贝类毒素监测技术。该技术模拟滤食性贝类摄食过程,利用内含吸附剂的采样器富集水体中的贝类毒素,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或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可以对产毒藻类的暴发以及贝类毒素污染进行示踪研究。SPATT 监测技术与贝类监测法、浮游藻类监测法相比,具有取样操作简单、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贝类毒素污染监测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综述针对 SPATT 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阐述,对技术适用监测的毒素种类、吸附材料的优劣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原多甲藻酸贝类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欧洲沿海地区频繁出现一种新毒素Azaspiracid(AZA)导致的中毒事件,给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对这类新型毒素的毒性及致毒机理还不清楚,缺少相应的贝类毒素检测方法。为此,本文对有关AZA毒素的来源、理化性质、毒性、致毒机理、检测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建议中国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以期帮助人们认识这一新型毒素,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链状亚历山大藻的培养及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提取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丽  章超桦  杨锡洪  秦小明 《水产学报》2010,34(11):1783-1788
为了研究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s,PSP)的来源和检测,对实验室分离培养的产麻痹性贝类毒素的链状亚历山大藻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接种对数生长期藻细胞,培养8 d内就能达到最高细胞密度(2.4×104 cells/mL)左右,再以0.05 mol/L的醋酸超声波破碎藻细胞提取粗毒素,结合小白鼠生物检测法,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本株藻主要含有C1/2、GTX4、GTX5和NEO,浓度分别为GTX5(0.827 5)>GTX4(0.339 2)>C2(0.252 6)>NEO(0.126 6)>C1(0.045 5)(单位:μmol/L),毒素粗提液经过Sephadex-G15凝胶层析柱处理,用小白鼠生物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联合检测定位,收集到纯度较高的PSP,本论文工作为将来贝类毒素的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分别于2017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2018年1月(冬季)采集广西北部湾养殖场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脂溶性藻毒素的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牡蛎样品普遍沾染脂溶性藻毒素,包括虾夷扇贝毒素(homo-Yessotoxin, homo-YTX)、环亚胺毒素(Gymnodimines, GYM; Spirolide1, SPX1)、氮杂螺环酸毒素(Azaspiracid2, AZA2)和蛤毒素(Pectenotoxin2, PTX2),不同季节种类和含量有一定差异。其中GYM含量最高且最高值(13.15μg·kg~(-1))出现在冬季,其他类型毒素介于0.03~1.40μg·kg~(-1)。应用风险熵值法和点评估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显示风险熵值和暴露风险指数均低于限定标准,不存在食用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用0.5%甲酸溶液加热提取,提取液经乙酸乙酯、三氯甲烷和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去蛋白后,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TSK改性凝胶柱为色谱分离柱,5 mmol·L-1甲酸铵(含0.5%甲酸)-乙腈(含0.5%甲酸)为流动相,采用基质匹配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并以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测试对象,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在50~600μg·kg-1添加水平下,10种麻痹性贝类毒素平均回收率为72.3%~91.1%(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9%~9.5%(批内)。STX、dc STX和neo STX定量限(S/N10)为100μg·kg-1,GTX1~GTX5、dc GTX2和dc GTX3定量限为50.0μg·kg-1。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适合于贝类产品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滕瑜  秦小明  沈建 《水产养殖》2012,33(2):19-20
为进一步考察日本贝类毒素安全监控现状,了解日本在贝类毒素安全监控方面的实施现状,笔者在2011年1月17—22日期间对日本进行了5天的考察访问,由于访问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好,访问期间被访单位均做了充分的准备,提供了大量的书面资料,并通过多媒体以及面谈形式向考察团对相关领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因此对Et本在贝类毒素的安全监控措施和实施情况、贝类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开发研究现状、以及检测机构的认证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杨惠宇  赵莹  潘发林 《河北渔业》2020,(8):52-55,62
综述了黄曲霉毒素B_1的毒理效应及其危害,介绍了国内外现有的检测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得出结论:免疫学检测法为半定量、定性检测方法,多应用于初筛或者批量检测中,准确性稍差;理化检测方法为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较高,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为国标的检测方法之一;近年来新兴起来的检测方法虽然能够达到检测效果,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最后对检测方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许多水域的水产品已受到多环芳烃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水域甚至远超标准限量。本文综述了国内长江及临近大陆的海区如渤海湾、台州湾、厦门湾、深圳大鹏湾等水域,以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巴西、韩国等国家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的污染情况,对其污染水平及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多环芳烃的人群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指出了水产品中多环芳烃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HACH速测法检测对虾养殖水体氮磷含量的可行性,应用HACH速测法和国标法(GB 17378.4-2007)检测对虾池塘水体NH_3-N、NO_2~--N和PO_4~(3-)含量,分析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及其相互关系;并研究了对虾养殖池塘水样直接过滤测定、过滤低温冻存和低温冻存过滤三种处理方法对NH_3-N、NO_2~--N和PO_4~(3-)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HACH速测法检测NH_3-N、NO_2~--N和PO_4~(3-)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检测结果与国标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但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NH_3~-N)=0.891X(NH_3~-N)-0.006;Y(NO_2--N)=1.657X(NO_2~--N)+0.004;Y(PO_4~(3-))=0.901X(PO_4~(3-))-0.018(Y为国标法检测值,X为HACH速测法检测值);HACH速测法检测养殖水体的结果利用建立的函数方程进行换算,获得的计算值与国标法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异;经三种方法处理后的对虾池塘水体NH_3~-N、NO_2~--N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经冻存处理两组水样的PO_4~(3-)含量显著低于直接过滤检测组PO_4~(3-)含量,冻存处理组之间PO_4~(3-)含量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HACH速测法可用于检测养殖水体NH_3-N、NO_2~--N和PO_4~(3-)含量,但检测结果需要经函数转化;为保证水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待检水样需要采取合适的保存方式或者立即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但由于其含氮(N)量高,常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及饲料中,对人类及动物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很低,口服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3100~3300mg·kg^-1;慢性毒性试验动物症状主要表现为肾结石及膀胱癌。