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甘蔗接种内生固氮菌A01的固氮生理特性表现,为内生固氮菌在甘蔗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内生固氮菌株A01分别接种到6个不同基因型甘蔗品种(GT24、GT9、YC84/153、GT18、CP65/357和F172)中,在温室无氮栽培条件下,于伸长期调查甘蔗固氮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及氮含量。【结果】接种固氮菌A01后,不同时期不同甘蔗品种的+2叶、+3节间和根系的固氮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表现均有不同;GT24、F172、GT9和GT24等4个甘蔗品种的节间、叶片和根系固氮酶活性均明显上升,GT24、GT18和F172的+2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明显增加,其中以GT18增加最明显,其次为F172;GT9、GT24、GT18、F172和CP65/357等5个品种的+3节间、+2叶和根的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06%~0.20%、0.02%~0.22%和0.02%~0.15%(绝对值)。【结论】接种固氮菌A01对F172和GT18的固氮生理特性有显著影响,可能是F172和GT18的内部环境更适于该菌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甘蔗内生固氮菌液浸种对甘蔗生长前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分别用从甘蔗品种桂糖28号、新台糖22号、B8中分离获得的3种内生固氮菌及其混合液对甘蔗浸种处理,并测定与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结果表明,接种甘蔗内生固氮菌对甘蔗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具有普遍而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对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影响则因甘蔗品种差异表现出不同效果;巴西品种B8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提高,但固氮菌对本地品种桂糖28号和新台糖22号的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探明固氮菌接种对甘蔗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用甘蔗内生固氮菌GGS6、LCT2和QZT2的混合菌液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和广西当家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进行固氮菌接种和不接种处理,在不同时期测定根系活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和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结果表明,与不接菌处理相比,接菌处理使两供试甘蔗品种根系碳水化合物总量、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明显提高了不同时期B8根系活力,在7月12日、8月17日ROC22的根系活力也有所提高;接菌处理在7月30日、8月17日提高了B8根系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而提高了不同时期ROC22的酶活性。因此,固氮菌接种有助于甘蔗根系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固氮菌株DX120E在甘蔗幼苗中的侵染定殖及其对不同甘蔗品种生长生理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该固氮菌与甘蔗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甘蔗品种ROC22、B8和GT21为试验材料,将DX120E用gfp基因标记后,以浸根法接种甘蔗,观察其在甘蔗中的侵染定殖情况,分别在接菌后60、90和120 d,调查甘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及鲜重,并测定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指标.[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的DX120E-gfp接合子菌株;接种后第7 d ,在3个甘蔗品种的根部和叶片中均检测出nifH基因表达,片段大小约为360 bp.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接种后第7 d,固氮菌定殖在甘蔗的根毛区、新生侧根处、根断裂伤口处及叶片横切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DX120E对3个甘蔗品种有明显促生作用,与不接菌对照相比,接菌后120 d,ROC22、B8和GT21的株高分别增加23%、20%和14%,地上部分鲜重分别增加25%、31%和11%,地下部分鲜重分别增加40%、34%和30%.且3个甘蔗品种叶片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总体上高于对照.[结论]采用菌液浸根法接种甘蔗,固氮菌DX120E能在甘蔗根部定殖并向地上部分转移定殖.采用该方法处理甘蔗,对甘蔗有明显的促生效应,但不同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 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株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组培苗的促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分别设单菌株(11-31, 07-98和08-200)及其4个不同菌株组合共7个接菌处理接种新台糖22号(ROC22)组培苗,设1个不接菌处理为对照,接种86 d后比较不同处理对甘蔗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结果】7个接菌处理对甘蔗植株的生物量、株高、氮磷含量和根系活力等生理生化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处理Ⅶ的促生效应最为显著,该处理的植株株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长25.23%和60.79%;植株总氮含量最高的是处理Ⅳ,比对照增长45.79%;含磷量增长最显著的是处理Ⅶ,比对照增长76.29%。【结论】联合固氮菌单株或组合接种对甘蔗生长、氮磷元素的累积和生理生化性状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处理对甘蔗的促生效应有显著差异;多菌株混合接种的促生效应不一定会比单菌株接种高,具体效果因固氮菌种类和组合而异。  相似文献   

8.
