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有机肥在茶树上试用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在茶树大部分营养芽萌动期,用生物有机肥“邦农”500倍稀释液喷湿茶树树冠叶层正反两面,土壤施用尿素作对照。结果表明,处理区春茶采摘期提前4~7d,喷后10~17d内新梢生长速度增长20%左右;但对春梢生长总量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作追肥,不仅可以提早春茶上市,增加早春茶的产量,更是无公害茶园和有机茶园新的肥培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
茶树采摘幼嫩新梢用于加工饮料茶,其产量和茶叶品质两者均受采摘标准的影响。茶叶品质研究的本身即着重于采摘标准。但采摘标准极大地依赖于采摘间隔期。在商业性茶叶生产条件下,孤立地选择某一采摘标准的芽叶是困难的;因此,可发现在采摘的鲜叶中不同采摘标准的芽叶具有不同的比例。适当采摘间隔期的选择可控制这些芽叶的比例,进而控制采摘质量和产量。有利于产量和成茶品质的最佳芽叶标准是一芽二叶,然而完全实现一芽二叶是不可能的。根据上述采摘标准和努力提高产量,某一生产茶园可通过延长采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在我场的部分茶园中发现了茶芽枯病。一号山头的常规茶园,连续两年发病率高达80%左右,被害茶树芽叶枯焦,甚至新梢亦枯死,造成该片茶园减产40—50%。一、茶芽枯病的症状主要发生在新稍的芽叶上,嫩梢有时亦受害。芽叶发病多自叶尖或边缘出现黄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展为褐色或黑褐色的不规则大斑,并无明显的边缘。  相似文献   

4.
茶叶采摘中几个问题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采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茶树的生机和鲜叶的品质。在当前从茶叶采摘入手提高鲜叶品质尤为重要。为此,现就茶树芽梢伸育有关特性,以及采摘技术与产量、品质的关系,作如下分析: 一、成龄茶树树冠不同叶片新梢的分布成龄茶树通过系统修剪,树冠基本定型,进入采摘阶段以后,在一般管理条件的自然生长情况下,着生不同叶片的春梢中,1叶和6、7、8叶的春梢均很少,2、3、4叶占的比  相似文献   

5.
茶树新梢生育状况对叶片光合速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明德 《作物学报》1987,13(4):336-345
本文主要研究了茶树新梢不同生育状况下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新梢生长—休止光合速率由高转低,冬季更低,但随着芽萌发生长又有回升,高峰在1芽2叶期。正常新梢1芽3叶净光合仍为负值;春1芽5叶、夏秋1芽4叶才有少量光合产物积累。对夹2、3叶从驻芽起便有光合产物积累,其量与叶面积俱增。采摘所留鱼叶光合速率与正常叶相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场茶叶生产中,以采摘单芽头制作各种名优茶的数量,占全年的60%左右,但生产上常遇到每一轮单芽头采摘后,就会有一层幼嫩的叶留在树冠上,随着采摘轮次的增多,茶树采摘面上的绿叶层加厚,芽头会逐渐减少。尤其夏暑茶期间,由于气温高,雨水充足,茶叶生长旺盛,这现象尤突出。为了解决生产上这一矛盾,我们作了在芽头采后3~5d内采一轮嫩叶,即采单芽与嫩叶片交替进行的实验,其结果:通过摘除富余叶片办法,能提高茶叶萌发能力,促进高产优质,这种办法比修剪有三点好处:①可以充分利用茶叶原料,根据原料老嫩可制作各类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②修剪…  相似文献   

