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动物免疫副反应基层兽医特别关注和担心,为了摸清不同类型和不同厂家的口疫苗免疫副反应情况;不同免疫组合、不同的动物的免疫副反应情况。减轻基层兽医工作的顾虑。我县于2006年5月以来,使用国家生物药厂生产的口蹄疲苗和与猪瘟苗不同组合进行控制试验观察和临床定点观察,给规模场529头猪,农户7243头;81552头;30398头;34195头和周转场70头猪,奶牛26头,山羊68头,进行免疫注射,观察副反应情况。观察结果说明牛羊口蹄疫O-I型二价苗可用于猪的免疫,不同年龄和不同配合使用安全;口蹄疫O-I型二价苗和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注射猪有不同程度的一般副反应,严重剐反应小,注射牛羊副反应小;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免疫注射猪副反应明显降低,且免疫效果好;口蹄疫苗与猪瘟苗不同组舍副反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免体反应,测定生产中应用的猪瘟活疫苗(免源)脾淋苗的疫苗效力,用不同头份疫苗分组进行免疫,确定出该疫苗在实际生产中的有效免疫剂量。在此基础上,将猪瘟、口蹄疫和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分别进行单独免疫、两两组合注射和三种同时注射,从而确定当前生产中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疫苗的有效结合注射的新型免疫程序。在全面提高免疫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疫苗浪费,减轻基层兽医工作量,减少防疫投入人力物力,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时间段免疫接种和同时分点免疫接种进行免疫试验。结果免疫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0%,猪瘟病毒的合格率为91.00%。结论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在利用上述两种方式注射时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生猪重大疫病的科学免疫方法,确定最佳免疫程序,笔者设计并开展了口蹄疫(FMD)合成肽苗(或灭活苗)、猪瘟(HC)脾淋苗、高致病性蓝耳病弱毒疫苗(或灭活苗)的不同组合注射、单独注射、不同疫苗类型注射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疫苗不同组合注射或单独注射,以及使用不同类型疫苗注射,其免疫副反应均无明显差异;平均免疫抗体效价及群体合格率各组间存有差异;采用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以及仔猪首免口蹄疫、猪蓝耳苗,再免疫口蹄疫、猪瘟苗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适合猪群3种强制性免疫疫病的最佳免疫方案,根据不同免疫时间、不同疫苗组合等分为17个组研究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接种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否有影响。结果:同时接种2种疫苗时,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产生抗体有促进作用;而注射蓝耳病疫苗以后,再注射猪瘟或口蹄疫疫苗对其没有影响;同时接种3种疫苗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明显比其他组产生时间晚,抗体峰值以及维持时间也明显低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基层免疫工作效率,降低强制免疫工作难度,需要研究出更合适的生猪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的免疫程序。针对这一实际问题,按照毕节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实施方案》要求,大方县制订了《大方县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程序优化田间试验的方案》。按照方案,选择东关乡罗寨村、核桃乡营光村、瓢井镇中洞村3个自然村寨和六龙镇大水沟养猪场进行免疫接种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疫苗单独注射,猪口蹄疫灭活苗或猪口蹄疫合成肽可以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同时注射。这样防疫员注射猪3种疫苗时只需2次,减少近三分之一的劳动量,同时减少应激次数,适合在基层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猪传染病预防的展开主要是养殖人员需要注重日常的管理工作,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提前注射传染病疫苗,做好猪瘟病、猪链球菌、口蹄疫、蓝耳病以及猪肺炎等传染病免疫接种工作。1做好传染病免疫接种工作在针对夏季传染病展开的预防工作中,首先应当做好传染病免疫接种工作。各养殖户应当加强对《猪病免疫推荐方案》的学习,并遵循兽医的预防指导,及时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注射,严格控制疾病的发生。具体需将免疫接种的重点放  相似文献   

8.
