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大面积的低产茶园是阻碍当今茶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2012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8.36万亩,产量4320t,平均亩产干茶只有41.66kg(采摘一芽二三叶加工绿茶或红茶)。然而县茶叶工作站在小湾东镇银山茶场和公郎镇罗伯克茶场进行的低产茶园树冠改造试验,分别取得了1.53亩茶园亩产383kg、1.74亩亩产423kg的高产记录,全县平均亩产与低改试验茶园亩产差距达10倍左右。目前全县亩产50kg以上的茶园仅1.8万亩左右,亩产100kg以上的不足0.5万亩,绝大部分都是低产茶园。如果亩产平均达到100kg,总产量将达到8360吨,说明茶园低改增产潜力非常大。南涧县低产茶园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稀植茶园,是由于采用"稀大丛"种植方式或因栽后缺株断行所造成,每亩仅有茶树300~500株,这类茶园有2万多亩,茶树高度一般在100cm以上,树幅80~100cm,具有高产型树冠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安溪县对低产茶园进行园地、茶树和生态环境优化等综合改造以来,通过低产茶园园相、园貌改造;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 H值,改良土壤;科学留养树冠,合理调整树冠结构和茶树高度;梯岸梯壁留草,合理种植树木,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等措施,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总结出一套针对性较强的低产茶园改造生态优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场现有茶园面积3350亩,其中采摘茶园1800亩。81年生产干毛茶2250担,平均亩产干茶127斤。现有大部分茶园是在1961~1965年相继开辟的,由于垦植粗放,管理水平低,数年之间茶树即呈现未老先衰,产量低而且茶菁品质也较差,1975年开始进行改造,先做出试验样板。1976年以后在不影响当年茶叶产量的前提下,每年逐片改造,面积约150~200亩,几年来共改造衰老低产茶园1153亩,其中重修剪800亩,挖掉重新改种良种353亩。通过改造树冠、改良土壤、改园、移植归并、改植良种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提高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加快低产茶园改造的步伐,笔者进行了两种重修剪方法改造低产茶园树冠的试验比较。试验地选在玉环县古城乡曾家茶场15年生的常规茶园内茶树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双峰县自去年入秋以来,动员广大茶农改造低产茶园。全县已改造低产茶园七千多亩。双峰县茶园由于建园标准低,土层浅、土壤瘦,加上管理差等原因,低产茶园还不少。1983年亩产仅83斤。针对这种情况,双峰县人民政府于去年九月底就召开了会议,号召全县各地抓紧改造低产茶园,并下达了2800亩改造低产茶园的计划,每改一亩,经验收合格,由县发给补助款30元。梓门公社新华大队茶场,  相似文献   

6.
我场茶园绝大部分种于59——64年间,少数最近几年新植。老茶园经过20多年的生长,茶树逐步老化,生势已趋衰退,有些茶园因种植质量低,管理粗放,出现未老先衰现象,从78年起全场产量渐趋下降。根据80年茶园普查结果,全场共淘汰、搬迁了700多亩,现在实有老茶园面积为6900.97亩,其中一、二类茶园(亩产500斤以上)只占31.56%,其余均为低产的三、四类茶园,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提高低产茶园改造效果,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茶叶生产经济效益,我们采用两种重修剪方法改造低产茶园。 试验地选在玉环县古城乡曾家茶场15年生的常规茶园内,茶树品种为本地群体种,未老先衰,1989年亩产干茶25公斤。 今年5月7日提前结束春茶生产后,在树势基本一致处设两个小区试验处理:(1)茶树重修剪常规法(对照区),用篱剪剪去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全部茶树枝叶,(2)中国茶科所薛云岚研究员介绍的斯兰里卡茶树重修剪法(以下简称斯里兰卡法),即每茶丛暂留一根长势较强枝条,用篱剪剪去离地面30厘米以上的其余枝条,经过30天到35天,在每丛骨干枝上长出带有一片真叶,约5厘米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劳改系统农林场现有茶园22600多亩,大多于50年代初种植,由于管理不善和十年动乱的破坏,不少茶园未老先衰,产量质量都明显下降。为了扭转茶叶生产被动局面,1978年以来,我们在南湖林场、十里丰、十里坪、蒋堂农场等单位,大面积推广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据统计八年来共改造茶园10940亩,占需改造面积的68.33%。改造八年来,除受市场变化影响外,总产,单  相似文献   

9.
1984年以来,我县组织茶园承包户进行了低产茶园改造,三年来,改造低产园近千亩,特别是何家乡改造面积占现有承包茶园的21.2%,并已初见成效,如文图村江秀汉户,1984年改造的5.91亩茶园,树高树幅达80×130Cm,亩产从改造前的15公斤提高到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本省低产茶园的改造途径,一九五三年至一九六七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示范和调查研究.查明了茶园低产的成因,提出了一套"三改一补"和"肥、管、养、剪、采、保结合"的改造低产茶园综合技术措施.在茶园改造试验中,使原来亩产只有50-60斤的低产茶园变为高产园.其中1.01亩福安菜茶改造后七年(1961-1967年)平均亩产干茶达419斤,33亩平均亩产干茶350-380斤的丰产水平.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11.
诸暨县青山乡,现有茶园面积3024亩,其中衰老低产茶园1779亩。由于忽视茶园肥培管理,致使树势衰退,产量上不去。1974年,公社领导认真分析了茶叶生产现状,认识到生产要上去,非下决心改造低产茶园不可。并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全面规划,按年  相似文献   

