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黑龙江省春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小麦研究》2009,30(2):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吩磺隆和2,4-D异辛酯及其混用,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药后2周时,噻吩磺隆单剂处理的株防效为93.8%,2,4-D异辛酯单剂的株防效为94.4%,混用后的株防效达到100%;药后30天时,噻吩磺隆单剂处理的鲜重防效为85.1%,2,4-D异辛酯单剂的鲜重防效为71.5%,混用后的鲜重防效达到98.8%。  相似文献   

2.
在豫东夏大豆产区,于夏大豆2-3片复叶期,喷施24%的克阔乐乳油225ml/hm^2,能有效防除夏大豆多种阔叶杂草,平均杀草率90.7%,比人工除草增加纯收入78.0元/hm^2;喷施24%克阔乐乳油450ml/hm^2,对夏大豆产生药害,减产14.4%,喷施24%克阔乐乳油675ml/hm^2,引起夏大豆严重减产,减幅为29.4%。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锄青)在花生田的安全性及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多种药剂对花生田阔叶草的防除效果。结果显示,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锄青)对花生出苗无影响,苗后到收获期花生长势良好,无药害症状,对马齿苋、反枝苋、藜和铁苋菜防治效果较好,明显高于其他药剂,持效期长达60 d。  相似文献   

4.
大豆田杂草的发生及化学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万霞 《作物杂志》1999,15(4):21-22
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是大豆主产区,该区人少地多,自80年代初开始较大面积地推广大豆田化学除草,现已取得了很大成就。由于该区近年轮作制度的改变、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及杂草抗药性产生等原因,致使大豆田杂草种群变化、群落演替加速,导致杂草的危害程度逐年加重。现将...  相似文献   

5.
冀中南谷田杂草发生与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汉章 《作物杂志》2011,27(6):81-85
以冀中南谷田杂草为对象,探讨了谷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与除草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的谷田杂草种类基本一致。春播谷田杂草发生有3个峰期,5月中旬以双子叶杂草为主,6~7月份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夏播谷田杂草发生仅1个峰期,主要在7月上中旬,以单子叶杂草为主。化学防除以44%谷友WP剂量1800g/hm2为最佳,药效明显高于10%单嘧磺隆WP、50%扑灭津WP与2,4-D丁酯EC;春播谷田施药后79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与鲜重抑制率分别为49.19%、96.76%与96.01%、96.03%。夏播谷田在施药后55d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数防效与鲜重抑制率分别为41.13%、92.34%与93.39%、98.15%。  相似文献   