裂区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3个供氮水平下接种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NO40,使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根际及根内的固氮菌数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而土体中的固氮菌数量未见明显变化;同时,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分蘖期与灌浆期水稻新展开叶的叶绿素含量及水稻株高,在低氮水平下使水稻单株干物重和单株籽粒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氮条件下间作大豆对宿根蔗内生固氮特性及生长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应用甘蔗/大豆间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裂区试验,以单、间作不同种植模式为主因素,以ROC22、B8和GT213个甘蔗品种为副因素,比较低氮条件下不同处理间甘蔗的产量、氮素积累及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低氮条件下,与甘蔗单作处理相比,甘蔗/大豆间作处理的宿根蔗茎径、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提高5.1%~8.7%、7.9%~31.0%和9.0%~40.5%,而不同处理间的株高没有明显差异。间作处理可显著提高宿根蔗的茎、叶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其中ROC22茎、叶中的固氮酶活性增幅最大,分别提高了59.35和0.98~1.89 nmol C2H4/gFW·h。除分蘖期间作处理B8叶片的全氮含量和GT21的氮素总积累量显著提高18.8%和35.2%外(P<0.05,下同),其他品种叶片的全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伸长期时,间作处理下蔗茎的全氮含量和氮素积累量均较单作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ROC22和GT21的氮素总积累量分别显著提高35.0%和81.1%。【结论】低氮条件下,间作大豆可明显提高宿根蔗的内生固氮菌固氮酶活性、氮素积累及产量,其中以GT21间作大豆的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的多样性,分离鉴定内生固氮菌并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菌株,为水稻生产中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无氮培养基培养方法,从拔节期和抽穗期佳辐占根系中分离内生固氮菌,通过扩增16S rRNA方法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进化分析;采用透明圈法进行溶磷解钾能力验证;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将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单独接种盆栽水稻幼苗,测定其对株高、根长、鲜质量的影响;将内生固氮菌混合菌液接种水稻品种佳辐占和台粳8号,于齐穂期测定倒1、倒2和倒3叶片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结果】从拔节期和抽穗期水稻根系中分别分离出10和20株内生固氮菌,且两个时期水稻根系内生固氮菌群多样性存在差异,拔节期以克雷伯氏菌属为主,而抽穗期以假单胞菌属为主。筛选出7株具有溶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分别是J3、J10、J23、H27、H30、H33和H37。乙炔还原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内生固氮菌均具有弱固氮活性,其中 H33和H40-2菌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将固氮菌回接水稻幼苗,H40-2和J3菌株对水稻株高、地上鲜质量、根长均有显著影响,可促进水稻生长。将固氮菌混合回接水稻根系,发现佳辐占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台粳8号显著提高。【结论】分离的内生固氮菌株H40 2和J3在水稻苗期具有明显促生作用,可作为功能性内生固氮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表达对产量和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为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的脱毒健康种苗和未脱毒种苗(CK)为供试材料,分别在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成熟期进行混合取样,包括未成熟叶、成熟叶、幼茎和成熟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分析对不同类型SPS基因(SPSA、SPSB、SPSC、SPSD1和SPSD2)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部位均有表达,SPSD1和SPSD2基因在未成熟叶和成熟叶中表达量差异明显,且与CK间也存在明显差异,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1~3茎节中的表达量高于CK.在拔节期10~23茎节中,SPSA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B基因的表达量较CK高,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在成熟期10~37茎节中,SPSB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较CK低,SPSA、SPSD1和SPSD2基因的表达量与CK无明显差异.总体上,随茎秆节间成熟度的增加,SPSA、SPSB、SPSD1和SPSD2基因在脱毒健康种苗中的表达量与CK差异逐渐减小.[结论]不同类型SPS基因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中均差异表达,推测甘蔗脱毒处理能促进叶片和未成熟茎节中SPS基因的表达,有利于提高甘蔗产量和蔗糖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氮、磷、钾、钙营养胁迫对加工番茄幼苗光合色素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在营养胁迫条件下加工番茄幼苗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征参数的变化.[方法]以加工番茄品种屯河8号为试材,通过室外Hoagland全营养液(CK)、Hoagland缺N(-N)、缺P(-P)、缺K(-K)和缺Ca(-Ca)营养液进行水培试验.[结果]与全素营养(CK)相比,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均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症状,-N水培处理的加工番茄与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其次为-K、-p和-Ca.与此同时,与全素营养(CK)相比,-p处理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低,-K处理气孔导度最低,-N处理蒸腾速率最低.[结论]通过N、P、K、Ca缺素条件下加工番茄的生理差异性,可准确判断加工番茄营养状况,指出加工番茄生长期的缺素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给荔枝营养与平衡施肥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通过养分胁迫诱导荔枝植株缺素砂培试验,分析养分胁迫对荔枝叶片矿质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缺钾处理的叶片全钾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缺磷、缺钙、缺镁、缺铜、缺锌和缺硼处理,但与缺氮处理没有显著差异;除了缺钾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缺锌处理的叶片含锌量除了显著低于对照(完全营养液)外,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但缺硼处理的叶片含硼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除了相应缺素处理对叶片该元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外,缺钾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镁含量外,其他缺素处理对叶片矿质元素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植物内生真菌B3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转玉米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水稻(PC)、未转基因野生型水稻(Kitaake)、H137和JAAS45为材料,在移栽前24 h接入植物内生真菌B3的菌液,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纯氮量[150.0kg/hm~2(LN)、187.5 kg/hm~2(MN)、225.0 kg/hm~2(HN)]对供试水稻植株在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开花后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HN(未施B3且施人225.0 kg/hm~2)相比,B3+HN处理供试水稻返青期叶片生长较快,分蘖较多,拔节期干物质累积较快,从而表现产量增加;而在B3+MN处理中,B3通过增加分蘖与维持叶片光合功能而使供试水稻与对照产量相近,保持产量相对稳定,表明水稻施用B3可以起到减少田间纯氮施入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选用桂糖 85/ 8、粤糖 6 3/ 2 37、桂糖 11号和桂糖 15号作为供试品种 ,于分蘖初期以0 .2 % (质量分数 )蔗丰灵进行叶面喷施 ,在不同时期采样测定叶片中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结果表明 :蔗丰灵处理在短时间内抑制 Ca2 + - ATP酶活性 ,而后又恢复正常且超过对照 ,对于 Mg2 + -ATP酶则始终表现为促进。蔗丰灵处理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片中 N、P、K含量  相似文献   

16.
