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探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代谢之间的关系及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自发气调包装(MAP)对果实软化的调控机制,为生产中李果实软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笔者以贵州省特色果品‘空心李’为试材,通过测定果实的硬度、细胞壁代谢成分和细胞壁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研究1-MCP、MAP及两者结合(1-MCP+MAP)对(20±1)℃下果实软化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1)与对照(直接放于纸箱内)相比,1-MCP、MAP及1-MCP+MAP处理抑制了果实硬度下降,原果胶和纤维素降解,抑制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脂酶(PME)和纤维素酶(Cx)活性增加,抑制效果为1-MCP+MAP>1-MCP>MAP。(2)果实硬度的下降与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关系表现不一,1-MCP和1-MCP+MAP处理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对照和MAP处理与可溶性果胶含量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1-MCP、MAP、1-MCP+MAP处理和对照果实硬度的下降与PG和PME活性存在显著负相关,对照和MAP处理的果实硬度与Cx活性表现显著负相关,1-MCP和1-MCP+MAP处理果实硬度与Cx活性没有表现相关性。1-MCP结合MAP对沿河‘空心李’果实硬度下降、细胞壁物质降解及其相关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能够抑制‘空心李’果实软化,延长保鲜时间,减少采后损失。  相似文献   

2.
乙烯吸收剂对丰水梨果实软化和细胞壁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探讨乙烯吸收剂通过调控环境乙烯,进而抑制梨果实软化的作用,以丰水梨为研究材料,用PE18 μm保鲜袋包装,研究了乙烯吸收剂在0℃条件下,对果实冷藏期间果实硬度、乙烯释放以及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丰水梨果实乙烯释放高峰过后,伴随着果实软化,而果实乙烯释放与袋内环境乙烯浓度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果实硬度与水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乙烯吸收剂通过对环境乙烯的调控作用,抑制了果实乙烯释放和PME、PG活性的升高,使果胶物质降解速度受限,从而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延缓了果实软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与淀粉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楚香蕉采后果实硬度与淀粉代谢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巴西’蕉(Musa sp. ‘Brazil’)果肉为试材,对香蕉采后果实淀粉代谢与果肉硬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果肉硬度逐渐下降,总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总淀粉酶活性呈上升趋势,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呈先增后减的单峰型变化;相关性分析发现,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与总淀粉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总淀粉酶活性变化呈极显著负相关,与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变化相关性不显著。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下降可能主要涉及到总淀粉含量的下降和总淀粉酶活性的上升。  相似文献   

