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在全国各麦区都有发生。该病主要危害小麦,不但影响小麦产量还引起小麦籽粒腐坏变质,该病病菌分泌的毒素还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减产1~2成,大流行年份减产5~6成,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1症状小麦各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  相似文献   

2.
3.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对小麦赤霉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规律、发病条件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2012年,眉县小麦赤霉病普遍发生.且川道灌区发生较重,损失较大。由于小麦赤霉病发生与危害特点较为特殊.防治策略不同于其它病虫。群众主动防治意识差.给赤霉病适期防治、确保防治面积和防治效果带来了一定影响。笔者根据眉县2012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大量调查工作,并结合往年同期资料综合分析。基本摸清了眉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与原因.并根据眉县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麦赤霉病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对近几年镇平县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生情况及历史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镇平县生产实际,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依据稻桩带菌量、子囊壳发育进度以及抽穗扬花期天气趋势,预计2006年四川省小麦赤霉病总体中等程度发生,局部地区偏重。(1)稻桩带菌率较去年偏高。据仁寿、绵竹、渠县、威远、乐至、简阳、高县、邻水、双流、江油、安岳、巴州、雅安、宣汉、东坡、仪陇、射洪等监测点3月上中旬春季菌源调查,稻桩支带菌率0.3—14.11%,平均为4.51%,比去年高18.37%。(2)小麦抽穗扬花期与赤霉病菌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较吻合。  相似文献   

7.
结合咸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其发生特点, 分析了其发生及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9.
1发生规律小麦赤霉病是感染赤霉病菌造成的一种病害,以花期侵染为主,侵染后在小麦穗部形成粉红色胶质斑点或霉层,该病不仅造成小麦直接减产,更严重的是感病的麦粒含有毒素,  相似文献   

10.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麦头、烂麦头,近几年在邓州市发生频率较高,该病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发生,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穗腐。邓州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小麦选用的品种大多为中感或高感品种,品种抗病性不强。另外,近几年邓州市随着秸秆禁烧工作的推行,秸秆还田面积较大,而秸秆还田质量往往不高,导致田间菌源充足,如果小麦抽穗扬花期遇到阴雨天气,再加上防治不力,往往会导致赤霉病严重发生,如2016年和2018年邓州市赤霉病发生都较重。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漯河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5.89万hm2,赤霉病发生面积达11.39万hm2,发生面积比率达71.7%。根据当地植保部门5月下旬对矮抗58、百农160、漯麦4号等9个小麦品种大田调查结果,各类品种的平均病穗率为12.2%,平均最高病穗率达69.8%,个别品种的病穗率竟高达94.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796-200X)《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发病程度均在2级以上,属偏重发生年份。一、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赤霉病的的症状表现 伊犁河谷小麦赤霉病在春小麦上发生较重,每年主要集中在春小麦扬花~灌浆期间.赤霉病主要表现为穗腐型,初期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之后逐渐向整个小穗蔓延,在气候潮湿微雨环境下,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可见淡红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3.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安市每年小麦种植面积20万hm2左右,由于种植模式单一和小麦扬花期天气的影响,我市区楚州、淮阴等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呈日趋严重的趋势。赤霉病[Gibberellazeae(Schw.)Petch]是小麦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多发生在穗期和多雨、气候潮湿地区,该病发生时造成穗病,同时也可引起苗枯、基腐等症状,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能达80%~90%,且感病麦粒中含有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不可取食。目前主要采用农业、化学两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1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赤霉病,保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根本办法。但是由于种植模式和…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介绍了小麦赤霉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其对人畜健康的危害,总结了其防治方法,包括深耕灭茬、消灭菌源、选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处理、药剂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16.
<正>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流行受菌量、气候、品种抗性和栽培管理等各种因素影响,具有暴发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在防治方法上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选用抗病品种,关键时期进行药剂保护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性强品种 选择对赤霉病及其它病害有较好抗、耐性的品种,如皖麦27(91808)、皖麦32(2219)、扬麦158等。 2.进行种子处理 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选择质量高、效果好的专用剂型进行包衣。药剂处理用40%拌种灵100克拌种50千克,可预防小麦的各种病害。  相似文献   

17.
小麦赤霉病,又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典型的气候性、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河南省发生较重。2010年、2012年、2016年、2018全省偏重发生,其发生流行与小麦扬花期降雨和田间湿度有直接关系,部分晚治漏治地块损失严重。赤霉病不仅导致麦穗枯死、籽粒秕瘦、严重减产,还因病粒含有呕吐素、赤霉烯酮等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8.
小麦在商水县常年种植面积为8万hm^2,小麦赤霉病是制约商水县小麦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笔者就商水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情况分析如下:一、症状小麦从幼苗到抽穗都可遭受赤霉病的危害。小麦苗期受到赤霉病感染是由于种子带菌或土壤带菌侵染所致,带菌麦苗轻者苗黄、苗瘦,重者干枯死亡。  相似文献   

19.
2012年开封市小麦赤霉病发生较重,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条件,分析了2012年开封市小麦赤霉病暴发的原因,并结合小麦赤霉病田间发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对策,指导生产防治,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小麦赤霉病是由多种镰孢属(Fusarium spp.)真菌侵染小麦而引起的一种流行性病害.主要发生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在河南省流行频率较低,但如果大流行则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