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稻瘟病菌的发生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6年,从江苏省主要稻区采集到491份稻瘟病标样,单孢分离后经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鉴定,共检出7群15个小种。其中,ZG1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ZD,ZE种群出现的频率也很高。各稻区小种分布不同,病害常年流行的太湖稻区种群最复杂。ZG1小种能在大部分品种上分离到,且分离频率很高,ZD和ZE群小种也有较高的分离频率。根据各稻区小种分布,选育和引进相应的抗性品种非常迫切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病标样的1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群22个小种。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ZG1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出现频率达66.20%,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我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3.
水稻种胚凝集素与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具有不同抗稻瘟病性的30个水稻品种的稻胚凝集素粗提液的血凝效价,发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与其RGL血凝效价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ZE3,ZF1和ZG1的菌丝对具不同抗稻瘟病性的29个理小种ZA63,ZB31,ZC15,ZD3,ZE3,ZF1和ZG1的菌丝均吸附结合,不表现生理小种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1996-1997年应用全国统一的稻瘟病病菌鉴别品种,对金沙县分离到的168个单孢有效菌株进行稻叶离体接种鉴定,鉴定出该县的稻瘟病菌有8个群43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生理小种有3个,分别为ZB13,ZB29和ZE3。应用病圃中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出抗穗瘟的材料44份。用生理小种ZB13接种金沙县水稻主栽品种的离体稻叶,结果全部品种都感病,目前筛选出防治稻瘟病效果较好的农药是三环唑,稻瘟灵和新克瘟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个参测品种的抗性测定表明,秀水系统品种对稻瘟病抗性相对稳定,从品种育成时期上可分为3个抗性层次:(1)70年代育成的品种以秀水48为代表仅对中F1等小种表现抗性;(2)80年代育成的品种如秀水04等对中D、中E、中F群等小种的大部分菌株表现抗性;(3)90年代育成的品种如秀水17能抗包括中A群在内的大部分菌株。部分品种在一些地区发病较重,系田间病菌小种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6.
1992—1993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辽宁省水稻主要产区采集了156份稻瘟病标样,单孢分离获得了46个菌株,进行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利用全国统一鉴别品种,鉴定出7群12个生理小种.其中ZG1,ZF1和ZD1小种从出现次数和频率着,是辽宁省目前的优势小种,ZB17和ZC7是新出现的小种,对推广的抗病品种有威胁,应引起育种和生产部门的注意.利用日本单基因系鉴别品种鉴定表明,目前已知的抗瘟性基因中,Pi-Km和Pi-Z1基因较为理想,可以利用.辽宁省目前的水稻主栽品种均不同程度感染稻瘟病,须加强田间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稻瘟病菌种群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属了7群10个小种的24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的相对寄生适合度,结果表明小种的相对寄生适合度明显地受到水稻品种的抗性类型的影响,13个单基因粳稻人有较强相对寄生适合度的是ZA、ZD、ZE和ZB群小种,而对灿,粳稻主栽品种具有较强相对寄生适合度的则分别是ZB、ZC和ZD、ZA、ZE群小种,同时,研究表明稻瘟病菌小种异质性对相对寄生适合度的评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粳4号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太湖稻区高抗稻瘟病的主栽品种武粳4号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和苏御糯杂交并回交,获得F1,F2,BC和部分F3世代,3-4叶期采用3个有代表性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G,ZE3和ZA49对不同世代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根据抗,感分离情况分析抗病亲本的抗病基因组成。结果表明,武粳4号对ZG1,ZE3和ZA493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9.
比较具不同抗稻瘟病性的30个水稻品种的稻胚凝集素(RGL)粗提液的血凝效价,发现水稻品种的抗稻瘟病性与其RGL血凝效价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稻瘟病菌不同生理小种ZE_3、ZF_1和ZG_1的菌丝对具不同抗稻瘟病性的29个水稻品种RGL均能吸附结合,这种结合不表现品种特异性。水稻品种262RGL与对该品种有不同致病力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ZA_63、ZB_(31)、ZC_(15)、ZD_3、ZE_3、ZF_1和ZG_1的菌丝均可吸附结合,不表现生理小种特异性。研究表明品种262RGL与稻瘟病菌菌丝接触或结合后,并不影响其菌丝伸长。RGL能抑制具不同致病力的稻瘟病菌各生理小种的分生孢子发芽,但是对致病力强的生理小种的分生孢子发芽抑制作用很小。RGL对分生孢子中部细胞的发芽抑制作用最强。不同品种RGL对某些生理小种分生孢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吴江稻区稻瘟病菌小种更替规律及抗瘟品种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4年从吴江稻区采集的133份稻瘟病标样的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得到6群11个小种。其中,中G1小种出现频率最高,占46.5%,为优势小种。监测圃中稻瘟病菌小种的动态与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稻瘟病菌各小种的发生频率率年度间变化较大,小种的更替与栽培品种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近期稻瘟病菌生理分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国统一的7种稻瘟病菌鉴别品种,把1997年采自全省26个县市的99个有效单孢分离菌划分为35个生理小种。与1987-1989年的测定结果比较,出现了16个新的生 理小种,分别是ZA1,ZA2,ZA9,ZA17,ZA33,ZA34,ZA49,ZA54;ZB16,ZB10;ZC8;ZD5,ZD6和ZF2,且多为强致病力的ZA群小种。过去的优势小种ZG1已被ZA1所取代。籼型种群小出现频率在本次测  相似文献   

12.