12.
据初步统计,我国现约有衰退低产茶园200多万亩,改造这些衰退茶园,将是我国茶叶界当前一项既艰巨繁重而又紧迫的工作。我国这些不同衰退低产茶园的特点是什么?运用何种相应改造措施其增产效应最显著?这都是广大茶农十分关切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低改工作的实践,特就衰退茶园主要类型以及相应树冠改造措施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赵和涛 《茶叶科学》1987,7(1):61-62
低产茶园改造后能否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产优质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试验于1974—1985年在皖南黄山茶区歙县潜口乡红旗队进行。供试茶园7亩,系1958年种植的丛栽茶园,平均每亩250丛左右,因长期管理粗放,采摘过度,造成未老先衰,74年夏茶后(6月23日至6月27日)进行重修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茶园改造,大多针对那些品种劣、树龄老、树势衰弱、稀植或缺株多、园地条件差、管理水平低、采养不当的“稀、老、衰”低产茶园,而对一些品种优良,园地条件好,肥培管理水平较高,树龄处于青壮期,茶树骨架枝健壮,发芽密度尚可,亩产也有100~150kg,但树高失控(超过1.5m以上),树体庞大,树貌好看茶难采的中产茶园,却难以忍痛割爱,进行改造。福建省霞浦县涵江茶场近年却对这类中产茶园大胆地进行了改造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 该场创立于1974年,地处霞浦县南部葛洪山脉西南的丘陵地区,海拔300m左右,茶园建成为茶林结构,生态环境优越,全场共有茶园280.5亩,其中中产茶园120亩。近年来,该场有计划地改造了这些中产茶园,培养成“矮、壮、宽、密、茂”的丰产型树冠,为生产名优茶提供了优质原料,茶叶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茶园的后劲。笔者现将该场中产茶园改造的技术与效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绍兴县平水区西渡口农业社有茶园200亩(每亩平均200丛茶树),以一年的时间完成茶树树冠改造工作。他们采用了全丛台刈和局部台刈,轻重修剪等方法,从今年3月下旬开始行动,到6月底止完成了148亩,还有52亩将在1959年“春分”前完成。旧茶园经过改造,目前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这个社对旧茶园改造的决心和经验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16.
长沙县有茶园面积4.5万亩,81年产茶2.3万担,按总面积计算,单产50斤左右。针对这一情况,县多经办于11月20—23日举办了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训练班,主产大队、公社茶场负责人及有关干部80余人参加。训练班聘请有关老师讲授了低产茶园改造、病害防治等课程,参观了本县低产茶园改造做得较好的金井、双江公社茶场,还进行了大会经验交流。通过学技术,看样版,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感到低产茶园改造是形势的需要,增产潜力很大。大家表示回场以后,作出低产  相似文献   

17.
台刈、重修剪是改造低产茶园、更新复壮树冠的一项有效措施。现已被广大茶区所推广运用,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如:霞浦县柏洋公社共青茶场一九六五年在改造后,采摘面积虽缩小37%,但仍取得增产增收(增产20%,增收41%)。本所一九五二年种植的  相似文献   

18.
一、低产原因及现状县位于闽北山区,现有茶园54379亩。是福建渔则史要茶叶产区之一。1993年全县茶园采摘面积37717亩,总产量1575吨,产值1049万元。平均亩产41.7公斤,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亩产最高58公斤,最低仅17公斤,亩产低于们.7公斤的茶园面积18753亩,占可采面积的49.7%,如能将18753亩低产茶园改造成亩产58公斤的水平,按1993年全县平均价每公斤6.66元计算,那么,全县茶叶总产值可增加200万元.如果再进一步全面改造.增加产值将更可观。二、改造措施1.改良土壤。松溪县茶园有50%是在25-45度的荒山上开垦做梯、等高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仙游县园庄公社大埔大队一九六二年创办了茶场,现有茶园面积330亩。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大队党支部对荼场加强了领导,大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茶叶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发展。一九七七年对失管的低产茶园进行了台刈、重修剪更新改造,复壮树冠面貌,获得增产效果。一九七八年产茶近五十担,比七六年翻一番多。其中厝后埔一片八点七亩未老先衰茶园,一九七七年改造,一九七八年生产干茶2145斤,  相似文献   

20.
许爱国 《茶叶通讯》2012,39(1):19-19
为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石门茶叶产业,提升"石门银峰"品牌形象,今后5年内,石门县委、县政府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助推茶叶产业的转型升级:①生态兴茶。重点抓好低产茶园改造和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每年改造中低产茶园5000亩以上、新扩无性系良种茶园3000亩以上;加快有机茶转换和认证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