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阐述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总结了长沙河流域雨水资源的特点,探讨了干旱风沙区雨水资源化的意义,估算了长沙河流域雨水资源化的潜力,分析了长沙河流域雨水利用的方式及对当地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雨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根据雨水资源的现状。对我国温室雨水资源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对雨水的利用。提出了利用温室雨水收集系统收集雨水用于温室灌溉.并对系统的经济性及应用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了推动雨水集蓄利用健康发展,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过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有关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设施农业雨水资源自压利用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设施农业阻断了雨水资源的直接利用。本文针对设施农业自身的特点及现状雨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设施农业雨水资源利用的新思路。通过对设施农业雨水资源化潜力的分析计算 ,探讨了设施农业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自压灌溉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集开源、节能与节水于一身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众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南部山区面积广阔,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雨水资源,是济南市泉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充分利用南部山区雨水资源对恢复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持济南市地下水水位和保证泉群常年正常喷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济南市南部山区的水资源特点,对南部山区雨水利用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等3种利用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提出了南部山区雨水利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东部人工汇集雨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青海省东部干旱半干旱农业区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发展人工汇集雨水系统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着重调查研究人工汇集雨水系统的组成、结构、尺寸、建筑材料的使用及部分技术指标的确定。指出利用天然雨水资源,实施人工汇集雨水工程是调整旱区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人畜饮水和进行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芳 《节水灌溉》2003,(3):22-22,30
对青海东部干旱区发展雨水集蓄的必要性、有利条件、雨水集蓄系统的组成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指出该区利用天然雨水资源,是发展农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上现有的淡水资源显得越来越短缺的今天,全人类都已经把目光瞄准了雨水这一巨大的财富,并且采取了许多实际行动。深圳机场扩建利用防洪排涝的雨水调节池对雨水进行收集储存,并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将雨水回用于机场杂用,此举不仅可以节约自身的水资源,并且对全市乃至全国均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和干旱程度愈演愈烈的不利局面,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成了水资源利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如何才能实现天人合一、人水和谐,实现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总结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基于新时期我国贫困缺水地区的基本现状以及发展贫困缺水地区新农村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快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思路,提出了我国雨水发展的前景和政策建议与保障措施,以望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亚热带丘岗山区的典型区域——衡阳盆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了衡阳盆地雨水资源化的初步设想:一是强化雨水就地利用,构建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屏障;二是积极推广庭院雨水集蓄,发展庭院经济;三是适当发展雨水集蓄小型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分保证率。  相似文献   

11.
我国雨水资源化概况及其利用分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雨水资源化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其内涵在于它强调把雨水作为一种资源加以评价与利用,即通过规划和设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将雨水转为可利用水源。此外,从时间、空间、利用目的和供水目的上对狭义的雨水利用进行了分类,阐述了雨水资源化及其开发利用的意义,并对我国雨水利用分区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安市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市发展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建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分析指出了西安地区雨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贵州喀斯特山区雨水资源化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解决喀斯特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介绍了贵州喀斯特地区雨水开发利用的意义及依据;提出了以通过增加入渗集水、坡面集水、富集雨水叠加利用、开发收集屋顶雨水等作为雨水资源化途径的技术和方法,以解决贵州喀斯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应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的问题,引入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构建具有物理成因机制的分布式雨水资源化潜力评估模型,解决雨水资源利用的核心问题--评价当地的雨水资源化潜力。通过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黄河河口镇至龙门段(河龙区间)的雨水资源情况,定量评估该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后,黄河流域河龙区间的地表径流量、土壤有效水增量和雨水资源化潜力呈现上升趋势;河龙区间大部分地区雨水资源呈增长趋势,雨水资源可基本满足现有条件下区域植被恢复的用水需求。气候变化对雨水资源化潜力起正影响作用,贡献率为63.4%,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则为负影响,贡献率为-36.6%。人类活动对区域雨水资源利用的影响不容忽视,应大力发展干旱半干旱区降雨-径流调控技术,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率,以保障区域生态-经济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雨水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国内外雨水收集利用的历史,以及在生活、农业、城市三方面应用的现状,总结了利用雨水资源发展喷滴灌技术、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新成果,提出了在城市雨水利用中实现节水与城市防洪双赢、促进生态优化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6.
丘陵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雨水集蓄、雨水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雨水集蓄策略以及与雨水利用相适合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提出了一典型的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丘陵地区雨水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7.
“三小工程”在思南县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省思南县是典型的高原山区农业县,降雨充沛,水资源丰富,水利基础薄弱,目前有3.8万人的饮水问题未得到解决,耕地灌溉率不到0.43,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65%,县级地方财政困难大。针对这种情况,从水资源的分配矛盾、利用的必要性和可靠性,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例,论证其雨水资源利用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疆是干旱缺水的地区,地下水超采情况日益严重,尤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随之凸显。基于此点,本文阐述并举例分析了新疆雨水蓄集利用的重要性,介绍了设施农业连栋温室雨水收集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园林绿地中的雨水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与园林绿地灌溉用水之间的矛盾,根据北京地区降雨特点及城市绿地建设现状,提出了下凹式绿地、渗水井、渗水边沟、树皮覆盖、渗透铺装几项雨水利用措施及其在绿地中的实施方法。这些措施可以将雨水最大限度应用到城市绿地,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的需求,同时可以有效地回补地下水。雨水资源的有效集汇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地灌溉量,节约水资源。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水资源严重紧缺,积极开辟新水源--雨洪资源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介绍了城市雨水利用的意义,石家庄雨水利用的现状及潜力,回顾了国内外雨水利用政策法规方面的做法,结合石家庄市目前出台的雨水利用政策法规提出了4点建议:①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城市雨水利用的监管;②实行雨水利用建设项目激励机制;③修改有关政策法规;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