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震 《中国蜂业》2009,(9):53-53
波兰大约有100万群蜜蜂和4万名养蜂者。波兰华沙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问卷形式对426位养蜂者26710群蜂的调查显示,波兰2007~2008年冬季蜂群消失率是15.3%,显著高于2006~2007年的9.9%。最多时22.9%的养蜂者损失蜂群数超过30%,蜂群损失为21—50群。在可提供足够统计分析数据的7个省份中,蜂群消失率最多的是西滨海省(30%)和大波兰省(25%)。  相似文献   

2.
荷兰蜂群消失现象 由于近年来蜂群频繁大量的消失,荷兰政府不得不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寻找其原因.荷兰大约有8000名养蜂者,平均每位养蜂者养5群蜂.2008年6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与英国中心科学实验室抽查了来自荷兰各地170个养蜂场的蜜蜂样本,检测出8种蜜蜂病毒和真菌、细菌、微孢子虫、寄生蜂螨等.他们通过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从可能的寄生虫中寻找真正的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养蜂信息联盟会同美国蜂场监查机构(AIA)和美国农业部合作发布了第九年度全国蜜蜂蜂群损失调查的初步结果。2014~2015年冬季,初步有6128名美国养蜂者提供了有效的回复,这些养蜂者在2014年10月饲养的蜂群数量为398,247群,占美国蜂群总数274万群的14.5%。  相似文献   

4.
燕海平 《中国蜂业》2023,(10):18-19
<正>每年的春末夏初蜂王和一部分蜜蜂飞离蜂群,另建蜂巢组成新蜂群,将原巢留给即将羽化的新蜂王,一群分为两群,这就是蜂群的自然分蜂。自然分蜂是蜜蜂繁衍的本能,蜜蜂靠分蜂来实现蜂群数量的增加,有效补偿由于病害、敌害、饥饿等原因造成的蜂群损失。但自然分蜂会给蜂群繁殖和养蜂生产带来损失,在养蜂生产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自然分蜂的发生。一、自然分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外媒     
<正>2017~2018年蜜蜂越冬损失COLOSS对36个国家25,363名养蜂者的调查发现,2017~2018年蜜蜂的越冬损失率平均为16%,544,879群蜂中的89,124群由于多种原因而消失。英国、北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的蜂群损失率超过25%,而白俄罗斯、以色列和塞尔维亚的蜂群损失率低于10%。各国内部蜂群损失率也有显著差异。2017~2018年蜜蜂的越冬损失率低于2016~2017年的21%,但高于2015~2016年的12%。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蜂群消失现象 据统计,意大利有1,157,133群蜜蜂和75,000位养蜂者.意大利养蜂协会报告显示,2007~2008年冬季记录的蜂群消失数量比例:北部地区占30%~40%,南部中心地区占10%~30%.  相似文献   

7.
欧洲经济共同体12国共有蜜蜂696.4万群,46万名养蜂者,其中拥有150群蜂以上的只有18,000人。这12个国家各自的蜂群数、养蜂人数和每群蜂平均产蜜量见附表。原表刊于《Vida Apicola》1989年9-10月号。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广西养蜂业取得了持续健康稳步发展,至2014年,全区蜂群数量73万群,蜂蜜产量1.46万t,意大利蜂约21万群,中华蜜蜂约49万群,中华蜜蜂90%以上为活框饲养。很多市县相继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养蜂协会和蜂产品加工企业,这些养蜂社会组织和企业  相似文献   

9.
张大利 《蜜蜂杂志》2020,40(5):31-33
蜜蜂越冬是蜜蜂生产中的重要一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关系到养蜂的成败。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蜜蜂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暖冬、高温、阴雨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也打乱了蜜蜂原有的生活规律,加之蜜蜂饲养量逐年增加,蜂病发生率也逐渐增高,蜂群越冬死亡率也显著增加。据加拿大养蜂者协会对2018-2019年蜜蜂越冬损失调查,蜜蜂越冬损失率达25.7%,各省损失率19.8%~54.1%。美国蜜蜂越冬损失率为37.7%,全年蜂群损失率40.7%。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20,(1):48-49
<正>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是养蜂生产统计常用指标,它们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养蜂规模和养蜂生产情况。在编制养蜂业发展规划时,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经常被作为主要指标来陈述发展目标。通过蜂蜜产量和蜂群数量计算的年群均产蜜量是反映养蜂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中蜂和意蜂是广西饲养的主要蜜蜂品种,在放蜂方式、生产投入和产出效益等方面有较大差别,非活框饲养中蜂与意蜂比差别更大。在蜂群数量和蜂蜜产量的统计上,由于国家统计和农业部门统计均没有按蜜蜂品  相似文献   