4.
湿冷贮藏对冬枣软化水解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化是冬枣贮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了湿冷贮藏对冬枣不溶性果胶含量和果胶甲酯酶(PM E)活性、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纤维素含量和纤维素酶(Cx-cellulases)活性、淀粉含量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冷贮藏可以延缓冬枣不溶性果胶含量、淀粉含量和PG活性的下降速度,降低可溶性果胶含量、PM E活性、Cx-cellulases活性、淀粉酶活性的上升速度,而纤维素含量则表现为先慢后快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猕猴桃采后软化的影响,以“东红”猕猴桃为材料,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猕猴桃果实在生理成熟期采摘,于室温贮藏,定期取样分析果实硬度、软化率、淀粉质量分数、原果胶质量分数、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纤维素质量分数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果胶甲酯酶 (Pectin methylesterase,PME)、纤维素酶(Cellulase,Cx)、β-半乳糖苷酶(β-D-galaetosidase,β-Gal)、淀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处理可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减缓果实中淀粉、原果胶、纤维素质量分数的下降,延缓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及PG、PME、Cx、β-Gal、淀粉酶活性的升高,并推迟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施肥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其硬度与可溶性果胶质量分数、PG、Cx、β-Gal、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原果胶、纤维素、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猕猴桃生产中采用复合化肥+有机肥+生物菌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可显著延缓贮藏期间果实的软化,延长果实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6.
采收期和品种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灵武长枣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在同一采收期下,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低温贮藏前后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灵武长枣在不同的采收期中,全红果的果肉硬度小于大半红果,头蓬果高于三蓬果;全红果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果胶含量均高于大半红果;三蓬果的葡萄糖、果糖含量高于头蓬果,头蓬全红果的蔗糖、总糖含量高于三蓬全红果;抗坏血酸含量在各个采收期变化不明显。同一采收期的灵武长枣、冬枣和梨枣,在贮藏95 d后,3个品种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蔗糖、总糖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梨枣的果肉硬度、抗坏血酸含量下降均最多;灵武长枣采收时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且降解最少;冬枣蔗糖含量下降了88.5个百分点;灵武长枣、冬枣可滴定酸含量有所增加,而梨枣出现下降;冬枣的果糖上升了113.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它两个品种,是贮藏后风味更为浓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后嘎拉苹果果实细胞壁代谢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嘎拉苹果为试材,研究其果实细胞壁代谢及关键酶基因表达特性及受1-MCP、乙烯利和低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常温下,嘎拉果实硬度变化与WSP显著正相关,与CSP和半纤维素显著负相关,与ISP的关系不大;1-MCP和低温处理显著抑制了WSP含量上升,减缓了CSP和半纤维素降解。嘎拉果实细胞壁酶中,β-Gal活性最高、增加最快,其基因表达亦迅速增加,α-L-Af活性和基因表达虽增加速率低于β-Gal,但二者变化规律相似,均显著受到1-MCP和0℃低温的抑制;PG和PME活性和基因表达量亦呈增加趋势,但未能完全被1-MCP处理和0℃低温所抑制;相关性分析表明,其细胞壁酶活性变化均与硬度呈显著负相关性,并显著受到1-MCP和低温的影响。但是,乙烯利处理虽对嘎拉果实软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藁城、黄骅、沾化冬枣为试材,研究了不同产地冬枣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试验结果表明,藁城、黄骅、沾化冬枣的冰点分别为-3.5℃、-4.2℃、-3.9℃;在0℃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产地冬枣硬度均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下降,VC含量逐渐减少,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过程中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沾化冬枣酸含量最高,藁城冬枣还原糖含量最小,在贮藏过程中变化较大.贮藏结束后各地冬枣硬度差异极显著(P<0.01),VC含量差异显著(0.01<P<0.05),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还原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黄骅地区土壤中平衡的氮、磷、钾配比,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黄骅冬枣耐贮性优于藁城、沾化冬枣.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冰温贮藏条件对鲜枣品质的影响,以新疆若羌冬枣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冷藏(CK)、-1.5~-1.0℃冰温贮藏,分别测定了贮藏过程中冬枣的失重率、腐烂率、硬度、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胶含量、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冰温贮藏枣果失重率的上升、色差的变化程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均得以延缓;对0℃冷藏的枣果来说,其硬度的下降更快,PG、PME、β-Gal活性也随之升高,而冰温贮藏则抑制酶活性的升高速率,降低枣果实腐烂变质和衰老软化的进程,有效延长若羌冬枣的贮藏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采后冬枣果皮转色的机制,研究了冬枣采后于(0±0.5)℃冷库贮藏60 d期间,果实呼吸强度、果皮叶绿素含量、PPO活性、POD活性、总酚含量变化及与转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果实呼吸强度平缓上升,果皮色泽逐渐加深,叶绿素被不断降解,PPO和POD活性逐渐增加,总酚含量逐渐下降,说明果皮色泽的变化与其组织氧化作用有关,酚类物质氧化而引起的果皮褐变参与了冬枣果皮色泽的加深。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SH40、M26两种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根系组织中O2^-(超氧阴离子)含量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胁迫条件下SH加根系内O2^-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O2^-和MDA含量均高于M26根系内的。随着铁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M26根系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一直升高;而SH加根系内SOD酶活性降低,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26根系内SOD、POD活性均高于SH40。  相似文献   

12.
镍对大豆、玉米生长早期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爱珍 《种子》2007,26(7):14-16
以不同浓度的镍处理萌动的种子,研究了C3植物大豆、C4植物玉米受镍胁迫后,大豆下胚轴和玉米胚芽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 i2 处理浓度的增加,大豆下胚轴和玉米胚芽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豆下胚轴中MDA的含量也先升后降,但玉米胚芽鞘中MDA的含量则具有逐渐升高的现象;和大豆相比,玉米的SOD、POD活性及MDA含量较低且变幅较小,表现出较强的抗镍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以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热水与热空气处理对轻度加工葡萄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极显著地抑制轻度加工葡萄PG活性的上升,可显著地抑制贮藏后期(60~90天)PE活性;热处理轻度加工葡萄的硬度与PE活性呈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573,但与PG活性无相关性;轻度加工葡萄在贮藏过程中Cx活性缓慢上升,热处理显著地抑制了Cx活性的上升;热处理葡萄硬度的变化与C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达到-0.9289;热处理对果胶含量的影响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甲基磺酸乙酯对草莓愈伤组织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甲基磺酸乙酯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测定了愈伤组织中的保护酶和氧化酶活性、总酚含量、MDA含量的变化以及愈伤组织的死亡率。结果表明,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愈伤组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随着EMS处理浓度的增加,保护酶SOD,CAT和氧化酶PPO,POD活性升高,而后快速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逐渐下降,CAT,PPO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OD活性则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总酚含量变化为先升后降,但上升和下降都比较缓慢,而MDA含量则逐渐上升;处理后的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PPO,POD活性迅速下降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总酚和MDA含量逐渐下降,而总酚含量与PPO,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由此认为,在用EMS对草莓愈伤组织进行诱变时,较适宜的剂量为0.1%~0.2%浓度处理1.0~1.5 h,在处理完成后的前12 h培养中,应采取措施以减轻褐变。  相似文献   