6.
阿罗津可有效地防除移栽稻田稗草、牛毛草;阿罗津与农得时或草克星温用可兼治稗草、牛毛草和雨久花、眼子菜等阔叶是;对扁秆鹿草、小茨藻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宜的施药剂量为30%阿罗津乳油生667m^250-60ml,施药适期的水稻移栽后5-9d,即稗草1-2叶期,以喷雾或药土法处理,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7.
<正>溴苯腈是选择性茎叶处理触杀型除草剂,主要通过叶片吸收,抑制敏感植物光合作用的各个过程使植物组织迅速坏死。主要用于小麦、大麦、黑麦、玉米、高粱、亚麻等作物田防除蓼、藜、苋、麦瓶草、龙葵、苍耳、猪毛菜、麦家公、田旋花等阔叶杂草。为了解溴苯腈对麦套大蒜田杂草的防效和使用技术,笔者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新洋试验站进行了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禾耐斯对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而对阔叶杂草的防效较差:杜邦豆威只对阔叶杂草有效,而对禾本科杂草无效。我地为以禾本科杂草为主以阔叶杂草为辅的杂草混发区,为了达到一次施药能够兼治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目的,特设计杜邦豆威与禾耐斯混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直播稻田阔叶杂草的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随着阔叶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药性增加,给农业生产杂草防除带来一定的难题,在目前杂草发生形势下,针对阔叶杂草的发生特点和现实草相,应采用相适应除草手段。笔者结合多年市场实践和田间试验示范经验,归纳如下:一、直播稻田阔叶杂草的种类鸭舌草、节节菜、四叶萍、雨久花、水花生、矮慈姑、丁香蓼、水竹叶、铁苋菜、泽泻等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0.
20%氟吡酰草胺悬浮剂做为小麦田土壤封闭药剂,对小麦安全性高,对产量无显著影响。20%氟吡酰草胺悬浮剂用量在225 g/hm^2 以上时,收获前1d对婆婆纳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90%以上;20%氟吡酰草胺悬浮剂用量在262.5g/hm^2 以上时,收获前1d对猪殃殃、播娘蒿、荠菜株防效、鲜质量防效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谷田单子叶杂草对谷子产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科学管理谷田杂草,探索谷田单子叶杂草对谷子的危害特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SPSS 18.0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几个主要的经验模型进行模拟和比较。结果表明:谷子产量损失率与单子叶杂草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双曲线函数模型拟合优度最大,高达99.6%,残差平方和(23.947)最小,是模拟单子叶杂草与谷子竞争关系的最优模型。预测式为Y=d0.083/(0.793+0.013d0.083),单子叶杂草种间最大竞争力和种内竞争力分别为1.2610和0.0164,谷子产量最大损失率为76.92%,弹性系数r=0.083<1,谷子产量损失率随单子叶杂草密度的增加而减速增加。本研究将为谷田单子叶杂草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夏谷群体光合速率及不同冠层器官的光合贡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夏谷品种鲁谷10号3种密度条件下群体光合速率的研究表明,生育期间群体光合速率的变化都呈单峰曲线型,峰值出现在开花期前后,从抽穗到灌浆初期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但高密度条件下开花后群体光合速率衰减很快。开花期和灌浆后期对不同冠层器官光合贡献的分析表明,两个时期趋势相同,都以上三叶贡献最大,中部三叶次之,下部叶较低,茎鞘只占5%左右,穗部表现为呼吸消耗,且消耗总光合比重趋于上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鲁谷10号亩产400kg以上的群体光合指标为,开花期群体光合速率应达31μmol·m-2·s-1以上,以后应维持在较高水平,至成熟期仍应达12μmol·m-2·s-1左右。还探讨了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衡水地区14份夏谷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兴国  时丽冉 《作物杂志》2011,27(4):117-119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NaCl胁迫对不同品种夏谷[Setaria italica(L.)]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种子在低浓度NaCl(50mmol/L)胁迫下,发芽率和发芽势没有明显变化,许多品种表现为发芽率高于对照;150~300mmol/L NaCl浓度处理下随NaCl浓度的升高,种子的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4.
