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羊口疮,是由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1流行特点本病只危害山羊与绵羊,以3~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可高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人和猫也可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健康羊常因皮肤、黏膜擦  相似文献   

2.
<正>羊口疮(也称烂嘴)又叫"羊传染性脓疱",是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嗜上皮、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也可感染人。羊口疮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呈散发性流行,影响饲料报酬,一直以来,制约着养羊业的发展。1流行特点本病只危害山羊和绵羊,以3~6月龄的羔羊和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高达10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人也可能感染发病。病羊和带毒羊是主要传染源,特别是病羊的痂皮带毒时间较长。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健康羊  相似文献   

3.
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患羊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羔羊最易感,常散发或群发。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危害山、绵羊,以6月龄内的羔羊或幼羊最为易感,常呈群发性流行。羔羊发病率高达100%,1周龄内幼羔发病后病死率高达90%;成年羊发病较少,多为散发。  相似文献   

4.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一)流行特点所有品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羊只均可感  相似文献   

5.
<正>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接触传染性口炎,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简称CEV)感染所致,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低死亡率的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特征在于口腔和嘴唇的皮肤和黏膜形成丘疹、疱疹、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疱疹内容物和痂皮中的病毒可持续传播几个月[1]。所有养羊国家都可能会爆发,各种阶段的羊都会受到影响,呈群发性流行。羊痘病毒属分为绵羊痘和山羊痘,由羊痘病毒(简称cpv)引起所致,以绵羊痘病毒为代表种,绵羊痘病毒又称  相似文献   

6.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1病原特性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成  相似文献   

7.
1984年青龙县连续发生一种羊病,该病传染迅速、发病率较高,经检查诊断为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今将对该病的调查诊断情况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1984年4至8月份,青龙县农村连续发生一种羊的疫病。据对9个疫点的调查统计共发病180只,占存栏羊数356只的50.6%,其中绵羊发病69只,  相似文献   

8.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一种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红斑、丘疹、水泡、脓疱、结痂为主要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性病。该病发病快,传播迅速,多呈地方型流行,发病率高,死亡率低。2012年9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青岗村发生了以引进小尾寒羊为主的羊的传染性脓疱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
正羊传染性脓疱又叫羊接触性传染性脓疱性口炎,是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常发于农牧区,病死率一般不高,但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及增收效果,本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常继发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也叫羊支原体性肺炎,其特点是咳嗽、发热、纤维蛋白性和浆液性肺炎以及胸膜炎,发病呈急性经过,死亡率较高,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1临床案例甘肃泾川玉都养羊户赵某饲养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脓疱病俗称"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患羊口唇等部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结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表现为传播迅速、流行广泛、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省病羊中首次分离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确诊该病为羊传染性脓疱的基础上,深入我省7个地州重点养羊县实地调查、座谈访问调查羊数为97群羊,83760只山羊,5320只绵羊。该病在我省存在历史已久,分布地区广泛,凡饲养山羊的地方均有发生和流行。绵羊的发病率15-20%,死亡率15-20%,山羊的发病率60-100%,死率率20-40%。经3年的观察;本病在我省羊群中一年四季有发生,但以科末 初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4.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Conta-giousPustulardermetitis),俗称羊口疮(Orf),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传染病。以在患羊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羔羊多群发。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一种可能由多种病因所致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羊以角膜、结膜充血、怕光、流泪、眼睑肿胀、角膜溃疡为特征。1发病情况某羊场于2003年4月引进60只2~3月龄奶山羊,羊引入后第3天开始发病,一周后羊口疮发病率达63%,其中死亡3只,其余经过15~20天治疗陆续痊愈。羊红眼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正>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俗称"口疮",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病理特征是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皮肤与黏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呈群发性流行,成年羊也可感染,呈散发性流行。此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病毒抵抗力强,传播速度快,羊群一旦被感染则不易清除,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景洪市某羊场饲养的256只山羊,于2014年3月  相似文献   

16.
羊传染性脓疱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病,在羔羊多为群发. (一)发病情况 2000年10月,在我县王店乡梁桃行政村,经周口某公司从山东省调进绵羊58只,分给本村农户饲养,没有任何检疫手续.当天个别羊只少食或不食,3日内发病56只,其中2只死亡,2只母羊未发病,发病率高达96.6%,该村饲养的牛、猪、山羊均未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羊口疮又称传染性脓疱,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通常幼小的绵羊、山羊发病传播率较高,发病时,会有脓疱、溃疡等直接出现在羊的口唇等部位的皮肤和黏膜上,危害巨大,畜牧业经济损失严重,因此,羊口疮的防治需要加以重视。1传播感染特点1.1该病的易感对象是绵羊和山羊,3个月以内的幼小羊崽最易感。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9月 ,我县某羊场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生了一种以口唇和口腔黏膜出现丘疹、脓疱、溃疡和结节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 ,确诊为羊传染性脓疱。1 发病情况我县某羊场建于 2 0 0 2年 3月 ,8月 2 6日从山东梁山引进小尾寒羊 1 0 0只 ,其中羔羊 70只 ,9月 3日引进羊只开始发病 ,由于未及时诊断治疗 ,传染较快 ,使该场的大部分羊只发病 ,发病率 6 5% ,死亡率 2 %。2 临床症状羊患病初期 ,在唇部和口腔黏膜出现许多单个红斑 ,继而变成水疱、脓疱 ,破溃后形成疣状综色痂块 ,继而变硬 ,容易破裂 ,撕脱…  相似文献   

19.
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口疮,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接触性和急性传染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生,特别是哺乳羔羊易群发,成年羊发病较少。临床上分唇型、蹄型、外阴型和混合型传染脓疱。以口腔黏膜、乳房、蹄部、外阴皮肤形成丘疹、脓疱、溃疡、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笔者近几年,收治1 000余只发病羊只,主要是唇型,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病死率不到2%。现报告如下。1流行特点本病多发生于4~6月份青草初发阶段,感染有早有晚,以3~6月龄羔羊多发,成年羊多散发,绵羊较山羊发病多,绵羊中卡拉库尔羊较军垦细毛羊多发,羔…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体传染性脓疱俗称口蹄疮,本病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一种绵羊、山羊的传染病。常流行于春夏季节,多发生于羔羊、幼羊并常为群发,也引起哺乳母羊的乳房发生脓疱。病的传播是由健康羊接触病羊或带毒羊以及病毒传染的羊舍、饲料、饮水等通过损伤的黏膜、皮肤而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