15.
贮藏山楂果胶酶活性及果胶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贮藏在冷库简易气调、适温冷藏、室温气调、室温存放的山楂果胶含量及相关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甲酯酶PE)活性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贮藏过程中,山楂PG酶活性有一个峰值较低的跃变过程,随着跃变的出现,果实硬度明显下降;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G酶活性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PE酶活性没有跃变过程,总的趋势是呈现由高到低逐渐下降的变化规律;适温冷藏和室温气调的山楂PE酶活性也具有极其相近的变化规律。山楂果胶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不同贮藏条件下的山楂果胶含量减少的幅度各异。  相似文献   

16.
刘莹  刘艳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0):152-157
在常温贮藏条件下,为明确果实采后成熟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和果实软化特性。以达到采收成熟的‘河套’蜜瓜果实为试材,对不同贮藏时期果实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1)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蜜瓜果实中活性氧含量呈增加趋势,其中O2·-产生速率在贮藏后期显著增加,H2O2则表现出双峰段的变化趋势;(2)在贮藏期间,SOD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POD、CAT、APX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三者先后达到活性峰值,维持一段时间高活性水平后开始下降;(3)贮藏初期,LOX和PG活性均极低,分别在贮藏5天和4天后二者活性迅速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LOX活性迅速下降,PG活性则呈小幅波动上升趋势直至贮藏结束。‘河套’蜜瓜果实贮藏期间,过量积累的活性氧加剧了果实的衰老,同时PG和LOX共同参与了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机理,以抗虫杂交棉KB02 F1及KB02 F2与两亲本和太D5 F1、鄂抗棉13为材料,研究了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的生理特性(叶绿素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与MDA含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盛铃末期(8月17日左右)为棉花叶片从生理功能旺盛到衰老的转折时期;吐絮初期(9月10日左右)棉花叶片的POD活性与籽棉产量呈负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是-0.8925*;随着植株的衰老(8月17日—9月10日左右),不同品种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都逐渐升高;9月10日左右,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F1的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较高,而POD活性与MDA含量较低,显示了较其他品种抗衰老的特性,最终获得了最高产量3828 kg/hm2;KB02F2在抗衰老的生理特性和产量上有所衰退,但仍强于常规棉及亲本。  相似文献   

18.
低温胁迫对高粱幼苗MDA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探明高粱幼苗耐冷生理机制,以高粱耐冷和冷敏材料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智能光照培养箱设置低温条件,分析了低温和常温条件下高粱耐冷和冷敏材料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后,两类材料的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都出现了增高的趋势,耐冷材料MDA含量的增加幅度低于冷敏材料,耐冷材料的SOD活性、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显著高于冷敏材料,说明材料的耐冷与否,与低温胁迫后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的增加量有关,MDA含量的增加幅度愈小材料愈耐冷,SOD活性、POD活性的增加幅度愈大材料愈耐冷。  相似文献   

19.
赤霉菌粗毒素对小麦幼苗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不同赤霉病抗性小麦品种对赤霉菌粗毒素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差异及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用赤霉菌粗毒素处理赤霉病抗性不同的小麦品种的幼苗,在0.5~4天内测定各品种的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增率。结果表明,处理后感病品种幼苗的MDA含量增率高于抗病品种和中抗品种。各品种幼苗的SOD活性先增加后下降,抗性强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大,活性下降慢;抗性较弱的品种SOD活性的增率小,活性下降快。各小麦品种幼苗叶片的POD活性增率在1~4天内均呈升高趋势,抗性强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小,抗性弱的品种POD活性的增率大。对MDA含量增率、SOD及POD活性增率的第2天测定值和第2~4天测定均值作方差分析表明,三种不同抗性品种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