7.
茶树叶色突变体是特色品种选育的珍贵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科研价值。本研究阐述了‘紫娟’(ZJ)以及两个红紫色芽叶突变(ZY1, ZY2)的新梢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了芽、一叶、二叶、三叶、四叶、紫色成熟叶、绿色成熟叶及一芽二叶的儿茶素、花青素、黄酮类共21个化学成分含量。比较发现ZJ和ZY1的新梢芽叶均为红紫色,ZY2的单芽为绿色、新梢叶片为红色,3个材料的老叶部位均为绿色。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儿茶素总量逐渐降低,花青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黄酮类含量不规律变化;新梢幼嫩部位的化学成分高于较成熟部位。ZJ一芽二叶的花青素、儿茶素、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ZJ和ZY1的黄酮含量显著高于ZY2,鞣花酸含量最高的是ZY1,而没食子酸含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阐明了3个红紫色突变茶树新梢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特异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栽培技术对茶树春梢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常红  汪东风 《作物学报》1995,21(6):752-755
采用盆栽试验,应用^14C和^15N示踪技术,研究了栽培技术对茶树春梢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茶前修剪明显推迟开采期,但有利于春梢生长及持嫩性;增施氮肥促进春梢生长和持嫩性增强;喷施赤霉素(GA)促进越冬芽早发,一芽二叶展开期提高5天左右。这些效应与栽培技术影响茶树对冬季^14C-光合产物及春肥^15N的积累和分配等生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春梢1芽2叶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4个古茶树优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古茶树氨基酸含量最合适的流动相A为0.1mol/L无水醋酸钠∶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2;古茶6号的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最高,古茶4号的茶氨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最高为53.3%。  相似文献   

10.
自 70年代末以来 ,许多研究者对茶树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以茶树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作外植体培养均有成功报道。但云南大叶种茶树因其品种原因 ,茶多酚含量较高 ,外植体切段易氧化褐死。所以至今云南大叶种茶树组织培养成功的报道鲜见。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叶种茶树新梢带腋芽茎切段在不同的激素组合及浓度水平诱导下形成愈伤组织和芽分化的效果 ,为成功组培诱导大叶种茶树植株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供试材料为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教学实验基地云抗 1 0号、云抗 1 4号第一轮一芽三、四叶新梢。1 .2…  相似文献   

11.
益微对茶树新梢生化成份的影响效应研究罗影霞,程鸣珂(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茶树益微对茶树不定芽的萌发具有极强的启动作用,可促使更多的不定芽萌发,以芽密优势取得茶叶增产,并且对茶芽有优异的促长效果和持嫩作用,增加优质鲜叶数量及其整齐度,因而又可提...  相似文献   

12.
供给茶树根部的氨在新梢萌发前主要以茶氨酸,谷酰胺和精氨酸贮存在根叶部。茶树结束休眠,开始生长时,这些化合物转移到生长点(新梢),茶树特有的酰胺——茶氨酸也集中在新梢,其在新梢中的积累不仅由于根部的大量供应,而且也因新梢的缓慢利用所致。L—旦氯酸—DL—磺基羟亚氨酸(MSO)参与氨基酸,酰胺,特别是茶氨酸的组成。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生长状态下的三年生凫早二号新梢和迎霜、龙井43的留养秋梢茶树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对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抗性生理因子的差异分析及其在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叶位变化,SOD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随着叶龄增加,增长幅度减缓,活性也渐趋于稳定,且茶树无性系后代单株间,SOD、POD、MDA和电导率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几种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对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俊起  汪钧 《茶业通报》2001,23(4):23-25
茶小绿叶蝉 (EmpoascaflavescensFabricius) ,又名茶浮尘子、小绿浮尘子、叶跳虫 ,属同翅目叶蝉科。国内茶区均有分布 ,寄主除茶树外 ,还有桃、李、油菜、大豆、花生、十字花科蔬菜等。主要以成、若虫刺茶树嫩梢汁液 ,消耗养分和水分 ,为害后茶树节间缩短 ,芽叶萎缩 ,芽尖、叶尖和叶缘变红褐焦枯 ;同时 ,干茶碎片多 ,有异味 ,从而大大影响产量和品质。目前 ,茶小绿叶蝉已成为我省皖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为了有效的防治茶小绿叶蝉 ,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量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提高祁红品质 ,以达到规定…  相似文献   

