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再生稻是一种资源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种植模式,对于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和保障国家口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前景非常广阔。近年来机收再生稻模式在我国南方稻区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hm2,周年产量可达到15 t/hm2。但是再生稻头季机收环节造成的再生季产量和加工品质下降,限制了机收再生稻进一步推广和应用。为此,本文重点介绍了机收再生稻的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并总结了机收再生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机收再生稻产能的进一步提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再生稻作为一种新的水稻耕作制度,在武夷山市已得到大面积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稻瘿蚊"的迁入危害和再生稻技术的引进推广利用,武夷山市中稻-再生稻的种植面积从1988年的133.3~200hm2发展到现在的3 800hm2,约占稻田面积20%;产量水平(头季稻 再生季,下同)从1988年的550kg/667m2提高到现在的700 kg/667m2,递增27%;成功率由原来的60%~70%提高到现在的89%,提高19%~29%.  相似文献   

3.
4.
湘中地区再生稻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吕章  李丹 《作物研究》2006,20(2):167-168
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因其省工省种高效,深受农民的青睐。2005年,双峰县再生稻面积3000hm^2,平均产量2800kg/hm^2。其中印塘乡新泽村贺某种植培两优E32,面积0.4hm^2,头季稻产量10200kg/hm^2,再生季产量5040kg/hm^2,两季合计达到15240kg/hm^2。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是三明市近10a在中海拔种一季有余,种二季不足的稻区新开发的一种稻作制,每667m2产量可比单季稻增产200kg左右。水稻软盘育秧抛栽具有秧苗白根多,抛栽后发根快、起苗早,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支出、增加单位产量的特点。1995年三明市将水稻软盘育秧抛栽技术应用于再生稻生产,获得增产增收的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再生稻采用软盘育秧抛栽与手插秧在栽培技术上的不同,该站1998年着手进行抛秧再生稻丰产栽培综合因素研究。1999年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安排验证、示范、应用。经2a的试验、研究、应用、初步形成有别于原手插秧再生稻的…  相似文献   

6.
吨谷田再生稻物质和产量的形成观察蔡亚港,李凌,方各海,许续绵,甘兴旺,官祥责(武夷山市星村镇农技站)为揭示高产再生稻的生长发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产量形成规律,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进行本研究。栽培过程于1993年在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试验基点,...  相似文献   

7.
直播-再生稻栽培试验及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杂交稻为材料,探索直播—再生稻栽培技术。安排再生稻头季播种期时,应当根据品种的生育期特性,把再生稻再生季的抽穗扬花期安排在9月中旬为宜。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不同,会影响到再生季的有效穗数,直播-再生稻栽培要选用分蘖力较强的品种为宜。再生穗着生节位高度与品种特性有关。直播稻栽培的关键技术是:保匀苗、除杂草、防倒伏和治...  相似文献   