11.
正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以前国内外养蜂专家对野生蜂群进行观察,发现一些蜜蜂生活规律,写入蜂书来指导养蜂生产。然而人工饲养的蜂群经常受到人为干扰,就产生应激反应出现一些异常规律,这些异常规律都影响了繁蜂速度与产量!黑龙江虎林市蜂农杨多福,1961年辞去中学数学教师职务返乡当了集体蜂场养蜂员,按蜂书上的指导养蜂,15年的产量都比文盲养蜂者低得多,因此决心探索新的养蜂方法,开始用唯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简称苏北),现有蜜蜂14.1万群,平均161亩蜜源植物有蜂一群,其中60%以上蜂群流动饲养。为探索定地养蜂能不能稳产?我们走访了十多个县,对不同地区的定地或小转地饲养的养蜂场,养蜂户和转地饲养的蜂场,进行了包括蜂群繁殖率、蜜源资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蜂群产量、病虫害等情况的调查。事实证明:苏北地区蜜源丰富、适合定地养蜂,在该地区范围内进行小转地饲养,乃是夺取苏北养蜂高产稳产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3.
国外信息     
正外媒新西兰养蜂情况统计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28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8,826名,养蜂场55,457个,蜂群数量887,510群。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养蜂场、蜂群数量如上表所示,可见,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616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7,597个。普渡大学的年度人工授精课嗡嗡作响当今养蜂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人工授精。每年8月初,来自美国各地和国外的蜜蜂  相似文献   

14.
二、利用蜜蜂的分泌物——蜂针液(蜂毒)、王浆、蜂蜡和蜂巢蜂针液(蜂毒)是蜜蜂螫器官酸腺和硷腺分泌的具有芳香气味的透明液体,螫刺时从贮液囊中经螫针排出。人类为了摄取野生蜂群中的蜂蜜或养蜂取蜜,难免要被蜂螯。蜂螫使人体出现局部和全身反应,其中包括意外地治愈了关节炎等病患者。蜂螫治病在  相似文献   

15.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面积23.67万km^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养蜂资源丰富,非常适宜进行养蜂生产。近年来,广西蜂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广西蜂群数量为76.6万群,其中中蜂占70%,达53.6万群。为促使广西中蜂养殖产业取得更大发展,2015~2017年,以实施中华蜜蜂优质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为契机,笔者对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之一的蒙山县开展中蜂产业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四川省是我国养蜂大省,到2013年底,全省存栏蜜蜂135万群,其中西方蜜蜂90万群,中华蜜蜂45万群;生产蜂蜜3.84万吨、蜂王浆540吨、蜂花粉835吨,养蜂产值超过6亿元。但是,四川省各地的蜂业发展参差不齐。下面通过对达州市蜂业的调查,就达州市蜂业发展情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一、达州市蜂业发展概况(一)蜂业发展状况达州市现有蜂农10566户,饲养蜜蜂58074群。养殖品种以中华蜜蜂为主,有53738群,占蜂群总量的92.5%。饲养方式以土法饲养为主。年生产蜂蜜460.789吨、蜂王浆0.496吨、蜂花粉1.3075吨、蜂蜡3.3024吨,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面积23.67万km^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养蜂资源丰富,非常适宜进行养蜂生产。近年来,广西蜂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广西蜂群数量为76.6万群,其中中蜂占70%,达53.6万群。为促使广西中蜂养殖产业取得更大发展,2015~2017年,以实施中华蜜蜂优质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为契机,笔者对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之一的平南县开展了中蜂产业情况调查,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面积23.67万km2,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水丰沛,养蜂资源丰富,非常适宜进行养蜂生产。近年来,广西蜂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16年,广西蜂群数量为76.6万群,其中中蜂有53.6万群,占70%。为促使广西中蜂养殖产业取得更大发展,2015~2017年,以实施中华蜜蜂优质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项目为契机,笔者对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之一的浦北县开展中蜂产业情况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蜂群数美国有蜂群500万群左右,约占全世界蜂群总数的十分之一。实有蜂群数正在逐年减少。根据1974年美国农业统计数字,美国共有专业养蜂户(每户拥有蜂群600群以上者)4,656户,平均每户1,200群。有些专业养蜂户,拥有蜂群多达17,000群。副业养蜂户(每户拥有蜂群25~599群者)190,000户,平均每户有蜂100群。  相似文献   

20.
郑元明 《蜜蜂杂志》2010,30(4):30-30
<正>人工分蜂,是养蜂者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将1群蜜蜂平均分为2群,或在强群中先分出一小群(1脾蜂),然后在适当时机将小群补为繁殖群。人工分蜂是养蜂者为了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规模,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