夏谷高产育种单株选择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华北夏谷生态区近年育成的8个夏谷新品种的单株性状表现为基础,结合传统的夏谷单株选择理论和育种目标对各性状的要求,对与夏谷单株产量密切相关的8个性状分别制定了选择标准。按此标准,运用改进列联表法,对1992 ̄1993年选择的1088个优良单株进行统计分析,将单株综合性状选择指标数量化,建立了夏谷高产育种单株选择模式。经验证,该模式在夏谷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谷子叶色突变体在研究C4光能利用效率和叶绿素代谢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谷子叶色突变的分子机制,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谷子品种豫谷1号,获得1个稳定遗传的黄叶色突变体ylm-1。通过表型和遗传分析及遗传背景检测,同时利用突变位点图谱(MutMap)技术对突变基因进行精细定位。结果表明,ylm-1整个生育期叶色均为淡黄色;ylm-1与野生型遗传背景相同且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MutMap精细定位到第9号染色体关联区间内共13个非同义突变基因,其中,Seita.9G249900是一个编码与红叶绿素代谢还原酶(RCCR)相关的基因,该基因位于第9号染色体19 937 988与19 940 620bp之间,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在第2外显子361bp处发生A/T碱基突变,导致1个谷氨酸(E)变成天冬氨酸(D)。根据突变碱基设计了dCAPS标记,进一步验证了ylm-1候选基因突变位点。黄叶色突变体ylm-1的鉴定与基因功能分析将为该基因的有效利用、功能验证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理论与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淑君 《中国种业》2016,(11):58-58
<正>豫谷25(原区域试验代号为安08-4129)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1号为母本、冀谷1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利用动态育种技术[1],安阳、海南交替系选,经过3年4代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夏谷新品种。2015年该品种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国品鉴谷2015017,适宜在河南、河北、山东夏谷区晚春播或夏播种植。1亲本选择及选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杂草与棉花的竞争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概述了国内外杂草与棉花竞争作用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归纳总结了杂草种类、杂草密度及杂草与作物的不同共生期对棉花产量、生长发育、品质、农事操作等影响。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棉花最终产量和最终生长指标的分析上,而对棉花生长发育动态影响,尤其是内在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进一步细化研究棉花生长发育动态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分析杂草与棉花的竞争作用,探明棉花响应杂草竞争胁迫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谷子品系的适应性,为杂交亲本选配提供实验依据,以引进的夏谷子品系和自选品系为材料,利用SPSS 22.0和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对其农艺性状进行变异、聚类、相关和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品系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1.910之间,由大到小依次为穗形>穗茎姿态>刚毛长度>刚毛颜色>颖果颜色>籽粒形状>籽粒颜色>植株颜色>叶姿;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变幅为8.11%~20.29%,依次分别是穗粒重>亩产量>穗颈长度>单穗重>茎秆长度>穗长>千粒重>穗粗>茎秆粗度。(2)亩产量与穗茎姿态、穗形、千粒重、穗粒重、穗码个数、单码籽粒数、单穗重、穗粗、穗长、穗茎长度、倒二叶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茎秆粗度呈极显著负相关。(3)在欧式距离4.0将供试材料聚为六大类:第一类包括11份,均为夏谷子品系,亩产量约为400 kg,茎秆较矮且粗,叶姿半上冲,刚毛黄较短,纺锤型穗;第二类只有2015137-2Ⅱ-4-1,叶姿半上冲,刚毛中等为紫色,穗茎姿态为勾形,圆锥型穗,株高较高,亩产为387.71 kg;第三类6份均为夏谷品系,刚毛短为黄或紫色,穗茎姿态为强弯,纺锤型穗,茎秆较矮且粗,亩产在287~340 kg之间;第四类包括2016025♀-2-4(大同29系选后代)等6份高产品系,叶姿半上冲,刚毛中或短为黄色,穗茎姿态为勾形,穗形为纺锤型、猫爪型或圆锥型,株高适中,亩产量均在529 kg以上;第五类包括2015053Ⅰ-2Ⅰ-5-1(济谷13系选后代)等5份品系,叶姿半上冲,亩产约489 kg。第六类包括2015(07)-4-10和2015137-2Ⅱ-5-1等2份品系,叶姿半上冲,猫爪型或圆锥型穗,亩产约501 kg。综合分析得出8份产量较高的品系,分别为2015(07)-4-10、2015(07)-4-11、2015053Ⅰ-2Ⅰ-4-2、2015053Ⅰ-2Ⅱ-1-1、2015137-2Ⅱ-5-1、16C227-2-2、2016025♀-2-4和2016025♀-2-5。  相似文献   

19.
谷子杂交种与常规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杂交谷的光合优势是否是其产量高于常规谷的一大主因,本研究于2013年对常规谷晋谷21号和杂交谷张杂谷5号的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比较。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每个品种种植5个小区,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分别测定各项光合指标。结果表明,在拔节期,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显著高于晋谷21号;但在灌浆期,张杂谷5号和晋谷21号之间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参数和非光化学淬灭参数都存在显著差异。总体杂交谷在拔节期和灌浆期的光合性能高于常规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