15.
茶树以收获芽叶为主,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直接决定着茶树生长势和品质成分的形成。为研究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生理变化规律,以2 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茶树新梢不同成熟度叶片丙二醛(MD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各成熟度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简化茶树抗逆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的MDA、SA、SOD和Pro 由1 芽2 叶至老叶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老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度叶片;仅ABA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S 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3、4 叶达到峰值,老叶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MDA与SA、Pro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ABA与MDA、SOD、Pro、SA、CAT 存在中度到高度负相关。7 个茶树叶片抗逆性评价指标可简化为5 个,即MDA、ABA、SA、SS和CAT,可应用于茶树抗逆性的鉴定,提高种质材料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遗传多样性,为科学合理利用掌克古茶树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本研究以43份掌克古茶树两年生无性系苗为材料,田间调查其主要形态性状,测定春梢一芽三叶生化成分,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6.55%~37.3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95~2.04;春梢生化成分变异系数为14.49%~28.75%,多样性指数为1.44~1.93。各形态指标和生化成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将13个指标简化为5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68.28%。在欧式距离10处,43份材料被分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含24份材料,类群Ⅱ包含10份材料,类群Ⅲ包含9份材料。掌克古茶树无性系苗主要形态性状和生化成分的变异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聚类到类群Ⅲ的ZK7、ZK11、ZK13、ZK15、ZK16、ZK22、ZK19、ZK23、ZK37等材料综合性能较好,具有较高选育价值。  相似文献   

17.
茶白星病的病原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白星病(Phyl losticta theaefotia Hara),在全国各产茶区均有发生,特别在高山茶场的春茶期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危害嫩叶和新梢,茶树感染后,新梢生长不良,芽重减轻,叶片容易脱落,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者可造成50%以上的减产,甚至片叶无收,而且发病芽叶制成的干茶,冲泡后叶底布满星点小斑,茶汤味极其苦涩,汤色浑暗,破碎率较高,并有矿物质臭气,饮用后肠胃还有不适之感,对成品茶品质影响极大,严重阻碍高山茶区名优茶的生产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罗新民 《茶业通报》1998,20(1):21-22
宁国市园艺场1991年拥有茶园415亩,由于多年重采轻管,单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主采春茶,轻采夏茶,不采秋茶,茶树形成"二层楼"现象,没有像样的树冠采摘面,芽叶密度小,重量轻,经济效益差。1991~1992年,连续两年对220亩低产茶园分期分批实施综合技术改造,主要抓了更新树冠,加强肥培,适时轻修剪,早采多产名优茶几个重要环节,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一、综合改造技术措施(一)改造树冠为了尽量减少当年茶叶经济效益的损失,同时保证茶树改造后的恢复,1991年5~6月分两批改造了120亩低产茶园。5月中下旬,对20亩树冠和骨干校都已…  相似文献   

19.
机采茶园栽培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进华 《茶业通报》2007,29(1):31-31
鲜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最费时、也是季节性最强的一项工作。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65%。在茶园比较集中的产茶区,劳动力紧张的矛盾已十分突出,机采代替手采已在部分地区推广应用。但由于受茶园基础条件差、机械操作不当、机采经验不足的影响,机采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实际谈谈机采茶园应采取的主要栽培管理措施。1选用无性系良种目前的生产茶园,较多的是群体品种的茶树,个体间差异很大,新梢生长参差不齐,芽叶大小不一,给机械采茶带来困难。无性系良种具有品质优良、发芽一致、芽叶整齐等特点,十分适宜机械化采摘…  相似文献   

20.
不同茶树资源春梢生化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试验以四川茶区33个地方茶资源和19个引进茶树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取其春梢1芽2叶蒸青固样,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分析,以期为四川茶区名优绿茶的发展、优质茶树资源的筛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的52个茶树资源均具有高水浸出物(>45%)特性;‘天府28号’具有高氨基酸(>4%)特性;N-2、N-4、N-5具有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0%)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