为推广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有效免疫,在前期开展"猪瘟疫苗(脾淋源)、猪O型口蹄疫疫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有效免疫试验"确定新的免疫程序基础上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验证猪瘟疫苗1头份免疫剂量足以产生可靠的免疫保护;先免疫接种猪瘟疫苗,1周后免疫接种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二者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适宜在农村散户中使用;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相互之间干扰较大,猪瘟病毒抗体产生时间推迟,不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决基层免疫中一猪多针、费时费力、免疫保护率不高的问题,2012年,巴州动物疾病控制和诊断中心与库尔勒市和焉耆县兽医站联合开展了"猪瘟、猪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不同免疫程序有效免疫试验"。通过初期试验确定了猪瘟疫苗的质量和有效免疫剂量,并通过猪瘟、猪口蹄疫、猪蓝耳病3种疫苗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即分别进行单独注射、两两组合注射和3种疫苗同时注射,研究不同的组合免疫方式对其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华亭县对猪口蹄疫实施高密度的免疫接种,通过疫苗免疫使猪群得到有效保护。自2011年以来,华亭县对猪口蹄疫采用猪普通口蹄疫疫苗和MYA98苗免疫注射,普通口蹄疫主要用于散养户的免疫注射,MYA98苗主要用于规模化养猪场。2011年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0万头;2012年春季共用两种疫苗免疫猪5.5万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效,动物源型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口蹄疫依然在全球多个区域发生和流行,严重威胁着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为有效遏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免疫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消灭该病最有效、经济、关键的策略。但是基层动物防疫员在给牛羊注射口蹄疫疫苗时偶尔有免疫副反应现象发生,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给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和阻力。本文分析了牛羊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产生原因、临床症状、救治及预防措施,给基层一线从事动物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了解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灭活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之间的差异.在梅小市选择2个规模化养猪场,每个猪场分2组,对试验猪分别免疫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对接种疫苗的试验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注射合成肽疫苗试验猪未出现不良免疫副反应.说明用合成肽疫苗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较高;采用猪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分别对使用上述两种口蹄疫疫苗免疫21d后的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用猪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合格率达到92.50%,免疫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免疫合格率为35.83%,说明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3.
不同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及检测方法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了解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与合理的检测方法,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在某肥育场进行了此次试验。试验猪分3组,分别注射不同厂家生产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OS/99株灭活疫苗,并采用猪O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HI)分别对使用上述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猪注射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后,用猪0型口蹄疫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达到100%;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检测不到注射合成肽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效价。免疫猪口蹄疫O型OS/99株灭活疫苗后,用VP1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抗体阳性率只有30%;用HI方法进行检测,抗体阳性率为60%。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将不同时间免疫接种应用到仔猪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上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平冈畜牧兽医站免疫接种的仔猪150头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75头,给予观察组不同时间免疫接种,给予对照组同时分点免疫接种,对免疫效果与副作用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97.3%,明显比对照组的77.3%高,观察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合格率为96%,明显比对照组的76%高,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为2.7%,明显比对照组的17.3%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仔猪猪口蹄疫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不同时间免疫接种可提高免疫合格率,且副作用发生的几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科学免疫接种方法,确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以减少生猪的疫苗接种次数及应激反应,我们设计了相关试验,以验证多重免疫同时进行的可行性。试验利用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及猪瘟三种疫苗同时分点免疫及两两组合同时分点免疫,经过对各组免疫后副反应观察和不同时期抗体水平测定,得到以下结论:1、三种疫苗任意组合注射均不会增加免疫副反应。2、各组平均免疫抗体效价及群体合格率在一定时期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但各组间相较免疫效力及免疫持续期均存有差异;3、通过分析比较采用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同时分点注苗组与三种疫苗间隔免疫组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被纳人国家重大动物疫病管理后,生猪的强制免疫病种由以前的猪瘟、猪口蹄疫两种增加至三种.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针对这一实际问题.南阳市畜牧兽医局于2009年4~6月在原免疫程序(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给仔猪、母猪注射猪口蹄疫、猪瘟疫苗)的基础上,在仔猪35日龄阉割时同时注射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猪口蹄疫疫苗。试验按4种不同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免疫后观察其副反应和3种疫苗的免疫抗体产生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组合的免疫方法对其抗体产生的影响,确立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试验将口蹄疫、羊三联四防、小反刍兽疫和羊痘4种疫苗进行不同组合,即分别进行单苗单独、两两组合、三三组合、4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共分为15组,每组20只,对各组免疫后副反应观察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口蹄疫、三联四防、小反刍兽疫和羊痘4种疫苗分点同时注射组产生的抗体水平,与单苗注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疫苗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效价相对较高且稳定,不同疫苗产生的抗体之间相互干扰、拮抗作用不明显,抗体合格率分别在70%以上,均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免疫要求,因此该免疫接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三种疫苗不同组合分点免疫的效果。将生猪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生猪60头。每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疫苗接种方法,然后观察副反应发生率和抗体合格率。结果表明:C组试验结果猪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符合国家标准,且没有明显副反应。先接种口蹄疫疫苗,在第7天同时进行分点接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和猪瘟疫苗,该免疫程序具有免疫效率高、效果好、副反应低的特点,是免疫工作中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9.
猪口蹄疫和猪瘟均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重大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对猪口蹄疫和猪瘟最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是进行免疫接种。本研究采用O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试验和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对猪O型口蹄疫疫苗、猪瘟疫苗单独免疫及猪O型口蹄疫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步免疫后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和猪瘟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分别进行监测,以期摸索出沈阳地区猪口蹄疫和猪瘟疫苗同步分点免疫后抗体群体保护率  相似文献   

20.
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疫苗免疫副反应时有发生,但猪口蹄疫疫苗免疫副反应近年来在我县发生的机率明显增加,但同窝同群同龄仔猪免疫注射后一次性全部死亡现象较少见,现就有关现场诊断及产生的原因等情况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