蓝巧武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879-880,910
[目的]提高红海榄抗盐胁迫的能力。[方法]用添加51、52、5 mmol/L CaCl2的培养基培养盐胁迫下的红海榄幼苗,研究钙对盐胁迫下红海榄幼苗生长及膜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根及叶片的鲜重在5 mmol/L钙处理时明显高于对照和单独盐处理,15 mmol/L钙处理达到峰值。5 mmol/L Ca2+处理根的SOD活性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而达到最大值,15 mmol/L Ca2+处理叶片的SOD活性最大,4个月后25mmol/L Ca2+处理的最大,比对照和盐处理分别高28.49%和23.32%。5 mmol/L Ca2+处理根的MDA含量一直维持较低水平而达到最小值。15 mmol/L Ca2+处理叶片的MDA含量最低,2个月后明显低于其他组,仅为单独盐处理的46.98%。钙能有效提高红海榄幼苗根及叶片的鲜重和SOD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提高其耐盐性。[结论]5~15 mmol/L Ca2+有效提高了红海榄幼苗抗盐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桉树幼苗的氮素营养特性,进一步为桉树幼苗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对尾赤桉和巨尾桉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氮素浓度处理下,按树幼苗对硝态氮的吸收量显著大于对铵态氮的吸收量;在铵态氮处理下,尾赤桉对铵态氮的吸收量显著高于巨尾桉。桉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氮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过高的氮素处理,叶绿素含量则出现下降的趋势。铵态氮更有利于尾赤桉幼苗的高生长,其高生长增量显著大于巨尾桉16号;而硝态氮对2种桉树幼苗高生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桉树品种的氮素营养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氮素水平对米槁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米槁幼苗栽培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砂培技术培养米槁幼苗,设1.0 mmol/L(N1处理)、4.0 mmol/L(N2处理)、8.0 mmol/L(CK)和16.0 mmol/L(N3处理)4个氮素水平处理,系统测定不同氮素水平下米槁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均能明显影响米槁幼苗生长、生物量及各器官氮含量积累.米槁幼苗的生物量及各器官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排序均表现为叶>茎>根,且随施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不同生长期,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米槁生理生化指标均产生不同的影响,8月以前,N3处理对米槁苗高(24.81 cm)、地径(0.3175 cm)、叶绿素含量(3.3561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5.1799 mg/g)和可溶性糖含量(24.4501 mg/g)等指标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同一生长期内,N1处理下各生理生化指标总体上均低于其他3个处理.同时,不同氮素水平处理米槁的可溶性蛋白含量(6.2965 mg/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92.4222 U/gFW)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7086.111ΔOD470/gFW)在8月达最大值.[结论]米槁幼苗期氮素供给不足会严重制约其生理活性,在8月以前氮素供给过量会对幼苗生长造成胁迫,在8月以后胁迫逐渐解除并促进米槁幼苗生长,即8月是米槁生理活动的旺盛期.  相似文献   

19.
15N测定甘蔗生物固氮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揭示来自巴西的甘蔗固氮品种在广西生态条件下的生物固氮能力,为国内甘蔗生物固氮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蔗脱毒茎苗为对照,温室施用15N同位素肥料而不施其他氮肥,通过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3个甘蔗品种的生物固氮能力。[结果]来自巴西的B8固氮百分率为26.91%,桂糖11和ROC16不具有固氮能力或固氮能力很弱。[结论]来自巴西的固氮甘蔗品种B8在广西生态条件下有一定的固氮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