8.
2009-2010年南平市延平区选用Ⅱ优航1号、Ⅱ优明86等组合培植再生稻,有效提高了单季稻田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和收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闽北地区种植再生稻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友文 《杂交水稻》2003,18(2):46-49
杂交中稻--再生稻栽培技术,是将一种两收的杂交中稻和再生稻的栽培技术看成一个统一的技术体系。概述了要选用两季都高产的良种,确定适宜的种植区域;种好头季稻,在实现其高产的同时,为再生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适时施足促芽肥;看芽收割头季稻,高留稻桩和加强再生稻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腋芽萌发能力对再生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稻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一种两收,能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再生季有效穗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重要因子,而有效穗数取决于再生芽萌发能力。提高再生稻腋芽萌发能力对提高再生季水稻产量有关键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再生稻发展现状,综述了腋芽萌发能力和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腋芽能力的技术措施等,并提出了未来加强再生稻腋芽萌发的研究重点,以期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季具有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节本增效的优点,其稻米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南平市建阳区开展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攻关与技术推广,机收再生稻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米质优、绿色环保、省种省工、助农增收等优势。介绍了南平市建阳区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李世永  李经勇 《再生稻》1995,(1):108-110,84
经1990-1993年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品种的筛选和对筛选出的主要品种进行施期及施量对再生稻产量效应试验。其结果表明,于中稻齐穗后15天和再生稻始穗期喷施种子剂,植宝素,920,细胞分裂素,春光丰收素,宵宝和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与只喷表水比较,再生稻产量效应达极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13.
胡光江 《作物研究》2003,17(2):96-96,98
再生稻栽培技术,是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因其省工省种高效,而深受农民的青睐。1998年道县富塘乡曹家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0.38hm2,两季产量12130kg/hm2,其中再生稻产量达4500kg/hm2。2002年,全村少耕直播中稻-再生稻面积23.1hm2,占全村稻田面积的92.7%,两季产量12000kg/hm2。2002年,全县此项技术应用面积达到1000hm2,两季产量11500kg/hm2,其中再生产量3000kg/hm2。1 少耕直播栽培的好处1.1 再生穗多少耕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一次播种,两次收获,不仅节省秧田,而且节约了种子。每公顷用杂交种量18.7~22.5kg,而常规栽培法两季用杂交种量每公…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再生稻母茎和再生苗、叶系、根系等的生长发育特性,从品种选用、留桩高度、施肥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时期和化学调控等诸方面分析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方法与技术。同时结合再生稻研究现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徐富贤  洪松 《作物研究》1993,7(2):22-26
本文以油优63为材料,进行了中稻10个去叶处理与头季稻及再生稻穗重和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叶位叶片对头季稻和再生稻产量形成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即倒1叶>倒2叶>倒3叶>倒4叶及以下叶,但其作用程度不同。齐穗期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产量的作用较小,而对再生稻产量则有显著影响。倒4及以下叶对头季稻灌浆结实的作用与基部光照度呈显著正相关。头季稻茎鞘干物重与再生稻产量及穗粒结构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9,(3):44-46
再生稻全程机械化克服了手插手割的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效益不显著等问题,又具有节本增效、绿色安全、米质优、效益好等优点,符合再生稻发展方向和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再生稻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是选好品种、二次烤田、重施保根肥、合理留桩、再生季科学管水、早施壮苗肥等。  相似文献   

17.
水稻肥床旱育大苗是在学习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发明早稻早育小苗稀植高产水稻技术基础上,结合本地稻麦两熟实际研究创新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淮北稻麦两熟地区应用,与常规两段水秧比,表现省水、省秧田、省工(拔、运、插)、省肥、省种、增产、增收、抗倒伏、抗早衰等优势.宿迁市1992年示范种植26.9亩,平均亩产558.0kg,比相同条件下的两段水秧亩增产47.2kg,增9.2%.达到了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超级稻及超高产组合两优1128、天优3301及Ⅱ优3301为材料,通过2 a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稻—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级稻—再生稻在高产栽培模式下比在常规栽培模式下增产,产量最高为天优3301,在2012年及2013年分别为10.16和10.84 t/hm2;高产栽培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超级稻—再生稻提高了有效穗数、千粒重、干物质累积量和叶面积指数;从3个组合的产量、主要农艺性状来分析,天优3301表现最好,其次是两优1128,最后为Ⅱ优3301。  相似文献   

19.
优质再生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水稻》2019,(5):57-63
为促进优质再生稻高效生产,遴选19个杂交稻品种通过大田再生种植的方式,系统分析了优质再生稻产量形成机制和头季与再生季的稻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再生季生育期几乎缩短为头季的一半,2季总产量与再生力、头季产量和再生季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头季比较,再生季稻米外观品质、食味品质明显提升,但加工品质和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值中的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消减值再生季与头季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糊化温度则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结果表明 :头季以每穗粒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再生季则以每平方米穗数变异最大 ,与产量的相关最密切 ,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高 ,对形成产量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