福建不同稻作类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应用我国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92年采集分离的早、中、晚稻不同稻作类型共226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34个生理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15为优势小种.鉴定结果表明,早、中、晚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存在着差异,早稻ZB15为优势小种,中稻ZB1为优势小种,晚稻ZC15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3.
2011~2014年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4年从江苏省五大水稻种植区采集1 219份水稻稻瘟病标样,分离得到634株单孢菌株,研究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及毒力变化情况。种群动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稻瘟病菌共有5群19个生理小种,各水稻栽培区的种群分布差异较大,连云港、徐州和南通稻区,小种类群较为复杂,均出现了5群10个小种,南京、淮安和扬州地区稻瘟病菌种群组成相对简单,其中南京地区出现了4群5个小种,淮安和扬州地区,仅出现3群5个小种和3群4个小种;在分离得到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中,ZG1种群小种出现频率最高,为优势小种。毒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稻瘟病菌对已知抗性基因Pi-k、Pi-ks、Pi-b和Pi-t的毒力频率较高,对Pi-ta、Pi-ta2、Pi-z和Pi-zt的毒力频率较低,说明Pi-ta、Pi-ta2等抗性基因在江苏省水稻育种上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Pi-k、Pi-ks等抗性基因已不适合在江苏省水稻抗病育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群  高汉亮  张晋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8):1004-1006
利用中国统一的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对2006年采自广西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28个县(市)的139个稻瘟病菌有效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共鉴定出7群27个生理小种,其中ZB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高达67.62%,ZB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25.18%,其次为ZB9小种,出现频率为19.42%,其他小种出现的频率较低。对不同稻作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稻作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有明显差异,而同一稻作区内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则较丰富。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不同稻作类型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992-1994年应用我统一的7个鉴别品种,鉴定了1992年采集分离的早,中,晚稻作类型共226个有效单孢菌株,区分为7群34个生理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小种群,ZB15为优势小中,鉴定结果表明,早,中,晚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存在着差异,早稻ZB15为优热势小种,中稻ZB1为优势小种,晚稻ZC15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6.
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群体小种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1995~1998年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选择适当的病菌和品种互作组合,通过继代接种实验模拟研究水稻不同类型品种上的稻瘟病演变。结果表明,浙江省稻区稻瘟病菌媾和体组成复杂,籼、粳稻品种上的稻瘟病菌类型存在较大差异,稻瘟病菌和水稻品种继代互作后不同品种上病菌群体中小种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多数品种上菌系组成出现了小种优势,不同类型品种上发生的优势小种差异是导致田间病菌群体组成对常变  相似文献   

17.
2007~2011年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分布,2007~2011年,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黑龙江省5个稻区30个市县农场采集的299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7群31个生理小种.优势种群为ZA、ZD和ZB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4.8%、31.1%和16.1%;优势生理小种为ZD5,出现频率为17.1%,其次是ZA49(13.7%)和ZD1(10.7%)小种.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18.
浙江太湖稻区稻瘟病菌流行小种及群体毒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 ̄1993年从浙江太湖稻区采集、分离406个水稻稻瘟病菌单孢菌株,鉴定出7群15个小种,其中中A49、中D1、中D3、中E1、中E3及中G1为主要流行小种。供试稻瘟病菌对Pi-k^s、Pi-a、Pi-k^m、Pi-ta、Pi-ta^2及Pi-t等8个抗病基因具有较强的毒性,毒性菌株广泛分布于各县(市)。Pi-i、Pi-k^p、Pi-k^h、Pi-z^t及Pi-b等5个抗病基因对多数菌株仍显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研究续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1985年继续用中国鉴别品种和吉林辅助鉴别品种接种鉴定了全省主要产稻区28个市、县533份稻瘟病标样分离菌。鉴定结果表明,随着水稻品种更换,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新出现ZC群中国小种,ZD群和ZE群中国小种的出现频率也明显增长。吉林小种的变化更为明显,出现J_4、J_6两个新小种组,J_0组小种(ZD_1J_0、ZE_1J_0、ZF_1J_0、ZG_1J_0等)的出现频率明显下降;J_2组小种(ZD_1J_2,ZE_1J_2、ZF_1J_2、ZG_1J_2等)的出现频率显著上升。本文对吉林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数量的消长变化与水稻品种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十年广东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6-2015年近10年间收集的来自广东各地的7225份穗颈瘟样本中分离出稻瘟病菌(Magnaportheoryzae)单孢菌株3690个,经接种到中国水稻稻瘟病菌鉴别品种上共鉴定出8群51个生理小种,其中以ZB群、ZC群和ZG群为主要优势种群,而ZB群出现频率最高,为48.44%~75.35%;病菌生理小种以ZB13、ZB15、ZC15、ZC13和ZG1为主要优势小种,其中ZB13出现频率最高,为32.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