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超限像素滤波的基础上,融合了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的优点,提出了基于3种滤波的1种新的混合滤波算法.由实验的图像、均方误差(MSE)、峰值信噪比(PSNR)和Q指标可以看出,这种新的混合滤波算法能有效地滤除图像多种噪声,较好地保护图像的边缘和细节. 相似文献
2.
3.
引入一阶灰色系统模型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的手段,对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定义、定理进行了推导,介绍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非线性数字图像滤波器设计方法,给出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数字图像滤波处理算法的具体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数字图像滤波处理效果显著,为数字图像滤波处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大麦是啤酒酿造的主要原料,随着我国啤酒产业的发展,对大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我国大麦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大麦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大麦进口缺乏一定的贸易限制,进口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基于2008—2014年我国大麦进口价格的月度数据,利用HP滤波法和ARCH模型分析了我国大麦进口价格的波动特点,得出我国大麦进口价格周期性波动较为规律且短期内具有上升趋势的结论;同时,大麦进口价格具有波动集簇性,但是并不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和非对称性;最后,为了规避大麦进口的市场风险,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风灾是林木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树木结构特征以及受力特点能够深入了解树木在受风荷载作用时各个部位的应力状态,确定其易发生破坏的区域,从而采取对应措施保证林木的安全稳定性。运用线性滤波法可以模拟实际状态下的脉动风模型;利用有限元技术可建立树木的有限元模型。结合两者可以模拟树木受动力风荷载作用的过程,并可计算树木各个部位的应力状态和位移等参数。模型搭建过程分为2个部分:风模拟,即运用线性滤波法编程计算得到随机的时程风场,再通过计算转换为脉动风荷载并施加于单株林木;树的模拟可根据单株树木各部分密度、弹性模量等与树高线性相关的假设,采用ANSYS中的参数化建模法(APDL)编程得到树木模型。最后编制宏文件,得到可以通过更改个别参数达到调节树模型以及脉动风场的命令流文件。在模型加载后,通过对所得到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了解林木的抗风性能。在该模拟中,采用我国华北地区沿海防护林树种黑松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模拟,了解单株黑松在脉动风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知材料的抗剪切性能决定其抗风能力大小,从而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加固或对林木进行定期修剪,提升林木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新的TS模型辨识算法.该算法思想:首先采用MCR算法(Mountain C-Regressionmethod)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采用改进的GK(Gustafon-Kessl)聚类算法得到最优的划分矩阵,再根据最优划分矩阵计算系统前件参数的最优值,最后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PSO)对后件参数进行优化.此辨识算法能够用较少的规则数描述给定的未知系统,并且容易实现.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并且可获得相对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图象的林分三维可视模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宋铁英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4):93-97
该文介绍一种基于树的图象的林分三维可视模型.以一株典型形体的树木为原型代表林分的平均木,应用图象重采样技术对该原型木图象按比例缩放生成林分中各株林木的图象.根据投影原理计算每株林木在投影平面上的象素坐标和缩放比例,对各林木图象再次缩放后移动到林木的平面坐标位置合成一幅有立体感的林分图.与基于规则几何体的和基于树的三维造型的林分三维可视模型相比,这种方法产生的林分立体图真实感强,速度快,适合开发成应用软件用于森林与植物景观的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0.
过去各地多用蔗刀来收获甘蔗,只能收取蔗茎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往往留在泥土里浪费掉了。以后全国各地蔗区推广使用了本省创用的小锄收获法,用锋利的小锄代替蔗刀来斩蔗,把地下一部分的蔗茎(不是全部)收取,每亩能增产300斤以上。现在介绍一个比小锄收获更进一步的新的收获方法——开垅倒蔗法。本法是国营广东制糖工业公司万顷沙甘蔗繁殖场在上一个甘蔗收获季节创用的,它只适合在收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堤坝三维透视模型构建方法.该方法以数字地面模型生成的地形图为基础数据,首先采用标高投影理论,建立堤坝坡脚线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透视投影理论,建立地形与地物相一致的三维透视数学模型,并使建立的模型与VC OPENGL相融合,实现堤坝的三维透视的实时交互显示.通过实例验证,本方法实用、经济、快捷.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求解大规模约束问题的有效算法是共轭梯度法,βk的选取不同构成不同的共轭梯度法。提出了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种新的共轭梯度法,修正了βk,并在Wolfe线搜索下证明了它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P2P网络中节点之间由于兴趣不对称难以建立直接信任关系,参考人类社会网络结构,借鉴小世界理论(small_word),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兴趣域划分的P2P信任模型(BIDTM信任模型)。BIDTM模型通过计算节点兴趣相似度划分兴趣域,计算节点总体信任度综合域内信任与域间信任。模拟试验表明,BIDTM信任模型在迭代的收敛速度、下载成功率、抑制恶意节点方面较传统模型有较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15.
王福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4,25(3):279-282
现有文献给出的确定GM(1,1)包络模型中上、下包络模型的方法.不仅存在有人为的主观成分.而且还不能保证所有的已知原始数据点都落在上、下包络模型曲线之间,这是不合理的.为此,作者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上、下包络模型的方法──非线性规划法,用这种方法确定的上、下包络模型,克服了现有文献给出的方法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在修正的Wei-Yao-Liu共轭梯度法基础上,给出一种新的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谱共轭梯度算法,该算法在强wolfe型线搜索下具有充分下降性和全局收敛性,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育种理论和实践提出一种“血系繁育法”。该法可分为四个阶段:血系基础群的建立;血统维持与闭锁繁育;血统间的交叉选配;血统的重新组建。一个血系群包含2-3个独立血统,每个血统最少应有3头以上公猪与相应数量的母猪。同时制定了血统划分标准,论证了在血系繁育的一般情况下,选择效率是:个体选择>血统内选择>血统选择。还设计了非近交的循环交配模式。 相似文献
18.
19.
建立高质量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是正确计算坡度、坡向、提取流域地形特征、进行水文分析 的前提,因而在研究土壤侵蚀、植被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中都具有重要意义。ANUDEM采用迭 代有限微分内插技术和地形强化算法,自动去除伪下陷点和生成输入数据错误文件,便于查错改善 DEM质量,并减少了去除伪下陷点的编辑或DEM的后处理过程。本文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 小流域为例,利用大比例尺(1:10000)数字化地形图,利用ANUDEM建立DEM,从DEM光照模拟图、 回放等高线、提取水系、坡度等方面对建立的DEM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ANUDEM建立的 DEM表面光滑;回放等高线与原等高线符合度高,能更准确地表现地形起伏;由其提取的坡度准确; 水系连续完整与地形图上河流一致,适宜水文分析,是一种建立高质量DEM的优良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日因子和表观残碱浓度对蒸煮温度和时间,以及初始活性碱用量(AA)、硫化度(5)和黑液残碱浓度的统一性表达,分析了日因子和表观残碱浓度与纸浆细浆得率之间的关系,提出可预测纸浆细浆得率经验模型的表达式;经最小二乘法拟合以及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对比,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桉木硫酸盐法蒸煮条件范围内,该模型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似度高达95%,说明模型可准确预测细浆得率.另外,由于模型所需参数可直接在蒸煮过程中获得,因此,该模型对实际生产过程中细浆得率的预测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