三聚氰胺在生物体内无代谢转化,以原体形式或同系物形式排出体外。文章对三聚氰胺的毒性、残留代谢及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Fisheries management depends on reliable quantification of uncertainty for decision‐making. We evaluate which uncertainty method can be expected to perform best for fisheries stock assessment. The method should generate confidence intervals that are neither too narrow nor too wide, in order to cover the true value of estimated quantities with a probability matching the claimed confidence level. This simulation study compar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lta method, the bootstrap, and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 A statistical catch‐at‐age model is fitted to 1000 simulated datasets, with varying recruitment and observation noise. Six reference points are estimated, and confidence intervals are constructed across a range of significance levels. Overall, the delta method and MCMC performed considerably better than the bootstrap, and MCMC was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in terms of worst‐case performance, for our relatively data‐rich scenario and catch‐at‐age model, which was not subject to substantial model misspecification. All three methods generated too narrow confidence intervals, underestimating the true uncertainty. Bias correction improved the bootstrap performance, but not enough to match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lta method and MCMC. We recommend using MCMC as the default method for quantifying uncertainty in fisheries stock assessment, although the delta method is the fastest to apply, and the bootstrap is useful to diagnose estimator bias.  相似文献   

15.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依据渔业资源评估原理,结合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特点,提出一套计算群体生物统计量进而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的方法。选用渔业资源评估模型,估算未建立生长方程的增殖放流种类的生长参数及其自然死亡系数,以及增殖放流种类的合理放流数量。提出确认渔获物中来自放流种苗数量的方法。推导了计算捕捞死亡系数和按时间序列计算放流群体残存量、回捕量、回捕率和回捕效益等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综合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价与保护是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基础。西方从海洋水文、海洋化学、初级生产力水平和饵料生物水平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初步建立了海洋渔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并以北部湾渔场为例进行评价实践,旨为建立一套较成熟的综合评价方法,从而为我国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石斑鱼养殖过程虹彩病毒病发生的风险,实验结合Delphi法和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构建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因素评估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石斑鱼虹彩病毒病发生风险),5个准则层(水质、石斑鱼健康状况、饲养管理、养殖模式和养殖环...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草鱼出血病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初步构建该病发生的风险评估模型,旨在为防控疾病提供决策依据。该模型包括由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德菲尔法确定的各风险因素权重,由综合评价法表述的风险评估结果。构建的草鱼出血病风险指标体系包括9个目标层,即鱼种(B1)、免疫(B2)、水质(B3)、放养密度(B4)、水温(B5)、饲养管理(B6)、发病史(B7)、天气(B8)、池塘状况(B9);26个风险指标层,主要包括如鱼种是否带毒(C1)、是否免疫(C4)、免疫时健康状况(C6)、放养密度(C13)、水温(C14)、近年来发病情况(C19)等。目标层风险因素权重值集合为W={0.167;0.202;0.124;0.109;0.101;0.097;0.092;0.081;0.064},其中免疫和鱼种权重值最高。采用综合评价法表示风险评估结果,其函数模型为,ij ij得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值分别是0.699、0.690、0.568,与实际调查结果相符,即采取免疫接种措施后华南地区发生草鱼出血病的风险较华中和西南地区低。  相似文献   

19.
大亚湾海洋生物体内铅的含量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分析讨论了大亚湾海洋生物体铅(Pb)的含量与变化特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生物体Pb的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0.33±0.10)mg·kg^-1。甲壳类Pb的含量明显高于头足类和鱼类。根据风险评估的4个步骤,确定Pb的毒性,描述了Ph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采用粗略的点评估方法计算了Pb的膳食暴露量,并简述了Ph的风险。结果表明,大亚湾海洋生物体Pb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水产食品中甲醛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醛对人的呼吸、致敏和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均有影响,并有生殖毒性和致癌作用.本文主要从水产食品安全角度,根据风险评估理论,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暴露评估、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管理措施诸方面,探讨甲醛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综述水产食品中甲醛危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