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明 《农村科技》2004,(8):16-16
泌乳阶段饲养法是指从奶牛产犊到一个泌乳期结束,按奶牛泌乳生理阶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我们按奶牛泌乳规律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乳牛产前2周由生产车问进入产房,开始围产期的管理。自围产期至干乳期,采用奶牛泌乳阶段饲养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年龄的后备母奶牛及不同泌乳阶段的成年母奶牛在日粮、营养需要和饲养管理方法上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提高饲养效益,不论是后备母奶牛还是成年母奶牛。都必须分群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3.
奶牛不同泌乳阶段的营养需要差异很大,采用阶段饲养能更好地满足各泌乳阶段奶牛的营养需要,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奶牛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一个泌乳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即围产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奶期。本文阐述了奶牛各泌乳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奶牛的一个生产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乳期,泌乳期又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和泌乳中后期,干乳期分为干乳前期和干乳后期。在生产周期的每个阶段,奶牛的生理状况不同,在奶牛的饲养实践中要求我们根据奶牛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奶牛不孕症发病率一般为30%~40%,如何防治奶牛不孕症的发生,提高奶牛繁殖能力,是奶牛饲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从防治奶牛卵巢囊肿、防治奶牛子宫颈炎和子宫炎、提高奶牛受胎率、加强产后管理、抓好泌乳盛期和中期的饲养等方面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养奶牛的效益关键取决于奶牛的品种,品种能否发挥最佳作用取决于饲养管理,笔者根据近十年来饲养奶牛的经验,总结出泌乳牛的饲养管理要点有以下几方面。1泌乳初期的饲养管理1.1泌乳初期的饲养要点奶牛分娩后,为防止子宫、阴道出血和子宫脱出,应使分娩母牛稍加休息后站起来,外阴部用  相似文献   

7.
辛学 《农村百事通》2007,(12):46-46
奶牛的饲养管理可分为4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0-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第2个干乳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和初配等生理过程及应激反应。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环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泌乳多少是衡量其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指标。做好泌乳期饲养管理对于维护奶牛健康和提高泌乳量、增加饲养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一、牛舍温、湿度要求泌乳期奶牛最适宜温度为16~20℃,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产奶量。要经常保持牛舍通风换气,清洁干燥,不能湿度过大,一般不超过55%,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二、饲养管理措施1.饮水要求在泌乳初期,奶牛因分娩后体力耗损,水分流失  相似文献   

9.
泌乳阶段饲养法是指从奶牛产犊到一个泌乳期结束,按奶牛泌乳生理阶段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方法。北京北郊农场按奶牛泌乳规律将其划分为6个阶段,这一方法对养牛户的生产实践有一定指导作用。乳牛产前2周由生产车间进入产房,开始  相似文献   

10.
奶牛在每个泌乳期中的泌乳是有规律的。根据不同特点大致可以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饲养管理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王秀 《油气储运》2011,(15):18-19
成年母牛生产能力强,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泌乳潜力。正处在泌乳或妊娠阶段的奶牛,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则会影响产奶量、正常的繁殖机能和健康。了解奶牛的营养生理特点,有利于我们充分认识奶牛饲养管理的一些特殊之处,更好地养好奶牛。  相似文献   

12.
邢攸荷 《新农村》2009,(3):19-19
饲养奶牛,经济效益较高,一头高产奶牛一个泌乳期的泌乳量一般为5000~6000千克。为提高饲养奶牛的经济效益,必须抓好选种、饲养、配种、挤奶、护理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科学饲养奶牛是奶牛场经营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母牛产奶性能的高低和繁殖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因为不同生长周期奶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都不同,所以各阶段的饲养管理也不同。奶牛的主要生产性能是泌乳,因此,它的生产周期是围绕泌乳进行,又称泌乳周期。一般奶牛的1个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和干奶期两个阶段。现将奶牛不同泌乳期及干奶期饲养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饲养奶牛的收人,主要来源于成年母牛的产奶量。奶牛产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2个因素,即遗传和环境。遗传上的产奶潜力要变为现实的产奶量,就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饲养技术。因此,根据高产奶牛的生理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充分发挥母牛遗传产奶潜力,获得较高的产奶量,是当前奶牛业亟待解决的问题。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开始泌乳,泌乳量逐渐上升至泌乳高峰。泌乳早期指产犊后开始到产后70天,此期产奶量可  相似文献   

15.
高产奶牛一般指在日泌乳量30千克以上,产奶期(305天)的产奶量达到6吨以上的奶牛。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奶牛的健康以及使用年限和生产性能。因此加强高产奶牛的饲养管理,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1奶牛的泌乳规律母牛在同一泌乳期内,不同泌乳月的产奶量常随其品种、个体、健康和年龄状况,以及饲养管理不同而异。通常是牛产犊后,产奶量逐步上升,约在第2  相似文献   

16.
三月 《农技服务》2005,(5):33-34
加强奶牛产奶高峰期的饲养管理,是保证奶牛高产的关键,应注意供给充足的养分.以促进母牛产奶潜力的发挥,使泌乳高峰期持续较长的时间。在该阶段除按常规饲养管理程序安排生产外,为提高产奶量.确保奶牛体质健康.还可选择采用以下几种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泌乳期奶牛阶段性饲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由于泌乳期各阶段产奶量、营养物质摄入量及体重变化均有一定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将泌乳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高峰期、泌乳中期、泌乳晚期、干乳期、围产期5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1泌乳高峰奶牛泌乳1~70d,奶牛产奶遗传潜力主要体现在泌乳早期,如果饲养管理水平和环境差,将会影响到整个泌乳期的产奶量。一般来讲,一头成年奶牛在泌乳高峰期每天每增加  相似文献   

18.
奶牛体况评定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的产奶量是受遗传因素和环境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影响,奶牛泌乳性能遗传力为0.25~0.30,所占比重较小,而泌乳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却很大。因此,在奶牛现有的遗传基础上,只要改进饲养管理条件,产奶量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奶牛的体况评定是一项行之有效而又...  相似文献   

19.
田雨  庞学东 《油气储运》2005,(12):25-26
根据奶牛的生理变化和管理工作的不同,常将奶牛的饲养管理分为泌乳初期、泌乳中期、泌乳后期和干乳期四个阶段。奶牛在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需要经过停乳、干乳、分娩、哺乳、初配等多个生理过程,生产中.我们常称这段时间为奶牛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0.
提高奶牛泌乳量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奶牛的饲养和管理两方面介绍了提高乳牛泌乳量的几点注意事项和措施,以期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